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年前人牙齿形态学及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年前人牙齿形态学及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论文摘要

在人类整个进化过程中,伴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劳动工具的改进,导致咀嚼器官的功能刺激日渐减弱,因而形成咀嚼器官日趋退化的遗传倾向和各种口腔疾病的流行。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时期的牙齿形态及口腔疾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但鉴于年代久远、标本损坏程度不一,样本量稀少且极其珍贵,因此涉及此领域的研究尚不充分和完备。其中有关1000年前人牙齿形态及口腔疾病的研究尚属空白。陕西长安区唐代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封建社会村落遗址,经鉴定距今已有约1100~1300年历史,年代上相当于历史记载中的唐代。如此大规模、一次性的出土同一时期的人骨架,在考古学界并不多见,为我们研究当时人们的牙齿形态和口腔疾病流行情况,间接反映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同时通过对当时人们的牙齿形态和口腔疾病流行状况的研究,不仅为此领域积累了一份科学的数据资料,而且有助于认识牙齿形态及口腔疾病的演化发展规律,为现在加强口腔保健,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积累相关经验。本实验研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中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陕西长安区出土的62具人骨架的全部牙齿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测量和口腔疾病患病情况的诊断和记录,进而了解我国1000年前人牙齿的形态学特征和口腔疾病流行的一般状况。并通过与不同时期人类牙齿形态和口腔疾病流行状况的研究结果作对比,来探讨人类牙齿形态和口腔疾病的演化发展规律。本实验收集整理陕西长安区唐代遗址出土的62具人骨架,共计631颗牙齿,均为恒牙,其中上颌328颗,下颌303颗。对每一具颌骨进行编号,同时标明每一颗牙齿的牙位。个体的性别按照吴汝康和邵象清提出的鉴定标准,结合骨骼上的若干项性别特征做出综合性判断。参照权威最新的牙齿形态测量的方法和口腔疾病的诊断标准,详细记录各牙位牙齿的冠长、齿冠横切面面积、冠宽、冠厚、颈宽、颈厚等数据,以及龋病、牙周病、牙齿磨耗的患病情况。在探讨口腔疾病与个体年龄的关系时,参照《人体测量手册》将这些个体的年龄按人类体质学标准分为四个组:性成熟~23岁年龄组;24~35岁年龄组;36~55岁年龄组及56岁以上年龄组。对所有测量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牙齿形态学方面,报告了631颗牙齿的冠长、齿冠横切面面积、冠宽、冠厚、颈宽、颈厚的测量数据。其中男性与女性相比,上颌第二磨牙,下颌侧切牙,下颌第一磨牙的冠长(男<女);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齿冠横切面面积(男>女);上颌尖牙,上颌第二、第三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冠厚(男>女);上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下颌尖牙的颈宽(男>女);上颌第三磨牙,下颌中切牙,下颌尖牙,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颈厚(男>女),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龋病方面,总共有39人患有92颗龋齿,占总观察人数的62.90%,观察牙齿总数的14.58%。纵观不同年龄组,龋齿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分别为7.55%,10.13%,16.55%和24.72%。从龋患在牙面上的分布看,牙根面(颈部)龋最多,占全部龋患的46.74%,其次为合面龋,占40.22%。本实验研究中未发现有舌面龋存在,各个龋齿的龋患程度不一,从窝沟点隙龋直至根尖脓肿各种情况均可见到。根据统计,有41颗龋齿小于1/2牙冠受累,占全部龋齿数的44.57%;27颗牙齿患有窝沟点隙龋,占全部龋齿数的29.35%;2颗龋齿大于1/2牙冠受累,占全部龋齿数的2.17%;8颗牙齿仅剩下残根或残冠。在总共92颗龋齿中,有13颗因龋患加重而出现牙髓暴露,占龋齿总数的14.13%,14颗出现根尖周脓肿,在颌骨上可见到明显的牙齿根尖周齿槽骨的吸收,并穿透骨皮质形成窦道。从龋患在牙位上的分布看,第三磨牙的龋齿率>第二磨牙>第一磨牙。龋病罹患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牙周病方面,共有57个个体的529颗牙齿患有牙周病,患牙占观察牙齿总数的83.84%,该人群牙周病的平均患病率为91.94%。56岁以上年龄组及36~55岁年龄组牙周病患病率(100%)>24~35岁年龄组(85.71%)>23岁以下年龄组(72.73%)。牙周病的罹患累及各个牙位,不同牙位牙周病的患牙率不同,其大小顺序为:C>P1>P2>M1>M2>I2>M3>I1。其中尖牙的罹患率(91.18%)最高,中切牙的罹患率(64.00%)最低。所有上下对称牙位牙齿之间的患牙率及上下颌总的患牙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牙周病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牙齿磨耗方面,不同磨耗程度牙齿的构成比中,2度磨耗的比例最高(36.80%)。尖牙和第一磨牙的磨耗程度最重,第三磨牙的磨耗程度最轻。所有上下对称牙位牙齿之间的磨耗程度及上下颌总的磨耗程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中发现,除个别个体第三磨牙没有磨耗外,几乎所有的牙齿都有不同程度的磨耗,有磨耗的牙齿占全部统计牙齿数的99.36%。不同年龄组牙齿磨耗程度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随年龄的增长,牙齿磨耗程度逐渐加重。男性各牙位牙齿磨耗程度均高于女性(p<0.05)。如上所述,早在1000年前的人类,牙齿的形态数据明显高于现代人。各种口腔疾病已经相当普遍,无论是龋病、牙周病,还是牙齿磨耗,其罹患程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当时人群的龋患率较现代人低,龋患率随着人类进化及经济活动的发展,特别是精细食物的消耗量增加而不断增高。由于口腔卫生条件,食物粗糙度等原因牙周病和牙齿磨耗的患病率要高于现代人。退化性遗传和环境的改变是影响人类颌骨牙齿演化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时也使得口腔疾病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和发展变化。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引言
  • 实验一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 年前人牙齿形态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 年前人龋病的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 年前人牙周病状况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四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 年前人牙齿的磨耗状况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临床病例报告
  • 相关论文文献

    • [1].火焰背后的智慧:古人类是如何生火的[J]. 化石 2020(02)
    • [2].古脊椎所等揭示广西娅怀洞遗址古人类植物利用[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0(09)
    • [3].常德石门古人类牙与湖南现代人牙比较分析[J]. 口腔医学研究 2016(12)
    • [4].华龙洞——古人类的家园(1)[J]. 化石 2017(01)
    • [5].穷物理[J]. 大众考古 2017(01)
    • [6].中国古人类用火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常州文博论丛 2019(00)
    • [7].一块古代“口香糖”检出一古人类全部基因组[J]. 阅读 2020(30)
    • [8].扫描古人类的蛋白质“条形码”,回答“我们从哪里来”[J]. 科学通报 2020(32)
    • [9].地质作用成就了周口店古人类的家[J]. 化石 2019(04)
    • [10].青藏高原的古人类[J]. 中国科学基金 2020(02)
    • [11].古人类[J]. 生物学教学 2008(02)
    • [12].我国学者在古人类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J]. 中国科学基金 2018(05)
    • [13].穷物理[J]. 大众考古 2016(06)
    • [14].古人类部落[J]. 安徽文学 2009(11)
    • [15].原来,消失的古人类幽灵就在你我中间[J]. 飞碟探索 2020(Z1)
    • [16].没办法与想办法[J]. 政工学刊 2012(12)
    • [17].5700年前的古人基因[J]. 军事文摘 2020(06)
    • [18].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3)
    • [19].兼具猿和人特征的古人类[J]. 生物进化 2015(03)
    • [20].古人类也曾走入非洲[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2(02)
    • [21].旧石器时代的火塘与古人类用火[J]. 人类学学报 2012(01)
    • [22].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一支未知古人类物种[J]. 泸州科技 2016(03)
    • [23].河南境内古人类及旧石器遗存的发现及其问题[J]. 华夏考古 2012(02)
    • [24].考古新证据:古人类出现在北非 时间提前约60万年[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21)
    • [25].热处理石料的力学打制实验研究[J]. 考古 2017(07)
    • [26].鬣狗[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20(10)
    • [27].曾与我们住在一起的古人类[J].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6(08)
    • [28].从微观痕迹来认识古人类[J]. 今日科苑 2009(17)
    • [29].中国足服起源的再研究[J]. 服饰导刊 2020(01)
    • [30].河南仰韶村遗址不同功能区土壤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2020(02)

    标签:;  ;  ;  ;  ;  ;  ;  

    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年前人牙齿形态学及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