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问题法教学,探索教学创新之路

实践问题法教学,探索教学创新之路

凌金凤

摘要:语文教学在初中的学科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初中语文教学的客观现实总是不能令人乐观: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太不成比例——效益不高。究其原因,常常是课堂内教师讲也滔滔,学生听也默默。程式化的套路死死束缚着师生的手脚。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探索教学创新之路,实践问题法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关键词:问题法教学;探索;教师;学生

十二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体会到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必须冲破旧的语文教学的模式。那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突破口在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使用问题化教学法。那什么是问题化教学法?问题化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化教学法可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既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的来说,问题化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培养起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即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最基本的能力,笔者结合本校的“问题化教学”课题,对问题化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并作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问题情境并激发引导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因此问题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人口,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也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学生怀疑了,那么你的教育成功了。”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只能依靠教师来培养,用点拨的方法,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质疑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在情景的设置中教师还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抓住学刹那间的灵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是问题知识的讲解者,而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者,当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活用”教师提供的有关发现问题的知识,这种“活用”就是一种我们所说的让他终身受用的智慧。

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阅读题目思考:从题目中,你有什么疑问?学生阅读思考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过去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现在的罗布泊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通过这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探求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诱导增强学生的提问动机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潜在学习需求。在问题化教学课堂一定要教会学生会问、善问。但初中阶段的孩子,闭锁心理逐渐发展,再加上爱面子,爱虚荣,即使心理有疑问也不愿提。针对这一情况,我试图做了如下的尝试:首先用古今中外学者爱好质疑最终有所成就的事例启发诱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在学习生涯中,学会质疑是学业取得成效的关键。其次,要求教师既要以问引问,更要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问的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思考的范式,从而缩短创造性问题的时间。最后,教学生会问、善问,教师可将竞争机制引人学生的提问中,只要敢问,就可记上可贵的一分。竞争机制的引入的同时,教师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的否定和超越自己。这增强学生踊跃提问的信心与兴趣。最后对学生参差不齐、质量不高的问题要加以引导,让他们结合课文目标,结合语境、仔细研读,从细处找疑,从而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尝试给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最后,学生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1.文中对父亲的背影描绘有几次?哪次是重点?2.文中出现几次流泪,为何流泪?……接着组织学生对问题归纳,对能体现文章主旨的问题小组讨论探究。这一尝试,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质量,对增强学生的提问动机,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转移提问主体是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核心环节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提问设计问题,但如果问题大都由教师发现提出,那是失败的教学。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其意思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较强的语文能力,从而能自主的去学习,在学习中能自行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国外教育家也有一种说法: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水平。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促使学生无疑处生疑,促使他们有提问问题的欲望。

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笔者做了如下的点拨:从这句话中,你能出几个考题?同学们真的提出好几个问题,如理解性默写、翻译句子、赏析句子……这样的点拨引导,鞭策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的同时,学会在读中生疑。总之,在课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带着对新的,更高深的问题的思考走出教室,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问题教学法关键环节

如果说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载体,那么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那么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便是课堂教学的真谛,是运用问题教学法关键环节。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比较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相反,问题法教学则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它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探究共性问题,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具体作法如下:1.师生筛选共性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快速的筛选,挑选出有明确指向,切合学生实际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或问题组;2.小组讨论,尝试解决。选出共性问题后,接着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问题;3.适度引导,促进解决。对小组讨论的一些疑点和难点,教师作适度的引导,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引导,只能是学生探求过程的“引路人”,而不是拱手捧出真理的“施舍者”;4.师生交流,共同解决。在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后,可在全班中对一些阶段性的、片断性的结论做一些交流,最后师生小结,解决问题。对于个性问题可由学生课外去探究解决。

自从参加学校的“问题化教学”课题研究后,笔者就大胆地把问题教学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力争探索教学创新之路。经过实践,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自主的学习中,能自行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总之,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在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都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问题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华隆中学

邮政编码:532800

标签:;  ;  ;  

实践问题法教学,探索教学创新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