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主旋律。胡锦涛总书记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即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了人们生活领域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消费环境的和谐。和谐消费环境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题中之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企业诚实守信,反对欺诈,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使消费者放心消费、乐于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市场繁荣和经济增长。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主体,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优化其营销行为和策略,努力为消费者及整个社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因此展开对我国和谐消费环境中的企业营销行为的论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和谐消费环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和谐消费环境的功能,探讨了和谐消费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和谐消费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同时对企业的营销创新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然后,从理论上和现实上,进一步分析了要构建和谐消费环境,优化企业营销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提出了优化企业营销行为,构建和谐消费环境的对策。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树立先进的营销观念;优化其营销行为,形成永续经营;秉着诚信的理念,为各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产品,提供充足的信息;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树立品牌意识,增强品牌竞争力;提高营销人员的素质;营造和谐的农村消费市场环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思考[J]. 商讯 2020(11)
- [2].对当今不良旅游营销行为的反思与矫正[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02)
- [3].全面“查”,到位“纠”,放心“卖”——全省系统“向不规范营销行为说不”自查自纠活动侧记[J]. 湖南烟草 2016(05)
- [4].企业间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研究——解释水平视角[J]. 南开管理评论 2016(05)
- [5].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行为的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分析[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2)
- [6].对富国银行应对不当营销行为主要措施的分析及其启示[J]. 国际金融 2017(06)
- [7].行为合理化对销售人员灰色营销行为倾向的影响[J]. 管理科学 2012(01)
- [8].基于轨迹交叉模型的灰色营销行为产生机理及其规避[J]. 商业时代 2012(29)
- [9].从蒙牛的“恶性营销门”谈企业不道德营销行为的防范[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10].以人文营销为主导的现代营销行为分析[J]. 太原科技 2008(01)
- [11].饲料企业的社会责任及不良营销行为[J]. 饲料广角 2008(06)
- [12].浅谈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J]. 中外企业家 2013(15)
- [13].选择自由度对销售人员灰色营销行为倾向的影响[J]. 管理学报 2012(02)
- [14].关于营销行为中的职业道德研究[J]. 企业家天地 2011(03)
- [15].多市场接触下的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基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度的二维分析模型[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06)
- [16].企业营销行为道德建设研究[J]. 企业活力 2008(07)
- [17].目的地联合市场营销行为的博弈分析[J]. 现代商业 2013(31)
- [18].食品行业营销道德问题初探[J]. 江苏商论 2009(12)
- [19].浅谈品牌的核心价值[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02)
- [20].谈辨证法在处方药营销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9)
- [21].同台打擂,比身份[J]. 酒世界 2010(10)
- [22].谈谈对企业公益性营销的认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7)
- [23].企业的非道德营销行为及对策[J]. 经济导刊 2010(04)
- [24].灰色营销的道德评价和行为倾向——参考群体的影响[J]. 管理科学 2009(03)
- [25].灰色营销的道德评价:营销人员异同[J]. 商业研究 2009(10)
- [26].美国凤凰城大学招生营销行为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08(02)
- [27].MICE企业的未来 解读会奖企业创新性发展趋势[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17(08)
- [28].用户体验与农资营销(十) 如何减少对营销的误解?[J]. 中国农资 2019(35)
- [29].社交分享的原动力[J]. 中国广告 2015(05)
- [30].基于人文操作的营销行为研究[J]. 大众商务 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