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 ——从“无”到“有”的境界论

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 ——从“无”到“有”的境界论

论文摘要

王夫之是宋明理学,甚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和许多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一样,王夫之也有出入释老的思想经历。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兼通儒、释、道三家。王夫之长精思,重思辨,富于抽象性的思想特征与他对老庄思想的研究分不开,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老庄境界思想的研究。本文从境界思想契入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一方面,王夫之把握了老庄思想的境界本质,强调从超越性、无限性的境界上理解老庄思想,这是王夫之通过“有无”辨析对老庄思想进行批判、改造,吸收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王夫之使老庄境界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进一步论证和提高儒家伦理道德践履与修养境界。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实质上是在境界思想上对儒道关系的总结,也是在境界高度上对老庄思想研究的总结。道家境界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相结合,始终是贯穿儒家援道入儒对道家思想进行研究的思想线索。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是在批判老庄境界之“无”的虚无性思想性质的基础上,改造、吸收老庄境界思想内涵的批判性研究。这既是对儒道思想关系的总结,也是贯穿于王夫之结合老庄境界与儒家人伦物理实有,构建“有”之境界的思想线索。王夫之通过境界思想把握老庄思想的异同。王夫之研究庄子从“无无”到“有”的境界思想线索实质上也包涵了从“无”到“有”研究老子的境界思想线索。王夫之对老子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了对老子“无”之境界的虚无性思想性质的批判。王夫之认为,庄子“无无”境界思想与老子“无”境界思想具有相同的虚无性思想性质;同时,王夫之把握庄子从“无”到“无无”,继承和发展老子境界思想的境界线索。王夫之改造、吸收庄子境界并使境界落实于儒家具有伦理道德价值与内涵的人伦物理本体基础之上。这就是王夫之从“无”到“有”,构建“有”之境界的思想线索,从儒家思想方面来讲,主要体现为从境界性本体到本体境界的思想线索,通过批判、改造、吸收老庄以“无”为本的境界性本体,提升和论证儒家以“有”为本的“有”之境界本体的境界高度。张载思想以其结合境界与实有的气本论所具有的实有境界特征为王夫之所宗。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与发展,是在他结合境界与实有,构建“有”之境界意义上讲的。可以说,老庄对王夫之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境界思想方面,老庄境界是王夫之境界思想的主要来源。张载的实有境界之气的思想,是王夫之境界之“有”的主要思想来源。老庄思想,主要是庄子思想决定了王夫之思想的超越性、无限性境界内涵与境界高度;张载与儒家思想决定了王夫之思想的实有性质。所以说,王夫之思想从本质上说属于儒家思想,对老庄思想的研究与批判、改造、吸收这提高儒家具有伦理道德价值与内涵的人伦物理思想境界,论证和构建“有”之境界思想体系的思想目的服务。从“无”到“有”的境界论体现了儒家与道家思想相异的思想性质与相通的境界内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夫之通过对老庄思想的研究总结和发展了宋明理学,甚至中国传统思想。从“无”到“有”的境界论贯穿于王夫之总结宋明理学,构建“有”之境界思想体系的始终。王夫之的“有”之境界思想体现了“有”与境界相结合,重境界,重境界修养功夫的思想特征,实质上是王夫之在最高境界结合老庄与儒家思想援道入儒的通之境界思想的特征的体现,这是从道家影响儒家,老庄影响王夫之思想的角度讲的。从儒家思想的角度讲,王夫之通老庄境界与儒家伦理道德本体思想,批判、改造、吸收老庄“无”之境界性本体用之于论证和提升儒家本体境界高度,这就是从“境界性本体”到“本体境界”的境界论;以“有无”观讲,就体现为从“无”到“有”的境界论。无论从老庄还是儒家思想的角度分析,“有”之境界与本体境界的思想性质相同,都体现了通之境界“因而通之”的境界论的思想特征。本文以王夫之研究老庄思想的三部著作《老子衍》、《庄子解》、《庄子通》为基本材料,以“有无”之辨为思想分析工具,以境界思想契入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强调以此为视角贯通王夫之的思想体系,进而把握王夫之思想的本质与特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王夫之与老庄思想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王夫之与老庄境界的关系
  • 一、境界与“有无”
  • 二、王夫之与老庄境界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论点、结构与内容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论点
  • 三、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王夫之研究老庄思想的境界线索
  • 第一节 老子思想研究的境界线索
  • 第二节 庄子思想研究的境界线索
  • 第三节 从“无”到“有”的境界线索
  • 第二章 从“无”到“有”——王夫之对老子思想的研究
  • 第一节 “有无”境界之道--王夫之研究老子思想的线索
  • 一、载营魄抱一无离
  • 二、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 三、冲气以为和
  • 第二节 从“无”到“有”的境界论
  • 一、玄之境界
  • 二、极之境界
  • 第三节 从“无”到“有”的境界本体
  • 一、有无之生
  • 二、虚静本体
  • 三、柔弱本体
  • 四、无为本体
  • 第四节 从“无”到“有”的境界功夫
  • 一、“观”
  • 二、腹观、目观、心观
  • 第三章 从“无无”到“有”——王夫之对庄子思想的研究
  • 第一节 王夫之对庄子的基本态度与评价
  • 第二节 从“无无”到“有”的境界思想线索
  • 一、“无无”境界与“无”之境界之道
  • 二、从“无”境界之道到“无无”境界之道
  • 三、从“无无”境界之道到“有”境界之道
  • 第三节 从“无无”到“有”的境界论
  • 一、齐物境界
  • 二、逍遥境界
  • 第四节 从“无无”到“有”的境界功夫
  • 一、照
  • 二、观
  • 第四章 王夫之“有”境界思想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有”之境界思想的来源
  • 一、境界思想的来源
  • 二、境界之“有”的思想来源
  • 第二节 “有”之境界思想体系的构建
  • 一、从气本论到“有”之境界
  • 二、“先立乎其大者”的“有”之境界
  • 第五章 “有”之境界思想的判定与总结
  • 第一节 王夫之与宋明理学的境界思想线索
  • 第二节 “有”之境界思想的判定
  • 一、“无”境界的判定---对陆王思想的总结
  • 二、实有境界的判定——对朱熹思想的总结
  • 第三节 “有”之境界思想的判定总结
  • 一、对周敦颐与二程思想的判定与总结
  • 二、对张载思想的总结
  • 第六章 结论“有”之境界思想的特点与不足
  • 第一节 “有”之境界思想的特点
  • 一、“有”与境界相结合
  • 二、重境界
  • 三、境界修养功夫
  • 四、“因而通之”的境界论
  • 第二节、从“境界本体”到“本体境界”
  • 第三节 “有”之境界思想的不足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王夫之对老庄思想的研究 ——从“无”到“有”的境界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