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吡利霉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吡利霉素,乳房灌注剂,乳区,产奶量
吡利霉素论文文献综述
林涛,曹杰,齐长明,张勇,汪明[1](2014)在《盐酸吡利霉素乳房灌注剂安全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利霉素是一种具有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的林肯霉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核酸(RNA)50S亚基结合起作用,从而干扰细菌内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和抑菌的目的。吡利霉素具有抗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及抗链球菌(如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的体外和临床活性,主要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国产盐酸吡利霉素乳房灌注剂由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本试验旨在应用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贾涛,王剑,王建国,方芳,郑君杰[2](2014)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牛用饲料中盐酸吡利霉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牛用饲料中的盐酸吡利霉素,饲料中的盐酸吡利霉素经酸性乙腈提取,MCX净化小柱净化后,甲醇溶液复溶,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盐酸吡利霉素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中盐酸吡利霉素的含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色谱峰面积值成正比。结果表明:0.1~5.0 mg/kg的平均回收率在80.2%~105.6%;批内变异系数2.3%~3.5%;批间变异系数3.1%~8.5%。标准曲线中盐酸吡利霉素在0.1~1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8;奶牛用饲料中盐酸吡利霉素的检测限:10μg/kg,定量限:50μg/kg。(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林涛,曹杰,齐长明,张勇,汪明[3](2012)在《国产盐酸吡利霉素乳区注入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与进口盐酸吡利霉素的对比,研究确定了国产盐酸吡利霉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旨在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12/12和10/10),治愈率分别为83.33%(10/12)和90%(9/10),平均用药次数为1.65次和1.5次;临床型乳房炎试验组的25mg组、50mg组、75mg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5/10)、75%(10/12)、85.71%(12/14)和80%(8/10);治愈率为30%(3/10)、58.33%(7/12)、64.29%(9/14)和60%(6/10);平均用药次数为6次、4.9次、5.57次和5次。经卡方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治愈率、有效率均无显着差异。可以得出国产盐酸吡利霉素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2年07期)
徐鹏,徐克范,王烈滨[4](2011)在《盐酸吡利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药效学及对乳品质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依据对黑龙江省部分牧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盐酸吡利霉素、头孢噻呋钠和复方阿莫西林为试验药物,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并对乳品质进行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盐酸吡利霉素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最高,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略差于复方阿莫西林,盐酸吡利雷素与复方阿莫西林对两种类型乳房炎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当,但盐酸吡利霉素对乳品质(尤其是降低体细胞数方面)的改善作用显着好于复方阿莫西林治疗组。(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1年08期)
曹杰,刘英霞,齐长明,汪明[5](2010)在《盐酸吡利霉素乳区注入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盐酸吡利霉素注射液是美国法玛西亚公司(Pharmacia,后并入辉瑞)生产的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乳区注入剂,主要用于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奶牛隐性和临床性乳房炎。吡利霉素是一种具有抗革兰氏阳性菌活性的林肯霉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核酸(RNA)50S亚基结合起作用,从而干扰细菌内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和抑菌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0-08-15)
陶国建[6](2010)在《抗生素药物—吡利霉素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利霉素(pirlimycin, cas:78822-40-9),系法玛西亚-普强公司(Pharmacia& Upjohn Company,现在为辉瑞(Pfizer))创制的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牛乳腺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种新的可制得高纯度吡利霉素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包括:(a)将4-乙基吡啶经氧化和氰基化反应得到4-乙基-2-氰基吡啶;(b)通过酯化、氢化以及水解反应,由4-乙基-2-氰基吡啶制备得到4-乙基-哌啶-2-甲酸;(c)4-乙基-哌啶-2-甲酸和氯甲酸酯反应得到N-(取代)苄氧羰基-4-乙基-哌啶-2-甲酸;(d)肼解并氯代林可霉素得到7-C1-MTL;(e)将N-(取代)苄氧羰基-4-乙基-哌啶-2-甲酸和7-C1-MTL两者缩合反应制得吡利霉素中间体N-(取代)苄氧羰酰基吡利霉素;(f)钯炭催化下,氢化还原中间体得到目标产物——吡利霉素。本论文的工艺中,以cis-4-乙基-哌啶-2-甲酸作为起始原料计算,可以以总收率为37.3%制得成品纯度在98%左右的成品;可以总收率为26.1%制得成品纯度在99%以上的成品。同时原料成本也更低,更适合产业化的生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6-01)
孙雷,王树槐,汪霞,宋志超,班付国[7](2008)在《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对6头健康奶牛按每个乳区10 mL的剂量,通过乳房注入方式给予盐酸吡利霉素乳房注入剂,连续两次给药,间隔24 h。停药后第6、12、24、36、48、60、72、96、120 h共9个时间点分别对每头奶牛四个乳区挤得的混合奶进行采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液相条件为:色谱柱为BEH C_(18)(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乙酸铵溶液(25:75,V/V),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质谱条件为:ESI~+离子源,MRM方式采集,监测离子对为411.2>111.9,411.2>363.2。结果统计以9个时间点6头奶牛各自的残留消除规律曲线以及平均消除规律曲线表示。结果表明: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较快,6头奶牛在48时残留量平均值为94.0μg/L,已低于MRL(100μg/L),到60 h所有奶牛的残留量都低于MRL。实验结果说明在我国制定新药吡利霉素的弃奶期不能直接引用他国的数据,应依据我国的具体科学实验来制定。(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8-11-01)
雒江妮,郑国钧,宋海勇[8](2008)在《吡利霉素中间体(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合成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L-4-甲基-天冬氨酸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麦克尔加成、氨基保护、狄克曼反应和水解制得吡利霉素中间体(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经反应条件的优化,缩短了反应时间,总收率为60.48%。(本文来源于《兽药与饲料添加剂》期刊2008年04期)
孙雷,王树槐,汪霞,宋志超,班付国[9](2008)在《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常规饲养条件下,对6头健康奶牛乳房注入方式给予盐酸吡利霉素乳房注入剂(5 mg/mL),每个乳区10 mL,连续2次给药,间隔24 h。停药后分别于第6、12、24、36、48、60、72、96和120 h对每头奶牛4个乳区挤得的混合奶进行采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牛奶中吡利霉素的残留量,结果统计以盐酸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曲线及平均消除规律曲线表示。结果表明:吡利霉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消除较快,48 h时6头奶牛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量平均值为94.0μg/L,已低于最高残留限量MRL(100μg/L),到60 h时6头奶牛每头牛奶样品中的残留量都低于MRL。试验结果说明,新药吡利霉素弃奶期的制定应跟据我国具体情况进一步研究确定,笔者初步研究认为48 h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雒江妮[10](2008)在《吡利霉素中间体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吡利霉素是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主要用于奶牛的治疗,是治疗乳腺炎的良好药物。本论文对吡利霉素的中间体(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由L-天冬氨酸和甲醇反应得到L-4-甲基-天冬氨酸,然后与丙烯酸甲酯经麦克尔加成,得到(2S)-[(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再引入Boc进行氨基保护得到(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然后与甲醇钠发生狄克曼缩合和水解反应,得到(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本文对各步进行了优化探讨。在合成L-4-甲基天冬氨酸甲酯,探讨了浓硫酸法、氯化氢法、氯化亚砜法、乙酰氯法四种方法,最终以乙酰氯法为最佳条件进行甲酯化反应。采用氮气保护和无水处理的混合溶剂的条件,进行迈克尔加成和氨基保护反应得到(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反应时间缩短8小时,收率可达到67.5%。在(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后处理中,采用羧基成盐再水解成酸的方式,优于硅胶柱层析分离,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8-06-06)
吡利霉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牛用饲料中的盐酸吡利霉素,饲料中的盐酸吡利霉素经酸性乙腈提取,MCX净化小柱净化后,甲醇溶液复溶,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以盐酸吡利霉素标准工作溶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色谱峰面积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试样中盐酸吡利霉素的含量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的色谱峰面积值成正比。结果表明:0.1~5.0 mg/kg的平均回收率在80.2%~105.6%;批内变异系数2.3%~3.5%;批间变异系数3.1%~8.5%。标准曲线中盐酸吡利霉素在0.1~1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 98;奶牛用饲料中盐酸吡利霉素的检测限:10μg/kg,定量限:50μg/k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吡利霉素论文参考文献
[1].林涛,曹杰,齐长明,张勇,汪明.盐酸吡利霉素乳房灌注剂安全性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14
[2].贾涛,王剑,王建国,方芳,郑君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牛用饲料中盐酸吡利霉素[J].饲料研究.2014
[3].林涛,曹杰,齐长明,张勇,汪明.国产盐酸吡利霉素乳区注入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奶牛.2012
[4].徐鹏,徐克范,王烈滨.盐酸吡利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药效学及对乳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奶牛.2011
[5].曹杰,刘英霞,齐长明,汪明.盐酸吡利霉素乳区注入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2010
[6].陶国建.抗生素药物—吡利霉素的合成研究[D].浙江大学.2010
[7].孙雷,王树槐,汪霞,宋志超,班付国.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研究[C].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8].雒江妮,郑国钧,宋海勇.吡利霉素中间体(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合成工艺的优化[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8
[9].孙雷,王树槐,汪霞,宋志超,班付国.牛奶中吡利霉素残留消除规律试验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
[10].雒江妮.吡利霉素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