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性,重心分析,热点分析
空间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1](2019)在《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复杂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控形成了当前中国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厘清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及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1995—201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尝试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方法测度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且综合运用重心分析、热点分析工具(Getis-Ord G_i~*)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1995—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如下:①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高于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城市群以及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研究期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②1995—2015年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新疆、重庆、贵州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省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以及河南)境内,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省份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省份;③土地利用程度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显着强于其他因子,东部季风区的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强于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生态大区过渡带;④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作用和双因子增强作用两种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作用为主。(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王桂芹,郑伯红,余翰武[2](2019)在《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绿地空间布局热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构建案例地区典型建筑组团,提取量变因子"绿地面积、绿地空间格局、绿地与风的耦合关系",数值模拟分析基于规划设计角度的绿地空间布局热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地率控制20%~35%是现实可行的;绿地的均衡分散式布局的热环境效应优于部分集中式;绿地与风的耦合关系会带来最大强度的热环境效应。(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化齐,黎志恒,张茂省,贾贵义,魏玉涛[3](2019)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国土空间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羊河流域严重的水危机和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笔者文系统回顾了石羊河流域的历史变迁、水资源形成与演化,深入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探索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适宜性评价的水资源优化调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上游的涵养水源、中游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约束和下游的生态危机约束,调整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用水结构、用水效率和用水时间,促使水资源系统向有序、协调、平衡的状态运行;并提出了流域国土空间优化建议,严守祁连山区和民勤绿洲生态空间红线,调整武威生产空间结构,建议将中下游超载的农业空间置换为低耗水的生态空间,促进了水资源调控与国土空间布局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苏俊如[4](2019)在《城市空间形态对热环境效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出现诸如极端气候、城市热环境效应、雾霾污染等问题,如何加强城市和城市群通风、缓解城市热环境效应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长江叁角洲典型城市群(包括上海、常州、嘉兴、南通、苏州、无锡)的遥感、建筑和水体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结合单窗算法、相关分析和空间迭加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的建筑空间、蓝色空间、绿色空间和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地表温度与迎风面指数和植被覆盖率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子构建城市潜在通风廊道,得到若干结论如下:(1)建筑覆盖率、平均建筑高度和迎风面指数的空间分布与建筑分布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建筑群中心(或中心城区)的建筑覆盖率(建筑平均高度、迎风面指数)较高,建筑群周围(或中心城区边缘)及四周散射的建筑覆盖率(建筑平均高度、迎风面指数)较低;二是呈几簇分布的建筑,中心建筑覆盖率(平均建筑高度、迎风面指数)较高,散点建筑覆盖率(建筑平均高度、迎风面指数)较低。(2)水体主要由太湖、长江和滆湖组成,叁者水域面积占水域总面积的76.88%。水域面积为0-1 km2的水域数量最多,但仅占水域总面积的2.63%。水体长度最长为长江,其次为太湖;10-50 km的水体数量最多,达到49.31%。(3)植被覆盖率分布:4月和5月,植被覆盖率以低覆盖、中低覆盖和中覆盖为主,以及少量的裸地和水体以及高覆盖;7月和8月,植被覆盖率以中低覆盖、中覆盖和高覆盖为主,以及少量的裸地和水体以及低覆盖。(4)地表温度高温区与建筑分布一致,地表温度从建筑群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绿地和水体地表温度较低。4月地表温度主要分布在304-314 K,5月地表温度主要分布在208-314 K,7月地表温度主要分布在310-314 K,8月地表温度主要分布在308-314 K。(5)地表温度与迎风面指数整体呈现较低的正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迎风面指数值越高,地表温度越高。相关性效果:嘉兴>苏州>常州>无锡>南通>上海。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率整体呈现较低的负相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植被覆盖率值越高,地表温度越低。部分城市两者之间呈现中等负相关性(南通5月和6月,常州7月)。相关性效果:南通>常州>嘉兴>无锡>苏州>上海。(6)城市潜在通风廊道主要由城市建筑间隙、绿地和水体构成。不同月份通风能力不同,7月和8月有更强的通风能力。1-2级(分)和4-5级(分)的地块数量较少,通风能力集中分布在2-3级(分)和3-4级(分)。(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陈燕红,蔡芫镔[5](2019)在《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化的热环境效应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州主城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两方面,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了土地利用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反演了地表温度,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所引起的地表热环境效应特征。结果表明:1993—2013年,福州市的土地利用/覆盖发生显着变化,城市绿色空间(林/草地、水体和湿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具有显着差异,建设用地和裸地对研究区的地表增温有正贡献,绿色空间表现为负贡献;不同绿色空间类型的降温差异明显,表现为水体>湿地>林/草地;不同绿色空间的演化过程产生了多样化的温度效应格局,绿色空间损失区引起的温差最为显着,交换区和扩张区引起的温差略高于不变区域;通过温度植被指数的模型构建,定量评估了不同绿色空间类型的演化方向与演化效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可加深对不同绿色空间类型对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作用的认识,为河流沿岸城市不同的绿色空间保育提供有益借鉴。(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王英,董轲萌[6](2019)在《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产的投入端和产出端视角,将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扩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产业集聚作用于污染排放的空间杜宾面板STIRPAT模型,然后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考虑多种污染物,从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排放强度两个方面考察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增加了污染排放量,但减小了污染排放强度;产业集聚对污染排放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研究结果,加快产业集聚,积极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是引发良性集聚的关键;区域污染防治的根本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甄江红,王亚丰,田圆圆,何孙鹏,王金礼[7](2019)在《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空间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响应研究备受关注。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借助1977—2014年遥感影像,基于城市用地扩展定量分析及相关评估方法,从资源、环境、景观、生态服务价值及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变化等角度,对其空间扩展所致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扩大5.65倍,生态用地减少18.18%,城市排污总量增加1.62倍,热岛比例指数升高0.40倍,斑块数量增加1.12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8.3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8.37%,生态压力指数升高6.11倍。可见,呼和浩特城市空间扩展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是导致生态用地减少、环境污染加重、热岛效应显着、景观格局破碎、生态功能减退、环境质量降低、生态风险加剧的原因之一。研究结论可为有效遏制城市用地扩张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尹元元[8](2019)在《外商直接投资空间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集聚的空间属性,将检验环境污染与产业集聚之间关系的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扩容为空间结构,同时构建起环境污染与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之间的二次曲线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工业废气污染分别与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构成U形曲线,置换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结果具有稳健性及统计显着性;(2)两条U形曲线将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的环境效应分为叁个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低时缓解污染、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适中时环境效应不确定、外商直接投资集聚程度高时加重污染;(3)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目前FDI在中国的集聚有利于污染减排。为此,需改变政绩考核体系,杜绝"向底线赛跑"的引资模式,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外资合理布局。(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宁宁,孙玉环,汤佳慧,杜俊涛[9](2019)在《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背景下,着眼于国民经济行业中高能耗、高污染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基于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污染密集型产业识别的基础上,考察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的空间特征,构建了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并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①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具有显着的空间正相关性;②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着的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山西、宁夏和内蒙古,有望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和政策干预发挥减排效应,其他省区集聚水平的提高将会加剧环境污染;③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能显着降低污染水平.(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贾玉秋,唐立娜[10](2019)在《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城市需要更为紧凑的空间形态,但是城市空间紧凑性的环境效应并不十分清晰。采集城市管网设施指标、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指标、生态协同指标等建立环境因子指标集,选择标准化紧凑度指数NCI、标准化离散度指数NDIS、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平均形状指数SHAPE_MEAN、周长-面积分形维数PAFRAC等形态指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索中国146座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单因子环境效应、综合环境效应及环境效应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供水管密度、排水管密度、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万人拥有出租车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环境因子与城市空间形态密切相关。城市紧凑度越高,城市管网系统密度越低,公共交通设施越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越少。城市形状越复杂,城市管网系统密度越高,公共交通投入越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越大。(2)综合环境因子与LSI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3,P<0.01)。城市空间形状越复杂,城市资源环境相关设施总体投入越多。(3)在不同的紧凑及形状复杂性水平下,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万人拥有出租车辆、供水管道密度及综合环境因子的显着性差异再次表明城市越紧凑,交通越发达;城市形状越复杂,环境投入越多。本文研究证明了城市空间形态越紧凑、资源越是节约,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能够用于中国城市建设。(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空间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城市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构建案例地区典型建筑组团,提取量变因子"绿地面积、绿地空间格局、绿地与风的耦合关系",数值模拟分析基于规划设计角度的绿地空间布局热环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地率控制20%~35%是现实可行的;绿地的均衡分散式布局的热环境效应优于部分集中式;绿地与风的耦合关系会带来最大强度的热环境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万旭,李江风,曾杰,冉端,杨斌.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J].地理研究.2019
[2].王桂芹,郑伯红,余翰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绿地空间布局热环境效应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3].王化齐,黎志恒,张茂省,贾贵义,魏玉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国土空间优化[J].西北地质.2019
[4].苏俊如.城市空间形态对热环境效应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陈燕红,蔡芫镔.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演化的热环境效应差异[J].生态学杂志.2019
[6].王英,董轲萌.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以江苏装备制造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9
[7].甄江红,王亚丰,田圆圆,何孙鹏,王金礼.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地理研究.2019
[8].尹元元.外商直接投资空间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
[9].刘宁宁,孙玉环,汤佳慧,杜俊涛.空间溢出视角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J].环境科学学报.2019
[10].贾玉秋,唐立娜.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环境效应[J].生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