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以最高人民法院新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为视角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以最高人民法院新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为视角

论文摘要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核准权收回后,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27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7年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这两个新发布的司法解释对死刑复核的行使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应理论界呼声将下放的死刑核准权收回,并作出相应改革,但是由于相关的配套制度规定不完善,使得死刑复核程序存在许多问题,如死刑复核权的性质仍受争议,被告人的辩护权如何实现,如何解决死刑复核中发现的证据不足问题,传统的司法理念影响无罪推理原则的实现,死刑裁定与复核功能不符,死刑特赦程序虚置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一不危害着被告人的权利保障。而在人权保障被高度关注的今天,有必要探讨死刑复核程序中如何保障被告人权利,以程序上的正义来实现最终结果上的正义。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后新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的内容为视角,分五章对死刑复核案件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为死刑复核程序基本问题综述。本章首先厘清有关死刑复核几个基本问题的争议,论证死刑复核程序存在具有必要性,并分析为何在死刑复核中如此重视被告人权利。第二章论述在死刑复核程序如何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并针对现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第三章从经典案例入手分析死刑案件在证明上的缺陷,并从两个司法解释中所涉及的证明问题对口供、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留有余地的判决进行论述。第四章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裁定提出异议。本章主要针对发回重审的裁定进行批判,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在死刑复核中如果认为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应当依法改判。第五章论述死刑复核程序结束后交付执行前被告人的赦免问题,主张建立死刑特赦程序。

论文目录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考量死刑复核程序
  • 第一节 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死刑复核的性质
  •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价值衡量
  • 三、死刑复核程序的裁定之争
  •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存废之争——回应三审终审制
  • 一、学界关于死刑复核程序存废的争议
  • 二、死刑复核程序存在的正当性
  • 三、我国不宜实行三审终审制
  • 第二章 保障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辩护权
  •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辩护权的现状与确立依据
  • 一、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辩护权的现状
  • 二、确立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辩护权的依据
  • 第二节 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辩护问题
  • 一、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的内容
  • 二、死刑复核程序中具体的辩点
  • 三、死刑复核程序关于律师提交辩护意见的问题
  • 第三节 完善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辩护权的具体设想
  • 一、死刑复核审理方式的完善
  • 二、被告人辩护权保障机制的完善
  • 第三章 死刑复核案件的相关证明问题
  • 第一节 由杜培武案引发的证明思考
  • 一、对定案证明标准的思考
  • 二、对证据采信的思考
  • 第二节 从两条司法解释看死刑复核的证明问题
  • 一、《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第6条、第35条之解读
  • 二、死刑复核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兼论对被告人的讯问问题
  • 三、严格适用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
  • 四、严格死刑复核证明标准
  • 五、构建死刑复核双重证明规则——留有余地的判决
  • 第四章 死刑复核案件的裁判
  • 第一节 死刑复核裁定、判决的方式
  • 一、核准的裁定、判决
  • 二、不予核准的裁定
  • 第二节 质疑"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 一、发回重审不符合死刑复核的性质
  • 二、发回重审不符合"疑罪从无"精神
  • 三、发回重审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 第三节 发回重审之病态根源
  • 一、"不枉"与"不纵"利益之争
  • 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我国死刑特赦程序
  • 第一节 死刑特赦制度构建之历史基础
  • 一、晚清时期赦免制度
  • 二、民国时期赦免制度
  • 三、中国现代特赦制度
  • 第二节 死刑特赦制度界定
  • 一、特赦制度横向界定
  • 二、死刑特赦制度之内涵
  • 第三节 死刑特赦制度的正当性
  • 一、与国际刑事司法发展接轨
  • 二、提升人权保障、实现以人为本
  • 三、落实宪法关于特赦规定需要
  • 第四节 构建死刑特赦程序的具体设想
  • 一、死刑特赦程序适用的对象
  • 二、死刑特赦程序适用的条件
  • 三、死刑特赦程序适用期限
  • 四、死刑特赦程序的决定与处理
  • 五、死刑特赦程序的救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死刑复核程序诉讼化改造的若干思考——兼评《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修正[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5)
    • [2].律师有效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研究[J]. 比较法研究 2017(02)
    • [3].论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强制性参与制度构建[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1)
    • [4].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律师帮助权——基于255份死刑复核刑事裁定书的实证研究[J]. 法律适用 2017(07)
    • [5].中国死刑程序制度完善研究--以死刑复核程序为例[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6)
    • [6].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J]. 人民论坛 2016(11)
    • [7].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与完善[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9)
    • [8].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权之保障[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9].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J]. 中国检察官 2015(09)
    • [10].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8(12)
    • [11].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J]. 青春岁月 2013(21)
    • [12].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改造[J]. 山西青年 2013(10)
    • [13].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立法完善[J]. 大视野 2008(07)
    • [14].浅析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J]. 法制博览 2015(17)
    • [15].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与完善[J]. 商 2014(01)
    • [16].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辩护的困境与改革——以人权司法保障为视角[J]. 法学论坛 2014(04)
    • [17].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律师介入[J]. 法制与社会 2013(10)
    • [18].完善当前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思考——以《刑事诉讼法》(修正)为背景[J]. 泰山学院学报 2013(02)
    • [19].进步与不足:三维透视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7)
    • [20].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三审制改造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2(12)
    • [21].略论死刑复核程序检察监督的构造[J]. 中国司法 2012(03)
    • [22].死刑复核程序之再思辨——以其“诉讼化”重构为视角[J]. 太原大学学报 2011(01)
    • [23].论死刑复核程序的性质定位及诉讼化改造[J]. 武陵学刊 2011(02)
    • [24].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路径[J].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 [25].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2)
    • [26].死刑复核程序的诉讼化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1)
    • [27].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缺陷及完善——以审理方式变革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0(13)
    • [28].检察机关参与死刑复核程序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10(15)
    • [29].论检察机关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8)
    • [30].论死刑复核权收回后复核程序的进一步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13)

    标签:;  ;  ;  ;  ;  

    论死刑复核程序中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以最高人民法院新发布的两个司法解释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