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转化法生产7-ADAC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7-ADAC

论文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仍然以β-内酰胺类为主,尤其以半合成头孢菌素居多。头孢菌素的母核按其结构可分为7-ACA和7-ADCA两大类。在对头孢菌素的半合成研究中,由3-位去乙酰基的头孢中间体衍生得到的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有其突出的优点,引起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对其的重视。将7-ACA转化为7-ADAC,获得的产物7-ADAC的3-位上有活性羟基,可以为后续的各种改造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7-ADAC是由7-ACA经化学或者酶法脱乙酰基而来的。化学法反应慢,而且容易形成内酯,为后续反应带来困难,因此,酶法生产7-ADAC的研究成为必要。本文研究了枯草杆菌和粘红酵母头孢菌素C乙酰水解酶的活性,对活性较好的粘红酵母进行了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获得了活性明显提高的菌株。同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使得反应在lh内完成,摩尔转化率大于99%。利用等电点沉淀的方法分离得到产物,纯度达98%以上。反应和纯化的摩尔总收率可达88%。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还用PCR方法从枯草杆菌6633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头孢菌素C乙酰水解酶(CAH)的基因,并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该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经SDS-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验证,表达蛋白占蛋白总量的21.3%。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β-内酰胺类药物的发展现状
  • 1.1.1 青霉素类抗生素
  • 1.1.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 1.1.3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1.1.3.1 碳青霉烯类
  • 1.1.3.2 青霉烯类
  • 1.1.3.3 新型头孢类
  • 1.2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半合成现状
  • 1.2.1 头孢菌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中间体7-ADAC的生产
  • 1.2.4 CAH的研究进展
  • 1.3 前景
  •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转化菌种的选育、条件优化、产物纯化及结构确证
  • 2.1 仪器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溶液
  • 2.1.4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枯草杆菌6633和枯草杆菌63051的转化活性测定
  • 2.2.2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转化活性测定
  • 2.2.3 粘红酵母的紫外诱变筛选
  • 2.2.4 培养参数的优化
  • 2.2.4.1 培养时间的确定
  • 2.2.4.2 培养温度的选择
  • 2.2.4.3 摇瓶装量实验
  • 2.2.5 培养基的优化
  • 2.2.5.1 碳源试验
  • 2.2.5.2 氮源试验
  • 2.2.5.3 正交试验
  • 2.2.6 转化条件实验
  • 2.2.6.1 转化温度实验
  • 2.2.6.2 反应最佳pH的确定
  • 2.2.6.3 底物浓度实验
  • 2.2.7 产物的分离纯化
  • 2.2.8 产物的结构鉴定
  • 2.2.8.1 TLC鉴定
  • 2.2.8.2 HPLC鉴定
  • 1H-NMR及13C-NMR鉴定'>2.2.8.3 MS、1H-NMR及13C-NMR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枯草杆菌6633及63051对7-ACA的转化情况
  • 2.3.2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转化活性测定
  • 2.3.3 粘红酵母SIPI-04701的紫外诱变
  • 2.3.4 高转化活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 2.3.5 培养参数的优化
  • 2.3.5.1 菌体培养时间的确定
  • 2.3.5.2 培养温度的选择
  • 2.3.5.3 摇瓶装量实验
  • 2.3.6 培养基的优化
  • 2.3.6.1 碳源试验
  • 2.3.6.2 氮源实验
  • 2.3.6.3 正交实验结果
  • 2.3.7 转化条件实验结果
  • 2.3.7.1 温度实验
  • 2.3.7.2 最佳pH实验
  • 2.3.7.3 底物浓度实验
  • 2.3.7.4 小结
  • 2.3.8 产物的分离纯化
  • 2.3.9 产物的结构鉴定
  • 2.3.9.1 TLC鉴定
  • 2.3.9.2 HPLC鉴定
  • 1H-NMR及13C-NMR谱数据'>2.3.9.3 MS、1H-NMR及13C-NMR谱数据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头孢菌素C乙酰水解酶的克隆与表达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和质粒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溶液和缓冲液
  • 3.1.4 试剂
  • 3.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的培养和保藏
  • 3.2.2 枯草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3.2.3 PCR反应
  • 3.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法将质粒转化大肠杆菌'>3.2.5 CaCl2法将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3.2.6 大肠杆菌质粒的分离
  • 3.2.7 DNA片断的回收
  • 3.2.8 DNA序列的测定
  • 3.2.9 pLY-5BL/E. coli DH5α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 3.3 实验结果
  • 3.3.1 枯草杆菌ATCC 6633的基因组提取
  • 3.3.2 PCR扩增枯草杆菌中的cah基因
  • 3.3.3 cab基因的亚克隆和测序
  • 3.3.4 cah基因的表达
  • 3.4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粘红酵母对猕猴桃贮藏期青霉病的抑制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5)
    • [2].斯鲁菲亚海洋红酵母培养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8)
    • [3].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海洋红酵母的分离鉴定[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04)
    • [4].海洋红酵母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4)
    • [5].海洋红酵母的发酵条件[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5(01)
    • [6].市场上海洋红酵母相关产品的鉴定[J]. 科学养鱼 2015(10)
    • [7].海洋红酵母——健康的微生态活菌制剂[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9)
    • [8].4株海洋红酵母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3(10)
    • [9].红/蓝光对粘红酵母生长及产物产量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 2015(06)
    • [10].一种遗传转化方法在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中的应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06)
    • [11].响应面优化粘红酵母产油脂培养基的初步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2].利用粘红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11)
    • [13].一株海洋红酵母的鉴定及其培养基的优化[J]. 水产科学 2012(02)
    • [14].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海洋红酵母的筛选[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04)
    • [15].粘红酵母好氧反硝化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3)
    • [16].二甲基亚砜法提取海洋红酵母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7)
    • [17].海洋红酵母中甘露聚糖的提取[J]. 中国酿造 2011(07)
    • [18].海洋红酵母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J].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1(04)
    • [19].海洋红酵母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08(02)
    • [20].海洋红酵母电转化条件的研究[J]. 生命科学研究 2008(02)
    • [21].红酵母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J].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07)
    • [22].红酵母色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J]. 中国酿造 2008(12)
    • [23].饲料中海洋红酵母不同添加量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4].海洋红酵母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畜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饲料博览 2014(04)
    • [25].锁掷酵母与海洋红酵母的营养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3(01)
    • [26].海洋红酵母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免疫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4)
    • [27].不同培养基对粘红酵母油脂积累的研究[J]. 农业机械 2011(17)
    • [28].红酵母[J]. 技术与市场 2010(09)
    • [29].粘红酵母对铀的吸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5)
    • [30].海南海域海洋红酵母的分离鉴定和应用性能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2)

    标签:;  ;  ;  

    微生物转化法生产7-ADAC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