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昆明650091
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费尔巴哈的哲学无疑是马克思思想进程中必然考察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对于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关系更是成为学界探讨的焦点,马克思早年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巨大,而后又超越了费尔巴哈。这种超越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的研读,重新把握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创立及其哲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费尔巴哈;批判;异化;人本主义;宗教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哲学观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称他在黑格尔以后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称“费尔巴哈的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1]恩格斯1888年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也说“费尔巴哈对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但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中究竟处于怎样的地位,发挥了何等作用,学术界至今讨论颇多。
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将费尔巴哈的部分概念进行改变,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理论构建的脉络之中,不断超越,而后将费尔巴哈的批判转化成为我之物。笔者在研读《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等经典文本后,深受日本学者渡边宪正的启发,他认为早期马克思虽然跟其他黑格尔派成员一样,同属于自我意识哲学的框架,但在1844年的《德法年鉴》中,马克思构建了属于自己的“自我意识哲学,并因此而成为马克思。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费尔巴哈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萌芽。日本学者渡边宪正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第一次提出要构建科学的人学,对费尔巴哈进行了充分的批判。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费尔巴哈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费尔巴哈超越黑格尔的理论功绩做出了评价,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2]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不过是用思维表达、加工、论证出来的宗教,应该同宗教一样受到谴责和批判,所以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渡边宪正认为这些评价并不是表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理论的接受,而是一种马克思自觉地从本质上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对费尔巴哈概念所做出的改变。
费尔巴哈其实并不理解人的社会本质,他认为男女之间的关系就是最本质的关系。费尔巴哈承认人的人格性与个体性的价值,认为个人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但是尽管如此,费尔巴哈也没有论及本质与个体性的关系。[3]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的本质是抽象的,其目的是为了把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而马克思则是从人类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活动出发,其目的是通过揭示社会矛盾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变革、实践达到人类的真正解放。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费尔巴哈批判
现今大多数人认为,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始于1845年春天所著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但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和讨论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这一超越过程的完结,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如同那个时代的多数人一样,马克思早年曾高度认同费尔巴哈及其哲学思想,并称他在黑格尔以后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后来马克思敏锐地发现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途径、自然观、历史观等方面都有根本的缺陷,他深刻认识到,要完成武装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群众和推翻资产主义的历史任务,首先就要从理论上批判以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哲学,揭示他们的理论及认识缺陷。
马克思以实践和人类社会为其所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立足点,在第八条中马克思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重要论断并在《提纲》中完成了哲学世界观的重大转向,提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彻底的抛弃唯心主义,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通过对提纲中内容的把握,就不难发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非常直观的,费尔巴哈在世界观、认识论忽视实践活动的意义,在宗教观的局限性……随着人们的认识水平的不断变化发展和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应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把握和认识新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时,在社会发展中,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指导,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创立的新世界观——时间唯物主义世界观正式诞生的源头,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彻底清算了费尔巴哈哲学,既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功绩与合理因素,又深刻揭露其根本局限并彻底改造其根本局限,它标志着以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被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唯物主义所取代,从而真正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哲学的全面超越。[4]
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按照他的看法,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没有注意到人的“内在本性”只能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他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于主客体、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的话题不能离开实践的观点,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才能正确解决各种关系。
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批判,不是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存在,而是更加现实地以主体的方式迫近了这一费尔巴哈的任务。虽然“人的本质”论被废弃,费尔巴哈的理论框架被否定,但这并不是否定费尔巴哈所开创的“人的哲学”,而是将人的自主活动、个性的实现设定为目的价值。[]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立足时代背景了解费尔巴哈,了解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了解马克思创立的新的哲学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2.
[3]《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学者卷》,第544页
[4]杨丽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