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重构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重构

论文摘要

减刑、假释制度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直接关系到刑罚执行的效果和刑罚目的的实现,由于我国减刑、假释制度存在立法的缺陷,加之行刑观念的陈旧落后,造成在刑罚执行实务工作过程中,减刑、假释制度执行存在诸多偏差,导致“减为主、假为辅”盛行,其弊端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减刑、假释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必须重新来认识和思考我国减刑、假释制度,对其进行重新构建。在刑罚执行之立法、司法实务中建立统一可行的规范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笔者长期从事监狱工作,对减刑、假释制度极为关注,对其存在的弊端有着深刻认识,深切地渴望在理论上做进一步深化。为此,笔者翻阅了大量相关理论成果,专著10余本,期刊网检索2005年至2009年相关文章近百篇。这些理论成果,主要探讨了减刑权、假释权归属问题,减刑制度的适用条件、程序、限度,假释制度的对象条件、审理、撤销等问题,以及加强减刑、假释监督的问题。但在减刑、假释的依据、适用的实质条件、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减刑与假释制度二者的关系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正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在立法层面的不足和在实际执行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宽严相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在立法和司法上予以重构。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扩充应当减刑、取消可以减刑,合理确定减刑间隔期与幅度;修改假释适用条件、扩大假释面,建立与狱内处遇相协调的假释制度;探索减刑、假释制度二者协调,实现出狱方式以“假为主、减为辅”的转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本文共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为减刑、假释制度的概况,着重论述减刑、假释的概念、性质、理论基础、应有的功能,本文主张减刑应作相对广义理解,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人是减刑的对象;第二章为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立法层面的缺陷,就减刑、假释制度实体、程序规定不完善进行论述;第三章为现行减刑、假释制度司法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着重论述减刑制度存在减刑间隔时间长、幅度大,缺乏预后性,按比例减刑及假释制度适用率低、假释后缺乏多样化监督观护等问题,并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第四章为减刑、假释制度重构,提出扩充应当减刑的制度规定,取消可以减刑的制度设计,并建立法定减期制度,建立与罪犯狱内分级处遇紧密结合的假释制度,辅之以有限对象的法定假释制度,建立假释审查制度、假释撤销制度和监督观护制度,最终实现以“假为主、减为辅”的刑罚执行新格局,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刑事政策的新风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减刑、假释制度的概况
  • 第一节 减刑、假释之概念
  • 一、减刑的概念
  • 二、假释的概念
  • 三、减刑、假释的区别
  • 第二节 减刑、假释之性质
  • 一、减刑、假释是行刑制度,而非其他
  • 二、减刑、假释权是行刑权
  • 三、减刑、假释是不是罪犯的权利
  • 第三节 减刑、假释之理论基础
  • 一、报应与功利相协调
  • 二、行刑理念中的教育刑观
  • 三、刑罚个别化理论
  • 四、行刑的经济性
  • 第四节 减刑、假释之功能
  • 一、对犯罪人的功能
  • 二、对监狱的功能
  • 三、对社会的功能
  • 第二章 我国现行减刑、假释制度立法层面的缺陷
  • 第一节 减刑制度的立法缺陷
  • 一、减刑实体规定存在的问题
  • 二、减刑程序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假释制度的立法缺陷
  • 一、假释实体规定存在的问题
  • 二、假释程序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现行减刑、假释制度实务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减刑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减刑制度适用过多且有滥用倾向
  • 二、按照比例减刑不具合理性
  • 三、投机性改造现象突出
  • 四、思想改造弱化和劳动改造强化的矛盾
  • 五、变化频繁,效率低下
  • 六、书面审理弊端非常明显
  • 第二节 假释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假释适用太少
  • 二、假释制度与处遇制度相分离
  • 三、假释后缺乏必要的监督观护措施
  •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之原因分析
  • 一、罪犯与监狱
  • 二、监狱与人民法院
  • 三、罪犯与社会
  • 第四章 减刑、假释制度之重构
  • 第一节 减刑制度之完善
  • 一、减刑权划归行刑机关行使
  • 二、扩充应当减刑,取消可以减刑规定
  • 三、合理确定减刑间隔期及幅度,建立法定减期制度
  • 四、建立减刑撤销制度
  • 五、完善资格刑减刑的规定
  • 六、完善减刑程序,加强检察监督
  • 第二节 假释制度之完善
  • 一、假释决定主体的理性选择
  • 二、修改假释适用条件,扩大假释适用面
  • 三、建立与狱内分级处遇相协调的假释制度
  • 四、建立假释前审查制度
  • 五、救济程序
  • 六、完善假释监督观护制度
  • 七、完善假释撤销规定
  • 第三节 减刑、假释两者之协调
  • 一、假释能否取代减刑制度
  • 二、出狱方式向“假为主、减为辅”方向转变
  • 三、减刑、假释制度之协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美假释制度比较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5(10)
    • [2].构建我国法定假释制度的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06)
    • [3].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20(21)
    • [4].浅议我国假释制度改革[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9(04)
    • [5].假释制度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17)
    • [6].关于建立二元假释制度的思考[J]. 中国司法 2018(09)
    • [7].减刑假释制度的适用:积分制的缺陷及其完善[J]. 政法论坛 2017(02)
    • [8].论减刑、假释制度的完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9].我国假释制度规范化探究[J].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 [10].中美假释制度的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14)
    • [11].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立法完善研究[J]. 中国司法 2015(11)
    • [12].假释制度的刑事政策学分析——以日本假释制度的基本构造为切入点[J]. 日本法研究 2019(00)
    • [13].我国刑法假释制度适用对象研究[J]. 商业故事 2016(27)
    • [14].减刑、假释制度若干问题思考[J]. 智富时代 2017(06)
    • [15].假释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 商 2013(24)
    • [16].浅析我国假释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上旬) 2014(06)
    • [17].减刑假释程序改革座谈会综述[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9)
    • [18].英国假释制度略述[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6)
    • [19].我国假释制度之反思与再完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11)
    • [20].国外减刑、假释制度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06)
    • [21].论累进假释制度的构建——对“限制减刑、扩大假释”制度设计的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04)
    • [22].减刑假释制度执行现实困惑及对策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10)
    • [23].《减刑、假释制度适用》出版[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11)
    • [24].完善未成年犯减刑假释制度的思考[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12)
    • [25].减刑假释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 人民检察 2017(19)
    • [26].论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运行困境与改革路径[J]. 黑河学刊 2018(06)
    • [27].刑罚目的观视野下减刑、假释制度诠释与反思[J]. 中国检察官 2015(21)
    • [28].当代美国假释制度的新发展[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05)
    • [29].论重构未成年犯假释制度[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07)
    • [30].我国假释制度的现状及改进建议[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标签:;  ;  ;  ;  

    我国减刑、假释制度的重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