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ZnO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ZnO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172104)——电气石的自发极化机理及其环境净化研究中的一部分。自2002年至2005年的三年的工作中,作者在广泛分析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电气石的电磁学性能,将ZnO包覆于微米级镁电气石表面,提高了电气石的电磁学性能。通过对电气石晶体的压电效应测试、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位研究以及无机材料包覆原理的分析,包覆反应的正交实验,包覆粉体的表征及相关物性测试(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谱(XPS)、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SEM)、电磁屏蔽性能测试、吸波性能参数测定等),对比测定了镁电气石、普通ZnO以及包覆粉体的电磁屏蔽以及吸波性能。论文直观地测试出电气石晶体的压电效应,电气石晶体两端所产生的表面静电压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揭示了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性随pH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由正变负,其中镁电气石的等电点为5.38;依据包覆原理分析以及正交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包覆ZnO的实验研究,包覆完全;测试并分析了电气石以及包覆粉体对微波的吸收损耗性能。压电效应测试表明,当电气石晶体达到所能承受最大压力值时,即晶体破碎解体的瞬间,静电压也达到最大,最高静电压范围:751mV,均值为18.9mV;晶体柱面上也存在压电效应,其静电压为:59mV,约为两端最强静电压的1/31/4。微米级电气石粉体表面电性测试表明:镁电气石的等电点(pHpzc)为5.38,而ZnO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等电点为pH=7.9±,当溶液pH=6.57时,电气石晶体由于表面金属离子解离,带负电荷,而碱式碳酸锌颗粒表面带正电,有利于包覆实验的进行。包覆实验依据静电引力相互吸引机理、化学沉淀机理,采用非均相凝聚法制备ZnO包覆微米级电气石的复合粒子。通过调控包覆反应时溶液体系的pH值、Zn2+的过量系数、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可以使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一层粒径为78.71nm、厚度约为0.97μm的纳米级ZnO颗粒,包覆完全,无电气石裸露。电磁屏蔽性能测试表明:包覆后粉体的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均较电气石有明显提高,在11.5GHz范围内,屏蔽性能可以达到18.26dB,对微波的介电损耗最高为0.177,四种介电损耗的大小顺序依次为:0≈镁电气石≈锂电气石<ZnO<包覆粉体=0.177。电气石、ZnO不具有吸波性能,包覆粉体具有弱的吸波性能。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拓宽了非金属矿物材料——电气石在环境净化领域的应用范围,尤其在电磁屏蔽和吸波领域的应用。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电气石研究概况
  • 1.1.1 晶体结构与理化性质
  • 1.1.2 应用研究现状
  • 1.1.3 电气石粉体表面改性研究
  • 1.2 ZNO 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电气石的电磁学性质
  • 2.1 热释电效应
  • 2.1.1 热释电系数(P)
  • S'>2.1.2 自发极化强度PS
  • 2.2 电学性质
  • 2.3 导电性
  • 2.4 磁性
  • 2.5 压电效应实验
  • 2.5.1 压电效应(Piezoelectricity)的概念
  • 2.5.2 压电效应的定性研究
  • 2.5.3 测试结果分析
  • 2.6 表面电位研究
  • 2.6.1 实验部分
  • 2.6.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电气石粉体包覆ZNO 实验
  • 3.1 包覆实验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3.2 包覆实验方法
  • 3.3 非均匀液相成核法的热力学分析
  • 3.4 影响因素的确定
  • 3.5 包覆反应实验
  • 3.5.1 实验样品与设备
  • 3.5.2 实验流程
  • 3.5.3 电气石样品预处理
  • 3.5.4 制备ZnO 的实验过程
  • 3.5.5 电气石与ZnO 前驱体BZC 的混合包覆
  • 3.5.6 过滤、洗涤、烘干
  • 第四章 ZNO 包覆微米级电气石颗粒的表征
  • 4.1 分析测定方法
  • 4.2 包覆颗粒的物相分析
  • 4.3 包覆颗粒的微观形态
  • 4.4 红外光谱测定
  • 4.4.1 电气石的红外光谱特征
  • 4.4.2 ZnO 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4.4.3 包覆ZnO 的电气石粉体的红外光谱特征
  • 4.5 能谱(XPS)分析
  • 4.5.1 实验设备
  • 4.5.2 结果与分析
  • 4.6 比表面积和孔隙率
  • 4.7 包覆颗粒的密度和厚度
  • 4.8 包覆粉体电阻率
  • 第五章 电气石/ZNO 复合粉体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 5.1 电磁屏蔽(EMI)机理
  • 5.2 实验条件和实验过程
  • 5.2.1 主要实验原料
  • 5.2.2 涂料施工工艺
  • 5.3 测试条件
  • 5.4 结果及分析
  • 5.4.1 测试结果
  • 5.4.2 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包覆颗粒的吸波性能研究
  • 6.1 吸波原理
  • 6.2 吸收微波性能
  • 6.2.1 测试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一 镁电气石所受压力与静电压之间的关系图
  • 附表一 4 种样品的电磁参数测试结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孪生结构ZnO的可控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纳米ZnO修饰电极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3].新鲜黄秋葵纳米ZnO协同紫外照射保鲜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10)
    • [4].废ZnO脱硫剂再生工艺进展[J]. 广东化工 2019(22)
    • [5].ZnO基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1)
    • [6].基于ZnO单晶声表面波压力传感器的特性研究[J]. 微型机与应用 2016(24)
    • [7].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ZnO掺杂的研究进展[J].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7(01)
    • [8].基于ZnO缓冲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数值分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9].ZnO基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10].ZnO纳米片的室温绿色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16(S1)
    • [11].ZnO基透明导电薄膜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6(11)
    • [12].ZnO压敏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佛山陶瓷 2016(07)
    • [13].基于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有机磷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6(05)
    • [14].ZnO紫外探测器的研究[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5(01)
    • [15].柔性ZnO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5)
    • [16].ZnO纳米线阵列的可控生长及机理分析[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03)
    • [17].ZnO基双组分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8].气相法制备ZnO纳米阵列研究进展[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05)
    • [19].甲壳素基-纳米ZnO复合光催化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20].ZnO电致化学发光以及对尿酸的检测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0(09)
    • [21].ZnO掺杂对CaO-Al_2O_3-SiO_2系玻璃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J]. 玻璃 2019(12)
    • [22].不同维度ZnO纳米材料的生长与表征[J]. 电子显微学报 2019(06)
    • [23].ZnO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电流分布不均匀性对多柱并联ZnO避雷器能量吸收能力的影响[J]. 陕西电力 2017(03)
    • [25].静电纺丝法制备Y掺杂ZnO纳米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J]. 工业催化 2017(05)
    • [26].竹材表面ZnO的低温制备及其防霉性能研究[J]. 林业工程学报 2017(04)
    • [27].ZnO对焦炭气化反应的影响及动力学分析[J]. 中国冶金 2017(10)
    • [28].水热合成ZnO及其复合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研究 2017(07)
    • [29].ZnO纳米线阵列生长参数及光学性质[J].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15(S1)
    • [30].ZnO自组装量子点的生长及局域态密度测量[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04)

    标签:;  ;  ;  ;  

    微米级电气石表面包覆ZnO及其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