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心性论思想研究

孙奇逢心性论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心性关系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他们对其它问题的研究也是围绕心性问题得以展开。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理学内部自身矛盾,被宋明理学家高扬的心体与性体逐渐由形上向形下过渡;心性二元也逐渐向心性一元转变。孙奇逢作为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是研究宋明理学不可或缺的人物。通过对其心性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横向了解明清之际的时代思潮,而且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宋明理学的总体演变。奇逢的心性论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他取用了宋明理学家所经常使用的“道心人心”、“本心习心”、“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等诸多概念,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特征。在心学思想当中,他提出“道心人心非一非二”,他承认道心的形上性,同时承认善恶混杂的人欲,坚持本然与实然,形上形下的统一;“念前心,未发之别名也”,在吸取朱王未发已发思想的基础上,对朱王采取双谴双取的态度,他在形式上吸取了阳明的“体用一源”思想,在内容上则吸取朱子的“性体情用”,并且用念前心与天命之性结合起来,使未发已发思想更加具体化;“敬是知之凝然不放处”,在功夫论中,孙奇逢将敬与天理、良知结合起来,丰富和深化了程朱的主敬功夫论。在人性论思想当中,他提出“理通性命,则性即理也”,坚持在心性理一的基础上以心说性,以性说理。在承认人性的超越性的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的恶。在心性关系上,他利用对无善无恶的讨论心体与性体之间的关系,他一方面严分心性,认为“心性岂容混一”;另一方面又讲“心性必不容分”,看似矛盾,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心性岂容混一”是指阳明“无善无恶”说心而不是说性,而“心性必不容分”则是指心体至善,是天命之性。并以此为基础,批判告子、释氏的无善无恶论。这些虽然体现了孙奇逢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超越,更为重要的是他利用传统的天理观将心性论结合起来,并以此来补救王学末流的玄虚与荡越之弊。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使儒家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理学自王学以下,鄙陋日显,尤其是主体解放精神在明末过于显露和张扬,传统的天理观已经随着对朱子理学的消解而消解,对于当时士人己无束缚作用。在明末社会中,既然没有天理的制约,又无上帝做最后的保障,只能造成明末的狂禅派、性情派,对此,孙奇逢将理学心性论与宋明的天理观重新结合起来,以达到对明末儒学的救治。他在坚持心性理一的基础上,强调以心著性,强调性即理,使外在的天理与个体的内在意愿结合起来,达到心、性、理的合一,圆融了宋明理学心性论;在此基础上,以普遍的天理来制约士人的行为,以矫正日下的世风。孙奇逢在对传统心性论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并且在理论层面对王门后学进行补救。但是清初学术并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能够健康发展下去,而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考证学一路,由于他坚持内在的功夫修养和外在的躬行实践,使得清初北学形成了极为朴实的学风,这也说明了他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王门后学的玄虚与荡越,使得玄虚与情识之弊在清初有所收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孙奇逢其人其学
  • (二) 孙奇逢思想研究综述
  • 1、孙奇逢哲学思想研究现状
  • 2、孙奇逢的心性论思想研究现状
  • 一、奇逢之心论
  • (一) 超越之心与经验之心
  • 1、道心人心非一非二
  • 2、本心元不自欺
  • (二) 念前心,即未发之别名也
  • (三) 心无体,以物为体
  • (四) 敬是知之凝然不放处
  • 二、奇逢之性论
  • (一) 性之诸说
  • 1、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
  • 2、恶亦谓之性
  • (二) 理通性命,则性即理也
  • (三) 复性功夫
  • 1、性以敬知,性以敬尽
  • 2、习能移性
  • 三、奇逢之心论与性论的关系
  • (一) 无善无恶
  • (二) 心、性、情、才
  • 四、对孙奇逢心性论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耿静波:《北宋五子心性论与佛教心性论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J]. 比较经学 2016(01)
    • [2].试析心性论的哲学观意义[J]. 文化学刊 2019(05)
    • [3].中唐审美风尚变迁与佛教心性论之关联[J]. 云梦学刊 2017(04)
    • [4].关于张载心性论与佛教关系的几点思考——基于佛教视角所作的考察[J]. 科技展望 2016(24)
    • [5].佛学心性论与道教心性论的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8)
    • [6].关于张载心性论的几点思考——基于佛教视角所作的考察[J]. 兰州学刊 2013(02)
    • [7].张载对孟子心性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J]. 华西语文学刊 2011(01)
    • [9].儒家与禅宗关于心性论之比较[J]. 枣庄学院学报 2013(01)
    • [10].王通心性论浅析[J]. 读天下 2016(11)
    • [11].论汉唐佛教心性论的基本思维模式——汉唐佛教心性论的研究之二[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2].浅论孟子的心性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02)
    • [13].佛教心性论: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J]. 宜春学院学报 2013(07)
    • [14].《明儒礼法学的心性论基础及现代启示》导读[J]. 当代儒学 2015(02)
    • [15].心以成性:胡宏心性论结构探赜[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16].关于早期禅宗心性论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 2018(03)
    • [17].宋明儒学与佛教——基于心性论视域中的比较[J]. 求索 2019(01)
    • [18].教育不能迷失了“心性”——由“江歌案”引发的心性论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03)
    • [19].“心性一体”与“心性二体”——早期儒学心性论发展路向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8)
    • [20].重提儒家心性论的现代化课题[J]. 管子学刊 2019(03)
    • [21].试论儒家内圣心性论及其现实意义[J]. 华夏文化 2018(04)
    • [22].浅探牟宗三的心性论[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3].略论理学心性论的发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4].传统文化的心性论[J].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8(01)
    • [25].张栻心性论演进探析[J]. 湖湘论坛 2020(02)
    • [26].孟子心性论中的“怨”[J]. 齐鲁学刊 2017(03)
    • [27].吕大临的心性论及其与关学、洛学的融合[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8].禅宗的心性论对苏轼词的影响[J]. 新闻爱好者 2009(01)
    • [29].心性圆融——马一浮心性论体系的建构与展开[J]. 中国哲学史 2009(03)
    • [30].古代哲学美学研究的新探索——评《先秦儒道心性论美学》[J]. 中国美学研究 2016(01)

    标签:;  ;  ;  

    孙奇逢心性论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