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公正问题研究 ——从人的发展视角分析

制度公正问题研究 ——从人的发展视角分析

论文摘要

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制度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与人自身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社会经济关系是制度的终极根源,而人则是制度的直接的主体基础。人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人的发展程度如何,根本上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直接的则是由社会关系即社会制度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公正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如何从制度上实现社会公正,正在成为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人们对由人类自身设计的制度寄予越来越高的期望,对制度的评价由原来的道德诉求转向对制度的公正追问,即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来评价和审视制度,这就是制度公正问题。所谓制度公正就是当公正被确认为制度的首要价值时,现实的制度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符合公正要求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在进行制度设计、制度选择、制度创新和制度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社会公正原则。 制度公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制度本身的公正和制度运行的公正。前者是指内容的公正,后者是指形式的公正。制度公正的基本内容:政治公正、经济公正和法律公正等。制度公正的基本属性:①科学与价值的统一;②法治与德治的统一;③道德与幸福的统一;④效率与公平的统一;⑤自由与秩序的统一。制度公正是符合人的发展要求的产物,同时按照公正要求设计的制度又会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制度对人的反作用表现在:或者促进人的发展或者限制人的发展。制度公正对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相反,制度不公对人的发展却有着消极的影响,制度不公导致人的异化。制度公正的评价有两个尺度:一个是生产力标准,就是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方面;一个是人的发展标准,就是从人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方面。人是目的,制度是手段,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根本目的,社会制度是为人而存在的,应该以人为价值尺度来构建和变革,而不是相反。制度公正是人类社会制度文明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是由人类社会所有美好先进的理念所组成的价值体系。制度的首要美德和价值是公正,因此,制度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公正原则。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需要原则、利益原则、平等原则、民主原则和自由原则,这些原则直接关系着制度设计的价值趋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时要注意各种价值的均衡、各种价值的排序和各种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 制度公正的实现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它需要物质条件、理论条件和人的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客观上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冲突是制度公正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现实背景与理论依据
  • 二、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五、基本结构、主要观点、预计突破的难点
  • 第一章 制度与人的相互关系
  • 第一节 制度研究的人学视角
  • 一、制度是人的存在方式
  • 二、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
  • 三、从人学视角研究制度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制度起源的主体基础
  • 一、制度是主体对利益关系评价的结果
  • 二、制度是蒙昧人不断地战胜自身兽性的产物
  • 三、制度是人类规范和完善自身行为的需要
  •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制度与人相互关系的论述
  • 一、制度是个人交往的产物
  • 二、人的发展是制度的目的,制度是人的发展的手段
  • 三、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问题
  • 一、制度公正问题的提出
  • 二、制度公正提出的依据
  • 三、制度公正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内容
  • 一、政治公正
  • 二、经济公正
  • 三、法律公正
  •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基本属性
  • 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 二、法治与德治的统一
  • 三、道德与幸福的统一
  • 四、秩序与自由的统一
  • 五、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 第三章 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
  • 第一节 人的缺陷及其制度矫治
  •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的缺陷的论述
  • 二、人的缺陷与社会制度矫治
  • 三、人的缺陷是制度公正的逻辑起点
  • 四、制度公正是克服人的缺陷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私利公益功能
  • 一、西方思想家关于“私德即公益”的思想
  • 二、“尚公重私”是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三、制度公正的基本原则是尊重个人利益
  • 四、制度公正是实现私利公益目标的有效手段
  •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 一、制度对人的教育和塑造作用
  • 二、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
  • 三、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
  • 第四章 制度公正的价值标准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核心价值
  • 一、制度的首要美德是公正
  • 二、制度设计的首要价值
  • 三、制度设计的公正原则
  •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价值取向
  • 一、需要原则
  • 二、利益原则
  • 三、平等原则
  • 四、民主原则
  • 五、自由原则
  • 第三节 坚持制度公正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 一、要注意各种价值之间的均衡
  • 二、要注意各种价值的排序
  • 三、要注意各种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五章 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
  •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客观条件
  • 一、生产力发展要求
  • 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 三、现实中人的发展要求
  •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理论条件
  • 一、人性假设理论在制度设计中的作用
  • 二、人性假设是制度设计的理论前提
  • 三、科学的人性假设是制度公正的理论条件
  • 四、怎样进行科学的人性假设
  • 第三节 制度公正的主观条件
  • 一、制度公正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 二、人的缺陷直接影响制度公正
  • 三、人的道德水平决定制度公正的实现程度
  • 第六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上)
  • 第一节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社会制度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
  • 二、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伴生过程
  • 三、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制度公正的内在动力
  • 一、人的发展是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
  • 二、人的发展是制度公正的内在动因
  • 三、制度公正的直接动力:制度与人之间的矛盾
  • 第七章 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下)
  • 第一节 制度公正的理想目标
  • 一、制度公正的终极目标
  • 二、制度公正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制度公正的积极作用
  • 一、制度公正是人的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 二、制度公正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
  • 三、社会主义公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制度公正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一、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 二、制度制约与当代中国人的发展
  • 三、加强制度公正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影响单位管理制度公正取向的因素与防范对策[J]. 领导科学 2020(11)
    • [2].制度公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评《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一书[J]. 理论探讨 2008(04)
    • [3].论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建设[J]. 江苏教育研究 2008(07)
    • [4].制度公正:实现国民幸福的保障[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03)
    • [5].论教育制度和教育制度公正[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6)
    • [6].内涵、价值、进路:简论制度公正及其可能[J]. 社科纵横 2019(04)
    • [7].政治制度公正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学术月刊 2011(01)
    • [8].制度公正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人民论坛 2019(08)
    • [9].从制度公正视角审视高校校规[J]. 教育探索 2011(12)
    • [10].制度公正的核心:实现权利的合理布局[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1].制度伦理:人权保障的新途径[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12)
    • [12].论制度公正与招考公平的关系[J]. 教育与考试 2008(03)
    • [13].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探讨 2008(05)
    • [14].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04)
    • [15].制度公正需要构建服务型政府[J]. 西藏发展论坛 2009(04)
    • [16].论行政公正与社会秩序[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7].试析制度公正与人性假设的关系[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06)
    • [18].论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研究 2008(04)
    • [19].论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8(03)
    • [20].制度公正的道德践行[J]. 理论界 2014(03)
    • [2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环节——以制度公正保障社会公正[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34)
    • [22].制度公正视角下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化的路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23].制度公正、审议民主抑或个人权威——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政治哲学探讨[J].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1)
    • [24].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 [25].构建和谐社会对制度公正的伦理要求[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04)
    • [26].制度公正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11)
    • [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下的“德”“得”关系[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09)
    • [28].法律公正溯源及其心理学探析[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29].论制度公正的实现条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30].马克思的制度公正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标签:;  ;  ;  

    制度公正问题研究 ——从人的发展视角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