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教育评价是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对教学实践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评价就成为教育评价的核心,受到高度的重视。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也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以陕西省部分高中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下简称新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情况为例,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问题。全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这一部分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体育学习评价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回顾了新中国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历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建国以来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五年来各地学者的认识和评价,整理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第三部分:研究对象和方法。对陕西省五年来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以陕西省10座城市的102所高级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访谈法、专家座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了解陕西省实施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情况。第四部分:结果与分析。结果表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然而由于各地区客观条件的限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能够完全按照课标的要求去实现,具体到操作方面,很多地方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还没有充分参与到评价中来。第五部分:结论。体育学科的边缘化导致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5年来一直处于争议中的状态,客观条件的不具备限制了学习评价的实施,同时新课程设计层面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标准难以量化操作,也加剧了学习评价实施不利的现状。在广大基层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了适合本地区、本校实际的操作方法,完善了学习评价体系,丰富了学习评价的实践内涵。第六部分:对新评价体系的实施提出建议。希望大家共同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的实施,充分提供制度、人力、物力上的保障。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主体要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此外,各地方学校在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的基础上,尽量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还可以与基础好、资源相对丰富的部门如高校、体育行政部门采用“结对子”、“资源共享”等方法来进一步贯彻新的评价理念。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 运动 2019(02)
- [2].论信息技术支持下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J]. 运动 2018(09)
- [3].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7(03)
- [4].对《体育与健康》课中“层次”问题的思考[J]. 运动 2017(07)
- [5].对《体育与健康》课说课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 运动 2015(05)
- [6].湘粤两省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比较与分析[J]. 体育科技 2015(04)
- [7].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读写算 2019(08)
- [8].基于红色塑魂教育目标构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新模式——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19)
- [9].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分组的若干思考[J]. 中国学校体育 2010(11)
- [10].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二次备课[J]. 中国学校体育 2008(12)
- [1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 体育教学 2017(01)
- [12].偏远山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探讨——以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为例[J]. 体育师友 2017(03)
- [13].组织开展《体育与健康》集体备课的“三板斧”[J]. 体育教学 2016(04)
- [14].《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施的创新研究——以新编七年级教材为例[J]. 体育教学 2013(12)
- [15].童谣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7)
- [16].普通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足与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3)
- [17].《体育与健康》在中专体育中的教学应用[J]. 科普童话 2018(26)
- [18].怎样上好新课标的《体育与健康》——之体操课[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4)
- [19].小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外辅导形式的策略思考[J]. 知识文库 2017(16)
- [20].影响农村中学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因素分析[J]. 新课程(中学) 2015(10)
- [21].职业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几点思考[J]. 教育导刊 2013(10)
- [2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2(33)
- [23].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改措施探讨[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16)
- [24].浅析“阳光体育”中的生命教育[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9(12)
- [25].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再认识与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Z1)
- [26].网络环境下《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 中学教学参考 2010(27)
- [27].高中女生《体育与健康》课厌学原因的分析[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9)
- [28].《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体会[J]. 教师 2010(26)
- [29].初中《体育与健康》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32)
- [30].试论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科幻画报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