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Wolbachia是母系遗传的胞内共生菌,在节肢动物中广泛分布,能够调控宿主的生殖方式,包括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 CI),诱导产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inducing, PI),诱导雌性化(feminization)和杀雄(male-killing)。其中,最常见的是CI,即在同一物种里,感染Wolbachia的雄虫与未感染Wolbachia的雌虫交配(unidirectional CI,单向胞质不亲和)或者感染不同株系Wolbachia的雌雄个体交配(bidirectional CI,双向胞质不亲和),结果往往表现为后代胚死亡和/或性比偏重雄性。在研究Wolbachia引起的生殖异常的机理时,发现在Wolbachia基因组上的自由移动因子的数目非常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已证明Wolbachia内存在噬菌体,被命名为WO,并认为噬菌体WO可能是Wolbachia进行遗传调控的一种潜在的转化工具。通过建立系统发育树,发现噬菌体WO与生殖异常现象之间没有系统进化上的一致性,说明WO并没有直接作用于寄主的生殖异常现象。后来,许多研究证明,噬菌体WO密度与Wolbachia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并且Wolbachia密度与CI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噬菌体密度模型”。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模型的普遍性开始遭到质疑。在受到外界条件的刺激下,噬菌体WO可能会转变生活史或者编码一些对Wolbachia或者寄主有辅助作用的蛋白质。这些外界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昆虫寄主的日龄、昆虫寄主的基因型以及同个个体内的其它共生菌等。本研究检测并分析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红色型)20个地理种群中的噬菌体WO和Wolbachia的感染情况,并从温度、日龄、同个个体内的另一种共生菌Cardinium这三个外界影响因子的角度研究分析二斑叶螨、Wolbachia和噬菌体WO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如下:1.20个地理种群中所有的种群都感染Wolbachia,但只有30%(6/20)种群的Wolbachia携带噬菌体WO。进一步对携带噬菌体WO的6个地理种群感染的Wolbachia的wsp基因和噬菌体WO的orf7基因进行测序并比对分析,结果发现:共有四种不同的wsp基因序列,分别属于B组Wolbachia的Con和Ori亚组;两种不同的orfZ基因序列相差16 bp,分别为WOwUrt1 (HM623911)和WOwUrt2 (HM623912).Wolbachia和噬菌体WO之间没有协同进化的对应关系,而且两种Wolbachia被同一种噬菌体WO所侵染,由此我们推断,在感染二斑叶螨的Wolbachia中可能存在噬菌体WO的水平转移。同时,通过对两种不同的orf7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两种噬菌体WO在进化系统中的地位都属于第Ⅱ组,为进一步研究Wolbachia和噬菌体WO之间的相互关系打下坚实基础。2.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19℃,22℃,25℃,28℃和31℃),研究噬菌体WO的量、Wolbachia的量、寄主表现的CI强度在不同温度梯度下的动态关系。本研究选取感染不同Wolbachia株系但携带同一噬菌体的二斑叶螨(江苏镇江种群(ZJ)和山西运城种群(YC))作为供试材料,结果表明:极端温度可能将原本为溶源性的噬菌体转化为裂解性的噬菌体,间接改变了三者之间的关系。3.通过观察8个不同日龄雄螨体内的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研究日龄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斑叶螨雄螨体内的Wolbachia和噬菌体WO都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长,当噬菌体WO增长到一定值(1.4×105,不同寄主的值不同)时会转化为裂解性的噬菌体,并表现为与Wolbachia的量呈负相关关系。4.通过定量PCR检测二斑叶螨江苏镇江种群的双感染Wolbachia和Cardinium品系(W+C+)和单感染Wolbachia品系(W+C-)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研究Cardinium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rdinium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的影响可能与性别相关。雌螨中的Cardinium促进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的增长,雄螨中的Cardinium却通过促进噬菌体WO量的增长从而减少Wolbachia的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 1.1 Wolbachia的分布与系统分化
  • 1.2 Wolbachia的传播特性
  • 1.3 Wolbachia的基因组
  • 1.4 Wolbachia对宿主生殖活动的调控
  • 1.5 Wolbachia的应用前景
  • 2 噬菌体WO的研究进展
  • 2.1 噬菌体WO的形态与分布
  • 2.2 噬菌体WO的多样性
  • 2.3 噬菌体WO的传播特性
  • 2.4 噬菌体WO的基因组
  • 2.5 噬菌体WO的生活史
  • 3 Wolbachia、WO及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进展
  • 3.1 Wolbachia和CI的关系
  • 3.2 噬菌体WO与Wolbachia的关系
  • 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共生菌研究领域的应用
  • 4.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
  • 4.2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 4.3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方法
  • 4.4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上的应用
  • 第二章 二斑叶螨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协同进化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二斑叶螨总DNA的提取
  • 1.3 PCR扩增
  • 1.4 PCR产物纯化
  • 1.5 连接反应和转化
  • 1.6 质粒的提取
  • 1.7 测序
  • 1.8 序列分析
  • 2 结果
  • 2.1 Wolbachia和噬菌体WO在二斑叶螨不同种群中的感染情况
  • 2.2 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协同进化关系
  • 2.3 噬菌体WO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温度对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感染噬菌体WO的品系的筛选
  • 1.3 二斑叶螨总DNA的提取
  • 1.4 标准曲线的制定
  • 1.5 温度对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影响
  • 2 实验结果
  • 2.1 标准曲线的制定
  • 2.2 温度对二斑叶螨江苏镇江种群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影响
  • 2.3 温度对二斑叶螨山西运城种群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影响
  • 2.4 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的变化对CI强度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日龄对雄螨体内Wolbachia和噬菌体WO影响的研究
  • 1 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感染噬菌体WO的品系的筛选
  • 1.3 二斑叶螨雄螨总DNA的提取
  • 1.4 标准曲线的制定
  • 1.5 不同日龄雄螨体内Wolbachia和噬菌体WO量的测定
  • 2 实验结果
  • 2.1 不同日龄的二斑叶螨江苏镇江种群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
  • 2.2 不同日龄的二斑叶螨山西运城种群中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
  • 3 讨论
  • 第五章 Cardinium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感染噬菌体WO的品系的筛选
  • 1.3 二斑叶螨总DNA的提取
  • 1.4 标准曲线的制定
  • 1.5 Cardinium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的影响
  • 2 实验结果
  • 2.1 Cardinium对Wolbachia和噬菌体WO的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4种噬菌体对寄主青枯菌的敏感性及作用受体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2].噬菌体疗法在土壤环境系统中靶向灭活致病细菌的研究进展[J]. 土壤 2020(02)
    • [3].噬菌体疗法在口腔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06)
    • [4].噬菌体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腐蛋的效果[J]. 畜牧兽医学报 2020(07)
    • [5].一株青枯菌专性噬菌体的分离及应用效果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9)
    • [6].关于噬菌体的几个问题[J]. 生物学教学 2008(12)
    • [7].噬菌体治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对话微生物学界噬菌体专家[J]. 科学通报 2017(23)
    • [8].乳酸菌抗噬菌体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06)
    • [9].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进展[J]. 中外医疗 2015(01)
    • [10].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5(01)
    • [11].资讯[J]. 百科知识 2020(10)
    • [12].你不知道的噬菌体[J]. 阅读 2019(Z6)
    • [13].噬菌体,我们做朋友吧[J]. 少儿科技 2018(03)
    • [14].你不知道的噬菌体[J]. 科学24小时 2018(04)
    • [15].土传病害噬菌体疗法的微生态机制[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6)
    • [16].噬菌体作为药物治疗存在的挑战和机遇[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8(05)
    • [17].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机制及现状[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6)
    • [18].一种改进的高效模拟抗原表位噬菌体的筛选方法[J]. 中国兽医科学 2017(01)
    • [19].乳酸菌抗噬菌体新型技术研究[J]. 食品工业 2017(02)
    • [20].重新关注噬菌体在疾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9)
    • [21].噬菌体疗法:再度兴盛谋什么?[J]. 世界科学 2016(03)
    • [22].裂解性噬菌体控制细菌和真菌的应用进展[J]. 菌物研究 2016(03)
    • [23].三株假单胞菌低温噬菌体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6(09)
    • [24].动态[J]. 科学中国人 2020(Z1)
    • [25].噬菌体治疗严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 长寿 2020(02)
    • [26].噬菌体:该高调还是低调?[J]. 科学大众(小学版) 2016(05)
    • [27].“善良的”病毒:噬菌体与致病细菌之战[J]. 世界博览 2009(11)
    • [28].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4(04)
    • [29].绿色化学噬菌体用于金离子还原和回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02)
    • [30].利用噬菌体发电[J]. 电世界 2014(08)

    标签:;  ;  ;  ;  

    二斑叶螨体内噬菌体WO、Wolbachia和寄主三者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