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证治规律论文-胡雪晴,田野,屈双擎,刘俐,张靖宇

方药证治规律论文-胡雪晴,田野,屈双擎,刘俐,张靖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方药证治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药复方,银屑病,血瘀证,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药证治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胡雪晴,田野,屈双擎,刘俐,张靖宇[1](2019)在《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方药证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当代医家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方法:以"银屑病"OR"白疕"为主题词,"血瘀"OR"活血化瘀"为自由词,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搜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5篇红花、丹参、桃仁等为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最常用药物,并对药物间关联规则进行挖掘得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及5个新方。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用药规律,不仅能客观反映临床用药规律亦可为相关科研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王健,王耀光[2](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证治方药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证治方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近20年间发表的有关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文献,提取其中的证治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在统计软件中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求相关证治方药规律。结果①中医证型由高频至低频依次为脾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风邪外袭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壅盛证等。②按照方剂功用进行分类汇总,其中补益剂出现频率最高,为252次;其次为祛湿剂,为128次;再次为逐瘀剂,为51次。③按照方剂应用频次进行统计,排名前5位的方剂为参苓白术散(30次)、六味地黄丸(29次)、参芪地黄汤(20次)、二至丸(18次)、金匮肾气丸(18次)。④应用频次最多的中药为黄芪。⑤经中药数据聚类分析后,发现"茯苓、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黄芪、白术""党参、菟丝子、陈皮、甘草、金樱子、芡实""丹参、益母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5个新的药物组合。⑥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核心中药主要为补气健脾药(黄芪、白术、茯苓),以及补肾涩精药(山茱萸、山药、地黄、芡实)。结论①当代中医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风邪、湿热、瘀血是其常见病理因素,临床上可以从脾肾两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风邪外袭、湿热壅盛、血瘀六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②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及参芪地黄汤是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方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核心中药主要为补气健脾药(黄芪、白术、茯苓),以及补肾涩精药(山茱萸、山药、地黄、芡实)。(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林勇,柴生颋[3](2018)在《《圣济总录》中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及方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圣济总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辨证论治进行了理论及临床深入分析。KOA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肝肾气血亏虚为其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侵入致使痹痿兼证,患者起病和转归联合了痰浊、瘀血及脾虚等重要环节,其临床主要证型为肝肾亏虚证、风寒湿痹证、筋脉淤滞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阳虚寒凝证、风热湿痹证及脾肾亏虚,湿注骨节证。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患者证型进行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活血及扶正等治疗。(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8年06期)

马萍[4](2018)在《基于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药证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近11年来发表有关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相关文献,总结出治疗该病的方药规律、发病规律及中医证型分布的特点,为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提供相对可靠依据。材料与方法:检索国内从2007年1月到2017年5月公开发表在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的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相关文献,下载并认真阅读全文,根据本文制定的相关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用excel表格摘录出文献中病例、人数、作者单位、方药和证治等,整理出所有涉及到的中药的性、味及归经,按照相应的参考标准进行归纳分析,频数统计,得出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结论。整理出的所有证候以相同病位但名称不同归为同类之法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整理出的方剂中,将经方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整理出文献380篇,其中名家经验总结和病例分析73篇,中西医结合临床实验197篇,涉及人数25310人,实验组14931人,对照组10379人。其中男性共14579人,女性共7302人,另3393人未提及性别。2.380篇文献中共涉及中药234味,使用频次共5336次。涉及19类药物,其中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等为治疗本病的主要药物;涉及的所有药物中,以茯苓、白术、黄芪、泽泻、丹参、猪苓、鳖甲、柴胡、甘草、党参、车前子、大腹皮、当归为核心用药;所有涉及的中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肺、肝为主。3.涉及方剂252个,其中自拟方177个,经典方剂75个,经典方剂中以五苓散为核心方剂。4.纳入的文献380篇文献中,名家经验总结和医案分析共83篇,其中共涉及证型7种(不含兼夹证)其中以气滞湿阻型、肝肾阴虚型和瘀血型为主。结论:1肝硬化腹水发病的男女性别大致比例为2:1。2.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核心药物为茯苓、白术、黄芪、泽泻、丹参、猪苓、鳖甲、柴胡、甘草、党参、车前子、大腹皮、当归;3.经典方剂中的五苓散为治疗该病主要方剂,4.临床上肝硬化腹水以气滞湿阻型最常见。(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丰云舒,刘艳骄,汪卫东[5](2018)在《谷劳病方药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代文献初步探讨谷劳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剂。本病主要病因病机为阴盛阳虚、脾胃虚弱、不胜谷气、湿胜,治当温阳、补虚、燥湿行气;温阳祛寒宜大麦椒姜汤,脾气下陷宜升阳补气汤,脾肾元气同调宜参术汤,行气燥湿健脾宜沉香汤。(本文来源于《环球中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谈依菱[6](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当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方药证治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无明显原因的有特征性红斑、丘疹、鳞屑的皮肤病,呈慢性发展,本病除了皮损症状外,患者同时伴发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淋巴癌、黑色素瘤和皮肤癌等风险。银屑病的西医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目前考虑受遗传、感染、外伤、饮食、精神状态、内分泌因素、免疫、某些药物等影响下诱发或加重本病,至今国际上仍未有明确治愈及根治的方法,根据现代诊疗指南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大部分都对肝、肾等内脏造成损害,副作用亦较明显,患者难以坚持使用。由于银屑病皮损影响外观,病情反复,甚或伴有瘙痒或关节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交,造成心理负担和困扰,以及患者自我形象低下,或因此继发心理精神障碍如抑郁及自杀行为。银屑病为难治性疾病,其有效根治手段现成为国际上的研究重点。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显着,副作用少,价钱相宜,国内的数据库蕴藏着大量有效治疗银屑病的宝贵经验,但因未有系统和科学化整理,令到相关知识未能应用于临床和指导科研。所以研究名老中医的用药规律,探讨核心药物组合以及潜在新方组合,对银屑病的临床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故此,以科学方法分析相关文献是必需的。目的:通过对当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挖掘分析文献中的相关信息,探索当代名老中医在银屑病证候治法方面潜在有价值的临床规律,以期达到为临床诊疗工作及科研设计提供参考。此外,按地域分类,透过对岭南地区的当代名老中医诊疗银屑病的文献作分类整理,与总体数据作比较分析,了解岭南地区银屑病的病机和治法与总体数据的异同。方法:1.收集1996—2016年当代名老中医诊治银屑病的文献,对银屑病的皮损情况、四诊信息、证候、理法方药等信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总结当代名老中医对银屑病的理法方药规律。2.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挖掘银屑病文献数据库中核心用药组合、组方规律及新方,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理分析,从而归纳出各医家对银屑病的诊治规律。成果:1.频数分析得到高频药物23味,证候14种,治则治法55种。经单味药物频率统计,首叁味药物为生地黄、赤芍和甘草,药物的四气属性以寒、温为主,而五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依次为肝经、心经、胃经。药物分类主要属清热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破血消症药、活血止痛药)、补益药(补气药、补血药)、解表药(发散风寒药)、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高频证候(频率≧10%)由最高依次为血热证、血瘀证、火毒证、湿热证、血虚风燥证。高频治法(频率≧5%)由最高依次为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凉血化瘀、养血润燥。2.对银屑病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得到核心药对17个,涉及中药共9种;基于复杂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共26个(浮萍-马齿苋-辛夷;白芍-当归-水牛角;连翘-金银花-野菊花;麦冬-地肤子-北沙参;杏仁-生石膏-生姜;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车前草;黄芩-莪术-桃仁;生地黄-甘草-红花;黄柏-黄连-焦栀子;苦参-焦栀子-夏枯草;皂角刺-白芷-当归尾;鸡血藤-丹参-叁棱;浮萍-全蝎-刺蒺藜-茯苓皮;白芍-水牛角-赤芍-牡丹皮;金银花-白茅根-首乌藤;麦冬-天冬-北沙参;杏仁-生石膏-枇杷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莪术-乌梅-肿节风;生地黄-白花蛇舌草-甘草-牡丹皮;黄芩-黄柏-黄连-栀子;苦参-龙胆-地榆-夏枯草;皂角刺-白芷-乳香;皂角刺-侧柏叶-炮姜;水牛角-鸡血藤-丹参-小红参),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共13个(浮萍-马齿苋-辛夷-全蝎-刺蒺藜-茯苓皮;白芍-当归-水牛角-赤芍-牡丹皮;连翘-金银花-野菊花-白茅根-首乌藤;麦冬-地肤子-北沙参-天冬;杏仁-生石膏-生姜-枇杷叶;板蓝根-白花蛇舌草-车前草-蒲公英;黄芩-莪术-桃仁-乌梅-肿节风;生地黄-甘草-红花-白花蛇舌草-牡丹皮;黄柏-黄连-焦栀子-黄芩-栀子;苦参-焦栀子-夏枯草-龙胆-地榆;皂角刺-白芷-当归尾-乳香;皂角刺-侧柏叶-透骨草-炮姜;鸡血藤-丹参-叁棱-水牛角-小红参)。3.对最高频(会10%)的5种银屑病证型用药进行关联分析,归纳出血热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犀解地黄汤加味,血瘀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桃红四物汤或补阳还五汤加减,火毒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连解毒汤加味,湿热证的的核心药物组合为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及清热燥湿药的配伍,血虚风燥证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当归饮子加减。4.对岭南地区医家的用药进行关联分析,得出核心药对87个,利用传统中医药学分析核心药物,由药物的主治功效推断岭南地区银屑病的病因属湿、热、毒、瘀。结论:1.按中药、证候及治则治法频数分析,就整体而言,可推断当代名老中医主要"从血论治"银屑病,治法以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和活血化瘀为主要规则,从关联分析得出的用药组合,可以观察到治疗上常以犀角地黄汤(水牛角、生地黄、赤芍及牡丹皮)作基础方,配以功能清热解毒的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达致直折火势,现代药理表明两药具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作用;为加强凉血功效,处方中可加入具凉血兼活血的紫草;火热之邪久则耗伤营血,核心用药组合中的补虚药(当归、甘草)能调养营血的作用,以防病势转趋血虚生风化燥,两药应用起到防治转变作用。用药规律体现清热解毒药和清热凉血药治其标(病因属火热之邪),补虚药治其本(病机为热入营血,久则耗气伤血),叁种类型药物的配合能达标本同治之功。2.本研究总结了不同证型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发现相关的药物组合沿自经典方剂如犀角地黄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黄连解毒汤及当归饮子,与目前中医教科书或皮肤科专着的理法用药是相符的。3.挖掘出常见病机外,亦发现新的银屑病证候如肝肾亏虚、气滞证、脾气虚证、阳虚证等,为日后临床及科研带来参考。4.熵聚类所得到的新方及组合中,部分源自经典(黄连解毒汤)或类方(仙方活命饮)的组合,大部分新方涉及药物以清热解毒药、活血调经药、破血消症药等配伍,皆属常见的用药组合,其中部分新方的配伍较少见,如以清热泻火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相配(杏仁-石膏-生姜-枇杷叶),提示"痰"、"热"病因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现代药理表明四药分别具抗肿瘤及调整免疫的作用,为治疗银屑病的新方发现提供了新的线索。5.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快速提取高频药物、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优化新方,为临床用药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支持与参考,避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熵聚类所得到的新方及组合,能够发现隐性规律,对于研究中药组方规律和发现新处方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叶慧慈[7](2017)在《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分析的卵巢早衰的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改善对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研究现代的临床文献,探讨现代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病理,与中医的辩证、治法、用药规律与归经,并对现代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辩证分型、治法、高频使用药物、归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结论出卵巢早衰临床常见证型的治法与基本方药组合,并对其药物的组合的机理与现代的药理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并结合临床病例的治法、用药的疗效进行比较与讨论,作为提供并改善未来对卵巢早衰治疗的思路与疗效的依据。方法: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查找2006年1月至2017年1月,关于中医临床研究卵巢早衰的文献。把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文献的病例,按研究中的辩证分型、论治方法、和使用的药物与药物归经进行分类,再以EXCEL软件归纳、整理、统计。从统计出来的数据归纳出卵巢早衰临床最常见的5个证型与其治法,并把各证型的治法中的前12味药高频用药组合出基本方,并对其治法、药物组合与治法和药物与高频用药药物归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本临床研究中共统计归纳出17个中医证型,其中所占病例数最高的前5个证型依所占比例排序为:肾虚型、肝肾阴虚型、肾虚肝郁型、肾虚血虚型、肾虚血瘀型,分别占33.92%;20.86%;9.55%;6.44%;6.35%。研究中共统计归纳出32个治法,其中所占病例数最高的前5个常用治法为补肾填精、补肾养血、补肾活血、补肾疏肝、补肾养肝,依所占比例排序分别为16.81%、11.23%、10.01%、9.72%、7.02%、6.58%。而其实验组中使用的的药物,共统计归纳出18类,其使用频次所占比例最高的前5类的排序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所占的比例先后各别是63.75%、9.68%、7.03%、6.01%、3.55%。其中补益药中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补气药所占比例分别为19.50%、17.67%、14.78%、11.82%。按Excel归纳统计,就5个临床常见的主要证型,药物的使用频率按其前12位的排序是,肾虚型: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巴戟天;肝肾阴虚证:菟丝子、紫河车、山药、淫羊藿丹参、白芍、龟板。肾虚肝郁型:当归、菟丝子、柴胡、牡丹皮、茯苓、淫羊藿、栀子。肾虚血虚型: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党参、黄芪、菟丝子、川芎、车前子、五味子;肾虚血瘀型:枸杞子、龟板、丹参、女贞子、川牛膝、党参、炙甘草、山药。5个常见证型的高频药物主要归经排序为,肝经、肾经、脾经。肾虚证、肝肾阴虚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虚证、肾虚血瘀证,其高频药物归肝经各自比例为 42.32%、42.85%、32.26%、26.68&、34.48%;归肾经的各自比例为 30.77%、32.14%、22.58%、20.00%、31.04%;归脾经的各自比例为:15.39%、14.29%、19.35%、16.67%、13.78%。结论:1、卵巢早衰的临床中医主要辩证证型为:①肾虚型.②肝肾阴虚型.③肾虚肝郁型.④肾虚血虚证.⑤肾虚血瘀证。2、卵巢早衰的中医主要治法为:①补肾填精法.②补肾养血法.③补肾活血法.④补肾疏肝法.⑤补肾养肝法.3、治疗卵巢早衰5个主要临床证型的前12味高频使用药物排序为:①肾虚证: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淫羊藿、山药、山茱萸、女贞子、川芎、黄芪、白芍、杜仲、巴戟天。②肝肾阴虚证:菟丝子、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当归、女贞子、紫河车、山药、淫羊藿、丹参、白芍、龟板。③肾虚肝郁证:当归、菟丝子、柴胡、熟地黄、白芍、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茯苓、淫羊藿、栀子。④肾虚血虚证:当归、熟地黄、枸杞子、白芍、党参、黄芪、菟丝子、川芎、何首乌、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⑤肾虚血瘀证:枸杞子、熟地黄、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板、丹参、女贞子、川牛膝、党参、炙甘草、山药。4、卵巢早衰高频药物的主要归经为肝经、肾经、脾经。5、卵巢早衰文献研究的总结各证型后前12味药物组方为:熟地黄、当归、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白芍、山药、淫羊藿、紫河车、女贞子、丹参、茯苓。6、临床实践,基本高频用药物组成为白术、茯苓、党参、白芍、黄精、女贞子、覆盆子、巴戟天、淫羊藿、川芎、丹参、鸡血藤。7、总结纳入132篇文献的分类统计后,卵巢早衰的基本证型为肾虚证,治法以补肾佐以健脾、疏肝、活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泓霖[8](2017)在《明清时期症瘕的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次研究症瘕的目的,通过探讨中医对症瘕治疗证治的理论认识,采用统计分析与整理文献的方法,总结症瘕的发病规律,制定相关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和研究道路提供新的切入点。方法:1选择明清时期,以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电子丛书,结合中国知网文献资源,提取符合症瘕症状的资料并规范整理。2对检索到的方药记录以下指标:分类、频次、归经、功效、主治、药量、剂型等七项。把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包括:规范着作名称,规范药物名称,以《中药学》新世纪第二版教材为参考,同时参考《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着作。3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归纳,归纳后建立Excel数据库,再结合明清时期对症瘕的认识,计算明清时期治疗症瘕方剂的用药频数与单位药用药频率,推论出明清时期用药的主导类型,总结明清时期症瘕的用药规律,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药物统计中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活血化瘀药中以破血消症药为多;治症瘕药物归经统计中可见药物归肝经者最多;所有治症瘕药物中,出现频次15次以上的药物包括47味;高频药物关联情况的统计得出常用药对共29对。结论:以叁期分治为主要原则,初期正气未消而邪气盛时以攻邪为主;中期邪气留恋,当以攻邪为主辅以扶正;后期邪气渐退,正气耗伤,不耐攻伐,当以补益为主。治法结合活血化瘀,滋阴养血,清热化痰,解毒散结,益气补虚等,以补益为主。健脾益肾为补益关键,养正之时不失通滞,使虚衰得补,痰瘀得化,调和恢复人体气血,症瘕无从生长扩散,使症瘕毒邪从内部得消。(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3-01)

吴萍,徐洋洋,徐智强,黄伟,周仲瑜[9](2017)在《叁叉神经痛的证治方药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中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证候及方药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来中药治疗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收集的证候、方剂、单味中药规范化处理后录入Excel,运用频度分析法统计数据。结果纳入研究37篇,病例数2440例,共涉及7种证候,33首方剂,132味中药。证候以风邪侵袭、阴虚阳亢、瘀血阻络为主;方剂以自拟方为多;中药位居前3位依次为白芷、川芎、防风,药性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寒温多见,病变主要涉及脾、肝两脏。结论中药治疗叁叉神经痛当从风火瘀痰论治,以通络止痛为原则,多选用风药、活血化瘀药,重视虫类药,性味以苦寒为主,多入脾、肝经。(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7年02期)

陶文娟[10](2016)在《基于明清时期医案的消渴病病机—证治方药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明清时期消渴病医案的研究,分析探讨消渴病的病机证治方药规律。方法:以《中华医典》明清时期消渴病医案为研究对象,筛选、整理符合标准的医案,从其中提取病因、证型、症状、方药等要素,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病案资料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225例医案纳入研究,医案来源46处。2.总结得出23种证型,其主要证型包括肾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肺胃燥热证、肺热津伤证等。3.总结出11种病因,劳欲过度排在其首位,其它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病后服药失宜、外感暑邪等。4.病位在肾的比例最多,其次是脾胃、肺胃;病位常常是累及多个脏腑,其中以肾、胃、肺为主。5.整理出198种症状,排在前五位的症状分别是口渴多饮、多食易饥、消瘦、多尿、尿浊;症状组合规律反映出了消渴病“叁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症状特点。6.整理出229种中药,用药频次最高的是滋阴清热药,如麦冬、生地黄;其它用药频次较高的也多为补益及清热类药,如补气类药甘草、人参、山药、白术、黄芪、党参,补血类药当归、阿胶,滋阴类药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白芍,助阳类药桂枝、肉桂、附子,健脾利湿药茯苓,清热类药知母、黄连、石膏,等等;本研究的消渴病常见药物组合及置信度较高的药物关联涉及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甘草、人参、白术、五味子等13味中药。7.简要构建出了明清时期消渴病五种主要证型的病机-证治方药之间的关联;如下所示:(1)肾阴亏损、虚火内生—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滋阴清热—六味地黄丸加减;(2)阴损及阳、阴阳俱损—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3)阴伤耗气、气阴两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钱氏白术散、生脉散、四君子汤等加减;(4)肺胃积热、耗伤津液—肺胃燥热证—清热养阴、生津润燥—白虎汤、黄连猪肚丸加减;(5)肺脏燥热、伤津耗气—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结论:明清时期消渴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为主,连及气虚、阳虚;标实以燥热为主,或兼湿浊瘀阻等。肾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肺胃燥热证、肺热津伤证为其主要证型。相应方药以滋阴清热、补益及清热类药为主。(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30)

方药证治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证治方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近20年间发表的有关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文献,提取其中的证治方药信息,建立数据库。在统计软件中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求相关证治方药规律。结果①中医证型由高频至低频依次为脾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风邪外袭证、肝肾阴虚证、湿热壅盛证等。②按照方剂功用进行分类汇总,其中补益剂出现频率最高,为252次;其次为祛湿剂,为128次;再次为逐瘀剂,为51次。③按照方剂应用频次进行统计,排名前5位的方剂为参苓白术散(30次)、六味地黄丸(29次)、参芪地黄汤(20次)、二至丸(18次)、金匮肾气丸(18次)。④应用频次最多的中药为黄芪。⑤经中药数据聚类分析后,发现"茯苓、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黄芪、白术""党参、菟丝子、陈皮、甘草、金樱子、芡实""丹参、益母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等5个新的药物组合。⑥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核心中药主要为补气健脾药(黄芪、白术、茯苓),以及补肾涩精药(山茱萸、山药、地黄、芡实)。结论①当代中医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风邪、湿热、瘀血是其常见病理因素,临床上可以从脾肾两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风邪外袭、湿热壅盛、血瘀六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②参苓白术散、六味地黄丸及参芪地黄汤是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方剂;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核心中药主要为补气健脾药(黄芪、白术、茯苓),以及补肾涩精药(山茱萸、山药、地黄、芡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药证治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胡雪晴,田野,屈双擎,刘俐,张靖宇.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分析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方药证治规律[J].世界中医药.2019

[2].王健,王耀光.基于数据挖掘的当代中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证治方药规律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

[3].林勇,柴生颋.《圣济总录》中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及方药分析[J].四川中医.2018

[4].马萍.基于文献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药证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5].丰云舒,刘艳骄,汪卫东.谷劳病方药证治规律的古代文献初探[J].环球中医药.2018

[6].谈依菱.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当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方药证治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7].叶慧慈.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分析的卵巢早衰的方药证治规律研究与临床实践[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8].陈泓霖.明清时期症瘕的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7

[9].吴萍,徐洋洋,徐智强,黄伟,周仲瑜.叁叉神经痛的证治方药规律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7

[10].陶文娟.基于明清时期医案的消渴病病机—证治方药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标签:;  ;  ;  ;  

方药证治规律论文-胡雪晴,田野,屈双擎,刘俐,张靖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