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教育券”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欢[1](2019)在《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研究(1948-2018)》文中认为早期保教是保障儿童身心安全与健康、奠定儿童终身学习基础的社会公益事业,让所有儿童接受高质量早期保教是促进社会公平、培养未来人才的重大民生工程。但是,囿于公共财政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约束,如何实现早期保教优质普惠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我国在过去的30年里推进了学前教育市场化,依靠社会力量实现了供给规模的快速扩大和普及水平的稳步提升。但同时也要承认,我国学前教育底子薄、欠账多,在市场化过程中又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和部分私立幼儿园价格虚高、过度营利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在党和国家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全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背景下,探索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耦合路径,是实现公办民办并举、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的必然诉求。英格兰0-5岁早期保教虽然也主要由社会力量供给,但通过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已经基本普及了优质的服务。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市场失灵的困境,基于市场参与者有机联动的微观经济学视角,采用文献研究、实地研究的史料收集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的史料分析方法,对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进程进行了历史研究。研究发现,英格兰政府从参与市场和塑造市场两个维度,构建了以直接供给、委托代理、规制管理、市场支持和市场信息五大干预杠杆为主轴的市场失灵干预框架。本研究根据该框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及其与保教市场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对三大历史阶段的比较分析和对干预成效的评鉴,为我国新时代学前教育治理提出了启示与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对英格兰政府早期保教市场干预框架进行了学理分析。本章阐述了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表现以及政府干预的一般策略,并基于对早期保教服务私人与社会价值的分析,说明了早期保教市场失灵的特殊性、必然性和可采取的应对举措。英格兰早期保教市场干预框架的目的是通过建设“有为政府”实现“有效市场”,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规避市场失灵。第二章描绘了1948年至1997年,英格兰政府有限干预致使早期保教市场粗犷扩张的历史阶段。本章分别追溯了英格兰公立、私立早期保教服务的产生缘起,说明了公立供给兜底功能的由来,以及私立供给多样性的原因。英格兰政府为了保护儿童的安全,对私立早期保教强制注册和督导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由于规制管理十分有限而且不成系统,原生早期保教市场呈现学位供给地域均衡性差、保教质量稳定性低的特征。第三章呈现了1997年至2007年,英格兰政府全面干预促进早期保教市场走向成熟的历史阶段。在市场参与方面,儿童中心和早期卓越中心赋予了公立保教全新的时代意义,免费学位政策则通过购买私立部门的服务刺激了私立供给的增长。在市场塑造方面,初步建成了以法定质量标准、师资从业标准和注册督导制度为内容的规制体系,并确立了市场支持结构的基本形态。地方治理是这一阶段在中央统筹下产生的新事物,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历经了从伙伴关系成员到民主战略领导的转变。全面干预取得了卓越成效,推动了早期保教市场走向成熟,实现了质量的基本稳定和供需的基本平衡。第四章追溯了2008年至2018年,英格兰政府深化改革但引发早期保教市场发展困境的历史阶段。在市场参与方面,强化了公立部门的兜底功能,扩大了学位购买的范围并提高了拨款透明性,但整体参与程度因财政紧缩而降低。在市场塑造方面,不断修订以儿童为中心的法定质量标准及其配套的监管制度和师资要求,不断扩大家庭保教支出补偿范围。在地方治理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协同委托市场管理流程,加强了保教信息互联网平台的建设,但解除了地方政府质量支持的法律责任。继承既有干预框架、深化市场作用的改革思路引发了早期保教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困境。第五章对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进行了评鉴,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本章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1948年以来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政策工具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虽然英格兰政府基本有效应对了市场失灵,但只有超越市场话语体系、深化政府才能突破当前的困境。基于英格兰经验,我国新时代学前教育在宏观治理层面应协调三大政策目标间的冲突、把握五大干预杠杆间的平衡;在中观治理层面,应注意坚守公办学前教育的价值归属、研发儿童中心的过程质量实践标准、健全注册督导制度、建设质量信息公共平台;在微观治理层面,地方政府应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切实推动供需平衡和有效支持质量提升。
方欣月[2](2019)在《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研究 ——以美国教育券制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中国政府面对的一大教育发展难题。为了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政府购买基础教育服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目前,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面临立法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本研究旨在以美国教育券为例对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进行机制分析,进而反思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政府购买基础教育服务政策作为逻辑起点,在借助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理论、政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进行机制分析。通过同类比较法、关键词分析法对中国、美国、荷兰、瑞典等各国的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采用个案分析法对威斯康星州的教育券制度进行个案研究,采用描述分析法对美国教育券制度实践进行整体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美国教育券制度的价值理念、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实践效果,并对中国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1)教育券制度的特征包括环境复杂性、地区适应性。(2)美国教育券制度的作用机制包含发展机制和补偿机制。通过构建新型的学校关系、发挥家长的自由择校权,达到学校间竞争的目的,形成发展机制;通过目标群体的选择、制度运行方式,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形成补偿机制。(3)美国教育券制度中,政府角色进行了转变,政府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监督者、评价者、建议者等多重身份转向服务者。通过构建公众参与的平台,即择校机制,促进公共利益的表达和实现。(4)美国教育券实践效果包括教育质量的多维度提供、教育机会的补偿性公平,但也存在问题,教育券成本过高、学校间的恶性竞争、只对中等收入家庭有益。因此,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本文对中国政府购买基础教育服务提出以下对策:(1)完善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立。(2)建立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3)建立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专项的财政资金。
祝志芬[3](2017)在《教育券视角下义务教育择校治理研究》文中提出义务教育择校问题不是某一国家单独存在的现象,而是全世界范围内所具有的共性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已制定、实施择校政策,其中美国的择校政策较为完善。以美国的教育券制度为研究对象,基于择校政策实践发展状况,揭示其影响与价值。并深入分析教育券的制度环境,力图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王玉风[4](2017)在《教育券制度参照下公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审视》文中研究说明高增长的财政性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自2012年来教育财政性拨款实现了“超常规”的快速增长,超额提前完成了“4%目标”,但是制约高等教育财政性拨款的体制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政府--高校”的拨款机制下办学成本无法体现,高校竞争动力不足、服务理念差、高教资源配置排斥市场以及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等问题都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教育券作为西方国家对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一种制度性创新,它是以消费者(家长或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学生--高校”的三元拨款机制,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是在分析国外教育券制度以及我国财政拨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教育券制度作为公立高校财政拨款机制的制度性补充,解决二元拨款机制下所产生的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教育机会公平问题、教育管理效率问题以及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从而补充完善现有高等教育拨款机制,以促进高校协调发展,满足学生教育选择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体现财政拨款的公平和效率。
刘谋智[5](2017)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大发展,国家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进行了剧烈分化,人口大迁移,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务工人员。对于这些流动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无可否认,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还是严重不足。从外地流入的流动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不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对生源输出地和输入地都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急待解决。同时由于30年的改革,教育也积聚了许多沉苛弊病。如教育不均衡现象突出、留守儿童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公立学校效率低下、在沿海地区公立学校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等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8月15日,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试行“电子公共教育券”(以下称电子教育券),在全国来说都具有创新性。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流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通过电子公共教育券予以补助。这就开始了电子教育券仲恺化的实践与探索。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电子教育券是对国内外许多教育券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当前介绍教育券的研究很多,但做电子教育券的实践研究还是第一个。电子教育券是教育券在新时代的一个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概念。也是经济发展快速,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对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尝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教育券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分析了其优劣与不足。在借鉴国内外电子教育券经验的基础上,对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进行了实证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的电子教育券,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不是仲恺区户籍的流动务工人员,其子女在仲恺区所辖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根据电子学籍平台及身份户口信息,政府给予小学阶段每生1300元/年,初中阶段给予每生2100元/年的电子教育券补助。电子教育券的实施为公立学校分流了生源,缓解了学位紧张的压力。同时又支持和发展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提高了两类学校的资源利用率,这一政策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也更加的公平,对于区域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近5年的尝试,电子教育券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仲恺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大发展,在校生人数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扶持与资助,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也参与到了义务教育当中。如房地产开发商都投入巨资建设配套学校;许多名校都相继在仲恺区开办学校。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满意度高,获得感强。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仲恺工作、定居,为仲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及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实践我们也发现电子教育券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电子教育券的财政保障缺乏可持续性、民办学校功利化趋向明显、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相关的信息平台没有建设起来等一些问题,这对以后其他地区的电子教育券实践将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对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也有积极的意义。
谭春芳[6](2016)在《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研究—法律的视角》文中指出黑人、贫困群体、语言少数族裔和残疾学生是美国基础教育中的弱势群体,美国主要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基础教育公平。20世纪50-80年代,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基础教育机会均等;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成为联邦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试图分析半个世纪以来相关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内容、实施及其基础教育公平效果。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明选题缘由,对教育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质量公平、法律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国内外重要的相关文献,并限定研究内容。第一章分析布朗案的具体过程,布朗案是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法律保障的肇始。普莱西案“隔离但平等”判决使种族隔离合法化,根据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联邦最高法院于1954年做出的第一次布朗案判决从法律意义上结束了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判决遭到南部各州的强烈抵制。1955年的第二次布朗案判决提出以“十分谨慎的速度”推进种族合校,种族合校进程缓慢。在1968年的格林案判决中,联邦最高法院要求建立单一、非种族的教育制度,种族合校的速度加快。1969年的斯旺案判决要求学区配置校车接送学生,以推进种族融合。但在1974年的米利肯案中,联邦最高法院没有支持跨学区救济的主张,种族合校速度减缓。第二章阐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法律保障的拓展。20世纪60年代后,联邦立法将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受益群体扩大至贫困群体、语言少数族裔和残疾学生。1965年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希望通过联邦政府的资助,使贫困儿童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法案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项目设置和资金使用混乱、实施人员短缺等问题。1968年,《双语教育法》出台,不再限制非英语教学,认可了母语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随着法案的多次修订,英语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英语熟练”最终成为双语教育的目标。加强英语教学是语言少数族裔学生获得均等教育机会的重要保障。1975年,国会通过《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其目的在于保障所有残疾儿童都能获得免费适合的公立教育,向残疾儿童提供能满足其独特需要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使特殊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增加,特殊教育对残疾儿童表现的改善起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程序保护实施效果不理想、对残疾学生鉴定不可靠等问题。第三章阐述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法律保障的萌芽。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中》报告使美国社会意识到教育质量危机,制定教育标准、实施择校成为美国推进教育质量公平的主要途径。1989年的夏洛特斯维尔教育峰会提出了美国教育应该达到的6项目标,这些目标重视学习标准和结果。1994年国会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帮助各州制定标准以及相应的评价系统,以保障所有美国儿童均等的教育机会和高水平的教育成就。《改善美国学校法案》致力于使学生获得有挑战性的州教育内容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为所有孩子制定的有挑战性的州成绩标准。但是,通过对弱势和优势学生成绩的比较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群体学生的成绩提高幅度很小,弱势学生和优势学生的成绩差距基本呈扩大趋势,基础教育质量不公平程度提高。教育券、磁石学校和特许学校是美国主要的择校形式,择校为低收入和少数族裔学生提供了选择优质学校的机会。对于择校的教育质量公平效果,争议很大,但不能否认的是,教育质量公平是立法的重要价值选择。第四章探讨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法律保障的完善。以2002年《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为起点,联邦政府开始通过强制性的立法缩小成绩差距。法案Title Ⅰ的目的是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业成绩。法案的执行遭到一些阻力,教育部放宽了一些执行条款的要求。《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 Ⅲ为《英语熟练水平有限及移民学生的语言教学》,其基本目的是使英语熟练水平有限学生达到英语熟练,使英语学业成绩达到高水平、达到同所有学生一样的有挑战性学业内容标准和学业成绩标准。2004年的《残疾人教育促进法》修订了高质量教师的标准、学生评估制度、问责制度和个别化教育项目。在贫富学生、黑白学生、英语熟练水平有限学生和非英语熟练水平有限学生、残疾和正常学生成绩差距变化的25组数据中,13组成绩差距缩小,4组成绩差距未变,8组成绩差距扩大,可以说,法案对缩小成绩差距,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公平起到了作用。结语部分总结二战后法律视角下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的基本特征、经验,并对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的演进进行了反思。本研究认为,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的演进有三个主要特征:从保障基础教育机会均等到保障教育质量公平,从重视教育投入公平到重视教育产出公平,从对弱势群体的隔离到各群体的融合。演进的特点有: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根据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法案,满足不同时期基础教育公平的需求;制定可操作性的法律文本,保障基础教育公平条款的有效实施。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的演进值得反思,各主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使基础教育公平的推进举步维艰,法律对推进基础教育公平起到了作用,但其作用有限。
曾媛媛[7](2015)在《美国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券理论主张将教育资金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到家长手中,家长利用教育券为子女选择想要就读的学校,学校根据收到的教育券数量向政府兑换相应的教育经费。由政府提供教育资金供家长进行学校选择的教育券被称为“公共教育券”。公共教育券的核心是学校选择即政府赋予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力,是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一种途径。自教育券理论提出以来,尤其是公共教育券计划正式付诸实践后,教育券一直饱受争议。美国的公共教育券计划不仅在本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给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价值。笔者选取美国的公共教育券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比较法、个案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公共教育券计划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对公共教育券计划发展的影响,展现美国公共教育券计划的相关文件、实践发展状况、遇到的阻力以及受到的争议,揭示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影响与价值。本文将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初步尝试(1961年——1980年)、不同模式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成功推行(1981年——2000年)、公共教育券计划的逐步推广(2001年——今)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教育状况都影响了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初步尝试期:教育券理论处在修改、完善阶段。在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制定的教育券计划的指导下,以及“学费计划”奠定的实践基础上,罗契斯特、洛克等学区推行了公共教育券计划,虽然以失败告终,却拉开了公共教育券计划发展的序幕;不同模式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成功推行:联邦、州和地方出台的与公共教育券相关的文件逐渐增多,密尔沃基市、克利夫兰市、佛罗里达州成功推行的公共教育券计划分别形成了“促进教育公平”、“收入关联教育券”、“提高教育质量”、“针对残疾学生”四个不同的模式。虽然如此,但是每项计划在发展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逐步推广期:此时,由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以及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不同态度的直接影响,全美的公共教育券计划并没有大规模地展开,而是出现了逐步推广。除了“一州两市”公共教育券计划继续曲折发展以外,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科罗拉多州、佐治亚州、路易斯安那州、犹他州、印第安纳州等地区也开始推行公共教育券计划。公共教育券计划推动“自由竞争”理念在美国的传播与实践;美国政府通过公共教育券计划赋予家长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力;公共教育券计划动摇了公立学校在美国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打破了科层制的教育体系,试图改革美国的教育制度;公共教育券计划将传统的“政府——学校——学生”转变为“政府——学生——学校”的教育资金配置;公共教育券计划调整了美国教育改革的思路,美国的教育改革对象开始转移到学校教育之外;公共教育券计划在合法性、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在改革美国教育制度上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激烈的争议推动美国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理论界掀起了教育券研究的热潮,一些地区在教育的不同领域推行教育券计划,试图以此解决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
蒯凤仙[8](2015)在《关于教育券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教育券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代金币。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教育券项目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但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教育配置方式的缺陷导致公民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均衡,贫困家庭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剥夺。因此,提升学校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当今社会和谐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了目前我国实施教育券的意义及阻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王伟[9](2015)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幼儿教育能够为儿童的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和促进教育公平,培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幼儿教育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益处均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质量低下的幼儿保教服务不仅对个体和社会无益,甚至会阻碍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由于公共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家长对幼儿教育服务的需求,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并占据整个幼教事业的半壁江山。然而,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市场的不成熟、不规范以及政府监管与扶持的缺位,导致民办幼儿园教育良莠不齐、质量总体低下。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教育都有极强的正外部效益。因此,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需要政府干预。然而,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行动中政府治理的现状如何?政府治理存在哪些问题?政府治理如何有效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质量和质量的持续提升?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对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价值,对我国民办幼儿园发展的特殊意义和现实境况的认识,以及政府治理的关键角色,从政府治理的视角研究如何保障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是现实所需和理论所趋。本研究包括“理论阐释”、“现状考察”和“路径建构”三个部分,共五章内容。第一部分“理论阐释”。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和第一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本部分主要运用文献法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治理及政府治理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旨在通过对政府治理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厘清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和政府治理的结构要素,探明政府治理与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政府治理目标、治理内容、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四个维度建构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现状考察”。具体内容是第二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现状考察”。本部分主要运用了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首先,从民办幼儿园准入、政府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办学行为监管、质量评估以及幼儿发展数据监测等6个维度,对重庆、安徽、天津等25个省市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收集与分析;其次,从质量监管与质量促进两个维度对西部某直辖市4个区县的4名幼教管理干部、4名教研员和8名民办幼儿园园长进行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与分析。它旨在审视与考察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的定位、治理内容的设计、治理主体的角色与职责、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并厘清政府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三部分“路径建构”。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第四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结构的重构”和第五章“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运用”。本部分主要运用文献法梳理与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旨在通过对我国政府治理困境的分析和国外政府治理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从政府治理目标与内容的设计、政府治理结构的重构与政府治理工具箱的建构四个着力点构建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有效路径。基于上述的考察、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政府治理是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杠杆。这种杠杆效应的发挥建基于政府对市场力量、社会力量的调动与聚集,从而完善政府治理的结构,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主体的有效互动与合作,形成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合力。2.政府治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效果受到治理目标的定位、治理问题特性的明晰、治理主体的角色、治理工具的选择运用,以及外部制度条件和资源的影响与制约。3.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单一的政府治理工具都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因此需要综合运用“权威工具”、“激励工具”、“象征与规劝工具”、“能力建设工具”、“学习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方能有效的实现治理目标。4.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中政府治理存在问题:一是政府治理目标模糊且缺乏针对性。二是政府治理内容的“片面化”、“条块化”、“表层化”。三是政府治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结构失衡。市场力量过于强大、政府和社会力量弱小、政府用力错位。四是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理想化”、“行政化”、“单一性”和“依赖性”。五是政府治理工具运用的异化。权威工具运用的“一刀切”、激励工具运用的力度不够、能力建设工具的运用缺乏针对性、象征与规劝性工具运用效果不明显、学习工具运用较少、系统变革工具与其他工具组合程度较低。5.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的设计应坚持公平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层次性四个原则。总目标致力于确保所有民办幼儿园达到最低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保基本”和“促提升”的总目标,“黑园”、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教育质量评估与业务支持、家长参与、幼儿入学准备和发展数据的监测等问题亟需政府治理。6.“三强一体”的治理结构是实现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的重要前提。在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行动中政府、市场、社会与民办幼儿园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各自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承担质量保障行动的相应责任。7.“治理工具箱”的构建是实现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的实践策略。“治理工具箱”建构是指引入新的治理工具和改变原有治理工具的具体运作来实现治理工具的创新。为实现“保基本”和“促提升”的治理目标,针对民办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保障,分别建构了相应的政府治理工具箱。已构建的政府治理工具箱包含民办幼儿园分类分层准入制度、民办幼儿园公共财政投入与激励制度、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制订幼儿园课程标准与监测民办幼儿园课程实施、家长参与制度、幼儿学习与发展数据监测体系等治理工具,并配套了相应的实践策略。
田长贵[10](2014)在《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幼儿教育不仅影响幼儿的终身发展,而且对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公共物品的视角看,幼儿教育兼具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属性,隶属于准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政府在幼儿教育服务的供给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包办幼儿教育。在我国公共财政尚不足以完全供给全社会幼儿教育服务的背景下,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是实现幼儿教育有效供给的可行路径。政府购买幼儿教育服务既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其关键在于引入何种市场机制。教育券是一种具有市场或准市场性质的有价证券,其作用机理在于藉由家长的教育选择权,促进办学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进而达到提高办学效率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教育券制度旨在改变教育资源的传统配置路径,从直接资助生产者变为补贴消费者,它从消费者的角度巧妙地移入市场机制以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解决公共教育问题。在教育券制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实施模式,但无论何种模式都以教育具有公共产品性质和政府对此有不容推卸的责任为基本价值判断。在此前提下所提出的教育券主张,包含以下价值目标:其一,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务,要保证教育福利的公平性;其二,政府的教育职能是有限的,市场可以有效提供的教育服务毋需政府直接供给;其三,政府的福利政策不仅要保证教育公平,还要维护教育市场的竞争效率和保护收益者的选择权。教育券制度蕴含着“公平”、“竞争”、“多元”、“合作”等治理理念,它与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是协同一致的。教育券是政府购买公共教育服务的创新治理机制,为推动公共教育服务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教育券制度是政府多元工具箱中的一种,它在本质上类属于凭单制,是凭单制在教育领域中具体应用形式。在我国幼儿教育中引入并实施教育券制度有助于促进幼儿园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不同群体的人本关怀。然而,幼儿教育券制度的实施也存在着适用性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教育券才能得到实施和推广:其一,教育券的实施以充足的财力为后盾;其二,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应该以幼儿教育的供需大致均衡为前提;其三,教育券制度的推行在幼儿教育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能够发挥更为充分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城市地区幼儿教育市场基本建立,幼儿教育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在我国部分地区幼儿教育中实施和推广教育券制度具有直接的可行性。国内外教育券实践都是对教育券理论的改良性运用,教育券理论所倡导的市场机制并不完全适合某国的政策环境。国内外教育券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实施幼儿教育券制度提供了诸多启迪。在“大政府,小社会”作用原理下,我国应因地制宜地实施和推广教育券制度,审慎设计教育券的制度文本,合理规避信息不对称问题,坚决杜绝“撇脂”现象的发生,从而在客观上推动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程。实现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券制度只是政府改革“箭袋”中的一支“箭簇”,因此教育券这一政府工具的运用与其它政府工具协同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政策效果。
二、关于“教育券”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教育券”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研究(194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政府有效干预早期保育教育市场是多国难题 |
(二)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具有典型意义 |
(三)英格兰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一)早期保教 |
(二)早期保教市场 |
(三)政府干预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早期保教市场的研究 |
(二)关于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研究 |
(三)关于英格兰早期保育教育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英格兰早期保教市场政府干预框架的学理分析 |
一、市场失灵的一般表现与早期保教市场失灵 |
(一)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因与常见表现 |
(二)早期保教市场失灵的原因与表现 |
二、政府干预的一般策略与早期保教市场政府干预 |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性策略与工具 |
(二)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策略解析 |
三、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路径选择与框架建构 |
(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耦合视角下的路径选择 |
(二)提供购买与监管引导:互动关系中的框架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有限干预致使早期保教市场粗犷扩张(1948-1996) |
一、战后英格兰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女性的觉醒 |
(一)福利国家的全面建立与新自由主义改革 |
(二)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与保教需求的增长 |
二、界定福利的边界:原生保教市场中的政府直接提供 |
(一)公立小学幼儿班教育取向及其历史溯源 |
(二)公立幼儿学校的保育取向及其历史溯源 |
三、守护安全的底线:原生保教市场中的政府规制监管 |
(一)原生早期保教市场萌芽发展的历史溯源 |
(二)私立保教供给强制注册制度的艰难探索 |
(三)保教督导制度从无到有从分权走向集权 |
四、有限干预的结果:保教市场供给不均衡质量不稳定 |
(一)多元供给应需而生,地域分布均衡性差 |
(二)保教实践多样,质量缺乏标准稳定性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府全面干预促进早期保教市场走向成熟(1997-2007) |
一、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布莱尔的“新英国” |
(一)第三条道路推行的政治经济背景 |
(二)第三条道路指引新工党治国方略 |
(三)第三条道路关照下的保教新战略 |
二、革新公平的定义:保教市场成熟过程中的政府提供与购买 |
(一)成立早期卓越中心,树立保教质量典范 |
(二)推广综合儿童中心,打破贫困代际循环 |
(三)购买私立部门服务,强制增加保教供给 |
三、塑造有效的市场:保教市场成熟过程中的政府监管与引导 |
(一)明确注册督导责任主体与最低质量标准 |
(二)出台法定质量框架,监管保教过程质量 |
(三)改革专业发展路径,引导师资水平提升 |
(四)实行供需双侧投入,支持市场参与主体 |
四、创新地方的治理:保教市场成熟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 |
(一)作为伙伴关系关键成员,探索地方自治 |
(二)成为民主战略领导,管理当地保教市场 |
五、全面干预的成效:保教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且质量趋于稳定 |
(一)供需基本实现平衡,资本盈利能力触顶 |
(二)保教实践开始融合,保教质量趋于稳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深化改革引发早期保教市场发展困境(2008-2018) |
一、政党更迭与财政紧缩的危机时代 |
(一)金融危机以后英国“消失的十年” |
(二)保育教育成为社会流动重要工具 |
二、强化市场的作用:后成熟保教市场中的政府提供与购买 |
(一)重申儿童中心干预功能,转向结果公平 |
(二)规范公立学位分配,精准扶持弱势儿童 |
(三)扩大服务购买范围,刺激供需二次增长 |
(四)免费学位拨款改革,不同部门公平竞争 |
三、维护市场的运转:后成熟保教市场中的政府监管与引导 |
(一)忠实儿童中心取向,持续修订质量框架 |
(二)健全注册督导制度,有效落实质量框架 |
(三)应对师资数量挑战,博弈质量提升路径 |
(四)补偿保教支出,鼓励家长延长就业时间 |
四、规范地方的治理:后成熟保教市场中的地方政府角色 |
(一)升级协同委托系统,完善市场管理流程 |
(二)构建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型政府 |
(三)支持质量提升的经验与解除责任的争议 |
五、深化改革的影响:保教市场供需平衡质量稳定但成本高昂 |
(一)供给波动平稳,灵活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
(二)供给成本高昂,威胁质量提升可持续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评析与启示 |
一、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英格兰早期保教市场干预工具的演变分析 |
(二)英格兰早期保教市场干预工具的成因分析 |
二、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成就、困境与展望 |
(一)成就:有为政府有效应对保教市场失灵 |
(二)困境:质量提升以及供给可持续性受阻 |
(三)展望:深化政府主导超越市场话语体系 |
三、英格兰政府干预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深化改革的启示 |
(一)英格兰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宏观治理的启示 |
(二)英格兰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中观治理的启示 |
(三)英格兰经验对我国学前教育微观治理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研究 ——以美国教育券制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政策研究的进程 |
(二) 有关教育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 |
(三) 有关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 |
(四) 有关教育券制度的研究综述 |
(五)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 |
(二) 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 |
(三) 教育券制度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选择理论:市场逻辑与实质民主的原则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与公民利益的博弈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参与到共同治理 |
四、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 |
第二章 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政策分析 |
一、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政策内容 |
(一) 关注购买主体的政策 |
(二) 关注承接主体的政策 |
(三) 关注购买内容的政策 |
二、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政策的主要特点 |
(一) 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 |
(二) 政策的生长性 |
(三) 地区政策间的相互联系 |
(四) 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多样化 |
(五) 政府购买服务的目的性 |
三、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政策的评析 |
(一) 毁誉参半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政策评价 |
(二) 优质教育服务的购买的标准化与个性化 |
(三) 充满包容性的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 |
第三章 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以美国威斯康辛州教育券制度设计为例 |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中新型的政府角色 |
(一)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
(二) 公共教育服务的管理者 |
二、美国教育券制度机制的运作 |
(一) 美国教育券制度机制的内涵 |
(二) 美国教育券制度机制的运作 |
三、美国教育券制度机制的分析 |
(一) 发展机制 |
(二) 补偿机制 |
四、美国教育券制度的特征 |
(一) 教育券制度实施环境的复杂性 |
(二) 教育券制度应用的适应性 |
第四章 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实施——基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育券制度的实践分析 |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历史发展 |
(一) 探索阶段 |
(二) 发展阶段 |
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教育券实施现状 |
(一) 以立法保障教育券实施 |
(二) 以项目推进教育券实施 |
三、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效果 |
(一) 教育质量的多维度发展 |
(二) 教育机会的补偿性公平 |
(三) 公立学校的应激性改进 |
四、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问题 |
(一) 教育券的成本过高 |
(二) 教育券造成恶性竞争 |
(三) 教育券只对中等收入家庭有益 |
第五章 中国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思考 |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对中国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启示 |
(一) 机制设计:以机制促进弱势群体教育和学校发展 |
(二) 治理方式: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治理 |
(三) 政府角色:放权与监管的有机结合 |
二、中国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在公共教育服务领域的“失灵” |
(二)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与不充分 |
(三)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改革尝试缺乏创新 |
三、对中国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建议 |
(一) 完善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建立 |
(二) 建立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 |
(三) 建立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专项的财政资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教育券视角下义务教育择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
二、中国教育券的实践与发展 |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环境的思考 |
1. 经济增长是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必要条件 |
2. 法律建设是推行教育券制度的保证条件 |
3. 价值取向是教育券制度路径依赖的重要决定因素 |
(4)教育券制度参照下公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教育券 |
1.3.2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券制度理论概述 |
2.1 教育券制度的思想基础 |
2.1.1 新自由主义理论(Neo-liberalism) |
2.1.2 新公共管理理论(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
2.1.3 教育公平理论(Educational fair theory) |
2.2 教育券制度的背景 |
2.3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内容与模式 |
2.3.1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内容 |
2.3.2 教育券制度的理论模式 |
2.4 教育券制度中的主体关系 |
2.5 传统管理教育经费制度与教育券制度的比较 |
小结 |
第3章 教育券参照下公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 |
3.1 教育管理效率问题 |
3.1.1 政府独立运作,缺乏透明度 |
3.1.2 财政压力巨大,高教经费不足 |
3.1.3 生均成本较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
3.1.4 高教经费利用率低,缺乏监管力度 |
3.2 教育机会公平、资源均等化问题 |
3.2.1 高教资源非市场化,学生没有自主择校权 |
3.2.2 拨款模式不合理,高教经费分配不均 |
3.2.3 财政投入结构不平衡,影响类型发展 |
3.3 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
3.3.1 高校激励效应不足,竞争动力不够 |
3.3.2 高校服务理念差,服务价格不完善 |
3.4 现有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局限性 |
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教育券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
4.1 美国高等教育券制实践 |
4.1.1 美国教育券制的由来 |
4.1.2 美国高等教育券的实施 |
4.1.3 美国教育券制的影响 |
4.2 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4.2.1 教育券制度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 |
4.2.2 个案分析 |
4.2.3 成效分析 |
4.3 教育券制度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机制的启示 |
小结 |
第5章 我国高等教育引入教育券财政拨款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5.1 我国高等教育引入教育券财政拨款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5.1.1 促进良好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建立 |
5.1.2 缓解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现状 |
5.1.3 提高高教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 |
5.1.4 保障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
5.1.5 推动高等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
5.1.6 确立高教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价格机制 |
5.1.7 增强高校教师危机意识,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 |
5.2 我国高等教育引入教育券财政拨款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
5.2.1 我国教育券难以推广的限制条件 |
5.2.2 实施高等教育券制度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
小结 |
第6章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券制度的建议 |
6.1 政府要转换“主导者”角色 |
6.2 高校要适应“企业者”新角色 |
6.3 学生及家长要正视“消费者”角色 |
6.4 政策监管定要到位 |
6.5 注意平衡试行地区的差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以往研究存不足与缺陷 |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框架 |
2.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流动人口子女 |
2. 义务教育 |
3. 教育券 |
4. 义务教育券 |
5. 电子教育券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新自由主义思想 |
2. 公共选择理论 |
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4. 教育公平理论 |
三、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实施电子教育券的必要性 |
(一) 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
1. 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
2. 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公平 |
(二) 实现教育效率的需要 |
1. 教育效率 |
2. 促进学校间的公平竞争 |
(三)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
1. 教育质量的现状 |
2. 提升教育质量 |
(四)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
1. 历史政策的遗留导致其教育权利受限 |
2. 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
四、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实践 |
(一)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实践情况 |
1. 仲恺区电子教育券的诞生 |
2. 实施目标 |
3. 发放对象 |
4. 发放流程 |
5. 制度保障及资金筹措 |
(二) 数据分析 |
1. 电子教育券实施三年的数据变化 |
2. 实施电子教育券所取得的成绩 |
(三)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使用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
1.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使用中的问题 |
(1) 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的财政保障缺乏可持续性 |
(2) 民办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明显 |
(3) 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 |
(4) 电子教育券实施需要的信息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 |
2. 问题成因分析 |
(1) 电子教育券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
(2) 教育券内在的缺陷 |
(3) 电子教育券制度与现有管理体制机制的冲突 |
(4) 政府在电子教育券信息平台建设上的投入不足 |
五、国内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券使用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 国外的教育券实践经验 |
1. 美国的教育券实践 |
2. 拉美国家的教育券实践 |
3. 欧洲国家的教育券实践 |
(二) 国内的教育券实践经验 |
1. 湖北监利“义务教育卡”制度 |
2. 浙江台州及安徽的补偿性教育券实践 |
(三) 国内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券实践经验的启示 |
1. 义务教育券的实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
2. 教育券的具体实施要融入市场运行的机制 |
六、完善仲恺高新区电子教育券实施的策略 |
(一) 完善电子教育券的制度建设 |
1. 明确电子教育券制度 |
2. 引导家长正确认识与理解电子教育券 |
3. 完善电子教育券的监管制度 |
4. 制定与电子教育券相适应信息平台的配套系统与政策 |
(二) 实施义务教育教育券补助的补充策略 |
1. 大力提倡企业支持电子教育券 |
2. 对于民办教育管理的优化 |
3. 电子教育券获得人员公开公示及制度化 |
4. 投入资金建设相应的数据管理平台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研究—法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法律保障的肇始 |
第一节 布朗案前争取黑人教育机会均等的斗争 |
一、南北战争后至19世纪末的黑人教育 |
二、普莱西案判决及对黑人均等教育机会的剥夺 |
三、隔离时期争取黑人教育机会均等的斗争 |
第二节 布朗案的审理 |
一、布朗案的缘起和初审 |
二、联邦最高法院的复审和第一次布朗案判决 |
第三节 第一次布朗案判决的执行 |
一、第二次布朗案判决 |
二、种族合校的推进 |
三、对布朗案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效果的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法律保障的拓展 |
第一节 贫困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保障 |
一、《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颁布的背景 |
二、《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对贫困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保障 |
三、《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实施 |
四、《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效果 |
第二节 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保障 |
一、《双语教育法》颁布的背景 |
二、《双语教育法》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保障 |
三、总结与分析 |
第三节 残疾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保障 |
一、《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颁布的背景 |
二、《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对残疾学生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保障 |
三、《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实施 |
四、《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效果 |
小结 |
第三章 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法律保障的萌芽 |
第一节 基于标准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质量公平 |
一、基于标准教育改革的背景 |
二、基于标准教育改革的相关法律与基础教育质量公平 |
三、基于标准教育改革相关法律的实施 |
四、基于标准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效果 |
第二节 择校与基础教育质量公平 |
一、择校产生的背景 |
二、择校相关法律与基础教育质量公平 |
三、择校相关法律的实施 |
四、关于择校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效果的争议 |
小结 |
第四章 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法律保障的完善 |
第一节 黑人和贫困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法律保障 |
一、《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Ⅰ颁布的背景 |
二、《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Ⅰ对黑人和贫困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保障 |
三、《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Ⅰ的实施 |
四、《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Ⅰ的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效果 |
第二节 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法律保障 |
一、《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Ⅲ颁布的背景 |
二、《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Ⅲ对语言少数族裔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保障 |
三、《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Ⅲ的实施 |
四、《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TitleⅢ的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效果 |
第三节 残疾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法律保障 |
一、《残疾人教育促进法》颁布的背景 |
二、《残疾人教育促进法》对残疾学生基础教育质量公平的保障 |
三、《残疾人教育促进法》的实施 |
四、《残疾人教育促进法》的基础教育质量公平效果 |
小结 |
结语 |
一、二战后法律视角下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的特征 |
二、二战后法律视角下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的经验 |
三、二战后法律视角下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美国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初步尝试(1961年——1980年) |
1.1 公共教育券计划初步尝试的背景 |
1.1.1 政党更迭直接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行 |
1.1.2 自由竞争的经济主张蔓延到教育领域 |
1.1.3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推动了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旨的教育改革 |
1.1.4 学校选择运动日益高涨促进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行 |
1.2 教育券理论的发展 |
1.2.1 教育券理论的思想基础 |
1.2.2 教育券理论的提出、修改和完善 |
1.3 1961年——1980年公共教育券计划的相关政策法案 |
1.4 以失败告终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1.4.1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实践基础——“学费计划” |
1.4.2 罗契斯特和洛克学区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1.4.3 初步尝试期公共教育券计划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2章 不同模式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成功推行 (1981年——2000年) |
2.1 公共教育券计划成功推行的背景 |
2.1.1 不同政党对公共教育券计划持不同态度 |
2.1.2 经济市场化促进教育市场化改革 |
2.1.3 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旨的教育改革 |
2.1.4 学校选择运动蓬勃发展 |
2.2 1981年—2000年与公共教育券计划相关的文件 |
2.2.1 联邦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2.2.2 州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2.3 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 |
2.3.1“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的细节与发展状况 |
2.3.2“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发展的阻力 |
2.3.3“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的成效 |
2.3.4“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2.4 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 |
2.4.1“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的细节与发展情况 |
2.4.2“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发展的阻力 |
2.4.3“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的成效 |
2.4.4“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2.5 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 |
2.5.1“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细节 |
2.5.2“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发展状况 |
2.5.3“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的成效 |
2.5.4“佛罗里达州机会奖学金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2.6 佛罗里达州麦凯奖学金计划 |
2.7“一州两市”公共教育券计划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
第3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逐步推广(2001年——今) |
3.1 公共教育券计划逐步推广的背景 |
3.1.1 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 |
3.1.2 国际国内形势使美国更重视教育质量 |
3.1.3 联邦政府的态度影响公共教育券计划的推广 |
3.2 2001年——今与公共教育券计划相关的文件 |
3.2.1 联邦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3.2.2 州和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 |
3.3“一州两市”公共教育券计划的进一步发展 |
3.3.1 密尔沃基市家长择校计划 |
3.3.2 克利夫兰市奖学金和辅导计划 |
3.3.3 佛罗里达州公共教育券计划 |
3.4 新推行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3.4.1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机会奖学金 |
3.4.2 科罗拉多州公共教育券计划 |
3.4.3 其他地区的公共教育券计划 |
第4章 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影响与价值 |
4.1 公共教育券计划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
4.1.1 公共教育券计划推动“自由竞争”理念的传播与实践 |
4.1.2 政府通过公共教育券计划赋予家长学校选择的权力 |
4.1.3 公共教育券计划试图改革美国的教育制度 |
4.1.4 公共教育券计划改变了美国传统的教育经费配置方式 |
4.1.5 公共教育券计划调整了美国的教育改革思路 |
4.1.6 颇受争议的公共教育券计划推动了美国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
4.2 公共教育券计划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 |
4.2.1 我国理论界掀起了教育券研究的热潮 |
4.2.2 公共教育券计划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了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质量是幼儿教育的生命线 |
(二) 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实现“有质量”普及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三) 我国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总体低下 |
(四) 对民办幼儿教育质量的治理政府责无旁贷 |
二、概念界定 |
(一) 民办幼儿园 |
(二) 幼儿园教育质量 |
(三) 教育质量保障 |
(四) 政府治理 |
三、文献综述 |
(一) 民办幼儿园的研究综述 |
(二) 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研究综述 |
(三) 幼儿园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研究综述 |
(四) 政府治理的研究综述 |
(五) 研究述评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及基本观点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意涵 |
一、民办幼儿园教育服务的属性与供给机制 |
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问题的特性 |
三、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及其保障的要素 |
第二节 治理与政府治理的意涵 |
一、治理的内涵及其理论背景 |
二、政府治理的涵义及其特征 |
三、政府治理的结构要素 |
第三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分析框架 |
一、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目标 |
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 |
三、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结构 |
四、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工具 |
第二章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目标现状 |
一、“保基本”中政府治理目标现状 |
二、“促提升”中政府治理目标现状 |
第二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现状 |
一、条件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现状 |
二、过程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内容现状 |
三、结果质量的政府治理存在两难困境 |
第三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结构现状 |
一、政府治理结构总体呈现“三弱一强”态势 |
二、社会、政府的作用有所增强 |
三、各主体间的关系失衡 |
第四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现状 |
一、政府治理工具选择与运用的总体概况 |
二、权威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三、激励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四、能力建设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五、象征与规劝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六、学习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七、系统变革工具选择与运用的现状 |
第五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治理目标偏狭且缺乏针对性 |
二、政府治理内容片面化、条块化、表层化 |
三、政府治理主体权责不明且结构失衡 |
四、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理想化、行政化、单一性和依赖性 |
五、政府治理工具运用的异化 |
第三章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与内容的设计 |
第一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目标的定位 |
一、制定政府治理目标的价值原则 |
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总目标 |
三、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内容的确立 |
一、保障条件质量的政府治理内容 |
二、保障过程质量的政府治理内容 |
三、保障结果质量的政府治理内容 |
第四章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结构的重构 |
第一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治理结构类型的选择 |
一、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治理主体及其影响力量 |
二、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治理结构的类型 |
第二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治理结构的建构 |
一、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政府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结构 |
二、政府与民办幼儿园的关系互动及运作机制 |
三、政府与市场、民办幼儿园的互动关系及运作机制 |
四、政府与社会、民办幼儿园的互动关系及运作机制 |
第五章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
第一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原则 |
一、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多元理性原则 |
二、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适切性原则 |
三、政府治理工具选择的组合性原则 |
第二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工具箱的建构 |
一、保障条件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 |
二、保障过程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选择 |
三、保障结果质量的政府治理工具选择 |
第三节 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政府治理工具的运用 |
一、建立民办幼儿园分类分层准入制度 |
二、建立民办幼儿园公共财政投入与激励制度 |
三、构建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与促进系统 |
四、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与基层教研制度 |
五、制订幼儿园课程标准与监测民办幼儿园课程实施 |
六、保障家长参与的制度设计 |
七、建立幼儿学习与发展数据监测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政府幼儿教育供给责任的研究 |
(三) 关于教育券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
(一) 幼儿教育券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 幼儿教育券研究的现实意义 |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教育券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追求 |
一、 教育券的发展历程 |
(一) 早期萌芽时期 |
(二) 近代发展时期 |
二、 研究教育券问题的理论视角 |
(一) 政府责任:公共物品理论 |
(二) 政策路径:政府工具理论 |
(三) 制度目标: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教育券的制度模式及价值追求 |
(一) 教育券的制度模式 |
(二) 教育券的价值追求 |
第二章 教育券的两种改革实践 |
一、 美国密尔沃基市的教育券实践 |
(一) 密尔沃基市教育券计划的提出 |
(二) 密尔沃基市教育券计划的相关规定 |
(三) 密尔沃基市教育券计划评析 |
二、 我国辛店街道的幼儿教育券实践 |
(一) 辛店教育券的实施背景及内容 |
(二) 调研的思路及主要方法 |
(三) 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四) 辛店教育券的实施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三、 两种教育券实践的比较分析 |
(一) 政策目标方面的比较 |
(二) 实施条件方面的比较 |
(三) 政策文本方面的比较 |
第三章 实施幼儿教育券制度的意义及其条件 |
一、 教育券制度的扩展 |
(一)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
(二) 教育券: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创新机制 |
二、 实施幼儿教育券制度的意义 |
(一)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促进校际之间的公平竞争 |
(二) 冲击官僚主义垄断,有助于实现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 |
(三) 尊重教育选择权,体现对不同群体的人本关怀 |
三、 幼儿教育券实施的前提条件 |
(一) 凭单制运行的前提条件 |
(二) 幼儿教育券实施的前提条件 |
第四章 我国幼儿教育券制度的适用性问题 |
一、 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及其发展现状 |
(一) 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 |
(二) 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 |
二、 教育券是解决我国幼儿教育问题的有效政府工具 |
(一) 教育券制度的工具属性 |
(二) 城市幼儿教育市场基本建立 |
三、 在实践中推广和完善幼儿教育券制度 |
(一) 幼儿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原则 |
(二) 完善幼儿教育券制度的实施条件 |
(三) 合理设计幼儿教育券的制度文本 |
(四) 教育券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关于“教育券”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格兰政府干预早期保教市场的历史研究(1948-2018)[D]. 陈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政府购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研究 ——以美国教育券制度为例[D]. 方欣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3]教育券视角下义务教育择校治理研究[J]. 祝志芬.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4]教育券制度参照下公立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审视[D]. 王玉风. 山东财经大学, 2017(05)
- [5]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D]. 刘谋智.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6]二战后美国基础教育公平演进研究—法律的视角[D]. 谭春芳. 天津师范大学, 2016(04)
- [7]美国公共教育券计划的发展研究[D]. 曾媛媛. 河北大学, 2015(02)
- [8]关于教育券的几点思考[J]. 蒯凤仙. 亚太教育, 2015(14)
- [9]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保障的政府治理研究[D]. 王伟. 西南大学, 2015(11)
- [10]教育券在我国幼儿教育中的适用性研究[D]. 田长贵.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