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研究

现代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土地资源愈发紧缺;另一方面国家推行了土地与住房的制度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的政策,导致高层住宅发展迅速。但其特殊的居住模式以及快速的社会变革对居民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居民对邻里交往活动漠视,住区人际交往关系淡漠,住区缺乏安全感和活力。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论文的提出问题部分,阐明了课题的研究范围、研究背景,着重分析了我国高层住宅发展的必然性和社会的发展引发了高层住区特殊的行为心理形态,带来了高层住区交往缺失的现状。第二章通过对社会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的研究,对交往需求、人际、邻里等社会学理论进行阐述。研究了人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下特殊的心理感受和行为特征;并着重探讨了居民的空间交往行为心理,分析了交往行为的影响因素,还对不同交往群体的行为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从高层住区的自身特点出发,对现今的高层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居民行为观察和访谈,比较了传统交往空间和高层交往空间的异同,研究高层住区交往空间的特征及形态构成和居民交往活动规律。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现代高层住区交往空间的制约因素。第四章以理论研究和问题分析为成果,提出了高层住区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按照整体到部分的原则,从规划层面交往空间——建筑外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进行系统建构。同时结合实际案例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高层住区设计合乎人的行为心理,满足舒适空间尺度的交往空间,让居民喜爱并享用公共交往空间,改进高层住区公共生活,营造和谐住区,从中找到归属感、领域感和场所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课题研究背景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高层住区
  • 1.1.2 交往空间
  • 1.2 高层住宅的发展
  • 1.2.1 高层住宅的发展背景
  • 1.2.2 国内外高层住宅发展概况
  • 1.2.3 国内高层住宅迅速发展的原因
  • 1.3 社会发展引发交往危机
  • 1.3.1 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
  • 1.3.2 人口流动加剧人口异质性
  • 1.3.3 家庭结构小型化
  • 1.3.4 城市居民交往频率过高
  • 1.3.5 大众传媒和网络的发展
  • 1.3.6 社会心理的离散化和客观化
  • 1.4 住区交往的重要意义
  • 1.4.1 人需要交往
  • 1.4.2 住区交往的意义
  • 1.5 高层住区交往空间的缺失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交往空间的行为心理学理论
  • 2.1 交往的社会学理论
  • 2.1.1 需求层次理论
  • 2.1.2 人际交往理论
  • 2.1.3 邻里交往理论
  • 2.2 空间的认知与知觉
  • 2.2.1 空间认知
  • 2.2.2 个人空间
  • 2.2.3 私密性
  • 2.2.4 领域性和可防卫空间
  • 2.2.5 高密度和拥挤
  • 2.3 空间中的心理特征
  • 2.3.1 人的向光性
  • 2.3.2 中心恐惧
  • 2.3.3 背部防卫
  • 2.3.4 看与被看
  • 2.3.5 小群体行为特性
  • 2.3.6 抄近路行为
  • 2.4 交往的行为心理特征
  • 2.4.1 交往心理
  • 2.4.2 交往行为
  • 2.4.3 影响交往行为的因素
  • 2.4.4 不同年龄人群的交往特征
  • 第3章 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研究
  • 3.1 住区交往空间的历时分析
  • 3.1.1 传统居住空间与交往
  • 3.1.2 现代居住空间和交往
  • 3.2 高层住宅居住空间与交往
  • 3.2.1 高层住区的居住空间形态
  • 3.2.2 高层住区特殊群体的交往行为心理
  • 3.3 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
  • 3.3.1 高层住区交往空间的分类
  • 3.3.2 高层交往空间的特征
  • 3.4 高层住区交往空间的制约因素
  • 3.4.1 环境缺乏舒适性
  • 3.4.2 住区规划缺陷
  • 3.4.3 高密度形成拥挤
  • 3.4.4 经济因素制约下的建筑平面
  • 3.4.5 空间尺度失衡
  • 3.4.6 特殊的交通方式
  • 3.4.7 不安全的空间环境
  • 3.4.8 环境设计形式化
  • 第4章 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设计
  • 4.1 规划层面下的交往空间设计
  • 4.1.1 适合交往的高层住区规模
  • 4.1.2 高层住区空间结构层次
  • 4.1.3 规划的同质混居模式
  • 4.1.4 建筑布局与领域感
  • 4.1.5 住区交通与交往空间
  • 4.1.6 营造舒适的物理环境
  • 4.2 高层住区建筑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 4.2.1 高层住区与城市边界交往空间设计
  • 4.2.2 高层住区中心交往空间设计
  • 4.2.3 高层住区组团交往空间设计
  • 4.2.4 高层住区架空层交往空间设计
  • 4.2.5 住区设施与交往
  • 4.2.6 住区绿化与交往
  • 4.3 住区建筑内部交往空间设计
  • 4.3.1 住宅入口门厅
  • 4.3.2 扩大侯梯厅
  • 4.3.3 空中庭院
  • 4.3.4 屋顶花园
  • 4.3.5 阳台和露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层住区邻里空间的社会维度探析[J]. 山西建筑 2011(28)
    • [2].从社会维度视角探析高层住区邻里空间设计[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3].高层住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 2011(09)
    • [4].高层住区风环境优化策略研究[J]. 工业建筑 2013(S1)
    • [5].人性化导向下高层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新意像——以西安北郊某小区规划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 2015(11)
    • [6].促进居民交往的高层住区设计手法探析[J]. 城市建筑 2013(24)
    • [7].高层住区夏季昼间室外热环境三维分布规律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建筑学报 2011(02)
    • [8].典型高层住区杭州港湾家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J]. 建筑与文化 2015(03)
    • [9].基于混合居住的城市高层住区“同质邻里”合理规模探究[J]. 建筑与文化 2015(08)
    • [10].高层住区室外风环境评价与思考——以柳州市联发君悦兰亭小区为例[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8(03)
    • [11].基于SWMM模型分析的高层住区低影响开发实施策略[J]. 建筑与文化 2016(06)
    • [12].深圳市典型住区热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06)
    • [13].从感知走向行动——高层住区环境优化研究[J]. 华中建筑 2009(07)
    • [14].基于行为模式的高层住区公共空间优化探讨——以济南市凤栖第住区为例[J]. 浙江园林 2019(02)
    • [15].基于环境心理的高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6].围合式高层住区空间布局的风模拟比较与优化——以长沙为例[J]. 华中建筑 2012(07)
    • [17].“传统院落”在高层住宅交往空间设计中的探讨——浅析成都蓝山美树四期高层住宅交往空间的设计[J]. 四川建筑 2009(03)
    • [18].历史遗址保护区周边高层住区景观环境设计探讨——以武汉佳海“歌林花园”为例[J]. 华中建筑 2008(01)
    • [19].滨江特征评价下的杭州高层住区建筑布局[J]. 建筑创作 2020(02)
    • [20].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工公寓设计中“意念社区”思想的体现[J]. 工业建筑 2015(02)
    • [21].邻里空间在高层住区公共景观环境中的营造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2].闽东南沿海城市高层住区布局与室外热环境优化——以厦门市为例[J]. 中国房地产 2019(18)

    标签:;  ;  ;  ;  

    现代高层住区的交往空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