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感染科哈尔滨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方案(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而对照组30例采用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齐多夫定),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替诺福韦酯

近年来,我国社会进步迅速,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人口流动频率也大大加快,从而致使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15%的患者同时患有慢性乙型肝炎[1],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更高。为了进一步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死亡率,临床上主要依靠抗病毒治疗。鉴于此,本研究就“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后,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40.22±10.7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6±1.50)年。对照组:男27例,女14例;年20~54岁,平均年龄(40.00±9.6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1±1.55)年。并且,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本组30例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方案,即0.3qd替诺福韦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568;生产单位:GileadSciencesInc.;规格型号:300mg*30颗)+0.3qd拉米夫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81;生产单位: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规格型号:0.1g*14片)+0.6qd依非韦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135;生产单位:MerckSharp&Dohme(Australia)Pty.Ltd.;规格型号:600mg*30片)。

1.2.2对照组本组30例患者采用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即0.3qd拉米夫定+0.6qd依非韦伦+0.3bid齐多夫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844;生产单位: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规格型号:0.1g*60片)。特别指出,“qd”、“bid”为医学常用简称,分别指“每日一次”、“每日两次”。

1.3评价标准临床疗效[2,3]: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及患者体征均有所改善);无效(未见以上改善)。总有效率=(显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形成构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形式表示,采用χ2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仅个别出现头晕、恶心等轻微症状,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消失。

3.讨论

2010年,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4],在全球36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至少有400万患者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并且这已成为导致其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慢性乙型肝炎会加速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进展,从而增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今,临床上主要依靠抗病毒治疗该病,所用药物有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及齐多夫定等。其中替诺福韦酯和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合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乙型肝炎肝的治疗,适应症广泛,对各种耐药的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均适用[5],且安全性高,即使是妊娠期妇女也安全有效。在这个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替诺福韦酯方案(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抗病毒治疗,并与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拉米夫定+依非韦伦+齐多夫定)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临床疗效显效的有16例、有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相关文献的报道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含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方案能有效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银忠,潘孝彰,卢洪洲,等.病毒学研究与抗病毒治疗药物[J].上海医药,2012,33(05):3-6.

[2]徐曼曼,陈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735-1739.

[3]李孟芝,陈科力,刘义梅,等.抗病毒的中药资源研究概况[J].中国药师,2016,19(01):154-158.

[4]谢青,项晓刚.HBV合并HC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07):491-494.

[5]陈立,郑彩霞,林明华,等.早期的病毒学应答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抗病毒治疗转归的影响[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34-737.

通讯作者:程大伟。

标签:;  ;  ;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