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运行 ——M县民办教师的民族志

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运行 ——M县民办教师的民族志

论文摘要

农村民办教师是新中国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以“亦师亦农”的身份在“民助加公助”的微薄待遇下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一群体的生活史中,他们大致经历了资格获得、全面考核、资格审查、职称评定和民转公等重要事件。论文借助于历史文献和口述资料,以人类学中民族志的方法考察了民办教师政策的变迁对苏北M县民办教师生命历程的影响,以及民办教师在这些事件中采用个体策略与政策互动的过程。农村民办教师所经历的各种事件都是在教育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在正规师范生培养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基础教育的普及使得民办教师成为农村教师队伍的主体,由于规模过大以及对民办教师任用的管理不善给这支队伍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对民办教师进行治理整顿,通过全面考核、招考合同民办教师、资格审查、辞退不合格教师、职称评审等措施改善了民办教师队伍素质,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则最终实现了对民办教师的正规化管理。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性的增长。此外,政治经济宏观体制及计划生育政策、户籍制度等具体政策的变革也影响了民办教师政策的运行。民办教师个体并不是被动地适应政策变革的节奏,在其生命历程的各种事件中,他们都积极地借助乡土社会文化所蕴含的策略与政策进行互动。社会文化中的人情、关系等社会网络资源和“面子”、“成分”等符号性资源都成为民办教师个体策略的资源,这一切都体现了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社会结构下人们特殊主义的行事逻辑。在发生了变迁的乡土社会,现代政治运动的行动逻辑和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为民办教师的个体策略注入新的元素。在国家政策与个体策略互动的过程中,具有乡土社会成员和科层制组织成员双重身份的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和民办教师围绕着各种管理活动中的资源分配形成了一个以“情感、人情和情境”为基础的教育政策网络。“情”是这个政策网络的核心。这不同于西方政策网络高度理性化的特征。教育政策在这样的网络中运作,导致了其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而出现了弹性,政策的边界根据具体情境而伸缩;而民办教师则在适应国家政策变革需要的同时借助个体策略来与之博弈,以保证他们生活的基本法则不在政策压力下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这体现了建立在乡土文化基础上的个体策略的韧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选择
  • (二)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对象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过程
  • (六) 论文框架
  • (七) 体例说明
  • 一 M县的社会和教育
  • (一) M县的社会发展
  • (二) M县的教育变迁
  • (三) M县的民办教师
  • 二 “任用民办教师”的任免
  • (一) 民办教师的选择
  • (二) 民办教师的免职
  • (三) 民办教师资格的“失而复得”
  • (四) 人情和政治作用下的民办教师任免
  • 三 全面考核
  • (一) 全面考核政策的制定和地方化执行
  • (二) 业务考核
  • (三) 文化考试
  • (四) 第一次考核的结果
  • (五) 第二次考核及其结果
  • (六) 民办教师的国家化和管理技术的进步
  • 四 合同民办教师的招考
  • (一) 合同民办教师招考的背景
  • (二) 合同民办教师招考的组织
  • (三) 合同民办教师招考的效果
  • (四) “内招”:一种例外情况
  • (五) 任用、招考与“内招”:现代性的增长及其阻力
  • 五 资格审查
  • (一) “对民办教师进行一次普遍的资格审查”: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 (二) “检举”和“揭发”:资格审查政策执行的关键技术
  • (三) “豆饼干部”:资格审查中的乡镇教办
  • (四) 地方情境、变通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地方化
  • 六 辞退与反辞退
  • (一) “不够格”、“超生”与师德问题:辞退的政策原因
  • (二) “伤感情”、“不顾实际”与同情:辞退政策的影响与评价
  • (三) “闹”、“求情”和“走关系”:反辞退的三种策略
  • (四) 情感和关系网:辞退民办教师政策运行的边界与空间
  • 七 职称改革
  • (一) 民办教师职称改革的背景
  • (二) 职称改革的前提:成为一名合格的民办教师
  • (三) 民办教师职称改革政策的运作
  • (四) 规范、承认抑或区隔:职改政策的实质追求与多重意义
  • (五) “透明”抑或“神秘”:职改政策的形式追求
  • 八 工资待遇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薪粮制
  • (二) 大集体时期:工分加补助
  • (三) 分田到户的影响
  • (四) 工资改革后的待遇改善
  • (五) 工资拖欠与罢课
  • (六) 待遇、生存伦理与抗争
  • 九 转正
  • (一) “转正”的政策和进程
  • (二) “转正”的形式、影响因素和个体策略
  • (三) 从“民选公”到“民转公”:基于历史和尊重人心的政策变迁
  • 十 乡土社会教育政策运行的特征
  • (一) 民办教师政策:在社会变迁中走向现代化
  • (二) 以“情”为核心构成政策网络:民办教师政策在乡土社会的运行特征
  • (三) 弹性与韧性: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与个体策略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文化与教育政策的关系[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15(00)
    • [2].如何提升教育政策的传播效果[J]. 江苏教育宣传 2012(04)
    • [3].美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的研究方式演进[J].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16(00)
    • [4].新时代我国教育政策执行问题的新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12)
    • [5].进一步优化教育政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J]. 国家治理 2019(48)
    • [6].教师教育政策伦理:反思与重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04)
    • [7].“十三五”期间我国关键教育政策问题与对策建议[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03)
    • [8].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演进[J]. 教师教育论坛 2019(09)
    • [9].如何对待教育政策的内在性缺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 [10].中国改革开放40年教育政策与法律之变迁——评《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英文版)[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5)
    • [11].教育政策执行偏离的矫正策略:系统的观点[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04)
    • [12].欧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走向[J]. 教师教育学报 2014(05)
    • [13].比较研究要重视教育政策和背景——从不同角度看美国数学教育[J]. 数学教育学报 2017(04)
    • [14].教育政策执行简单抑或复杂——来自个案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1)
    • [15].规范性教育政策的效应研究——基于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的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34)
    • [16].教育政策转移:形式、过程与动机[J]. 教育探索 2016(11)
    • [17].教育政策运行机制优化研究:超越理性与私利的视角[J]. 现代教育管理 2017(05)
    • [18].教育政策问题是如何构建的——基于政策发生学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3)
    • [19].西方教育政策评估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2)
    • [20].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热点的研究领域及其展望[J]. 当代教育科学 2017(05)
    • [21].价值分析视域下芬兰教师教育政策探究[J]. 教育评论 2017(07)
    • [22].转型期教育政策执行偏离探析:政策网络视角[J]. 江苏高教 2017(07)
    • [23].教育政策评估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分析[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4].教育政策的嵌入性——教育政策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方式的历史考察[J]. 教育学报 2017(04)
    • [25].我国创业教育政策的文本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8)
    • [26].我国教育政策环境研究述评[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5)
    • [27].欧盟基础教育政策的实施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6(01)
    • [28].教师参与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路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20)
    • [29].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的功能探讨[J]. 教师教育论坛 2016(03)
    • [30].教育政策执行的内涵、本质及特点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28)

    标签:;  ;  ;  ;  ;  

    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运行 ——M县民办教师的民族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