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报道存在于60%的痛经妇女及40%-50%有慢性盆腔痛和性交痛的妇女中。在经腹的妇科手术中,5-15%的患者被发现有此病。流行病学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而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该病在病理上虽然呈良性形态学表现,而临床上呈“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患者呈持续加重的盆腔粘连、疼痛、不孕,是目前困扰妇科医师的难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内异症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初步确定了内异症发病原因的“在位内膜决定论”,以及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的“3A发病模式”。黏附是异位内膜“入侵”盆腹腔腹膜或其他脏器表面的第一步,继而突破细胞外基质,而血管形成是其种植后生长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有多种相关因子及酶的参与,以及激素、免疫反应和局部微环境的影响,使这一病理过程颇为复杂多变。而比较内异症和非内异症妇女在位内膜的差异,是内异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超微结构的差异和一些重要分子表达的差异,如芳香酶P45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等。据报道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为能够抑制巨噬细胞游走的T淋巴细胞的一种产物。最新的一些研究提示MIF可能在与内异症相关的血管生成中起作用。为进一步明确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利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探讨了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择了2005年6月—2006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患者子宫内膜,均无内科合并症,术前三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抗感染治疗和激素治疗并具有规则的月经周期。内异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无显著差异。内异组:共55例,其中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盆腔内异病灶14例,伴腺肌症6例。对照组:共47例,为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或进腹子宫切除术患者,经检查证实无内异病灶及炎症。根据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标本分为四组:内异增殖期(26例),内异分泌期(29例),对照增殖期(24例),对照分泌期(23例)。在实验中对上述102例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染色,结果判定:细胞膜和细胞质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无着色为阴性细胞。对上述102例组织标本进行MIF蛋白免疫印迹分析,以β-actin为内参照。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均值比较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如有统计学意义,再行组内两两Bonferroni检验,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MIF表达部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IF蛋白在人子宫内膜标本腺体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腺体细胞中表达要高于基质细胞。2、MIF蛋白在人子宫内膜组中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子宫内膜组织中与MIF蛋白抗体结合的条带位于相对分子质量为12.5kDa处。通过灰度分析内异组MIF蛋白在增殖期在位内膜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2±0.04),与对照组增殖期(0.19±0.03)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分泌期标本中,内异组MIF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3±0.04),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03)(P<0.05)。内异组MIF蛋白无论在增殖期还是分泌期标本中,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3、内异病人子宫内膜中MIF蛋白表达水平与内异临床分期的关系,本组实验通过对内异病人Ⅰ-Ⅳ期增殖期中MIF的表达值oneway ANOVA方差分析,P=0.032<0.05:内异病人分泌期不同期别MIF的表达值oneway ANOVA方差分析,P=0.005<0.01,表明MIF蛋白表达水平与内异病人分期有关,且在分泌期的差异更为显著。4、内异病人子宫内膜中MIF蛋白表达水平与痛经和盆腔疼痛关系,本组资料结果表明处于增殖期和分泌期伴痛经和盆腔疼痛病史内异病人MIF的表达显著高于同期内没有伴有痛经和盆腔疼痛病史者,P值均小于0.05。结论综上所述,MIF作为一种限制巨噬细胞移动并促进其分泌功能的因子,在人子宫在位内膜的腺体细胞和基质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在位子宫内膜标本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内异病人伴痛经和盆腔疼痛病史者MIF的表达无论在增殖期和分泌期显著高于同期内没有伴痛经和有盆腔疼痛病史者,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提示M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丝蛋白合成和分泌期家蚕丝腺中有氧氧化特性分析[J]. 昆虫学报 2016(01)
- [2].640层螺旋CTU分泌期低剂量容积扫描在诊断肾盏憩室中的价值[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7)
- [3].CTU皮质-分泌期图像对儿童异位肾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10)
- [4].不同时期成釉细胞氟损伤程度差异的动物实验研究[J]. 口腔医学 2014(12)
- [5].COX-2、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23)
- [6].输尿管外肿块病人标准剂量与低剂量MDCT分泌期影像上尿路显示的回顾性对照研究[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1(02)
- [7].中间层在成釉细胞分化及分泌期的形态学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09)
- [8].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广西医学 2008(07)
- [9].水通道蛋白基因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疑难病杂志 2019(11)
- [10].乙醛脱氢酶1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5)
- [11].正常人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变化及机制[J]. 山东医药 2016(07)
- [12].非器质性病变致绝经后出血的病因及与年龄分布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1)
- [13].线粒体凋亡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09)
- [14].激活素A、抑制素A在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05)
- [15].低管电压复合迭代算法CT扫描可行性研究:幼猪泌尿系分泌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实验分析[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16].我国母乳微量营养素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6(08)
- [17].子宫内膜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12)
- [18].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1)
- [19].氟对SD大鼠分泌期牙胚中UCH-L1表达的影响[J]. 西部医学 2018(10)
- [20].子宫内膜胎盘蛋白1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水中的表达和意义[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 [21].B超与宫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价值[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08)
- [2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糖类抗原-125的含量变化[J]. 河北中医 2012(09)
- [23].Bcl-2及FasL蛋白的表达与EMS发生发展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21)
- [24].Bcl-2及FasL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07)
- [25].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生殖医学杂志 2016(06)
- [26].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雌孕激素的测定及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10)
- [27].腔内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和观察的意义[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08)
- [28].抑制素α、βA、βB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01)
- [29].周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J]. 天津医药 2014(04)
- [30].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息肉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22)
标签: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论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论文; 在位内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