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及目的随着抗结核化疗的发展,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DIH)亦倍受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正在加速从多个角度研究ADIH的发病机制,其中亚细胞水平无疑是受关注较多的一种,他更有助于从最基础的角度来理解ADIH。肝损伤的发生是药物在肝脏的毒性代谢产物和它的解毒过程失平衡的结果。众所周知线粒体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且哺乳动物肝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当结核病人服用抗结核药时势必会影响线粒体以及线粒体DNA(mtDNA)等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与ADIH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应用几种常见一线抗结核药复制小鼠肝损伤模型,从亚细胞水平详细监测了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研究线粒体损伤在小鼠ADIH中的作用,来探讨ADIH的发病机理,从而为广大临床医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结核药,实现结核病人的个体化治疗并最大限度的减少ADIH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利福平组(RFP)、异烟肼组(INH)、吡嗪酰胺(PZA)组以及三种药物的混合组(MIX)。分别按对照组0.3ml/d生理盐水、利福平135mg/kg.d、异烟肼90 mg/kg.d、吡嗪酰胺315mg/kg.d、混合组(135+90+315)mg/kg.d,每天灌胃给药一次,在用药3天、7天、15天后分批处死小鼠取标本。所有动物给药前称重,且末次给药后禁食12h。动态观察各组:①用药前后的体重变化;②肝指数差异;③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④肝细胞线粒体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⑤肝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⑥肝细胞线粒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变化;㈦mtDNA总甲基化水平变化;⑧mtDNA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变化。结果小鼠自身体重除对照组、PZA组和用药3天后RFP组外,其余药物组在各时间段均会造成小鼠自身体重不同程度的减轻。在小鼠肝指数变化方面,用药3天后,各用药组小鼠肝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微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用药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肝指数均升高,且MIX组与其余四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用药15天后与用药7天后相似,但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肝指数升高趋势更为明显,MIX组与其余四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另外与对照组相比,RFP组也有统计学差异。同时,随着RFP给药时间的延长,肝指数逐渐增加,与用药3天后相比,用药7天后和用药15天后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PZA给药时间的延长,肝指数也逐渐增加,与用药3天后相比,用药15天后有统计学差异,且与用药7天后相比,用药15天后同样具有统计学差异,但INH和MIX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肝指数变化不大。在小鼠体重变化值方面,用药3天后小鼠体重有所降低,其中对照组与INH组相比以及MIX组与RFP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但用药7天后小鼠体重降低趋势减小,各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用药15天后小鼠体重降低十分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四个用药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另外,用药3天、7天、15天后,各用药组间体重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小鼠肝细胞线粒体MDA含量方面,不同药物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RFP和INH相似,用药7天和15天后与用药3天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MIX组用药15天后与用药3天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PZA在用药3天、7天、15天后无统计学意义。在小鼠肝细胞线粒体SOD活力方面,用药3天后,各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轻微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用药7天后,与对照组相比,RFP、IHN和MIX组有统计学差异,与PZA组相比RFP和MIX组有统计学差异;用药15天后与用药7天后相似,但PZA与IHN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RFP用药7天后和15天后与用药3天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MIX用药15天后与用药3天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INH和PZA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SOD活性虽有降低的趋势但变化不大。在小鼠肝细胞线粒体GSH-PX活力方面,用药3天后,与对照组相比,RFP组、PZA组和MIX组有统计学差异;用药7天后与用药15天后相似,与对照组相比,RFP组、INH组、PZA组和MIX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在用药15天后,INH组与RFP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PZA组与RFP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小鼠肝脏细胞线粒体GSH-PX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但是RFP、INH、PZA三种药,用药7天后和15天后与用药3天后相比小鼠肝细胞线粒体GSH-PX活力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在PZA组中,用药15天后与用药7天后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在小鼠肝细胞mtDNA总甲基化水平方面,不同抗结核药对mtDNA总甲基化水平的影响大体上无明显规律,但用药7天后,对照组与MIX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ZA组与MIX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药物组小鼠肝细胞mtDNA总甲基化水平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在小鼠肝细胞mtDNA中8-OH-dG含量方面,用药7天后和用药15天后相似,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用药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但用药15天后, RFP组和INH组与MIX组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RFP、PZA、MIX三种药物组mtDNA中8-OH-dG含量逐渐增加,其中与用药3天后相比,用药7天和15天后有统计学差异,但在MIX组中,用药7天后与用药15天后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电镜观察线粒体发现:药物组肝细胞线粒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基质疏松,嵴变短、断裂、模糊,膜不完整甚至消失以及线粒体内空泡或内容物等形态学改变。结论抗结核药可导致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内MDA和mtDNA中8-OH-dG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损伤呈加重趋势;三种抗结核药联合用药,可加重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伤程度。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改良的简易灌注分离小鼠肝细胞的方法[J]. 精准医学杂志 2018(06)
- [2].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小鼠肝细胞癌发生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09)
- [3].修正液对小鼠肝细胞的影响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14)
- [4].改进原位循环灌流法分离小鼠肝细胞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1)
- [5].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不同DMSO浓度冻存小鼠肝细胞的质量研究[J]. 肝脏 2015(11)
- [6].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在异烟肼致小鼠肝细胞坏死中的作用研究[J]. 天津医药 2016(06)
- [7].利福平致小鼠肝细胞坏死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有关[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5(03)
- [8].普洱茶对原代小鼠肝细胞的毒性初探[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12)
- [9].丙酮酸乙酯调节脓毒症小鼠肝细胞HSP70表达的研究[J].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05)
- [10].一种易操作的小鼠肝细胞的分离及培养方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11)
- [11].Ⅰ号冻存液改善小鼠肝细胞冻存质量研究[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9(04)
- [12].萘乙酸对小鼠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 毒理学杂志 2015(03)
- [13].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损伤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05)
- [14].小分子化合物对小鼠肝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体外诱导作用[J]. 广东医学 2015(14)
- [15].慈姑多糖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2)
- [16].镧、铈、钕在小鼠肝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的蓄积[J]. 毒理学杂志 2011(03)
- [17].制何首乌及大黄酚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4)
- [18].天晴甘平减轻急性肝衰竭小鼠肝细胞损伤的机制[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10)
- [19].建立原代小鼠肝细胞体外模型用于致癌物作用机制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6(10)
- [20].外温变化下小鼠肝细胞18s rRNA降解与死亡时间关系研究[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05)
- [21].慢性微量铬暴露对小鼠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07)
- [22].维持静息细胞周期状态的小鼠肝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11)
- [23].镧、铈、钕对小鼠肝细胞核的氧化损伤作用[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05)
- [24].扑热息痛致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机制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06)
- [25].超声介入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模型的研究[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04)
- [26].祁州漏芦对肝衰竭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1)
- [27].白藜芦醇对衰老昆明小鼠肝细胞作用机制的探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06)
- [28].熊果酸对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毒理学杂志 2009(06)
- [29].达肝清对小鼠肝细胞异常凋亡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12)
- [30].Diethylnitrosamine诱导的小鼠肝细胞癌中存在SP细胞[J]. 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