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牛庄油田牛35-20区块构造上位于牛庄洼陷西北部缓斜坡带,为一种常压低渗透浊积砂岩油藏。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应用2009年该区出站的东营东部叠前偏三维资料,对砂体进行精细描述;对区块进行产能评价研究;研究完善低渗油藏开发理念;编制完成区块产能建设方案。在研究中一是为准确确定反射是否能够代表主力砂体,通过细化传统意义上的去砂试验,逐个砂体去砂,来观察相位变化特征,寻找对地震响应起主要作用的砂体,并进一步通过正反极性去砂确定分析的可靠性,通过研究形成以“细化去砂”为主导技术的三种储层描述方法,地层厚度法、相位追踪法和相位追踪法加LPM预测法,突破了本研究区储层预测关;二是利用新的储层预测技术,结合有力砂体分布范围认识,利用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单砂体分布规律研究,预测了三个砂体的面积和有效厚度,计算地质储量353.8×104t;三是研究认识清楚了该区块油井试油试采特征,明确了油井产能较低的地质与工艺因素,研究表明油井压裂半缝长要达到150200m才能较大幅度提高产能。四是研究完善了低渗油藏“仿水平井”开发理念,研究了方案区层系、开发方式、井网井距等油藏工程参数,优选排距200220m、井距550600m部署仿水平井井网。编制了牛35-20区块产能建设油藏工程方案,设计油井18口,注水井11口,新建产能4.1×104t。本论文研究认为牛35-20区块产能建设的基础是储层精细预测,重点是地质储量的落实,关键是通过大型压裂取得产能的突破,创新点在于完善发展了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开发方案设计。后期实施效果表明牛35-20区块产能建设方案,开发效果明显。对其他类似浊积岩油藏的产能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本油藏产能建设研究目的和意义1.2 牛庄油田浊积岩油藏开发研究现状分析1.3 本油藏产能建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3.1 研究目标1.3.2 研究内容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4 技术路线第二章 牛庄浊积扇油藏地质特征及储量的计算2.1 地层特征2.1.1 地层层序及含油层系2.1.2 地层对比与划分2.2 构造特征2.2.1 层位标定及反射特征2.2.2 构造特征2.3 储层特征2.3.1 沉积相研究2.3.2 储层特征研究2.3.3 储层物性特征2.3.4 储层润湿性特征2.3.5 储层敏感性特征2.3.6 储层流体性质2.3.7 储层温度及压力系统2.4 勘探开发历程2.5 储量的计算2.5.1 储量计算参数2.5.2 储量计算结果第三章 试油试采特征3.1 试油试采基本情况3.1.1 试油情况3.1.2 试采情况3.2 试油试采特征3.2.1 产能差异性3.2.2 产量递减情况3.2.3 注水效果3.2.4 压裂改造增产效果3.3 油藏渗流特征3.3.1 相渗曲线特征3.3.2 无因次产液、产油指数曲线特征3.4 高压物性特征第四章 油藏工程设计4.1 开发层系4.1.1 开发层系划分原则4.1.2 层系划分依据4.1.3 层系划分结果4.2 开发方式的确定4.2.1 注水开发的必要性4.2.2 注水开发的有利条件4.3 方案区动用范围的确定4.3.1 经济极限产量的确定4.3.2 极限动用厚度的确定4.4 井距及井网方式的确定4.4.1 合理井距的确定4.4.2 经济极限井距4.4.3 经济合理井网密度4.5 井网方式的确定及优化4.5.1 排距的优化4.5.2 井距的优化4.5.3 压裂规模的确定4.5.4 井排方向的确定4.6 油藏工程参数的确定4.6.1 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的确定4.6.2 油井产能的确定4.6.3 转注及井网转换时机的确定4.6.4 注水压力系统4.6.5 注采比的确定第五章 开发方案部署及指标预测5.1 方案部署原则5.2 方案工作量部署5.3 主要开发指标预测5.3.1 水驱控制程度预测5.3.2 采收率预测5.3.3 开发指标预测5.3.4 方案实施要求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牛庄油田论文; 储层预测论文; 仿水平井论文; 井网井距论文; 油藏工程论文;
牛庄油田牛35-20区块沙三中油藏新区产能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