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马尔尼菲青霉(Penicillium marneffei, P.m)是一种双相致病真菌,由其所致的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见于免疫缺陷患者,现已成为该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一种重要的继发性感染。P.m 侵犯人体的单核巨噬系统,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过去的确诊常依赖于真菌培养,但常使时间延误。病理诊断有时易和其它巨噬细胞内病原体混淆。香港大学发现了编码P.m 细胞壁甘露糖蛋白的MP1 基因,并开发出的免疫学诊断试剂,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有时仍和曲霉(Aspergillus)出现交叉反应造成误诊。因此,通过构建P.m 的cDNA 文库,寻找新的编码P.m特异性抗原蛋白的基因,制备特异性抗体用于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以提高诊断效率是很有必要的。方法:(1)构建P.m 28℃和37℃双相的cDNA 文库并对文库进行基因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以发现有价值的基因。(2)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发现的P.m 的PYA02460(简称60)和PYA01292(简称92)两条全长基因进行功能和定位的预测。(3)用原核表达的方法,将这两条基因的部分序列插入表达质粒pGEX-5X-1,用大肠杆菌表达成融合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标签的蛋白质(GST-60p, GST-92p),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 亲合层析提纯后以此蛋白质为抗原对新西兰兔进行皮下免疫注射制备兔抗血清,再用免疫亲合层析法用这两种蛋白质从血清中提纯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4)用纯化的抗体做Western 免疫印迹,验证60p 和92p 在P.m 细胞壁上的特异性。(5)用伴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初步验证60p 和92p 是否为糖蛋白。(6)将这两个抗体用于P.m 及各种真菌病的病理组织的免疫组化诊断,初步验证其特异性和灵敏性。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南方地区马尔尼菲青霉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01)
- [2].以发热、肝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儿童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一例[J]. 新医学 2018(02)
- [3].儿童马尔尼菲青霉感染1例[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1)
- [4].马尔尼菲青霉与马尔尼菲青霉病[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02)
- [5].血液培养分离出马尔尼菲青霉1例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22)
- [6].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1例报告[J]. 山东医药 2010(05)
- [7].经胸腔镜诊断胸膜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两例并文献复习[J]. 新医学 2019(10)
- [8].艾滋病患者骨髓涂片检出马尔尼菲青霉1例[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21)
- [9].马尔尼菲青霉凸玻片小培养方法[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05)
- [10].马尔尼菲青霉动物试验的研究现状[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08)
- [11].不典型马尔尼菲青霉的形态学对比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6)
- [12].侵袭性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初步建立[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03)
- [13].马尔尼菲青霉病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03)
- [14].分析马尔尼菲青霉的研究现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6)
- [15].两种方法测定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相体外药敏试验的一致性研究[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5(11)
- [16].原生质体介导马尔尼菲青霉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03)
- [17].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报道[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3)
- [18].马尔尼菲青霉酸性磷酸酶在宿主氧化杀伤中的作用[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09)
- [19].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败血症1例[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4(02)
- [20].4种抗真菌药物对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J]. 河南医学研究 2013(04)
- [21].电穿孔介导马尔尼菲青霉转化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4(01)
- [22].雷帕霉素诱导Ana-1细胞自噬杀伤黑素化马尔尼菲青霉[J]. 重庆医学 2018(16)
- [23].银星竹鼠巨噬细胞对马尔尼菲青霉分生孢子的吞噬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2(01)
- [24].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11)
- [25].三黄苦参汤对马尔尼菲青霉蓝状菌酵母相形态学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 2017(06)
- [26].4例少见丝状真菌深部感染实验室检测[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06)
- [27].2015-2016年长沙地区艾滋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分布[J]. 实用预防医学 2019(05)
- [28].地塞米松对巨噬细胞信号转导接头蛋白MyD88的抑制作用[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12)
- [29].咽喉部马尔尼菲青霉感染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7(10)
- [30].艾滋病并发马尔尼菲青霉及白念珠菌感染[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