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泥乳化沥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初期影响因素,灰色理论,聚类分析
水泥乳化沥青论文文献综述
包惠明,徐伟,胡超[1](2020)在《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初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水泥乳化沥青初期强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水分损失试验、掺加材料需水率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孔隙率测定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在聚类分析理论基础上,研究了粉煤灰、硅粉、水泥和乳化沥青掺量,以及养护条件、孔隙率、水分损失对混合料初期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硅粉掺量、孔隙率以及水分损失的增加,水泥用量减少,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不断降低。养护条件对混合料初期强度没有显着影响。内部空间结构松散程度和黏结状态是影响混合料初期强度的主要因素,粉煤灰、硅粉、乳化沥青的掺加使微观结构面变得松散,影响混合料的整体强度。养护条件的变化并不能显着改善微观结构面的黏结状态。混合料的初期强度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水泥掺量>孔隙率>12 h水分损失>硅粉掺量>乳化沥青掺量>粉煤灰掺量。(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张庆,董是,常宏宇,侯德华[2](2019)在《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稠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的稠度性质,为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稠度测试仪,探究了水泥与乳化沥青不同用量比对复合胶浆稠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泥对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稠度的贡献率.结果水泥与乳化沥青用量比为22%时,其胶浆稠度达到最大值,表现出较强的黏韧性;在25℃和45℃测试条件下,水泥稠度贡献率分别为65.5%和55.5%,且25℃测试条件下水泥对沥青黏结成膜状态的促进作用及其胶浆稠度的贡献程度更加显着.结论水泥和乳化沥青这两种胶结材料相互影响和制约,水泥水化物结构不仅对胶浆稠度具有提升作用,还对乳化沥青黏结成膜作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震[3](2019)在《硫铝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塑形变形能力,避免夏季高温条件对沥青混凝土造成病害,用硫铝酸盐水泥部分取代沥青混凝土中的矿粉,制备了硫铝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沥青混凝土,硫铝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提高,塑性变形能力降低,高温抗车辙性提高。试验段路面检测也表明,硫铝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温浩[4](2019)在《不同水泥掺量下的乳化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探究水泥掺量对于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分别从其强度形成机理、原材料分析、试验方案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等方面详细探究了叁种水泥掺量在强度和回弹模量方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掺量的增加可以增强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综合强度、模量和经济性分析,确定最适宜的水泥掺量为2.5%。(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潘硕,王琴,詹达富,王冬梅[5](2019)在《乳化沥青粉改性水泥砂浆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化沥青粉(Emulsified asphalt powder,EAP)是乳化沥青经喷雾干燥处理制得的一种粉体材料,具有易分散、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水泥基材料韧性改性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EAP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氮吸附和扫描电镜等微观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对水泥浆体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AP掺量提高,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但其折压比显着提高,增幅可达53. 9%;抗拉强度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掺量为4wt%时抗拉强度提高最多,高达44. 4%,表明EAP的加入显着提高了水泥砂浆的韧性。同时,EAP降低了水泥浆体的水化放热速率,减少了C-S-H凝胶的生成量。当掺量为15wt%时,沥青膜与水化产物相互交织并在一定程度上包覆水化产物,从而对水泥砂浆抗压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东和,邓玉训,琚贵安,姚佳良,王路生[6](2019)在《粗集料构造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粗集料表面构造定性分析法对辉绿岩、玄武岩、钢渣和再生骨料等4种粗集料进行了表面构造分析,利用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铺砂法试验分别对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与粗集料表面构造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种粗集料表面构造的排序为:钢渣>再生骨料>玄武岩>辉绿岩;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滑性与粗集料表面构造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与其粗集料表面构造的相关关系均较弱。(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08期)
彭波,吴世园,杜冰洁,陶泉霖,王方超[7](2019)在《乳化沥青对水泥稳定RAP混合料处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由于RAP料表面裹覆的老化沥青属于一种软弱结构,将直接影响其与水泥浆和新集料之间的接触情况,导致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较低~([1-3])。在实际工程中,水泥稳定RAP混合料普遍应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或高等级公路的底基层~([4])。工程中普遍以提高水泥剂量、降低RAP料掺量的方法提高再生材料的强度,但大剂量的水泥会使再生混合料基层产生收缩裂缝,反射裂缝延伸至面层造成路面结构的整体性破坏,从而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5-7]);而减少RAP料掺量又会降低冷再生技术的应用效(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8期)
张翠红,曹学鹏,焦生杰,徐信芯,职统超[8](2019)在《基于Bodner-Partom模型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黏弹塑压实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黏弹塑性变形特性及其变形机理,结合现场路面压路机的施工工艺参数,采用万能试验机压缩试验模拟该混合料的压实过程。针对试验循环荷载力学响应曲线变形特征,引入有效平均应力构建混合料压实变形的Bodner-Partom本构模型。通过对应变-时间的非线性拟合识别出该混合料的B-P模型参数值,进而揭示压实过程中混合料的黏弹塑性动态流变特性及变形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压缩试验可充分反映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变形特性;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混合料塑性和黏塑性变形减小而弹性和黏弹性变形增大。据混合料复压阶段的黏塑性变形规律导出试样空隙率的计算式,进而获得有效平均应力随试样空隙率的变化规律。B-P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黏性参数η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黏性增强;应变率敏感系数n_1基本保持不变,表明压实过程中混合料温度相对稳定;参数值Z,D_0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分别呈递增、递减的规律,前者显示随着混合料被进一步压实其非弹性变形抵抗力增大,进而导致塑性和黏塑性应变逐渐减小,后者显示塑性应变率减小,表明单次循环荷载下塑性变形占总变形量的比例逐渐减小。B-P模型参数值可准确表征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与时间和荷载相关的黏弹塑性流变特性,重构后的B-P本构模型可有效揭示混合料压实过程中的黏弹塑性变形机理,可为深入研究其压实流变性能和路面压实工艺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何德伟,韩占闯,胡永林,蒋应军[9](2019)在《掺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制备圆柱体试件,通过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类型和水泥掺量对高速公路路面上面层掺回收料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中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相比,SBR与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力学强度可分别至少提高15.0%,9.0%;掺水泥1.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和抗剪强度分别至少提高了11.0%,13.0%,19.0%,85.0%。因此,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选取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冷再生混合料的胶结料;考虑材料经济性问题,建议冷再生混合料中水泥掺量为1.5%。(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郭赢赢[10](2019)在《不同成型参数对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试件孔隙率和劈裂强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添加了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最佳成型工艺,笔者从有可能影响马歇尔试件孔隙率和劈裂强度的因素着手,设计实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添加水泥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制备马歇尔试件时,应充分考虑沥青混合料的可拌合时间及水泥的初凝时间。建议拌合好的混合料等接近可拌合时间时进行装模,双面各击实50次,然后置于40℃烘箱养护2 h,取出后双面各击实25次,40℃烘箱养护至恒重,移入室温放置12 h后脱模。(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水泥乳化沥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的稠度性质,为乳化沥青混合料性能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稠度测试仪,探究了水泥与乳化沥青不同用量比对复合胶浆稠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泥对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稠度的贡献率.结果水泥与乳化沥青用量比为22%时,其胶浆稠度达到最大值,表现出较强的黏韧性;在25℃和45℃测试条件下,水泥稠度贡献率分别为65.5%和55.5%,且25℃测试条件下水泥对沥青黏结成膜状态的促进作用及其胶浆稠度的贡献程度更加显着.结论水泥和乳化沥青这两种胶结材料相互影响和制约,水泥水化物结构不仅对胶浆稠度具有提升作用,还对乳化沥青黏结成膜作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泥乳化沥青论文参考文献
[1].包惠明,徐伟,胡超.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初期强度影响因素及机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张庆,董是,常宏宇,侯德华.乳化沥青-水泥复合胶浆稠度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杨震.硫铝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4].温浩.不同水泥掺量下的乳化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9
[5].潘硕,王琴,詹达富,王冬梅.乳化沥青粉改性水泥砂浆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6].李东和,邓玉训,琚贵安,姚佳良,王路生.粗集料构造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影响[J].公路.2019
[7].彭波,吴世园,杜冰洁,陶泉霖,王方超.乳化沥青对水泥稳定RAP混合料处治效果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8].张翠红,曹学鹏,焦生杰,徐信芯,职统超.基于Bodner-Partom模型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黏弹塑压实特性[J].中国公路学报.2019
[9].何德伟,韩占闯,胡永林,蒋应军.掺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9
[10].郭赢赢.不同成型参数对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试件孔隙率和劈裂强度的影响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