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昨天,一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言论,从创作过程与形象特征两个水平上描述了传统中国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和形式语言特点。今天,我想从具象和抽象的美学定义和理论出发,深入研究架上绘画中具象与抽象的艺术语言特点及相互关系。本篇论文分别引入了齐白石、让·赫里翁、卢西恩·弗洛伊德等世界知名画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和说明了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的艺术语言特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彭崇谷:中国画之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J]. 公关世界 2016(22)
- [2].齐白石画鹰[J]. 山东画报 2016(16)
- [3].仲济昆作品[J]. 当代油画 2016(06)
- [4].观察、创造与想象[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06)
- [5].谈画絮语[J]. 中华书画家 2017(04)
- [6].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J]. 早期教育(美术版) 2017(Z1)
- [7].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评实验昆剧《醉心花》[J]. 剧影月报 2017(05)
- [8].公开课:在似与不似之间[J]. 小学教学研究 2015(25)
- [9].“似与不似之间”与“似”“不似”——中国写意画与西画“两种写实画”比较[J]. 美术界 2010(12)
- [10].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J]. 美与时代(中) 2012(10)
- [1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读赵根成的人物画作品[J]. 中国书画 2011(09)
- [12].“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试析文学与电影的异同暨对表演的要求[J]. 电影文学 2009(06)
- [13].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J]. 养生大世界 2008(08)
- [14].砚池游心一则——浅谈“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与“绝不似而绝似”[J]. 书画艺术 2012(04)
- [15].挥毫山水情性[J]. 名家名作 2019(11)
- [16].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的重新解读[J]. 国画家 2009(05)
- [17].沉心质古 化古出新(节选)[J]. 品牌(下半月) 2014(Z1)
- [18].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理论再探[J]. 荣宝斋 2011(11)
- [19].象意之间——意境产生的基本路径[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5)
- [20].为何这朵莲花不怎么受待见[J].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20(04)
- [21].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读赵根成人物画作品有感[J]. 国画家 2014(04)
- [22].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读赵根成人物画有感[J]. 美与时代(中旬) 2009(12)
- [23].谈齐白石“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真实性本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
- [24].浅谈意象雕塑中的情感表达[J]. 美术大观 2017(01)
- [25].似与不似之间——中西绘画创作意识比较[J]. 学园(教育科研) 2012(03)
- [26].在“似”与“不似”间漫溯[J]. 阅读 2013(Z5)
- [27].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理论的再阐释[J]. 国画家 2016(02)
- [28].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漫谈王志萍的表演艺术[J]. 中国戏剧 2010(10)
- [29].在似与不似之间游走——报纸美术专版变迁的冷思考[J]. 新闻战线 2008(02)
- [30].油画风景写生的“似与不似之间”辨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