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修复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义齿修复的患者愈来愈多,对义齿修复后的美观效果、功能恢复及医疗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之发生的医疗纠纷也屡见不鲜。除了修复体质量的问题外,有些从医生角度认为很满意的修复病例,也会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这些纠纷的起因可能纯粹缘于口腔修复患者的心理问题。现代医学已进入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口腔修复科医生掌握了必需的心理学知识,术前、术中、术后充分了解、科学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就可以在医疗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治疗成人患者时发现,一些人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所患的疾病,对医生角度认为满意的术后结果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与其人格特征有关。人格是心理品质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对人、对己、对环境适应的方式。不同人格者接受相同强度刺激时,所作出的反应及其强度会有所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效地进行固定义齿患者人格特征评价,比较准确地预测其术后满意度,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第81医院、第101医院口腔修复科86例患者为对象,以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满意度问卷为测量工具,研究固定义齿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术后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l.固定义齿患者在16PF的A、C、E、F、G、I、L、N、O、Q1、Q2、Q4等12项因素与正常人群存在显著差异,高于常模组的因素有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世故性、忧虑性;低于常模组的因素有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实验性、独立性以及紧张性;2.16PF人格因素与满意度的回归结果中,满意度与患者的稳定性、敏感型、独立性存在负相关,与专业成就个性因素以及创造能力个性因素存在正相关。总之,本研究说明,固定义齿患者人格特征与正常人群不同,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与其人格特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