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促进教育公平已经明确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素有“举国大考”之称的高考在我国独特的体制环境和文化语境中,已经演变成为一个超越教育本身的社会密切关注的公共问题。由此,高考公平问题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涉及伦理、管理、教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性难题。从宏观视野和内在逻辑上审视高考公平的价值取向、把握高考公平的政策内涵;全面疏理当前我国高考公平问题的主要表现,并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内外根源和社会机理;寻求新形势下高考公平取向的改革策略,构建高考公平性建设的体制框架和制度体系,探索维护和增进高考公平的路径与措施等等,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一些取消高考的论调,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考的公平价值。追求公平是高考制度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存在“立基”,也是高考制度演进和变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础。在理解公平、教育公平与教育考试公平等概念的基础上,从高考的社会本质上把握高考公平的科学内涵,即机会分配的标准统一、合理,参考者的权利平等,考录程序公正、透明,高考功能促进公平等,并提出了高考公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对高考公平的制度取向、政策意义、理论依据等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以明确追求高考公平的内在逻辑与客观必然趋向。高考作为一项最大的社会竞争实践活动,公平问题一直贯穿于高考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首先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区域不公平,即“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问题”,实质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录取机会分配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区域失衡,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考生享有的权利不均等,主要是考生与招生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考生与招生高校在选择权上的不对等、考生在高校招生中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等。第三,高考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考生身份造假、考试作弊、招生腐败、非法招生中介及诈骗等;第四,竞争结果产生的城乡、阶层、民族、个体等方面的失衡,违背了公平原则,偏离了高考的本旨。高考不公平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社会危害极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影响高考公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讲是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碰撞、不同价值激荡和非均衡发展矛盾凸显带来的系列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资源稀缺与教育发展水平的落差,是影响高考公平的物质条件根源;体制矛盾与制度安排的失当,是影响高考公平的内在制度根源;价值异化与社会流动机制固化,是影响高考公平的外部社会根源。各种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导致高考利益的高度集中,即高考的高利害性,这是高考一切问题产生的社会本因。人们对于高考公平性的不懈追求,总是在高考功能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中做出选择,以求从价值取向和操作层面在科学性与公平性之间寻求适度平衡。基于这一认识,未来高考改革必须把确保公平作为第一要务,在坚持统考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改革,以维护考生权益、促进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渐进式改革策略,推进高考公平性建设的基本路径有:建立新型高考管理体制,实现高校招生自主和考试服务市场化;改造现行高考模式,建立全国统考基础上的分类选考、多元选录的刚性考录制度;构建公开化、民主化、法治化的高考运行机制,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结构优化,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推进人才流动机制改革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高考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