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1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冷彪[1](2020)在《脑池造瘘术联合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探讨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脑池造瘘术在sTBI中的应用价值。研究sTBI患者术中、术后脑脊液与血清中IL-1β、NFL含量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的sTBI患者102例,筛选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术患者43例,其中脑池造瘘组19例,去骨瓣减压(DC)组24例。统计分析脑池造瘘组和DC组患者的术前ICP、术毕及术后(1-7日)ICP、术前及术后(1-7日、14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中及术后(3日、7日)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含量、甘露醇使用剂量、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费用及时间、术后并发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周存活/死亡人数,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拓展评分(GOSE)评估术后6个月的生存状况、预后良好率。结果:1、脑池造瘘组与DC组ICP、G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组术毕、术后第1日、第3-7日ICP分别低于DC组,术后第2日ICP高于DC组,其中术毕、术后第1-5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7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7日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脑池造瘘组术后第1日GCS评分低于DC组,第2-6日GCS评分分别高于D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日GCS评分均高于D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池造瘘组与DC组脑脊液、血清中IL-1β、NFL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第3日、术后第7日脑脊液与血清的IL-1β、NFL含量明显高于其正常对照,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脑脊液与血清中IL-1β、NFL含量在术后第3日最高,其次为术中,术后第7日最低,对同一个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与血清NFL、脑池造瘘组的血清IL-1β、DC组的脑脊液IL-1β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脑池造瘘组术中脑脊液IL-1β与DC组术中、术后第3日脑脊液IL-1β高于同组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组与DC组术中、术后第3日、术后第7日脑脊液NFL含量均高于同组血清,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脑池造瘘组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含量在术后第3日、第7日均低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脑池造瘘组与DC组术后ICU管理(治疗、时间、花费)、并发症、二次去骨瓣率、预后比较。脑池造瘘组甘露醇使用剂量低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ICU住院花费低于D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组术后创伤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疝发生率均低于DC组,颅内感染发生率高于D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组二次去骨瓣率高于D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池造瘘组术后2周存活/死亡人数比大于D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随访,脑池造瘘组预后良好率大于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C术相比,脑池造瘘术在sTBI患者的临床应用中能更有效的降低ICP,减轻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改善临床转归与预后;此外,术中、术后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含量的检测不但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初步推测脑池开放引流在IL-1β、NFL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提示脑池造瘘术可能通过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元损伤来改善患者预后。
靳辉[2](2020)在《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采用传统额颞手术的3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额颞手术相比,大翼点入路手术可有效降低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刘涛[3](2020)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8年期间本院诊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患者20例,占比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植物生存和死亡率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和1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俊力,罗涵,程军,朱兴宝[4](2019)在《扩大翼点入路在经CT诊断为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在经CT诊断为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9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额颞入路手术,观察组接受扩大翼点入路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显着优于对照组,术后发生重度脑水肿、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升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概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方俊,黄波,姜永亮[5](2019)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方式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之间进行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的120例病患为研究样本,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病患予以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病患予以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晓乐[6](2019)在《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予传统手术入路治疗, 观察组予改良翼点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0.98, 均P>0.05)。治疗后, 两组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t=5.62、7.23, 均P<0.05), 两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t=3.46、4.75, 均P<0.05), 且观察组NDS评分为(13.72±5.42)分, 较对照组的(20.72±6.51)分显着降低(t=4.32, P<0.05), 观察组GCS评分为(11.25±2.63)分, 较对照组的(8.42±1.35)分显着提高(t=3.27,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24/50), 显着高于观察组的18%(9/50)(χ2=7.36, P<0.05)。对照组病死率为32%(15/50), 显着高于观察组的16%(8/50)(χ2=3.17, P<0.05), 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14%(7/50), 显着低于观察组的28%(14/50)(χ2=6.35, 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0.98、0.92、0.98、0.87, 均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均显着高于治疗前(t=2.72、3.64、2.83、3.45、3.52、3.67、3.84、4.61、4.53、5.27, 均P<0.05), 两组比较, 观察组Spitzer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t=2.56、2.73、4.26、4.43、3.95, 均P<0.05)。结论在颅脑创伤患者治疗中, 实施改良翼点入路术治疗, 其神经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手术, 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安全性更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后佳。
罗炳[7](2018)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重度残疾率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重度残疾率。方法:按照随机平行方法分组,将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撷取的100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均分为甲组、乙组。甲组经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乙组经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在GOS预后分级中,恢复良好和死亡情况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情况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对比为:14%、3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还能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王涛[8](2018)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疗效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对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A组30例患者给予传统手术入路治疗,B组30例给予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A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夏熙双,栗向军,吴星,董瑞,张鹏远[9](2015)在《扩大翼点入路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03—2014-04我院收治的80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研究组死亡3例(7.5%)低于对照组12例(3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安全可行,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预后。
胡正祥,杨魁元[10](2015)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试验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GOS预后评价分级情况及脑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死亡率为35.5%,显着低于对照组53.3%;试验组恢复良好率为46.8%,显着高于对照组2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硬膜下积液及重度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1.3%、8.1%,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5.0%和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可显着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脑部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1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1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脑池造瘘术联合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一般资料 |
2.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
2.1.3 研究分组 |
2.1.4 影像学资料 |
2.1.5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术前管理 |
2.3 手术管理 |
2.3.1 手术方式 |
2.3.2 手术要点及相关技巧 |
2.3.3 术后引流管理 |
2.3.4 术后颅内压管理 |
2.4 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 |
2.4.1 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
2.4.2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保存 |
2.4.3 ELISA操作程序及结果判定 |
2.5 评估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
3.2 近期疗效评估 |
3.2.1 两组患者ICP比较 |
3.2.2 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 |
3.2.3 两组患者ICP与GCS评分相关性分析 |
3.3 生物标志物检测 |
3.3.1 脑脊液IL-1β含量比较 |
3.3.2 血清IL-1β含量比较 |
3.3.3 脑脊液与血清IL-1β含量比较 |
3.3.4 脑脊液NFL含量比较 |
3.3.5 血清NFL含量比较 |
3.3.6 脑脊液与血清NFL含量比较 |
3.4 ICU治疗、住院时间与花费 |
3.5 术后并发症、二次去骨瓣率 |
3.6 临床转归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2)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临床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比较 |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项目和疗效评价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4)扩大翼点入路在经CT诊断为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
3 讨论 |
(5)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线资料以及研究方法 |
1.1 基线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观察项目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比较每组治疗效果 |
2.2 比较每组并发症出现情况 |
2.3 比较每组满意度情况 |
3 讨论 |
(8)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预后情况 |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3 讨论 |
(9)扩大翼点入路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GOS预后评价情况比较 |
2.2 两组术后脑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四、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颅脑损伤1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脑池造瘘术联合脑脊液与血清IL-1β、NFL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 冷彪. 南昌大学, 2020(08)
- [2]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靳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08)
- [3]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 刘涛.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4)
- [4]扩大翼点入路在经CT诊断为额颞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J]. 罗俊力,罗涵,程军,朱兴宝. 中国医疗设备, 2019(S2)
- [5]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 方俊,黄波,姜永亮. 临床研究, 2019(12)
- [6]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对颅脑创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张晓乐. 中国基层医药, 2019(10)
- [7]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重度残疾率分析[J]. 罗炳. 健康之路, 2018(10)
- [8]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疗效评价[J]. 王涛. 中国处方药, 2018(06)
- [9]扩大翼点入路术在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分析[J]. 夏熙双,栗向军,吴星,董瑞,张鹏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8)
- [10]扩大翼点入路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J]. 胡正祥,杨魁元. 临床医学工程,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