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1](2020)在《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Z区块经过多年水驱开发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主力油层水淹严重,低效无效注水循环严重,依靠常规的注水调整已经达不到想要的效果。Z区块剩余油分布零散,局部富集,以平面干扰型、层间干扰型为主。根据目前油田的开发程度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看,急需深入研究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深部调驱技术,以此来改善Z区块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针对低渗透裂缝型油藏,首先筛选出三种深部调驱体系:0.15%1500万普通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15:1)、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和0.08%16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5:1);并对三种体系进行抗剪切性、稳定性以及注入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机械剪切能导致深部调驱体系的成胶粘度变小,成胶时间延长;在50℃的条件下,三种体系在60天内均具有较好的成胶稳定性能;深部调驱体系注入到岩心中后可以在岩心中继续成胶,增大流动阻力,起到调驱的效果。其次,对三种调驱体系进行室内驱油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的驱油效果最好;随着调驱体系的注入时期越早,注入后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好;选用调驱体系+聚合物分段塞注入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较好的驱油效果。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注入参数。从不同注入体系条件下的模拟效果可知,0.1%1200万抗盐聚合物调驱体系(聚交比20:1)的效果最好,与水驱相比,采收率可提高2.81%,含水率最大下降值为6.59%。从不同注入量模拟结果可知,注入量增加,采收率增大,且增加的幅度变小;从不同注入时机模拟结果可知,注入时期提前,总采收率增大,调驱体系+聚合物交替注入两年提高采收率效果最好,产出投入比为2.134。
王博文[2](2020)在《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展了低渗透油层和一类油层污水配注抗盐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但尚未对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为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效率,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用量,萨中开发区B区块二类油层开展抗盐聚合物驱,探索污水体系抗盐聚合物驱开发效果。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驱油设计,在加强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室内实验建立的渗透率分子量和浓度图版、矿场研究成果,参考抗盐聚合物试验和工业化聚合物驱成熟经验,设计方案从全区到单井、单层,从注入井到井组连通油井多种地质影响因素,优化整体注入参数设计、单井注入参数个性化调整,实现最优方案符合率和最大提高采收率的目标。B区块二类油层注入体系为清水配制污水稀释抗盐聚合物体系。前置段塞以调堵高渗透层为主要目的,采用高分抗盐和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0~0.11PV/a,平均注入浓度1300mg/L~1400mg/L,井口注入粘度50m Pa·s,注入孔隙体积0.05~0.06PV;驱替段塞以扩大波及体积、驱替中低渗透层,促进同步见效为主要目的,采用中分抗盐聚合物,注入速度0.12~0.13PV/a,平均注入浓度1150 mg/L,井口注入粘度40m Pa·s。全区预计注入孔隙体积1.0PV,折算聚合物用量为1200mg/L·PV。注聚过程中依据开发生产中动态变化实际情况调整聚合物体系注入参数。B区块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当注入0.33PV时含水下降到最低点85.7%,注聚阶段采出程度15.82%,最终采收率59.12%,提高采收率13.15个百分点。本文能够指导类似二类上返区块剩余油分析,抗盐聚合物驱的注入参数优化设计,用以改善聚驱开发效果,提高开发效益及最终采收率。
李勇[3](2020)在《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针对低渗透砂岩油藏,以XB区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油田地质开发特征和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此类油藏特征的区块实施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的适应性。XB区块受沉积环境及非均质性的影响,平面矛盾比较突出,无效注水增多,目前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较高,水驱提高采收率受限,需要进一步优化驱油方式寻求三次采油技术以提高采收率。因此基于此类低渗透油田开发现状,探索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十分必要。XB区块的油藏条件,如岩性、深度、温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原油粘度、地层原油密度、地层水矿化度、地层水硬度等均满足化学驱标准。通过对比分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聚合物流变性、增粘性、抗剪切性、抗盐性、稳定性、抗碱性、耐温性和储层配伍性,筛选出了中分量的聚合物;通过对比分析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表面活性剂与地层水配伍性、抗盐及二价离子性能、乳化性能、稳定性能、驱油性能、注入性能等,筛选出了石油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浓度、用量优选实验研究,确定XB区块三元驱注入体系为:前置段塞(聚合物“中分”15m Pa·s)0.015PV+三元主段塞(碳酸钠1.0%,石油磺酸盐0.3%,聚合物“中分”15m Pa·s)0.105PV+三元副段塞(碳酸钠0.8%,石油磺酸盐0.1%,聚合物“中分”15m Pa·s)0.075PV+后置段塞(聚合物“中分”15m Pa·s)0.055PV;通过开展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并联岩心驱油实验,确定了渗透率级差上限为4;通过三元复合体系注入速度优选实验,优选出的三元复合驱最优速度为0.1ml/min;通过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组合优选实验,得出主段塞交替注入相比于三元复合驱整体注入能够得到更好的驱替效果,且在注入次数在3~4次时,驱油效果最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XB区块实行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平均在15%~20%左右,可有效提高XB区块采出程度,本论文结论对XB区块及其类似低渗透油藏实施弱碱三元复合驱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周雄[4](2020)在《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渣土改良是保障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砂卵石地层施工过程中常遇到的刀盘扭矩大、积仓以及喷涌等施工难题,目前仍没有很好的渣土改良解决方案。开发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的新型渣土改良材料对于拓宽土压平衡盾构工法的地层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实验以及现场验证的方式开展新型渣土改良剂配方研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套泡沫析液半衰期测试方法和泡沫剂原液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泡沫稳定性影响因素、商用泡沫剂性能特征,并确定了自制泡沫剂性能优选指标和评价方法。(2)研制了6种不同稳定性的泡沫剂配方,其半衰期介于10-60min,并得出冬季施工时可以通过往配方中复配二乙二醇丁醚来降低泡沫剂原液的克拉夫特点。对比分析了自制泡沫剂与商用泡沫剂原液在发泡性能、酸碱盐耐受性以及耐低温效果,验证了自制泡沫剂综合性能的优异性。(3)研究了泡沫参数对砂卵石改良效果的影响规律性特征,总结了不同泡沫参数对砂卵石土体流塑性、渗透性和剪切强度的改良效果,得出“高稳定性、中等发泡倍率和注入比”下的泡沫对砂卵石的综合改良效果较佳。(4)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触变型泥浆材料,提出采用A/B液混合形成触变型泥浆的方式来应对全断面富水的大粒径砂卵石地层中的渣土改良难题。基于室内流塑性和渗透性改良实验结果,优选出了其各组分的浓度和配比为:13wt%泥浆:20wt%N-触变剂:34wt%硅酸钠:0.5wt%羟乙基纤维素=10:1:2:2。(5)验证了自制泡沫剂在北京地铁19号线、8号线3期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并结合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结果,分别得出了适用于无水砂卵石地层降低刀盘扭矩、富水砂卵石地层减小螺旋机喷涌频率的合理泡沫参数范围。总结了现场盾构掘进参数相关性特征规律,给出了砂卵石地层改良剂的选用与参数建议。
卜凡熙[5](2019)在《提高旋流器含聚适用性的降粘装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油田采出液含水率的逐渐升高,先后出现了二次、三次采油技术,其中三次采油技术通过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油明显提高了原油产收率。旋流器以其设备体积小、处理量大、分离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聚合物驱油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处理液的流变特性,提高了水相粘度,不仅使抽油杆等受力情况更加复杂,而且降低了旋流器的分离性能,增大了油田采出液及地面污水的处理难度。为了探索含聚对介质流变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流变仪针对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开展了流变分析实验,掌握了含聚浓度对介质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的稠度系数和流变行为指数等基本流变特性参数。采用牛顿流体数值模拟方法针对不同粘度条件对旋流器流场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掌握了连续相介质粘度对旋流器速度场、压力场、油相体积分数和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了粘度对旋流器效率产生影响的临界值。基于物理剪切降粘机理提出了一种机械降粘装置,并完成了结构参数设计,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以降粘装置出口处粘度均值为输出指标完成了降粘装置的结构参数优化。采用非牛顿流体数值模拟方法,根据流变测量实验得出的流变特性参数,对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聚合物溶液浓度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以及降粘装置的降粘效果。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构建了降粘装置与旋流器装配的一体化流体域模型,采用非牛顿流体数值模拟方法对流场特性和分离效率等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对串联降粘装置后旋流器的分离性能进行研究,并构建实验系统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机械降粘装置的可行性及本文数值模拟的准确性。
费东涛[6](2019)在《具有颗粒内核的支化型抗盐驱油聚合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目前聚合物驱油技术中温度和无机盐离子等因素容易导致聚合物降解出现粘度降低的背景情况,结合海上油田以海水配制注入聚合物溶液时对其抗盐性能的要求标准,重点探索了提高聚合物抗盐性能的方法。文章的思路借鉴超支化聚合物以及多糖接枝的核壳聚合物结构,以纳米二氧化硅为核心制备了一系列具有支化结构的抗盐聚合物。文章第一部分采用低温-中温引发的方法合成了线性聚合物,探索了几种具有耐温抗盐能力的单体(AMPS、DMAA、NVP、ACMO、DAC)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并且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聚合物的合成条件,筛选出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样品PASO。第二部分以优选的聚合物配方为基础,探索了不同颗粒以及引发条件对产物粘度的影响情况,优选出了具有最佳增粘能力的支化结构聚合物PASOA2和PASOO1。第三部分评价了聚合物溶液的耐温性、抗盐性、抗剪切性、老化稳定性及驱油性能。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优选的三种聚合物均具有良好的抗盐性能,其中支化结构聚合物比线性聚合物在苛刻条件下表现出更好的增粘能力和更高的粘度保留率。在两倍海水矿化度水中PASO的粘度保留率为60%,PASOA2的粘度保留率为72%,PASOO1的粘度保留率为73%。驱替试验结果也表明支化聚合物的性能更好,水驱后注聚合物PASO驱的采收率为51%,PASOA2的采收率为63%,PASOO1的采收率为72%。
陈宇光[7](2019)在《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开发程度较高,为了维持油田产量,对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开发迫在眉睫。强碱三元复合驱已在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复合体系中各成分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产生超低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但碱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溶蚀地层岩石骨架、地层结垢、采出液乳化等一系列问题,提高开采难度。大庆油田三类油层具有渗透率低、有效厚度小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适应性较差,需要采用更加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开发。与强碱三元复合体系相比,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对地层伤害较小。因此,本文通过室内静态评价和动态驱油实验,进行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首先,对两种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度、剪切性、耐温性和乳化效果进行室内评价,利用驱替实验研究注入粘度和注入速度的适应性;随后,通过30 m长管填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长距离运移条件下的驱油效果、沿程压力和残余油分布的变化规律;最后,对30 m长管的各取样点样品的聚合物浓度、碱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粘度、界面张力和乳化效果在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低分抗盐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P-低分抗盐聚合物、S-石油磺酸盐、A-碳酸钠)与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P-部分水解HPAM、S-石油磺酸盐、A-碳酸钠)相比,其抗盐性强,粘度受剪切速率影响大,受温度影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乳化效果相当;注入速度与压力的变化关系和粘度与压力的变化关系都符合传统达西定律;在三类油层的长距离运移过程中,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各组分在模型中长距离运移的规律相似,超低界面张力仅能维持到模型8.9 m处,低分抗盐三元复合体系在模型远端的粘度比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高,对剩余油的启动效果更好;两种三元复合体系均在模型638 cm处产生乳化,在2163 cm处破乳;低分抗盐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更好,提高采收率幅度为17.04%,而普通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提高采收率幅度仅为13.48%。
魏秋帆[8](2019)在《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绥中36-1油田平均油藏温度65°C、地层水矿化度9374.1mg/L、平均原油粘度75m Pa·s,强非均质性,一次水驱采收率只有18%~20%,由于长期水冲刷,注入水形成无效水循环。因此本文针对绥中36-1油田地层非均质性的开发矛盾,对乳液聚合物的驱油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静态实验结合目标油藏条件,对比评价了三种W/O乳液聚合物的静态性能,优选出了性能较好的乳液聚合物;考察了不同温度、浓度、矿化度、老化时间条件下,乳液聚合物和聚合物的粘度变化特性;通过流变动力学实验,对比研究了乳液聚合物和聚合物的流变性、粘弹性;通过岩心流动性及驱油实验,评价了乳液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调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乳液聚合物是一种假塑性非牛顿流体,较聚合物有更好的粘弹性;流动性性实验中,乳液聚合物的老化时间越长、岩心渗透率越小,阻力系数及残余阻力系数越大;单管岩心驱油实验中,等粘度条件下的乳液聚合物较聚合物提高采出程度4.1%,降低含水率6.4%;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中,乳液聚合物均有良好的适用性,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调剖效果越明显;相同渗透率级差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中,注入等体积0.5PV的乳液聚合物+聚合物组合段塞时,段塞组合为0.35PV乳液聚合物+0.15PV聚合物时有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任建芳[9](2018)在《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地层中经过水驱后的残余油尽可能地开采出来,成为开采过程中的难题,因此化学驱技术的研究及运用势在必行。官109-1断块经过近12年开发,含水达87.3%,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但采出程度仅为7.11%,剩余油分布较为分散,是三次采油的最佳时期。本文首先介绍了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的地质开发特点,从其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岩石润湿性、油藏描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水驱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中低渗油藏特点,在该区块开展化学驱试验,将为该类油藏提高采收率以及改善开发效果探索一条新的技术途径。为了优选出适合高温高盐油藏的二元驱体系,首先收集了多种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药剂,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对其基本性能进行了筛选评价,经过对比分析,确定了主体药剂为缔合聚合物AP-P3和表面活性剂PS-001,其中缔合聚合物具有低分子量、高增粘性、高抗温性、高抗盐性等特点,符合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油藏的需求。同时对缔合聚合物AP-P3和表面活性剂PS-001进行了配伍性评价,实验表明:该二元体系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抗剪切性、抗吸附性,对原油具有较好的洗油能力。此次先导试验解决了高温高盐高粘油藏注入化学驱的关键难点,通过采用“曝气+化学法”的方法,对现场污水起到了除铁、杀菌的作用。同时通过选用抗盐能力强的缔合聚合物来缓解聚合物的降解反应,同时提高了二元体系的耐温耐盐性。最后对于中低渗、稠油提高驱油效率提供了一条途径。现场应用中,为了验证前期室内实验筛选的二元驱体系与官109-1断块高温高盐油藏配伍性及相关配注工艺可靠性,先对试验区家新45-7井开展了单井试注工作。试注中该“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与家五站污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体系热稳定性高,井口粘度、返排液粘度都达到了方案的设计要求。2016年12月二元驱配注站全面投注(7注12采),体系各项指标符合方案设计要求,通过现场应用形成了相关化学驱配套工艺技术,现已累计注入二元体系35万方,截至目前实现增油1.08,万吨。
王云川[10](2018)在《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驱油是一项三次采油新技术,是我国中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措施之一,虽然起步较晚,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但该技术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与水驱注入工艺不同的是,聚合物驱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聚合物驱油工艺实施的关键,以及能否取得良好驱油效果的保证和前提,是保证聚合物溶液的连续有效注入,注聚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是注聚合物泵。针对现场使用中出现的注聚泵对聚合物溶液的机械剪切作用导致的粘度降解过大问题,本文在传统的柱塞泵的设计基础上,广泛了解了国内外现有产品的结构特点,以分析聚合物母液性质为切入点,对注聚泵的基本性能指标要求和结构参数进行了确定,优选了材料、合理选择了阀组结构,并结合聚合物母液的流动性质对注聚合物泵的液力端流道、液缸体、泵阀等部件开展了结构设计,并总结了提高注聚泵的保粘率和可靠性的措施。最终完成了样机试制、室内及现场试验和产品系列化设计。所设计的注聚泵结构紧凑、体积小、粘损率低、性能可靠。现场应用表明:该注聚合物泵满足了非牛顿粘弹性流体的高压输送注入要求,有效避免介质机械剪切,在正常工况下聚合物母液粘度降解≤3%,实现了现场连续、可靠注入,为注聚工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设备。
二、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深部调驱理论研究 |
1.3.1 深部调驱作用机理 |
1.3.2 调驱堵水物理模拟及机理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部调驱体系筛选与评价 |
2.1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筛选 |
2.1.1 实验条件 |
2.1.2 实验方案 |
2.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2 不同深部调驱体系筛选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案 |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3 抗剪切性能评价 |
2.3.1 实验条件 |
2.3.2 实验方案 |
2.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长期稳定性能评价 |
2.4.1 实验条件 |
2.4.2 实验方案 |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 注入能力分析 |
2.5.1 实验条件 |
2.5.2 实验方案 |
2.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三章 深部调驱体系室内驱油实验研究 |
3.1 渗透率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注入量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注入时机对深部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注入方式对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
3.4.1 实验条件 |
3.4.2 实验方案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注入速度对调驱效果影响实验 |
3.5.1 实验条件 |
3.5.2 实验方案 |
3.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深部调驱体系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
4.1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1.1 网格划分 |
4.1.2 主要物性参数 |
4.2 历史拟合 |
4.3 注入参数优化 |
4.3.1 不同注入体系模拟 |
4.3.2 不同注入量模拟 |
4.3.3 不同注入时机模拟 |
4.3.4 不同注入方式模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油藏基本概况 |
1.1 区块地质概况 |
1.2 构造与断层 |
1.3 储层特征 |
1.3.1 储层层序 |
1.3.2 油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特征 |
1.3.3 储层敏感性分析 |
1.4 流体性质 |
1.5 油藏温度与压力 |
1.6 油藏类型 |
1.7 区块控制地质储量 |
第二章 油藏精细描述 |
2.1 沉积特征 |
2.1.1 分流平原相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 |
2.1.2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状砂体 |
2.1.3 三角洲内前缘相枝坨过渡状砂体 |
2.2 开采对象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 |
2.2.1 平面非均质性强 |
2.2.2 层间非均质性强 |
2.2.3 层内非均质性强 |
2.3 连通状况及控制程度 |
2.3.1 连通状况 |
2.3.2 聚驱控制程度 |
2.4 隔层发育情况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 |
3.1 三维地质建模 |
3.1.1 基础数据准备及网格划分 |
3.1.2 三维地质模型 |
3.2 油藏数值模拟 |
3.2.1 基础数据输入与网格划分 |
3.2.2 历史拟合 |
3.2.3 全区整体指标拟合 |
3.3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
3.4 剩余油平面分布规律 |
3.5 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四章 聚合物分子量筛选 |
4.1 设计原则 |
4.2 注入体系 |
4.2.1 B区块水质调查 |
4.2.2 抗盐聚合物现场应用情况 |
4.3 室内实验研究 |
4.3.1 聚合物产品理化性能检测 |
4.3.2 聚合物溶液增粘性评价 |
4.3.3 聚合物溶液抗剪切性能评价 |
4.3.4 稳定性评价 |
4.3.5 流变及粘弹性评价 |
4.3.6 流动性实验评价 |
4.3.7 驱油实验评价 |
4.3.8 注入浓度优选 |
4.4 聚合物分子量的确定 |
4.4.1 区块聚合物分子量 |
4.4.2 前置段塞单井分子量个性化设计 |
第五章 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
5.1 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1.1 全区聚合物浓度设计 |
5.1.2 单井聚合物浓度的设计 |
5.2 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2.1 全区聚合物用量的确定 |
5.2.2 前置段塞大小的确定 |
5.3 注入速度的确定 |
5.3.1 常规方法公式来确定最高注入压力与注入速度的关系 |
5.3.2 考虑注采井距与注入强度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3.3 考虑套损确定合理注入速度 |
5.4 注入参数设计结果 |
5.5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5.5.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 |
5.5.2 聚合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三元复合驱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聚合物驱发展现状 |
1.2.2 三元复合驱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XB区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及现状 |
2.1 油田基本情况 |
2.2 XB区块化学驱适应性分析 |
第三章 聚合物优选及评价实验 |
3.1 适用的聚合物产品筛选及评价 |
3.1.1 聚合物流变性 |
3.1.2 聚合物增粘性 |
3.1.3 聚合物抗剪切性 |
3.1.4 聚合物抗盐性 |
3.1.5 聚合物稳定性 |
3.1.6 聚合物抗碱性 |
3.1.7 聚合物耐温性 |
3.2 聚合物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优选及性能评价 |
4.1 表面活性剂优选及评价实验 |
4.1.1 表活剂与地层水配伍性 |
4.1.2 表活剂抗盐性 |
4.1.3 表活剂与碱的配伍性 |
4.1.4 表活剂乳化性 |
4.1.5 表活剂稳定性 |
4.1.6 表活剂驱油性 |
4.1.7 与防砂、固砂体系配伍性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弱碱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层段及段塞组合优选 |
5.1 三元复合驱驱油实验条件 |
5.2 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浓度优选 |
5.2.1 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优选 |
5.2.2 三元复合体系碱、表面活性剂浓度优选 |
5.3 三元复合体系段塞用量大小优选 |
5.4 三元复合驱注剂层段组合优选 |
5.5 三元复合驱注入速度优选 |
5.6 三元复合驱段塞组合优选 |
5.7 XB区块弱碱三元复合驱经济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泡沫改良剂配方 |
1.2.2 泥浆添加剂配方 |
1.2.3泡沫的渣土改良实验 |
1.2.4泥浆及聚合物的渣土改良实验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改良剂对砂卵石土的微观作用机理 |
2.1 泡沫性能与渣土改良机理 |
2.1.1 表面活性剂的发泡机理 |
2.1.2 泡沫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3 泡沫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2 泥浆组构与渣土改良机理 |
2.2.1 泥浆的组成与微观结构特征 |
2.2.2 膨润土泥浆性能 |
2.2.3 泥浆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3 聚合物特性与渣土改良机理 |
2.3.1 聚合物分子结构特征 |
2.3.2 聚合物的主要应用性能 |
2.3.3 聚合物改良砂卵石土的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良剂性能评价体系与实验设计 |
3.1 泡沫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3.1.1 泡沫性能参数 |
3.1.2 发泡实验方法 |
3.1.3 半衰期影响因素测试 |
3.1.4 泡沫性能评价方法 |
3.2 泡沫原液性能评价指标与优选方法 |
3.2.1 商用泡沫剂性能测试 |
3.2.2 原液性能评价指标 |
3.2.3 配方正交优选方法 |
3.3 触变型泥浆性能测试方法 |
3.3.1 流变性参数与测试方法 |
3.3.2 触变性效果测试 |
3.3.3 土体改良效果评价 |
3.4 自压式刀盘动态剪切模型装置 |
3.4.1 模型实验装置设计 |
3.4.2 设备操作与主要参数 |
3.4.3 基本实验参数的设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改良剂配方研制 |
4.1 发泡剂与稳泡剂材料的优选 |
4.1.1 发泡剂的优选 |
4.1.2 聚合物的优选 |
4.1.3 助剂的优选 |
4.2 正交复配优选实验 |
4.2.1 聚合物稳泡剂正交复配 |
4.2.2 非增粘类稳泡剂正交复配 |
4.2.3 MDPS成分分析 |
4.3 低温性能的改进与原液配方 |
4.3.1 低温对原液性能的影响 |
4.3.2 增溶剂的筛选 |
4.3.3 增溶剂复配浓度的优选 |
4.3.4 泡沫原液配方与配置方法 |
4.4 自制泡沫剂综合性能测试 |
4.4.1 原液物性与发泡性能对比 |
4.4.2 泡沫剂耐酸碱盐性能对比 |
4.4.3 原液的耐低温稳定性对比 |
4.4.4 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 |
4.5 泡沫剂对砂卵石土室内改良实验 |
4.5.1 泡沫对土体流塑性改良实验 |
4.5.2 泡沫对土体渗透性改良实验 |
4.5.3 泡沫对土体剪切扭矩改良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分子触变型泥浆配方研制 |
5.1 实验材料与优选方案 |
5.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
5.1.2 材料配置方法 |
5.1.3 实验设计与优选流程 |
5.2 膨润土与N-触变剂浓度的优选 |
5.2.1 膨润土浓度的确定 |
5.2.2 N-触变剂浓度的优选 |
5.2.3 P/N型泥浆机理分析 |
5.3 流塑性改良效果优选 |
5.3.1 泥浆与P/N型泥浆对比分析 |
5.3.2 掺入比对塌落度的影响 |
5.3.3 砂卵石渣土塌落度建议 |
5.4 抗渗性能改良效果优选 |
5.4.1 P/N型泥浆掺入比的确定 |
5.4.2 硅酸钠复配比例的优选 |
5.4.3 聚合物复配效果的优选 |
5.4.4 砂砾石抗渗性改良效果验证 |
5.5 高分子触变型泥浆的应用与建议 |
5.5.1 优选配方与A/B液配置方法 |
5.5.2 材料应用成本分析 |
5.5.3 现场使用方法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良剂的工程现场试验研究 |
6.1 北京地铁19 号线工程试验研究 |
6.1.1 工程概况与施工地层 |
6.1.2 施工问题与现场改良方法 |
6.1.3 泡沫对刀盘扭矩的改良试验 |
6.1.4 泡沫对刀具减磨作用分析 |
6.2 北京地铁8 号线工程试验研究 |
6.2.1 工程概况与施工地层 |
6.2.2 地下水与地层渗透性 |
6.2.3 施工问题与现场改良方法 |
6.2.4 泡沫对喷涌的改良试验 |
6.3 掘进参数分析与改良剂的选用 |
6.3.1 盾构掘进参数相关性分析 |
6.3.2 掘进参数反应的施工问题 |
6.3.3 改良剂的选用与参数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提高旋流器含聚适用性的降粘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聚合物在采油工业中的应用 |
1.2.1 水驱油机理 |
1.2.2 聚合物驱油机理 |
1.3 聚合物驱油技术对旋流器的影响 |
1.3.1 旋流器的发展 |
1.3.2 旋流器在采油工业中的应用 |
1.3.3 含聚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1.4 聚合物溶液的降粘方法概述 |
1.4.1 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因素 |
1.4.2 聚合物的机械降解 |
1.4.3 聚合物的热降解 |
1.4.4 聚合物的生物降解 |
1.4.5 聚合物的化学降解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介质粘度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2.1 旋流器选型 |
2.2 目标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及工作原理 |
2.2.1 结构参数 |
2.2.2 工作原理 |
2.3 网格划分 |
2.4 基本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
2.4.1 基本控制方程 |
2.4.2 湍流模型 |
2.5 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2.6 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验证 |
2.7 粘度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2.7.1 速度场 |
2.7.2 压力场 |
2.7.3 油相体积分数 |
2.7.4 分离效率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合物含量对介质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 |
3.1 流体流变特性分类 |
3.1.1 牛顿流体 |
3.1.2 非牛顿流体 |
3.2 聚合物溶液的配制方法 |
3.3 流变测量实验 |
3.4 测量结果分析 |
3.4.1 剪切速率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3.4.2 流变数据曲线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聚介质数值模拟与降粘装置设计 |
4.1 非牛顿流体数值模拟方法 |
4.2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
4.2.1 速度场的影响 |
4.2.2 压力场的影响 |
4.2.3 油相体积分数的影响 |
4.2.4 聚合物溶液在旋流器内粘度的变化 |
4.3 机械降粘装置的提出 |
4.3.1 变径通道剪切装置初始结构 |
4.3.2 初始结构模拟结果分析 |
4.4 变径通道剪切装置结构改进 |
4.5 降粘装置正交试验 |
4.5.1 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 |
4.5.2 试验选表 |
4.5.3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 |
4.5.4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4.6 基于PBM模型的离散相油滴粒径研究 |
4.7 降粘装置与旋流器的串联分析 |
4.7.1 降粘装置与旋流器一体化流体域模型建立 |
4.7.2 降粘装置对旋流器油相体积分数的影响 |
4.7.3 降粘装置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室内实验 |
5.1 实验工艺及装置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过程 |
5.3.1 实验步骤 |
5.3.2 实验数据测量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油滴粒径分析 |
5.4.2 分离效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具有颗粒内核的支化型抗盐驱油聚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 |
1.2.2 耐温抗盐单体聚合物 |
1.2.3 疏水缔合聚合物 |
1.2.4 两性离子聚合物 |
1.3 支化结构聚合物 |
1.3.1 超支化聚合物 |
1.3.2 多糖类接枝聚合物 |
1.4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抗盐单体筛选及线性聚合物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2 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2.2.3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分析方法 |
2.3 结果讨论 |
2.3.1 功能单体筛选 |
2.3.2 合成条件优化 |
2.4 聚合物表征分析 |
2.4.1 热重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核磁共振分析 |
2.4.4 元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颗粒筛选和支化聚合物合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 |
3.2.3 聚合物的合成 |
3.2.4 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分析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不同颗粒的影响 |
3.3.2 引发剂的影响 |
3.3.3 pH 值的影响 |
3.3.4 引发温度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3.4 表征分析 |
3.4.1 粒径分析 |
3.4.2 Zeta电位分析 |
3.4.3 热重分析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核磁共振分析 |
3.4.6 透射电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性能评价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测试方法 |
4.3 聚合物溶液性能评价 |
4.3.1 无机盐离子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4.3.2 温度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4.3.3 剪切应力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4.3.4 聚合物溶液的老化性能分析 |
4.3.5 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提高采收率方法 |
1.3 复合体系国内研究发展 |
1.4 三类油层特点及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室内性能评价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粘度变化 |
2.1.3 剪切性能 |
2.1.4 温度变化 |
2.1.5 乳化效果 |
2.1.6 注入粘度的研究 |
2.1.7 注入速度的研究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聚合物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2.2.2 剪切性能的影响 |
2.2.3 温度的影响 |
2.2.4 乳化效果的稳定性 |
2.2.5 注入粘度的适应性 |
2.2.6 注入速度的适应性 |
第3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步骤及方案 |
3.1.3 残余油分布规律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驱油动态分析 |
3.2.2 沿程压力变化特征 |
3.2.3 残余油分布规律 |
第4章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沿程浓度及性能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聚合物浓度的测定 |
4.1.3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测定 |
4.1.4 碱浓度的测定 |
4.1.5 复合体系粘度的测定 |
4.1.6 界面张力的测定 |
4.1.7 乳化效果的观察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1 聚合物浓度变化规律 |
4.2.2 碱浓度变化规律 |
4.2.3 表面活性剂浓度变化规律 |
4.2.4 体系粘度变化规律 |
4.2.5 体系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
4.2.6 体系乳化效果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调剖堵水剂研究现状 |
1.2.2 乳液聚合物调剖体系研究现状 |
1.2.3 聚合物驱油机理 |
1.2.4 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乳液聚合物室内静态性能评价及优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固含量的测定 |
2.2.2 乳液聚合物母液及目标液的配制方法 |
2.2.3 溶解分散性 |
2.2.4 粘度评价 |
2.2.5 界面张力 |
2.2.6 粒径分布 |
2.2.7 微观形貌表征 |
2.3 乳液聚合物的静态性能评价 |
2.3.1 乳液聚合物的固含量 |
2.3.2 溶解分散性 |
2.3.3 乳液聚合物的粘度评价 |
2.3.4 界面张力 |
2.3.5 粒径分布 |
2.3.6 微观形貌表征 |
2.3.7 溶胀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乳液聚合物老化特性研究 |
3.1 乳液聚合物流变动力学特征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流变性 |
3.1.4 粘弹性 |
3.2 乳液聚合物的岩心流动性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方法 |
3.2.3 不同老化时间下的乳液聚合物的流动性 |
3.2.4 不同渗透率岩心中乳液聚合物的流动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乳液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 |
4.1 单管圆柱岩心驱油实验评价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非均质条件下乳液聚合物的调剖效果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组合段塞尺寸优化 |
4.3.1 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先导试验区地质开发特征研究 |
2.1 试验区选区 |
2.2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
2.2.1 构造特征 |
2.2.2 储层特征 |
2.2.3 岩石润湿性 |
2.2.4 流体性质 |
2.2.5 油藏压力和温度 |
2.2.6 储量分布 |
2.2.7 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 |
2.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2.3.1 试验区开发历程 |
2.3.2 试验区开发现状 |
2.3.3 开发效果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元驱体系实验研究 |
3.1 研究前准备工作 |
3.2 驱替剂的研究与筛选 |
3.2.1 聚合物的研究与筛选 |
3.2.2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筛选 |
3.2.3 聚/表二元体系配伍性研究 |
3.2.4 聚/表二元渗流特征研究 |
3.3 岩芯驱油实验及结论 |
3.3.1 岩芯驱油实验 |
3.3.2 二元体系室内实验结论 |
3.4 二元驱数值模拟研究 |
3.4.1 模型选择 |
3.4.2 模拟规模 |
3.4.3 模拟参数准备 |
3.4.4 静动态历史拟合 |
3.4.5 试验区静动态拟合 |
3.4.6 优化注入参数 |
3.4.7 开发效果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矿场试验 |
4.1 矿场实施方案 |
4.1.1 注入参数 |
4.1.2 配注方案设计 |
4.1.3 开发指标预测 |
4.2 矿场试验及跟踪分析 |
4.2.1 单井试注 |
4.2.2 试验区投注 |
4.2.3 矿场跟踪分析调整 |
4.2.4 实施效果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产生的背景 |
1.1.1 三次采油的含义 |
1.1.2 三次采油发展趋势 |
1.1.3 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方法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4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整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注聚工艺地面流程及对注入设备的需求 |
2.1.2 聚合物溶液性质 |
2.2 注聚合物泵的整体设计方案 |
2.2.1 注聚合物泵的基本原理 |
2.2.2 基本性能指标的确定 |
2.2.3 主要结构的确定 |
2.2.4 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三章 注聚合物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3.1 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分析 |
3.1.1 聚合物溶液流动现象 |
3.1.2 流动速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3.1.3 二次流动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
3.2 液力端流道设计 |
3.3 液缸体及部分部件的结构设计 |
3.3.1 液缸体及部分部件设计 |
3.3.2 液缸体及部件的材料选择 |
3.4 泵阀的理论设计计算 |
3.4.1 泵阀设计的一般原则 |
3.4.2 泵阀的尺寸设计计算 |
3.4.3 库式条件 |
3.5 小结 |
3.5.1 提高注聚泵的保粘率的措施 |
3.5.2 提高注聚泵的可靠性的措施 |
第四章 室内试验和矿场应用 |
4.1 性能测试 |
4.1.1 室内试验 |
4.1.2 矿场试验 |
4.2 矿场应用 |
4.3 产品的系列化 |
4.3.1 划分原则 |
4.3.2 机座划分及各性能参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提高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Z区块深部调驱体系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D]. 张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B区块二类聚合物驱剩余油潜力及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王博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XB区块低渗透油藏化学驱适应性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李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砂卵石地层新型渣土改良材料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 周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提高旋流器含聚适用性的降粘装置研究[D]. 卜凡熙.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具有颗粒内核的支化型抗盐驱油聚合物研究[D]. 费东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弱碱三元复合驱在三类油层中长距离运移性能变化规律研究[D]. 陈宇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乳液聚合物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研究[D]. 魏秋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枣园油田官109-1断块二元驱先导试验研究与应用[D]. 任建芳.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10]三柱塞注聚合物泵的结构特性分析与设计[D]. 王云川.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