论文题目: 2-二[(4-取代)苯基]亚甲基-5-取代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的设计、合成和抗癌活性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物化学
作者: 章云海
导师: 赵临襄
关键词: 类似物,耗竭剂,合成,抗癌活性
文献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通过对天然抗肿瘤萜类化合物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α-亚甲基-γ-丁内酯或α-亚甲基环戊酮是绝大多数倍半萜类或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必需结构。计志忠教授等将这些天然结构简化,设计并合成了以WB852((E)-2-二甲胺甲基-5-戊烯坏戊酮盐酸盐)为代表的2-取代胺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己)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癌活性显著、结构简单和易合成等特点。初步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WB852经消除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结构,再与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结合,生成1,4-Micheal加成产物。WB852通过降低细胞内GSH浓度,抑制GSTπ的活性,促进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蓄积,诱导细胞凋亡。本文以WB852为先导化合物,对其取代胺甲基、取代亚甲基部分进行结构修饰,引入咪唑、哌嗪、哌啶等氮杂环来改变取代胺甲基;羰基β位上增加一个苯环,苯环4位引入F和CH3,形成二取代苯亚甲基。设计并合成了16个2-二[(4-取代)苯基]亚甲基-5-取代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类化合物(L1~L16),经IR、1H-NMR和MS数据确证结构,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采用MTT法,研究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癌T47D细胞的体外抗癌活性。总结构效关系发现,小分子的取代胺甲基类化合物显示较强的活性,而氮杂环的引入降低了活性;苯环上取代基的改变可影响活性(CH3>H>F)。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GSH耗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1.2 GSH耗竭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1 2-二苯亚甲基环戊酮(M01)的合成路线选择
3.2 2-二[(4-取代)苯基]亚甲基-5-取代胺甲基环戊酮盐酸盐类的合成路线选择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化学实验部分
4.2 抗癌活性试验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图谱数据
5.2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发布时间: 2006-12-14
参考文献
- [1].2-亚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卞真俊.沈阳药科大学2006
- [2].6-氟-3-氯代亚甲基—硫色满-4-酮的质量控制研究[D]. 赵静静.河北大学2016
- [3].5,4’-二-正辛烷氧基-7-二氟亚甲基异黄酮体外抗人卵巢癌作用研究[D]. 唐华贵.南华大学2005
- [4].5,4’-二-正辛烷氧基-7-二氟亚甲基异黄酮抗肺癌作用研究[D]. 彭波.南华大学2005
- [5].新型异羟肟酸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合成及初步生物活性研究[D]. 徐祖疆.广东药学院2014
- [6].单苄叉和双苄叉环戊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D]. 闫星.广东药学院2008
- [7].7-二氟亚甲基-5-烯丙基黄酮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研究[D]. 康颖.南华大学2006
- [8].α-亚甲基-γ-内酰胺结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脂质体制剂的研究[D]. 柴鸿宇.吉林大学2014
- [9].2,6-二(氨基苯亚甲基)环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杨菲.重庆医科大学2008
- [10].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王莉.南华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2-亚甲基-5-取代亚甲基环戊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卞真俊.沈阳药科大学2006
- [2].PPAR激动剂和LXRα激动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测试[D]. 张旭.沈阳药科大学2006
- [3].苯并三唑类偶合试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卢建勋.沈阳药科大学2006
- [4].全反式维甲酸—正丁酸、丙戊酸相结合的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王欣.沈阳药科大学2005
- [5].核内M-CSF对HeLa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D]. 施枝军.南华大学2010
- [6].1-(3,4-亚甲基二氧苯基)-2-吡咯烷-1-戊酮盐酸盐的合成研究[D]. 邹游.南京理工大学2010
- [7].替莫唑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汪春梅.贵州大学2008
- [8].取代苯亚甲基环戊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癌活性研究[D]. 尹利娜.沈阳药科大学2004
- [9].PTK787的合成研究及苯并三嗪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D]. 胡庆忠.沈阳药科大学2004
- [10].替莫唑胺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活性研究[D]. 杨建国.沈阳药科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