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的异化

论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的异化

论文摘要

张爱玲善于在人伦情感、爱恋婚姻、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描写中探询人类存在的真实状态,其小说充分展示的生命存在的偶然性、人与外部世界的割裂、生存的无意义及人与人的感情异化等,都是张对非理性世界的一种理性的体悟与把握,充分体现了其小说的现代性。本文试图把张爱玲各时期的小说作品,与其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做对比,将其笔下人伦关系异化的不同表现,如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婆媳关系等做一次系统的观察与思考;并依据张爱玲自身复杂的身世经历、中西方文学的融会贯通、和动荡多变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分析其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成因;最后,运用萨特的自由理论与加缪的荒谬思想来探究张爱玲小说中异化的人伦关系的哲学意蕴。其中,探究其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哲学意蕴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萨特的自由理论认为,对荒诞世界缺乏清醒认识、迷失自我的人,与把责任推卸给外部环境、他人,甚至归于宿命而不愿承担选择后果的人都是不自由的。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表现为:在荒诞的世界中,对荒诞世界有清醒认识的少数命运反抗者;但绝大多数则是不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不自由的人,他们自由选择成为自我欺骗者、心灵扭曲者、或是沉沦堕落者;此外,人与人自由的互相牵制与对立,导致人与世界、他人的疏离,乃至亲情的扭曲。加缪的荒谬思想认为,当人的愿望与世界产生对立时,世界才是荒谬的,人类只有通过个人的反抗才能真正消除这种荒谬。在张的小说中,荒谬正体现于此:人的希望和现实中人生徒劳的对立;死亡来临的现实与希望永远活下去的愿望的相悖;面对每天重复着的单调生活,人们对活着是否值得的怀疑。为消除这种荒谬,有人采取自杀的方式,包括身体的自杀、奉献自己和放弃个性;有人则用个人的反抗来对荒谬的世界进行抗争;但大部分人则选择穷尽今天,没有理想。简言之,张爱玲通过描绘现代都市人复杂的、被异化的人伦关系,来映照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继而表达世界的荒诞与虚无,人生的孤独与苍凉,人与世界、他人的疏离与冷漠,并与西方存在主义遥相呼应。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2.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表现
  • 2.1 母爱的异化
  • 2.1.1 嫉妒的母亲
  • 2.1.2 冷漠的母亲
  • 2.1.3 引导子女陷入深渊的母亲
  • 2.1.4 失语“不在场”的母亲
  • 2.2 父爱的异化
  • 2.2.1 将女儿物化为商品的父亲
  • 2.2.2 恋女的变态心理的父亲
  • 2.2.3 泯灭了慈爱的父亲
  • 2.2.4 缺席的父亲
  • 2.3 子女对父母之爱的异化
  • 2.3.1 摆脱冷漠家庭的反叛者
  • 2.3.2 宗法父权家庭中的牺牲品
  • 2.3.3 家庭阴影下的心灵扭曲者
  • 2.4 兄弟姐妹之爱的异化
  • 2.5 婆媳关系的异化
  • 3.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成因
  • 3.1 外部环境的纷繁复杂
  • 3.1.1 喧嚣畸形的十里洋场
  • 3.1.2 动荡不安的战争乱世
  • 3.2 中西方文学的完美糅合
  • 3.2.1 中国传统文学的启蒙
  • 3.2.2 西方现代文学的熏陶
  • 3.3 动荡多变的人生经历
  • 3.3.1 父爱的缺失与母爱的疏离
  • 3.3.2 爱情的破灭与人生的漂泊
  • 4. 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异化的哲学意蕴
  • 4.1 从“自由选择”理论看其人伦关系的异化
  • 4.1.1 对荒诞世界的“恶心”体验
  • 4.1.2 对自由选择的责任推卸
  • 4.1.3 对世界、他人的情感疏离
  • 4.2 从荒谬思想看其人伦关系的异化
  • 4.2.1 荒谬:置身理想的废墟
  • 4.2.2 自杀:向荒谬的世界妥协
  • 4.2.3 反抗:对生存荒谬感的精神反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道德合理到生态正当:传统伦理范式的现代转型[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人伦乱象”的背后隐情[J]. 齐鲁周刊 2017(13)
    • [3].伦理复兴视域下的人伦关系理论形态研究[J]. 原道 2015(04)
    • [4].儒家人伦关系的现实意义——以夫妇、父子关系为例[J]. 城市地理 2015(02)
    • [5].城镇化对农村家庭人伦关系带来哪些冲击[J]. 人民论坛 2018(28)
    • [6].探析《玛纳斯》史诗的人伦关系规范和自我认同[J]. 民族文学研究 2013(04)
    • [7].拨开悲观与虚无的面纱——由《繁花》的人伦关系探讨金宇澄创伤叙事的文化诉求[J]. 名作欣赏 2018(08)
    • [8].儒家友伦的道德意涵新辨[J]. 道德与文明 2016(02)
    • [9].从动物习性与中国古代人伦关系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物学教学[J]. 生物学教学 2012(09)
    • [10].家与人伦关系[J]. 读书 2017(11)
    • [11].加强党员干部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J]. 新西部(理论版) 2015(01)
    • [12].“礼”的伦理意蕴[J]. 齐鲁学刊 2009(02)
    • [13].生命的断想[J]. 湖南教育(上) 2011(04)
    • [14].论“礼”的伦理特质[J]. 齐鲁学刊 2018(05)
    • [15].荀子思想中“分”与“群”之人伦关系辨析[J]. 文教资料 2017(21)
    • [1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强调家庭环境的治理[J]. 家庭服务 2016(03)
    • [17].中西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特点[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8].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网络组织治理秩序解构[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02)
    • [19].爱送礼的中国人[J]. 北方人(悦读) 2015(03)
    • [20].朋友别称典故多[J]. 农民文摘 2011(04)
    • [21].“慈”与“仁”的比较——以老子与孔子各自的思想体系为语境[J]. 理论观察 2012(02)
    • [22].传统“五伦”的现代建构[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3)
    • [23].道德与权力:人伦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评《传统人伦关系与转型期乡村基层政治运作——以南镇为中心的考察》[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01)
    • [24].和谐家庭中妻子的职责[J]. 天风 2009(04)
    • [25].对克隆人技术的价值评判——基于儒家家庭伦理的视角[J]. 滁州学院学报 2011(03)
    • [26].道德危机的拯救与文明大国的崛起[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7].生存哲学视野下孔子与老子丧葬祭祀观之比较[J]. 齐鲁学刊 2009(04)
    • [28].五伦观念的再认识[J]. 哲学研究 2008(05)
    • [29].关于克隆人的思考[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12)
    • [30].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5)

    标签:;  ;  ;  ;  ;  

    论张爱玲小说人伦关系的异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