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论文题目: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养殖

作者: 牛生波

导师: 魏时来,杨瑞基

关键词: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建立,推广

文献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张掖市肉羊生产发展现状,根据肉羊杂交理论,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立适宜张掖市发展的肉羊杂交模式,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工作,主要结果:1、小尾寒羊在张掖市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产羔性能和生长发育速度接近或相当于引入的水平,耐粗饲、抗病力较强。在小尾寒羊养殖规模上,饲养量不宜过大,方式上以舍饲或半舍饲为主,杜绝远程放牧,供给充足的营养,其优良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小尾寒羊的利用途径:搞好纯繁,增加当地小尾寒羊群体数量,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引进国外肉羊品种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肥羔。2、无角陶赛特与小尾寒羊杂交F1、边区来斯特与甘肃细毛羊杂交F1、边区来斯特与小尾寒羊杂交F1羔羊育肥性能对比试验结果:无寒F1羔羊增重效果最好,日增重207.05克,其他依次为边细F1、边寒F1,分别为173.83克和150.37克。无寒F1羔羊与边寒F1羔羊、无寒F1羔羊与边细F1羔羊增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边细F1与边寒F1羔羊增重差异显著(P<0.05);边细F1羔羊虽差于无寒F1羔羊,但优于边寒F1羔羊,也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和产肉性能,屠宰率达43.9%;生长曲线显示:无寒F1羔羊成熟早,增重速度快且持续时间长,到5月龄后增重速度才逐渐减退,边寒F1早期增重速度快,但增重持续时间短,4月龄后便失去增重优势,因此在育肥全期的体重增幅不大;边细F1羔羊居于无寒F1和边寒F1之间。这一结果与增重结果相吻合。三个杂交组合的羔羊均呈现出在生长早期(5月龄前)增重快、生长后期增重逐渐减退的特点。确立了以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小尾寒羊为基础母本,以边区莱斯特和无角陶赛特为父本的二、三元杂交模式。在对以上杂交模式的推广应用中,建立肉羊杂交核心示范点2个,发展肉羊规模养殖户17671户,累计生产二、三元杂交羔羊145.9万只,出栏肉羊43万只,新增生产总值1378.88万元,新增纯收益708.2万元,收益率达105.59%,农民得益率达211.14%。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毛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

1.2 肉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

1.3 各国发展肉羊业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2 中国及甘肃养羊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 肉羊杂交生产概述

3.1 肉羊杂交生产领域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品种

3.2 引进品种在国内的杂交利用效果

3.3 不同育肥方式生产羊肉的研究

3.4 小结

4 张掖市肉羊生产现状

4.1 张掖市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形式

4.2 张掖市肉羊生产的优势

4.3 主要制约因素

第二部分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

1 小尾寒羊的适应性研究

1.1 繁殖性能

1.2 生长发育

1.3 羊毛产量

1.4 发病情况

1.5 小结

2 无寒杂交F_1、边细杂交F_1与边寒杂交F_1羔羊育肥性能比试验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 增重结果与分析

2.3 屠宰结果

2.4 羔羊生长曲线与早期育肥

2.5 小结

3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选择

3.1 肉羊杂交生产的理论依据

3.2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确立

第三部分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推广

1 张掖市开展肉羊杂交生产的基本做法和措施

2 示范点上的工作

3 辐射推广情况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计算依据和资料来源

4.2 基准年和主要评价指标及缩值系数

4.3 推广情况与总收益

4.4 新增总产值

4.5 新增纯收益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发布时间: 2008-08-11

参考文献

  • [1].肉用绵羊杂交组合筛选及胴体分割方法的研究[D]. 韩卫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2].不同日龄小尾寒羊与滩羊消化器官及其胃消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D]. 张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3].去势对小尾寒羊羔羊育肥期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及羊肉品质的影响[D]. 赵张晗.河北农业大学2018
  • [4].大肠杆菌感染对小尾寒羊外周血白细胞和乳腺组织中TLRs基因表达的影响[D]. 唐然.甘肃农业大学2017
  • [5].小尾寒羊在南方地区的适应性研究[D]. 杜志明.江西农业大学2013
  • [6].小尾寒羊、滩羊生长性能及其主要消化生理参数的比较[D]. 王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7].小尾寒羊和滩羊肠道发育及其主要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D]. 陈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 [8].小尾寒羊无角基因的分子标记和δ差异显示分析研究[D]. 刘媛.河北农业大学2013
  • [9].钼对雄性小尾寒羊毒性的实验研究[D]. 程才才.河南科技大学2012
  • [10].动物B超在小尾寒羊繁育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 郝振芳.河南农业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现代肉羊生产中密集产羔体系关键技术研究[D]. 杨宇泽.甘肃农业大学2007
  • [2].肉羊生产配套技术研究[D]. 郭海燕.甘肃农业大学2004
  • [3].青海牦牛、藏羊的肉品质特性研究[D]. 刘海珍.甘肃农业大学2005
  • [4].甘肃省东乡县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 曹海鸼.甘肃农业大学2005
  • [5].玉门市农区肉羊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刘雯霞.甘肃农业大学2004
  • [6].甘肃省安西县肉羊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D]. 张常荣.甘肃农业大学2005
  • [7].不同处理饲粮及不同组合全饲粮颗粒料对绵羊瘤胃内环境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D]. 郑琛.甘肃农业大学2004
  • [8].以乳源性蛋白为主的代乳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D]. 郭爱伟.甘肃农业大学2004
  • [9].优质肉用羔羊集约化肥育方法和效果的研究[D]. 冯涛.甘肃农业大学2004
  • [10].不同营养水平全颗粒饲粮对早期断奶羔羊的育肥效果[D]. 郭江鹏.甘肃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  

张掖市肉羊杂交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