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老年问题是西方发达国家公众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完善我国的老年福利制度,让老年人在制度的阳光下安度晚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分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总结归纳了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其次,对我国老年福利制度做了历史分析。分析了为什么在农耕经济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家庭足以承担养老责任。统治者通过立法,更是巩固了家庭养老的地位。但一定形式的社会养老仍是存在的。再次,分析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福利需求与家庭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老年福利社会化的迫切性。建国以后,我国的老年福利社会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日本、美国、瑞典三个国家的老年福利。三个国家在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医疗保健保障、老后生活照顾与护理保障、精神慰籍保障方面各具特色,国家、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分担了家庭养老的责任。三个国家在解决本国老龄问题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成功的养老经验。第三章针对第一章提出的问题,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养老经验,立足我国的国情,提出我国老年福利制度的未来设想。对于老人的经济、医疗保健等基本需求做出法律安排;在老人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方面,采用保险的机制解决问题;立法在明确子女有扶助父母的义务的同时,也应该明确老人应该自己努力保持身心健康。针对我国目前老年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应该不断完善上述之外的其他老年福利项目(如住宅、教育等)的改革。老年福利制度的完善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适度的福利制度”辩护[J]. 南方论丛 2011(01)
- [2].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J].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0(04)
- [3].基于人力资源视角下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7)
- [4].德国福利制度的改革与探索[J]. 人民论坛 2020(24)
- [5].为自愿福利制度与最低社会保障辩护[J]. 学术界 2019(02)
- [6].从生老病死看宋朝福利制度[J]. 中国人大 2019(15)
- [7].意大利福利制度改革及启示[J]. 经济研究参考 2018(07)
- [8].政党政治与福利制度[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09)
- [9].日本福利厚生制度的演变及启示[J]. 法制与社会 2017(22)
- [10].国际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福利制度模式选择——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 湖湘论坛 2017(04)
- [11].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福利制度建设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05)
- [12].高福利制度及其对欧债危机的影响与启示[J]. 新闻论坛 2012(05)
- [13].人力资源视角下企业福利制度的改革策略[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0)
- [14].超越左右:瑞典福利制度的调整及其影响因素[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 [15].知识型员工的弹性福利制度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7)
- [16].真正意义的穷人[J]. 意林 2016(23)
- [17].他们的另一个身份[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6(12)
- [18].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J]. 农家书屋 2017(01)
- [19].20世纪50年代上海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福利制度考察[J]. 都会遗踪 2016(02)
- [20].养老,可以很舒适很有尊严[J]. 晚晴 2017(02)
- [21].我国福利制度的改革——完成向普惠型福利制度的转型[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6)
- [22].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J]. 青年文学家 2017(25)
- [23].我国民政福利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特殊地位[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3(06)
- [2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04)
- [25].论希腊债务危机的形成[J]. 学理论 2015(27)
- [26].我国生态福利制度探析[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7].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危机及其对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启示[J]. 华中人文论丛 2012(01)
- [28].探究新形势下高福利制度的发展模式——基于“欧猪五国”和北欧五国比较的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04)
- [29].欧债危机对我国福利制度建设的影响和启示[J]. 知识经济 2013(22)
- [30].试论布莱尔时期英国第二代福利制度的构建[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