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者: 南志刚
导师: 朱栋霖
关键词: 西方叙事学,中国叙事学,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文献来源: 苏州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文化本土化和审美主体性为基本立场,运用比较叙事学的方法,在全球化视野中分析西方现代叙事学和中国叙事传统的冲突与融合,通过解剖以马原、余华、莫言、苏童、格非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和美学属性,探讨中国文学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对策和出路。绪论:首先通过对叙事学中普遍抽象的人、叙述主体、技术主体等人学观念的分析,抓住叙事学的文化本质和文学价值观;其次,结合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实际情况,分析叙事学的人学观对先锋小说价值取向和叙述技术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认为在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与西方叙事学“错位的对接”背后,体现了中西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人的解放、思想解放背景下的不同选择。第一章,动态地描述叙事学的中国接受语境和接受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西方话语霸权和民族话语缺失的深层原因,指出叙事学中国接受存在的以西化中、以中证西,忽视民族审美经验和文化传统,进行技术层面简单类比等文化态度和方法的误区,并以“中国的声音”为标题,对中国叙事学研究的状况和主要成果进行了必要的评述。第二章,分析西方叙事学理论对马原“叙事圈套”的影响,从叙述人、叙述态度、叙述视角的角度,透析马原“叙事圈套”在突出叙述主体、实验西方小说叙述技术的同时,淡化了文学的审美主体和生命意识,忽视民族生活经验和叙事文学传统的致命弱点,肯定文学首先是生命美学,然后才是技术美学。第三章,分析余华小说的叙述时间问题,提出余华小说的叙述时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时期、9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期等三个阶段,呈现出两条相互联系的线索:叙述的快感——自我的复活——人物的声音;冷漠的时间——体验的时间——生命的时间,透视余华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念向中国当代现实文化转变,从抽象的人性思考向现实的生命关怀的转变,揭示了余华从自我迷失到个体自我、再到回归文化自我的成长历程。第四章,针对批评界关于莫言“民间写作”的评论,从叙事学语域理论的角度,通过对莫言小说中精英文化立场和民间文化立场、精英话语和民间话语、西方话语与中国话语等关系的分析,提出莫言小说的伪民间话语场、伪民间叙述和伪民间立场的精神实质,质疑“民间写作”这一理论本身的必要性。第五章,以中国叙事传统中诗意追求的思想基础和形式技法为基本依据,分析苏童小说细腻诗意的抒情笔调和
论文目录:
绪论:人学视野中的西方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
一、普遍的“人”:人类文化—心理模式的构建
二、技术主体:叙事学的“主体”意识
三、错位的对接:人的解放与思想解放背景下的不同选择
第一章 拿来与误读:叙事学中国接受述评
第一节 叙事学中国接受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中西叙事学交流中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第二章 智力游戏场:马原的“叙事圈套”批判
第一节 凸显的叙述主体及其圈套
第二节 马原小说“叙述行为”的审美分析
第三章 寻找自我:余华的叙述时间解析
第一节 叙述的快感与冷漠的时间
第二节 自我的复活与体验的时间
第三节 人物的声音与生命的时间
第四章 语言酷刑:莫言的民间写作质疑
第一节 伪民间话语场:对大众审美趣味的亵渎和扭曲
第二节 伪民间叙述:杂糅而放荡的语言行为
第三节 伪民间立场:“为民请命”与“作为老百姓写作”
第五章 诗意叙事:格非和苏童的中国叙事阐释
第一节 苏童:委婉细腻的诗意叙事
第二节 格非:繁复细密的诗意叙事
结语:回归与抵抗
一、回归本土文化立场
二、回归文学审美主体
三、回归人类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 2006-03-24
参考文献
- [1].试论莫言与媒介的关系[D]. 吴晓东.山东大学2016
- [2].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 廖增湖.华东师范大学2004
- [3].莫言小说的虚幻现实主义[D]. 董国俊.兰州大学2014
- [4].孔孟“仁爱”思想浸染的新时期山东作家小说抽样研究[D]. 庄爱华.山东师范大学2017
- [5].跨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D]. 方爱武.浙江大学2016
- [6].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D]. 张相宽.山东大学2017
- [7].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 杨枫.吉林大学2009
- [8].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 斋藤晴彦.复旦大学2012
- [9].比较研究视野下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问题[D]. 阮氏金莺.华东师范大学2017
- [10].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 何媛媛.苏州大学2013
标签:西方叙事学论文; 中国叙事学论文; 中国当代先锋小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