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帧数论文-杨红蕾,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

校正帧数论文-杨红蕾,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校正帧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参七汤,校正的TIMI计帧法

校正帧数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蕾,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1](2019)在《参七汤对ACS患者非直接PCI术后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心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七汤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非直接PCI术后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ACS并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参七汤口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计帧数(CTFC)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TFC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EF)值和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七汤可明显提高ACS非直接PCI术后患者的冠状动脉心肌灌注,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3期)

宣兵[2](2018)在《AMI患者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8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对术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进行测定,记录慢血流与快血流的例数,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梗死区域的纵向应变(LS)与径向应变(RS)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84例患者慢血流者37例为S组,快血流者47例为F组。其中,S组校正TIMI帧数显着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12h时CK-MB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时的水平较术后12h均显着升高(P<0.01),并且S组的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4周LVEF的水平较术前7d均显着升高,但两组术后7d、4周LVEF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4周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时R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F组RS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1),但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校正TIMI帧数可作为评估AMI患者PCI术后疗效的预测指标。(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8年14期)

卓杨,殷兆芳,张阳,陈鑫,范虞琪[3](2014)在《校正的TIMI帧数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CTFC)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治疗且再灌注成功TIMI血流分级恢复Ⅲ级的STEMI患者75例,根据是否行血栓抽吸分为血栓抽吸+PCI组(n=32)和常规PCI组(n=43)利用CTFC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参数及术后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栓抽吸+PCI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中的CTFC明显少于常规PCI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左回旋支(LCX)中的CTFC比较差异无显着性。两组患者IRA再灌注成功后,在TIMI血流分级Ⅲ级的情况下,血栓抽吸+PCI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时间及30天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其中血栓抽吸+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1例,因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常规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4例,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动过速1例,因心绞痛发作再次入院1例,因严重心力衰竭入院1例,因非靶血管介入入院1例。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 CTFC可有效评价STEMI患者IRA再灌注情况及患者近期预后,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4年12期)

郭丹杰,贾媛,胡大一,刘健,李琪[4](2007)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造影校正的TIMI帧数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预后的指标———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ame count,CTFC)之间的相关性,为无创平板运动试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在造影前2周内完成平板运动试验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别计算Duke评分和CTFC,并根据Duke评分进行分组?≥5分为低危组、<5分为中高危组);分析Duke评分与CTFC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危险分层各组之间CTFC的差异。结果: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均呈负相关(r=-0.821、-0.730、-0.598,P<0.001)。Duke评分低危组叁支冠状动脉的CTFC值明显小于中高危组[前降支:分别为(22.27±3.71)帧、(24.12±4.19)帧;回旋支:分别为(27.96±5.65)帧、(31.28±6.79)帧;右冠状动脉:分别为(21.96±5.85)帧、(24.64±7.33)帧],组间CTFC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C值呈负相关。根据Duke评分得出的危险分层与CTFC有良好的相关性,此结果可能为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这种无创手段用于评价冠心病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7年06期)

颜艳,沈洪,杜洛山[5](2006)在《校正的TIMI帧数法评价梗塞冠脉血管再通后心肌灌注状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应用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ST段回落程度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心肌水平血流再灌注的情况。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回顾分析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急诊科收(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17期)

汪凡,秦明照[6](2006)在《校正TIMI帧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成形术后的预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成功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ation,PCI)治疗后,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功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的AMI病人123例,测定CTFC,同时观察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结果:根据CTFC值将病人分为慢、快两组。慢CTFC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随访1年时死亡率明显高于快CTFC组,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CTFC可有效评价成功PCI术后病人近、远期预后,有助于对此类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以指导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刊》期刊2006年03期)

颜艳[7](2006)在《校正TIMI帧数法对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达到TIMI 3级的被认为是成功再灌注的标志。但目前的研究表明,一部分心外膜冠状动脉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心肌水平往往没有得到有效的灌注。心肌声学造影(MCE),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CFR),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与心肌核素显影(MRI)等可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但技术要求高,花费大,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临床应用。校正的TIMI帧数(CTFC)是近几年提出的定量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指标,心电图ST段回落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损伤,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如何尚无系统研究;采用CTFC评价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肌灌注程度的指标,对估计PCI术后危险程度的价值亦无明确定论。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PCI治疗成功后,即TIMI血流达到3级时,用校正的TIMI帧数(CTFC)评价心肌灌注状态和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的可行性,并将其用作PCI术后临床疗效的检测指标之一,进一步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0月入院的217例经再通治疗的AMI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测定ST段回落程度、CTFC值、PCI术后30天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分析CTFC与ST段回落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相关性及影响CTFC的危险因素;按CTFC值的高低分组,探讨根据CTFC判断AMI患者行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ST段完全回落组内患者的CTFC值最低(20.74±8.36),ST段无回落组内患者的CTFC值最高(28.77±8.35),ST段部分回落组患者的CTFC值(25.4±7.79)介于其他两组之间。进一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6-05-30)

谢培益,祁述善,周胜华,沈向前[8](2005)在《校正TIMI帧数对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成功后,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TIMIframecount,CTFC)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及术后即刻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测定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血流达TIMI3级患者的CTFC,同时检查术前及术后1h心电图ST段,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按照患者ST段回落程度分为ST段回落≥50%及ST段回落<50%两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心脏不良事件分为两组;ST段回落<50%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ST段回落≥50%组,(25.6±8.1)vs(19.6±5.9),(P<0.01),CTFC与ST段回落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r<-0.735,P<0.01);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其CTFC值明显高于无心脏不良事件组(26.4±7.8)vs(19.3±5.5),(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TFC值与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独立相关(OR=-1.68,95%CI=-1.36~-2.19,P<0.01)。结论CTFC作为一种定量、客观、经济、简单、快速的方法可预测心电图ST段回落比例,在PCI术后能及时评价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可为临床提供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6期)

张鹏飞,张兴华[9](2004)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冠状动脉介入领域中全新的定量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TIMI(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血流分级最初用于描述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流的情况,目前仍被用于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但由于该指标的重现性较差,且具有明显的绝对性和主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张鹏飞,倪梅[10](2004)在《校正的TIMI帧数的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校正的TIMI帧数是较之TIMI血流分级更为客观、更具可重复性的简便可行的临床连续性变量指标 ,在评价冠脉血流储备、冠状动脉微循环状况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以及大规模临床试验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已日趋受到临床和科研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该项技术的获取方法和临床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04年01期)

校正帧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对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8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对术后患者梗死相关动脉的校正TIMI帧数进行测定,记录慢血流与快血流的例数,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患者梗死区域的纵向应变(LS)与径向应变(RS)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84例患者慢血流者37例为S组,快血流者47例为F组。其中,S组校正TIMI帧数显着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12h时CK-MB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时的水平较术后12h均显着升高(P<0.01),并且S组的水平明显高于F组(P<0.01)。两组术后4周LVEF的水平较术前7d均显着升高,但两组术后7d、4周LVEF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4周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L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时RS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F组RS水平明显高于S组(P<0.01),但两组术后4周与术后7d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行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校正TIMI帧数可作为评估AMI患者PCI术后疗效的预测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正帧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蕾,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参七汤对ACS患者非直接PCI术后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心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9

[2].宣兵.AMI患者PCI术后校正TIMI帧数与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收缩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

[3].卓杨,殷兆芳,张阳,陈鑫,范虞琪.校正的TIMI帧数评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

[4].郭丹杰,贾媛,胡大一,刘健,李琪.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Duke评分与冠状动脉造影校正的TIMI帧数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5].颜艳,沈洪,杜洛山.校正的TIMI帧数法评价梗塞冠脉血管再通后心肌灌注状态的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6

[6].汪凡,秦明照.校正TIMI帧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支架成形术后的预后评价[J].中国医药导刊.2006

[7].颜艳.校正TIMI帧数法对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的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8].谢培益,祁述善,周胜华,沈向前.校正TIMI帧数对急诊PCI术后ST段回落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

[9].张鹏飞,张兴华.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帧数——冠状动脉介入领域中全新的定量指标[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

[10].张鹏飞,倪梅.校正的TIMI帧数的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

标签:;  ;  ;  ;  

校正帧数论文-杨红蕾,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