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植物SAR的研究

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植物SAR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选取了一株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分析了其对寄主植物番茄的致病件及提高抗病力效果、对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052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其侵染后导致寄主植物番茄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接种鉴定,发现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接种番茄后不发病。2.用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接种番茄24 h再接种强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052,发现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接种后能提高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明显推迟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降低病情指数,具有很好的提高抗病力的效果。3.采用平板对峙法及抑菌圈法分析RS-F523对RS-F052体外抑制作用发现:RS-F523不能对RS-F052的生长产生直接抑制作用。4.测定了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接种后,番茄植株中与SAR相关的SOD、POD、CAT、PAL、PPO、酚类、叶绿素、H2O2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根据对试验所测定的8个SAR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推测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能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而且诱导抗病性与其引起的寄主植物活性氧爆发及活性氧代谢密切相关。5.蛋白含量测定及总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RS-F523接种后能导致奇主植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种类的变化。蛋白的变化可能也与SAR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性研究
  • 1.1.1 青枯雷尔氏菌的分类地位
  • 1.1.2 青枯雷尔氏菌的寄主范围
  • 1.1.3 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害特性
  • 1.1.4 青枯雷尔氏菌的种下分类
  • 1.1.5 青枯雷尔氏菌的侵染及传播途径
  • 1.2 青枯雷尔氏菌所引起的植物青枯病的防治措施及成效
  • 1.2.1 主要防治措施
  • 1.2.2 生物防治
  • 1.2.3 抗性植株的构建
  • 1.2.4 生物防治的展望
  • 1.3 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 1.3.1 EPS
  • 1.3.2 LPSs
  • 1.3.3 OPGs
  • 1.3.4 PG和EG
  • 1.3.5 运动性
  • 1.4 青枯雷尔氏菌所引起的植物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机理研究进展
  • 1.4.1 细菌素的产生
  • 1.4.2 诱导抗病性
  • 1.4.3 定殖位点竞争
  • 1.4.4 其它生防机制
  • 1.5 本研究的实验基础及前期工作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及来源
  • 2.1.2 试验植物
  • 2.1.3 试剂及配方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青枯菌的培养
  • 2.2.2 52-23对52体外抑制作用
  • 2.2.3 番茄组培苗的培养及接菌方法
  • 2.2.4 52-23接种后提高番茄的抗病效果测定
  • 2.2.5 与SAR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6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2.7 总蛋白电泳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52-23对52体外抑制作用
  • 3.2 52-23对番茄的致病性测定
  • 3.3 52-23接种后提高番茄的抗病效果测定
  • 3.4 与SAR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4.1 SOD
  • 3.4.2 POD
  • 3.4.3 CAT
  • 3.4.4 PAL
  • 3.4.5 PPO
  • 3.4.5 酚类
  • 3.4.6 叶绿素
  • 2O2'>3.4.7 H2O2
  • 3.5 可溶性蛋白
  • 3.6 总蛋白
  • 4 讨论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省稻曲病菌分离及致病力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4)
    • [2].3种绿僵菌对小翅雏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世界农药 2009(S2)
    • [3].山东省番茄灰霉病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3)
    • [4].绿僵菌对甘蔗螟虫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02)
    • [5].不同来源番茄溃疡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J]. 植物保护 2010(01)
    • [6].绿僵菌对荔枝椿象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01)
    • [7].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遗传多样性[J]. 植物保护学报 2009(01)
    • [8].四川水稻纹枯病菌分离、纯化及致病力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2)
    • [9].鲍曼不动杆菌的致病力/毒力因素[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4(08)
    • [10].串珠镰孢对棉苗致病力分化及其在单分生孢子后代的遗传[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8)
    • [11].山西棉田黄萎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02)
    • [12].树木枝干溃疡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08(01)
    • [13].番茄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变异的研究[J]. 广西植物 2014(04)
    • [14].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04)
    • [15].小麦全蚀病菌致病力测定及品种抗病性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3)
    • [16].江苏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及病菌致病力分化[J]. 江苏农业学报 2009(04)
    • [17].3种测定香蕉枯萎病病菌致病力方法的比较[J].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6)
    • [18].安徽省油菜菌核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 [19].我国热带作物多主棒孢种群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9(12)
    • [20].林木腐烂病主要致病菌Cytospora sacculus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03)
    • [21].烟草青枯病菌种保存方法及其对致病力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7)
    • [22].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0(06)
    • [23].金龟子绿僵菌对红棕象甲的室内致病力测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5)
    • [24].导致南方梨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致病力分化分析[J]. 果树学报 2020(07)
    • [25].南方淮山炭疽病菌的致病力分化[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3)
    • [26].华南3省(区)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力分化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2)
    • [27].陕西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营养亲和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8)
    • [28].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快速测定[J]. 麦类作物学报 2016(11)
    • [29].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对主栽水稻品种的致病力分析[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02)
    • [30].无致病力青枯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制作用[J]. 烟草科技 2015(11)

    标签:;  

    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诱导植物SAR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