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粒岩论文-张家辉,王惠初,田辉,任云伟,常青松

麻粒岩论文-张家辉,王惠初,田辉,任云伟,常青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麻粒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压基性麻粒岩,MORB,古元古代,造山作用

麻粒岩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辉,王惠初,田辉,任云伟,常青松[1](2019)在《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MORB”型高压基性麻粒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元古代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现已识别出多条碰撞造山带,但这些造山带的构造边界、演化时限以及地球动力学过程仍存在争议。本文报道了在怀安杂岩中新发现的一套高压基性麻粒岩-大理岩-富铝片麻岩表壳岩组合,原岩为一套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砂/泥岩建造。高压基性麻粒岩记录了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和麻粒岩相-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原岩为亚碱性拉斑玄武岩,具有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a/Yb)_N=1. 35~1. 79),轻稀土相对亏损((La/Sm)_N=0. 83~1. 13),弱的正铕异常(δEu=1. 0~1. 22),无Nb、Ta负异常,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岩石组合和产状特征与晋冀蒙交界地区广泛分布的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性质的岩墙型高压基性麻粒岩明显不同。高压基性麻粒岩锆石εHf(t)为正值(+2. 6~+11. 5),单阶段模式年龄(t_(DM))介于2065~2250Ma之间,可能来源于尖晶石稳定域的浅层地幔源区。综合来看,这套含高压基性麻粒岩组合可能是古洋壳残片。SHRIMP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表明,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原岩可能形成于2. 15~2. 2Ga,峰期高压麻粒岩相变质年龄为~1. 95Ga,1. 83~1. 82Ga代表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和减压熔融时限。本文研究表明,该套表壳岩组合记录了古元古代俯冲-碰撞-折返等一系列造山构造演化过程,可为恢复古元古代造山带早期构造环境提供证据。(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夏蒙蒙,胡娟,胡道功,刘晓春[2](2019)在《海南岛发现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南木栏头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该岩石产出于沿海潮间带中,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角闪石、石英和金红石组成,含或不含黝帘石和(或)斜长石。由传统的地质温压计计算获得岩石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约为800~850℃、>1.5GPa,锆石U-Pb定年得到的变质时代为340~300Ma。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的发现对于深入理解海南岛构造属性、古特提斯洋东域构造演化过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党嘉祥[3](2019)在《花岗岩和基性麻粒岩半脆性-塑性变形与显微结构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浅源地震的孕震层通常处于接近地壳的脆塑性过渡带的深度。地震深度分布表明,大部分大地震发生于脆性层且靠近中地壳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但也有部分大地震发生在下地壳的深度范围。中下地壳主要组成岩石的脆塑性转化和流变实验研究,对理解大陆板块构造变形、地震断层的强度和变形机制、强震孕育具有重要意义。对大陆地壳脆塑性转化和塑性流变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石英、斜长石和辉石等单晶集合体与两相矿物集合体,以及由斜长石和辉石(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6期)

马拓,刘良,盖永升,王超,康磊[4](2018)在《南阿尔金尤努斯萨依花岗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阿尔金尤努斯萨依地区首次发现一套高压麻粒岩相特征矿物组合的含蓝晶石石榴子石的花岗质片麻岩,其矿物组合为Grt+Ky+Per(+Ksp)+Ru+Q。依据矿物内部一致性热力学数据,基于THERMOCALC 3. 40程序平台,计算出P-T视剖面图,并结合矿物等值线、矿物组合稳定域及叁元长石温度计等,确定其早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970~1010℃,P=23. 2~25. 3kbar,达到了榴辉岩相变质条件。同时,根据岩相学观察获得的矿物共生组合与矿物变质显微结构以及P-T视剖面图,可识别出该岩石在早期变质之后还经历了以矿物组合Grt+Ky+Per(+Ksp)+Pl+Ru+Q为代表的麻粒岩相、以及Grt+Ky+Ksp+Pl+Bi+Ru+Ilm+Q为代表的麻粒岩-高角闪岩相和以Ky+Ksp+Pl+Q+Bi+Mu+Ru+Ilm为代表的角闪岩相叁期退变质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顺时针型降温降压的退变质P-T演化轨迹,指示出与大陆俯冲-深俯冲相关的高压变质事件和俯冲碰撞后的折返事件。利用LA-ICP-MS进行的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该高压岩石峰期变质年龄497. 8±2. 7Ma,与南阿尔金地区已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峰期变质时代完全一致,表明它们应属同一变质岩带;其原岩形成时代为900. 2±4. 1Ma,与南阿尔金已报道的正变质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原岩的形成时代基本一致,指示它们可能具有相同的原岩属性。这套花岗质高压麻粒岩的确定为进一步约束南阿尔金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了新的限定。(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宏帅[5](2018)在《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黑云二辉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包体,是吉林省前寒武纪较为罕见的地质体,它与世界上所见的斜长岩,有相似的野外地质特征,它是黑云二辉麻粒岩变质分异之产物。(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吴佳林,翟明国,张华锋,胡波[6](2018)在《华北克拉通大同-怀安地区古元古代泥质麻粒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变质作用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研究认为华北克拉通中北部古元古代泥质麻粒岩主体属于一套中-低压高温麻粒岩。最近我们在大同-怀安地区发现该区泥质麻粒岩早期经历了高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与伴生的石榴基性麻粒岩具有一致的变质条件,但由于后期中-低压高温(超高温)变质条件的迭加,早期高压矿物组合被强烈改造。本文以大同-怀安地区的高压-高温泥质麻粒岩为例,对其进行详细的矿物学特征和变质作用剖析。根据岩相学,如石榴石包裹体、矿物反应结构和矿物化学特征,将研究区泥质麻粒岩划分为四个变质阶段:进变质阶段(M_1)、压力峰期阶段(M_2)、温度峰期阶段(M_3)和冷却阶段(M_4)。M_1主要以石榴石核部包裹体为特征,含大量石英,少量黑云母、金红石和白云母等;M_2以幔部包裹体为特征,包裹体含量少,有石英、蓝晶石、钾长石、金红石、黑云母和锌尖晶石等,有时可见多硅白云母;M_3以基质矿物或石榴石边部包裹体为特征,如石榴石、夕线石、钾长石、石英和钛铁矿等,有或无锌尖晶石、金红石、黑云母等;M_4以石榴石边部的分解反应结构为特征,伴随熔体的结晶。综合矿物温压计、金红石Zr温度计和视剖面图方法获得进变质晚期阶段的条件为~10kbar/661~779℃,压力峰期变质条件为10~15kbar/810~860℃,温度峰期条件为6~10.5kbar/850~925℃,冷却阶段变质条件约为5~8kbar/645~761℃。同时,本文亦根据视剖面图方法模拟并解释了泥质麻粒岩(样品13GS47)中不同变质阶段的反应结构和变质反应,并对其中的石榴石成分环带进行了正演模拟。研究区与泥质麻粒岩伴生的其它岩石在不同程度上均记录了降压和降温的反应结构。最近研究证实部分石榴基性麻粒岩记录了进变质阶段,支持研究区的泥质麻粒岩和石榴基性麻粒岩可能经历了一致的变质历史,它们有可能是在压力峰期变质阶段(ca.1.97~1.90Ga)之前通过造山作用进入下地壳迭置在一起,并非在晚期(ca.1.85~1.80Ga)迭置在一起。(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党嘉祥,周永胜,何昌荣,姚文明[7](2018)在《基性麻粒岩半脆性-塑性流变实验研究及其对中国东部地区下地壳流变强度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浅源地震的孕震层通常处于接近地壳的脆塑性过渡带的深度。地震深度分布表明,大部分大地震发生于脆性层且靠近中地壳脆塑性转化带的深度,但也有部分大地震发生在下地壳的深度范围。中下地壳主要组成岩石的脆塑性转化和流变实验研究,对理解大陆板块构造变形、地震断层的强度和变形机制、强震孕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东部下地壳具有双层结构特征,其上部为长英质,下部为铁(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2:震震源物理与断层力学研究进展、专题2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期刊2018-10-21)

张岗岚,刘勇胜,朱扬涛[8](2018)在《大陆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来自华北克拉通北部麻粒岩包体的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Zn同位素地球化学逐渐被应用到地幔部分熔融,岩浆分异等高温地质过程的研究中。而大陆下地壳作为联结浅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纽带,也是壳幔相互作用发生的重要场所。为了深入理解大陆地壳分异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Zn同位素分馏,我们需要了解大陆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和行为。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对来自华北克拉通北缘的30个麻粒岩包体和8个麻粒岩地体样品进行高精度的Zn同位素分析,来限制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和行为以及对比古老和新生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期刊2018-10-21)

宋衍茹,Zhang,Z,M,Ding[9](2018)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镁铁质麻粒岩高温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和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和亚洲大陆在新生代碰撞的产物,是研究碰撞造山带变质作用,部分熔融和花岗岩成因的天然实验室.然而,位于喜马拉雅中东部的高喜马拉雅岩系中的变镁铁质岩石的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的条件和时间尺度尚存在争议.张泽明等对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镁铁质麻粒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这些富含浅色条带的镁铁(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陈锐明,庄玉军[10](2018)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本文来源于《岩石矿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麻粒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海南木栏头地区首次发现了一套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该岩石产出于沿海潮间带中,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角闪石、石英和金红石组成,含或不含黝帘石和(或)斜长石。由传统的地质温压计计算获得岩石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约为800~850℃、>1.5GPa,锆石U-Pb定年得到的变质时代为340~300Ma。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的发现对于深入理解海南岛构造属性、古特提斯洋东域构造演化过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粒岩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家辉,王惠初,田辉,任云伟,常青松.华北克拉通怀安杂岩中“MORB”型高压基性麻粒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9

[2].夏蒙蒙,胡娟,胡道功,刘晓春.海南岛发现榴辉岩-高压麻粒岩组合[J].地质通报.2019

[3].党嘉祥.花岗岩和基性麻粒岩半脆性-塑性变形与显微结构的实验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马拓,刘良,盖永升,王超,康磊.南阿尔金尤努斯萨依花岗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8

[5].李宏帅.吉林省桦甸县老金厂太古宙麻粒岩中的斜长岩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吉林地质.2018

[6].吴佳林,翟明国,张华锋,胡波.华北克拉通大同-怀安地区古元古代泥质麻粒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变质作用剖析[J].岩石学报.2018

[7].党嘉祥,周永胜,何昌荣,姚文明.基性麻粒岩半脆性-塑性流变实验研究及其对中国东部地区下地壳流变强度的指示意义[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2:震震源物理与断层力学研究进展、专题2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2018

[8].张岗岚,刘勇胜,朱扬涛.大陆下地壳的Zn同位素组成:来自华北克拉通北部麻粒岩包体的限制[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十一)——专题89:地球磁场与局部异常现象、专题90: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地质应用.2018

[9].宋衍茹,Zhang,Z,M,Ding.喜马拉雅造山带东部镁铁质麻粒岩高温变质作用、深熔作用和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2018

[10].辜平阳,徐学义,何世平,陈锐明,庄玉军.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8

标签:;  ;  ;  ;  

麻粒岩论文-张家辉,王惠初,田辉,任云伟,常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