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对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民间表演专业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描述了民间艺术—二人转在高校中再生产的过程,探讨了其生产的各方主体及背后的复杂动因。全文分为六章与结束语。导论部分梳理了近年来学界对二人转的研究与相关的理论。学界关注的主要是二人转的艺术本体及其文化属性,二人转的“说、唱、扮、舞、绝”各方面都有大量细致的研究,文化属性集中在二人转是否是“低俗”的争论方面。接下来描述了学生与老师来到本山学院学习与教学的动机。九零后的学生有的是为了念大学,有的是为了出名,有的是为了赚钱,有的是为了谋求生存的一技之长而学习二人转,曾经是民间艺人的老师大多是为了大学老师的身份或者是传承传统的二人转留在学院教书。大学生、大学老师的身份不仅会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社会声望值还能增加演出机会、提高演出的收入。第三、四章讲述了民间与学院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系统互相碰撞、互相妥协、互相融合的过程及学生在两种教学模式下的调适与体验。尽管在高校的时间秩序、组织维度中进行教学,艺人总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二人转的传统技艺与习俗传承下去。他们采取的仍然是口耳相传、一招一式、师领徒做的教学方法,讲授的是他们从师父那里继承的民间智慧和自己擅长的、经常在舞台上演出的选段。艺人没有严格的师生观念,课上课下都与学生联系紧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来教授学生,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来为学生找演出机会,生活与教学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他们在高等教育的体制内上延续着传统师徒的习俗。学生在面对艺人活泼的教学方式时,感到的是一种江湖义气与民间艺人的淳朴与善良,不知不觉中的接受了二人转艺人群体共同的道德观。在高校的体制内,二人转被划分为唱腔课、民间舞蹈课、说口课与剧目课等等专业课,同时开设了声乐课、形体课、台词课与基础表演课等必修课与其呼应。高校开设的课程由专业的、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教授,重点传授学生系统的包含严格逻辑的艺术理论及艺术技巧。尽管必修课的术语与深奥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压力,但学生认为这是他们素质提高的必经之路,是高昂学费的价值所在,更是其区别民间艺术培训班的突出之处。高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美”与“丑”的涵义,丰富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融入到高校的校园文化中,与纯粹的二人转民间艺人拉开了距离,在民间与高校两种文化的模塑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行事方式,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风景。民间与高校在结合的背后存在着冲突,如,针对艺人纪律性松散的情况,学校采用了“指纹签到”的方式来制约;艺人们对声乐老师的声音练习颇有微词,高校老师对艺人的教学方式批评也不少。同样,二者之间也必须互相妥协,高校的老师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围绕着二人转的节目来选择教学的内容;艺人在排练节目或是带领学生到校外演出时要听从学校的指导与安排。民间与高校在在结合中冲突,冲突中妥协,高校一面吸收民间的智慧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又在吸收的过程中对民间知识进行修整。第五章描写了高校中再生产的二人转在不同场景中的重构。学生参加的演出大致有三类:即以本山传媒名义的演出、以辽宁大学名义的演出、自己找到的课外兼职演出。这三种演出呈现出不同的演出形态,以本山传媒名义的演出目前都出现在广场、电视系列喜剧及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虽然是代表民间话语的演出,但呈现的是符合主流文化口味的风格。以辽宁大学名义的演出情况有领导的视察、春晚、国外友人及艺术节等,此情况下节目展现的是高雅的技巧、国家的意志。学生自己找到的兼职演出追随着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回归到民间的戏谑与功利性,二人转成为完全的娱乐消费产品。最后文章阐述了在二人转再生产的过程中,国家、高校、艺人、大众媒体等各方行动主体的资本转换,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多方因素共谋、共轨的结果。结束语部分探讨了二人转在现今社会的再生产,尽管它的生产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精华仍能千方百计的传承下去。二人转无论怎样变化,必须保持其独特的灵活多变的形式,保持其批判、抵抗、宣泄、补偿的功能,否则就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真正的“文化遗产”。二人转迫切的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代表高雅文化的大学中,它被按照高雅文化的审美价值再生产,不仅使其艺术本体趋向精细,成为国家话语操控的工具,同时其表演者本身也在高校文化的熏染下逐渐脱离了民间,成为高雅知识传承的代言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海疑云[J]. 东方剑 2017(09)
- [2].向“本山大叔”学习“整合营销”[J]. 致富时代 2010(12)
- [3].婚恋大事不决怎么办?问本山大叔啊[J].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9(03)
- [4].本山先生莫“激动”[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5(02)
- [5].“本山艺术”探索[J]. 党政干部学刊 2013(07)
- [6].“本山号”飞机到位[J]. 理财 2010(05)
- [7].归去来兮[J]. 啄木鸟 2018(10)
- [8].轮椅天使单丹:我的成长,离不开本山叔[J]. 兰台内外 2014(02)
- [9].本山大哥说我“假”[J]. 晚报文萃 2012(18)
- [10].本山1号飞向何方?[J]. 商界(评论) 2010(01)
- [11].“本山传媒”能传多久[J]. 中国经济周刊 2013(14)
- [12].本山小品与中国社会[J]. 视野 2011(06)
- [13].本山喜剧的品牌战略[J]. 戏剧文学 2011(08)
- [14].“本山传媒”崛起之谜[J]. 侨园 2012(06)
- [15].由乡村系列论本山剧作的创作特性[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1(04)
- [16].本山病了[J]. 人人健康 2009(20)
- [17].浅析方言栏目剧的创新之道——以《本山快乐营》为例[J]. 新闻世界 2010(04)
- [18].春至凉山[J]. 岷峨诗稿 2018(02)
- [19].本山公司[J]. 商业故事 2010(03)
- [20].《本山快乐营》语言艺术探析[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1)
- [21].本山现象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从文化经济角度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4)
- [22].本山帝国的加减法[J]. 东北之窗 2009(22)
- [23].本山传媒:从本山到集团[J]. 企业研究 2013(03)
- [24].做中国演艺界的第一品牌——专访本山传媒集团总裁刘双平[J]. 光彩 2009(03)
- [25].从“本山传媒”透视文化产业价值链整合[J]. 编辑之友 2014(04)
- [26].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长[J]. 电脑爱好者 2010(06)
- [27].一路欢笑,笑看本山大叔[J]. 旅游纵览 2010(03)
- [28].本山同学的商业经[J]. 东西南北 2009(07)
- [29].本山传媒为何不上市[J]. 晚报文萃 2011(15)
- [30].本山大叔也该歇歇了[J]. 文化月刊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