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的基层社区自治研究

城市环境的基层社区自治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城区改造后,工业基本上已转移至城市外围,可以认为传统工业污染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更加分散的面源污染、流动性污染、多元性污染成为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城市环境问题,是那些广泛、分散,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问题。传统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环境管理方式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而且不可能包揽所有环境问题;在那些缺乏适当利益空间的领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余地又十分有限;而且城市环境管理中还涉及到大量社会问题。因此,在政府、市场双失灵的情况下,有必要摸索新的环境治理模式。本文提出在环境治理中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发动公众广泛参与以及自我治理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本文试图从城市的组成细胞——社区入手,从公共物品理论角度分析城市环境问题。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培育社区自治,将公众的力量和声音引入到社区环境治理中,帮助发展更为灵活、响应和动态的社区治理机制以有效治理环境。不需要某种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面对面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解决社区公共环境问题。在环境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政府职能模糊、社区组织发育缓慢等现实对实施社区自治造成阻碍。本文举浦东新区环境管理为例,以社区为基础,对非传统污染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自治管理,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几个概念界定
  • 2.2 国外关于社区环境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 2.3 构建城市基层社区环境自治的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发展及社区环境治理
  • 3.1 我国城市基层社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 3.2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现状分析
  • 3.3 当前社区治理主体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构建环境管理的社区自治机制
  • 4.1 社区自治面临的障碍
  • 4.2 影响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
  • 4.3 对策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治理的案例分析─浦东非传统污染控制
  • 5.1 污染问题现状
  • 5.2 居民参与治理现状
  • 5.3 制度创新,推行居民自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城市环境的基层社区自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