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身心医院(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700
【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了80例尿路感染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医护人员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在尿路感染患者中,不同类型患者在白细胞计数方面,差异较小,不具有可比性;在细菌计数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关键词】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鉴别诊断;临床意义
尿路感染属于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革兰阴性菌等是诱发尿路感染主要病菌[1]。该病会给患者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次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探讨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将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55例,性别比为5/11,年龄范围:20-67岁,平均(43.2±17.6)岁。观察组中,有52例患者为下尿路感染,将其作为甲组;23例患者为上尿路感染,将其作为乙组;5例患者为慢性肾盂肾炎,将其作为丙组。另选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性别组成中男性有10例,20例为女性受试者,性别比为1/2,受试者年龄在21-68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4.6±18.2)岁。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性别比、年龄等具有均衡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医护人员需向所有受试者收集10ml尿液,叮嘱患者尽量收集中段尿液,女性受试者(不在经期内)清洗外阴后收集尿液。采用全自动尿常规分析仪对尿液进行检查,涂片处理后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统计尿液中细菌计数量及白细胞计数量。其中,细菌计数大于5000/μL表示呈阳性。
1.3统计学的方法
我院统计的临床数据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其中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表现形式,检验方法为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率(%)”,检验方法为卡方检验。统计值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中,甲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4-8个/HP,44例患者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84.62%;乙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4-7个/HP,16例患者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69.57%;丙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5-7个/HP,2例患者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40.00%。对照组中,甲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0-1个/HP,所有患者细菌培养均呈阴性,阳性率为0.00%。对照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少于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组内比较,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可比性;甲组、乙组、丙组三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尿路感染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女性群体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群体,据调查[2],我国每年约有2%患者产生尿路感染。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入院治疗,那么就会延长病程,增加治疗难度,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更甚者会逐步发展成慢性尿路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措施,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时较少,深受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而且在联合分析LEU、WUC、NIT中,尿路检查敏感性较高,尤其适用于男性尿路感染患者诊断。国外有学者指出[3],在尿常规检查中,如果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均升高,那么医护人员应该进行尿培养试验。需要注意的是,气泡、灰尘、脂肪、结晶等成分会影响到尿常规细菌计数,所以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具体要求进行操作,以免造成假阳性。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将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入院检查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尿液白细胞计数、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这提示尿常规检查能够有效将正常人群与尿路感染患者区分开来。有学者指出[4],尿路感染类型不同,细菌计数也会存在较大的区别,医护人员必须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最大限度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其中尿路感染分为三种:下尿路感染(膀胱炎)、上尿路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患者尿白细胞会明显增多,细菌培养呈阳性;上尿路感染患者会出现低热症状,血常规白细胞与尿常规白细胞会显著增多,尿浓缩功能降低,细菌培养呈阳性;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常规白细胞、尿常规白细胞均会增多,细菌培养显示为阳性[5]。在此次研究中,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中,52例患者为下尿路感染,23例患者为上尿路感染,5例患者为急性肾盂肾炎,将其依次作为甲组、乙组、丙组。检查结果显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差异较小,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甲组患者阳性率为84.62%,乙组患者阳性率为69.57%,丙组患者阳性率为40.00%,三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尿常规检查能够鉴别出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
综上所述,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检查方法不仅能够区分正常群体与感染患者,而且还能鉴别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钟剑秋.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0(10):229-229.
[2]魏源华,李岷,曹慧玲等.尿有形成分、尿干化学和尿培养联合检测对于尿路感染的意义[J].检验医学,2012,27(1):60-62,66.
[3]周磊.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医药前沿,2015,05(17):161-162.
[4]龚兴淑.尿常规检查在尿路感染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药前沿,2015,05(36):144-145.
[5]郝艳平,梁捧元,荆敏,等.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8(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