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班级授课制在学校中实行以来,班级中就始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它产生于人的团体归属感。非正式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具有需求和兴趣的互补、利益和观念的相同性。初中阶段是个体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对班级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班级各项工作及活动的重要补充,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本文将为班主任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有效管理提供可参考对策,以保证教育管理的科学有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研究根据教育管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中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包括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等理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延吉市第七中学三个年级各三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莫里诺社会测量法编制的《人际交往小测验》及《初中生非正式群体调查问卷》,运用文献法、社会测量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了解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基本情况,包括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内部决策方式和群体规范、活动内容、群体成员参与活动的情况及态度、联络方式、学习风气、父母的态度等,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发展规律、形成原因、类型、特点、作用、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在一个六十人左右的班级里,约有十几个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的人数一般为3至4人,以三人的群体为主,每个班级都有1人加入多个非正式群体现象。教育者应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2、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在数量上,无明显的班级、年级差别,多以3至4人组成;在性别构成上,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多以相同性别的成员组成。3、在初一、初二、初三的班级中大都存在1至2个异性非正式群体,在异性群体中,成员更愿意接受同一民族的成员,进入初三,异性非正式群体成员多为朝鲜族。4、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无明显的民族差异,朝鲜族加入非正式群体比例略高于汉族,汉族从初一到初三,非正式群体无论从加入群体人数还是从群体个数上普遍呈递减趋势,而朝鲜族加入非正式群体人数则随着年级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到初三,有些班级有1至2个成员均为朝鲜族的非正式群体出现。5、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阶段性,初一处于寻求期、初二处于磨合规范期、初三处于形成解体期。在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即初一的寻求期即使施加恰当的管理对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影响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因素,有心理个性因素、观念因素、时空因素、年龄性别因素、外界压力等。7、根据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成员间心理需要的性质,可以将非正式群体划分为学习互补型、志趣相投型、交友型、亲邻型、对立型(反抗型)五种类型。教育者应区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有针对性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则和方法。8、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一是规模小,人数少;二是成员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三是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存在排他性;四是有很强的群体意识;五是群体结构不稳定、形成多样性;六是规范的无形性以及较强的约束性;七是人缘型人物的辐射性。教育者应充分发挥初中生非正式群体中人缘型学生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9、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性。教育者应善于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遏制其消极作用,从而达到有效管理班级的目的。10、教育者应努力创造班级自然的交往情境,建设成人为的、并且有利于学生交往的教育情境。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交往能力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