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高等工程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一、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盛海林[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医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文中提出从新工科背景下的制药行业需求、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传统医药类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照现今医药类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探索医药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路径.通过加强课堂思政、采用研究式教学、融入数学实验、新形态教材建设等多项教学实践措施,赋予高等数学课程思想性、研究性和实践性元素,培养符合现代药学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高宏伟,马崛,李晓焱[2](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榆林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工科教育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榆林学院为例,针对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模式,树立高等数学专业教学意识,打造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新增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完善评价考核机制,旨在改善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提升高等数学教学质量,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新工科建设的专业需求。

黎锁平,焦桂梅,周永强,马成业,关雯[3](2021)在《新工科理念下高等数学能力培养型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新工科理念下高等数学能力培养型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措施和途径展开研究。围绕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教学改革中如何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创新创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并给出了新工科理念下实现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与措施。

褚蕾蕾,李换琴,张芳[4](2020)在《“高等数学”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为使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达到"工具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素养性、文化性"的基本要求,详细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法的几个实例,讨论基于反思的教学方法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教师发展上基于反思取向的策略选择.

周立新[5](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所需的改革.从新建性和地方性等方面分析现有体系存在的原因,从基本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数学建模、多媒体、教材、师资、考核评价、教学质量反馈等方面阐述体系改革的方案,并进行总结.

孙艳,马文联,成丽波[6](2020)在《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探索了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实践了启发式、个性化教学、讨论式及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获得了这些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

彭奇林[7](2020)在《高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L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改革正在迅猛展开,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同步推进。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院校的广大教师必须树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便是其一。高职数学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之重任,并且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高职数学的教学,主要是在使得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原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数学方法去培养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形成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高职学生全面进步的基本保证。有效教学要求教学活动不仅要有效果,还要有效益,而且必须有效率。有效教学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数学教学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是高职学校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理念、思维火花和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所有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努力实践的美好过程。因此,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学生状况存在清晰的了解,对教学方法给予恰当的选择。本研究选取了“高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利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质性研究法等不同方法,适当地选取了有效教学的相关原理和数学教学的有关理论,充分地研究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和有效教学的特征、原则、意义等内容,深入地分析了高职数学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揭示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本质属性和影响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阐明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特别地,以位于广东省西部的L D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为例子,结合研究者的教育经历、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该校历年积累的教师座谈会、学生评教表等资料中筛选出了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即高职数学传统教材的问题、高职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高职数学计算教学的问题、高职数学原理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找出了各个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相对应地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此外,将教材及其编写列入教学的范畴,是本文的一个创新,毕竟教学离不开教材。第一部分是绪论。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方法,并对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状况分别做了适当的综述。第二部分是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按照本研究的基本要求,谨慎地、适当地选择了部分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梳理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阐明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涵义、特征、原则、意义等基本概念,建立起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之框架。第三部分是高职数学传统教学的问题分析。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对高职数学传统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细致的定向分析,包括高职数学教学材料、高职数学概念教学、高职数学计算教学、高职数学原理教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上述原理和分析,在进行高职数学有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性提出了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框架,包括通过精心编辑增强高职数学教学材料的有效性、通过问题导入增强高职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实例剖析增强高职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具体应用增强高职数学原理教学的有效性。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对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适当的展望。本文提倡全面实施高职数学的有效教学,积极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王晓睿[8](2020)在《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面临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人才质量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率先被重视起来,掀起了工程教育的改革风潮。在工程教育改革浪潮中,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率先出现在西方国家高等教育中,随着其不断完善发展,被认为是至今为止国际公认的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我国工程教育为了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提速,提出了“新工科”这个建设号角。然而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中,现有的评估体系存在评价方法单一、多数采用成绩论,或者在成绩论的基础上加调研结果独自评价而未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再或者评价缺乏多方主体参与,数据来源不够多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方法,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指标因素进行考虑分析,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的过程。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研究了OBE理念与新工科之间的关联性,给全文研究框架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工程教育改革国内外提出的教育理念OBE与新工科,在提出背景相似性、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质等效性、能力需求的实质等效性、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等效性进行关联系分析,得出新工科不是OBE机制层面的“复制”和“模仿”,而是理念层面的“融汇”和“贯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理念。(2)基于扎根理论,研究了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所需求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能力要素构成。针对新工科人才能力的需求,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将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一级、二级、三级编码,然后把数据汇总,形成的特征和对数据的概念化组织起来,由此构建“满足建筑业转型升级所需求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能力要素构成”的理论。由人才能力要素构成去分析人才能力需求,再在人才能力需求上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3)研究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通过多个利益相关方、多种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内外部进行评价,建立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课程体系合理性外部评价模型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综合素质达成情况内部评价模型,形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内外部评价机制。

王若宇[9](2020)在《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文中认为本文从大学生数学学习的角度结合认知科学研究结果,使用实验研究法证明了我国大学生在表征数量时会与三维空间中的不同方向产生自动化的联结反应并得到教育启示,即大学生的数量表征与空间信息的规律是存在于日常教育活动的三维空间中的。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数字、空间加工的激活脑区重叠,因此两者间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认知神经机制,而且数字-空间联合表征(SNARC效应)与数学能力的发展显着相关,并且其效应量随着数学能力的发展而变化,即该效应能够作为判断大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特点的辅助标准,并为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证证据。而后使用大小判断范式对12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数字空间联合编码效应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并得出大学生的数字-空间联合表征特点:小数与左侧、下方和近端产生自动化关联,大数与右侧、上方和远端产生自动化关联。最后,本文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大学数学教育的启示。从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方面:首先,此研究有利于师生了解空间信息与数字的密切关系。这为进一步利用空间信息提升数学能力提供了实验证据。其次,有利于调整学习策略适应大学数学学习。不同的SNARC效应水平可能反映了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这能帮助学生需要根据自身认知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第三,提示数学学习中需要积极使用新技术。从基于新技术构建突出空间信息与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方面:首先,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数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这为空间信息应用于数学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在改革与完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教育技术,让高等数学内容更直观且便于操作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新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的与教学理念,使新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第三,SNARC效应提供了新的评价方式,促进了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该效应的强度以辅助教师判断学生数学能力的变化,为评价学生数学能力提供辅助标准。对于一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其表征数字时与空间进行联系的能力,促进数学能力的提高。对有不同数学能力要求的专业,也可以通过测量SNRAC效应辅助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以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郑娇凤[10](2020)在《高中数学“模式直观”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提出的直观想象素养使“直观”再次引起广大教育学者的关注.对于“直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图形为载体的问题上,少有人注意到以模式为载体的直观——模式直观.本学位论文围绕“模式直观”展开教学研究.首先,采用文献法收集“模式直观”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模式直观”的概念,并将其分为“常识模式直观”“图形模式直观”“实验模式直观”“迁移模式直观”“信息技术模式直观”“其它模式直观”,从教材、教法、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这几个教学元素分析“模式直观”教学.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意识层面和行为层面了解“模式直观”教学现状,发现:意识层面,教师认识到模式直观教学的重要性;行为层面,教师在教学中图形模式直观使用最多,实验模式直观使用最少.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主体性”“阶段性”“直观性”“多样性”四条教学原则.针对概念教学,提出教学策略:从生活现象、数学发展、数学故事、模型教具这几个角度创设情境,直观引入课题;构造可操作、可观察的过程模式,直观生成概念.针对命题教学,提出教学策略:借助实验模式直观揭示命题思维过程;借助信息技术模式直观展示命题思维.针对解题教学,提出教学策略:借助图形模式直观分析问题;借助迁移模式直观转换问题;借助信息技术模式直观呈现问题;借助实验模式直观解决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设计“模式直观”教学案例.

二、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医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1.1 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1.2 网络化生存、 信息获取能力强
    1.3 学习能力强, 实践能力弱
2 医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3 教学改革方法
    3.1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
    3.2 以问题为导向增加研究性教学模块
    3.3 开设数学实验课程
    3.4 融入“互联网+”概念, 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9]
    3.5 改进教学评估模式
    3.6 加强新型融合教材建设
    3.7 引、 培共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 总 结

(2)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榆林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构建高等数学模块化教学模式
    1.1 实施高等数学教学模块化分类
    1.2完善模块化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2 模块化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1构建和培养各专业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2 依据模块化教学大纲制订各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3 构建高等数学课程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模式
    3.1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3.2 以专业为导向,不断挖掘数学概念背后的数学思想
4 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4.1 完善建立在高等数学基础上的通识课程
    4.2 开设数学考研辅导选修课程
5 完善高等数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5.1 增加阶段性考核,督促学生学习不掉队
    5.2 增加高等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结语

(3)新工科理念下高等数学能力培养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二、新工科理念下四种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认知根源的挖掘,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基于局部性质和整体性质的认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类比迁移获得结论的思维能力
        1. 通过低维与高维的类比产生迁移
        2. 通过有限与无限类比产生迁移
        3. 通过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类比产生迁移
    (四)基于已有基础知识的分析,培养再创造的能力
三、新工科理念下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措施
四、结束语

(4)“高等数学”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基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2 基于反思取向的教师发展策略
3 高等数学课程的反思性教学
    3.1 分析学的严格化
    3.2 “病态”函数与数学的艺术性
    3.3 通向无穷维空间的道路
4 结 论

(5)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2 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工科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高等数学教学设施不充足
    2.2 高等数学教育理念不能满足本科培养模式的需要
    2.3 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和教材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
    2.4 教学方法
    2.5 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2.6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参差不齐且对数学重视不够
    2.7 考核评价体系不是很合理
    2.8 考试结果与试卷分析以及教学反馈不够
3 原因分析
    3.1 新建应用型工科院校“地方性”决定了数学课程教学环境的特殊性
    3.2 新建应用型工科院校“新建性”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不保障性
4 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应用型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4.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更新教学观念
    4.2 改革教学方法
    4.3 优化教学内容
    4.4 开设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课程
    4.5 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条件下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辅助的教学模式
    4.6 加强高等数学的教材建设
    4.7 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条件加强应用型高等数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8 进行网络课件立项以及各项教学比赛
    4.9 建立高等数学课程考核评价新体系
    4.10 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培训及竞赛
    4.11 教学质量反馈与保障
5 结语

(6)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注重专业需求,重构教学内容
四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 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六 应用效果及结果

(7)高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L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经验总结法
        4.质性研究法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有效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二、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有效教学几个有关的重要概念
        1.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
        2.有效教学的本质特征
        3.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4.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二)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
        3.波利亚的数学教学理论
        4.张奠宙的数学教育理论
    (三)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内容
        1.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
        2.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3.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
        4.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现实意义
三、高职数学传统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数学传统教材的问题分析
        1.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2.重教学过程,轻教学效果
        3.重知识展示,轻知识应用
        4.重逻辑推理,轻形象思维
    (二)高职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分析
        1.重形式而轻内涵
        2.重结果而轻过程
        3.重定义而轻应用
        4.重呈现而轻探究
    (三)高职数学计算教学的问题分析
        1.情境综合症
        2.媒介依赖性
        3.形式主义病
        4.过程简单化
    (四)高职数学原理教学的问题分析
        1.理论性过强
        2.应用性偏弱
        3.抽象性较高
        4.操作性太低
四、高职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通过精心编辑增强高职数学教学材料的有效性
        1.确定高职数学教育目标
        2.选择高职数学教育途径
        3.组织高职数学教育经验
    (二)通过问题导入增强高职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1.抓住数学定义重要特征
        2.捕捉数学文化闪光瞬间
        3.结合数学思想联系脉络
    (三)通过实例剖析增强高职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1.力求计算准确
        2.训练一题多解
        3.选择最优方案
    (四)通过具体应用增强高职数学原理教学的有效性
        1.培养学习能力
        2.培养思维能力
        3.培养应用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OBE理念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新工科研究现状
        1.2.3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扎根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工科与OBE理念的内在关联性
    2.1 提出背景的相似性
        2.1.1 西方国家提出OBE理念的背景
        2.1.2 我国提出新工科的背景
    2.2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质等效性
        2.2.1 OBE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2.2 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2.3 能力需求的实质等效性
        2.3.1 OBE理念的能力需求
        2.3.2 新工科的能力需求
    2.4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等效性
        2.4.1 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
        2.4.2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2.5 新工科与OBE的内在关联性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3.1 扎根理论
        3.1.1 扎根理论简介
        3.1.2 扎根理论的操作步骤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人才能力要素构成
        3.2.1 提出研究问题
        3.2.2 选择适当的研究样本
        3.2.3 分析处理样本数据
        3.2.4 理论构建
        3.2.5 进行理论检验
    3.3 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3.3.1 培养目标
        3.3.2 毕业要求
        3.3.3 课程体系
        3.3.4 综合素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4.1 模糊综合评价
        4.1.1 模糊综合评价简介
        4.1.2 模糊综合评价简介操作步骤
    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机制
        4.2.1 外部评价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4.2.2 外部跟踪反馈机制研究
        4.2.3 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外部评价模型
        4.2.4 新工科人才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外部评价模型
        4.2.5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外部评价模型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内部评价机制
        4.3.1 内部评价利益相关方的确定
        4.3.2 外部跟踪反馈机制研究
        4.3.3 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内部评价模型
        4.3.4 新工科人才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内部评价模型
        4.3.5 新工科人才综合素质达成情况内部评价模型
    4.4 基于评价的持续改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数学-空间联合心理表征概念界定
    六、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数学学习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数学学习出现的问题
        一、数学内容难度增加
        二、在应试教育中形成的学习思维定式
        三、由认知因素导致的动机不足
    第二节 大学生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应用
        二、数学教学方法与内容单一
        三、现有教学评价形式的局限性
    第三节 大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成因分析
        一、对大学生数学学习认知特点认识不足
        二、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实证研究支撑
        三、传统教育学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认知特点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大学生水平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水平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水平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垂直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垂直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垂直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远近方向的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特点研究
        一、大学生远近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远近方向数字-空间联合心理表征研究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特点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提升
        一、了解空间信息与数字的密切关系
        二、调整学习策略适应大学数学学习
        三、积极使用新技术促进数学学习
    第二节 基于新技术构建突出空间信息与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数学内容的直观性与可操作性
        二、根据新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的与教学理念
        三、促进数学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高中数学“模式直观”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图式理论
        2.1.2 弗赖登塔尔理论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 直观及其研究综述
        2.2.1 直观的内涵研究
        2.2.2 直观的作用研究
        2.2.3 直观的培养研究
        2.2.4 直观的其他研究
        2.2.5 模式直观的研究
        2.2.6 研究成果评述
第三章 “模式直观”教学的理论建构
    3.1 “模式直观”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模式
        3.1.2 几何直观
        3.1.3 直观想象
        3.1.4 模式直观
    3.2 “模式直观”的分类
        3.2.1 常识模式直观
        3.2.2 图形模式直观
        3.2.3 实验模式直观
        3.2.4 迁移模式直观
        3.2.5 信息技术模式直观
        3.2.6 其它模式直观
    3.3 “模式直观”教学的分析
        3.3.1 “模式直观”教学的教材内容分析
        3.3.2 “模式直观”教学的教学目标分析
        3.3.3 “模式直观”教学的教学方法分析
        3.3.4 “模式直观”教学的教学对象分析
第四章 “模式直观”教学的现状调查
    4.1 调查研究设计
        4.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4.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4.2 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模式直观”教学的案例研究
    5.1 “模式直观”教学的原则
        5.1.1 主体性原则
        5.1.2 阶段性原则
        5.1.3 直观性原则
        5.1.4 多样性原则
    5.2 “模式直观”教学的策略
        5.2.1 “模式直观”概念教学的策略
        5.2.2 “模式直观”命题教学的策略
        5.2.3 “模式直观”解题教学的策略
    5.3 “模式直观”教学的案例
        5.3.1 案例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5.3.2 案例二:探究函数y=x+1/x的图象与性质
        5.3.3 案例三:解题教学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中学数学“模式直观”教学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工科高等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医药类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盛海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8)
  • [2]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榆林学院为例[J]. 高宏伟,马崛,李晓焱. 榆林学院学报, 2021(04)
  • [3]新工科理念下高等数学能力培养型教学改革研究[J]. 黎锁平,焦桂梅,周永强,马成业,关雯. 高等理科教育, 2021(01)
  • [4]“高等数学”教学与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 褚蕾蕾,李换琴,张芳. 大学数学, 2020(04)
  • [5]大数据背景下新建工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周立新. 高等数学研究, 2020(04)
  • [6]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孙艳,马文联,成丽波. 教育现代化, 2020(47)
  • [7]高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以L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彭奇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OBE理念的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D]. 王晓睿.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9]大学生数字-空间三维心理表征的特点及其教育启示[D]. 王若宇.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高中数学“模式直观”教学的研究[D]. 郑娇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高等工程数学概念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