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朝鲜半岛安全机制研究——一种理论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国际政治
作者: 李华
导师: 石源华
关键词: 安全理论,朝鲜半岛,安全机制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朝鲜战争结束后,基于1953年7月签署的停战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半岛停战机制阻止了战争的再度爆发,维持了朝鲜半岛的冷战格局,从而为朝鲜半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但停战机制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内在稳定性的机制。首先,签署停战协定只是当时的冲突双方一种临时的安全安排。由于没有签署最后的和平条约,意味着停战双方在法律上并没有真正结束交战状态。其次,作为全球性冷战体系的一部分,停战机制本质上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全球均势对抗体制在东北亚地区的体现,一方面,它受制于冷战安全格局,另一方面,它又必然会随着国际安全格局的演化而演变。 半个多世纪以来,停战机制遭遇过严峻挑战。朝鲜方面曾多次要求驻韩美军撤出朝鲜半岛,由美朝双方签署和平条约,以新的安全机制来取代停战机制。联合国大会也曾通过决议要求解散“联合国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朝核危机本质上是半岛原有安全机制失衡的表现,并由此导致了诸多安全困境。1953年7月签订的《朝鲜半岛停战协定》虽然作为维持这一地区战略稳定的机制仍继续存在着,然而,50年前基于均势政治理念建立的这一半岛战略稳定机制的作用现在已经发挥到尽头。因为作为这一战略稳定基础的大国关系早已改变,停战机制的监督和保障功能也已经基本丧失殆尽。由中美朝韩参加的四方会谈和现在的六方会谈都未能就将朝鲜半岛停战机制转变为和平机制做出适时的安排。因此,冷战后的半岛冷战格局依旧,朝鲜半岛安全前景仍在未定之天。如何建立新的朝鲜半岛安全机制以保障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的和平与战略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一项紧迫的课题。 朝鲜半岛的现有格局实际上是一个地区性多边战略框架,但因为该地区并没有完全脱离冷战格局,所以还远不是一个稳定的安全架构。未来半岛新的战略稳定机制的构建除了朝韩两个当事国之外,仍然离不开美、中、俄、日等半岛周边各大国的参与。现在的情形是,各周边大国在保持半岛稳定方面有共同利益,但在未来朝鲜半岛按照谁的意图、沿着什么途径、以什么步骤建立新的安全机制、最终引领半岛走出冷战的问题上,各大国之间尚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分歧、竞争和摩擦。因此,在朝鲜半岛维护现有的停战机制、同时以新的思维寻求建立持久和平的半岛安全机制,仍是有关各方的长期任务。 后冷战时代的朝鲜半岛为什么要建立新的安全机制?未来的半岛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安全机制以及如何去建构一个合理有效的半岛安全机制?这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两个方面,从三个层次对此问题
论文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动机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朝鲜半岛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二章: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特征及安全涵义
第一节 亚太安全战略格局中的朝鲜半岛
第二节 朝鲜半岛安全与大国地缘政治
第三节 朝鲜半岛地缘政治结构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冷战期间朝鲜半岛安全机制分析
第一节 冷战时的停战机制:功能与性质
第二节 演变中的停战机制:局限与缺失
第三节 冷战后的停战机制:挑战与困境
第四章:朝核危机与朝鲜半岛安全机制
第一节 朝核危机原因及影响
第二节 朝鲜核边缘政策分析
第三节 美国反恐战争与朝鲜半岛安全
第四节 朝核危机发展前景
第五章:朝鲜半岛安全机制构筑探索
第一节 多边主义理论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
第二节 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建立之原则、目标与步骤
第三节 构筑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之相关国家立场
第四节 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构筑探索尝试
第六章 朝鲜半岛安全机制建立前景展望
第一节 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范例分析
第二节 建立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 建立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的不利因素
第四节 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建立前景展望
第七章:中国与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构筑
第一节 中国与朝鲜半岛安全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冷战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利益分析
第三节 中国参与建立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的战略对策
结语 超越冷战——走出朝鲜半岛安全困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朝鲜半岛统一与东北亚国际政治的关系[D]. 徐光河.延边大学2014
- [2].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 陈宗权.复旦大学2008
- [3].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D]. 杨绪盟.中共中央党校2004
- [4].冷战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与驻韩美军的未来[D]. 苏俊燮.复旦大学2004
- [5].俄罗斯东北亚战略研究[D]. 王绍章.吉林大学2004
- [6].冷战后的美国朝鲜半岛政策析论[D]. 汪权.中共中央党校2006
- [7].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D]. 钮维敢.华中师范大学2007
- [8].冲突转变与东北亚地区安全[D]. Anastasiya Bayok(娜丝佳).华东师范大学2012
- [9].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D]. 高弟.山东大学2011
- [10].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内外因素研究[D]. 裴宰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相关论文
- [1].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研究[D]. 袁学哲.吉林大学2013
- [2].联盟理论与美国的联盟战略[D]. 汪伟民.复旦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