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

论文摘要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划分有宽、窄两个不同的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划分,各有其道理,可以并行不悖。清代侠义公案小说无论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上,还是在清代文学史中,甚或在平民文学史上,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但由于学术界对其重视不够,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研究现状并不容乐观。鉴于此,本文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切入点,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进行了一些探讨,全文共分十一章,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界定、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文学史定位、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述略以及论文的总体构思、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总体把握。第二章简略阐述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各自的发展轨迹,并对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同类题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章论述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的形成、繁盛和衰弱的过程及其原因。同时指出,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流,最初是在民间通过口头流传自发进行的,这种尝试至迟从清初就开始了。后为民间说书艺人所借鉴,开始有意识的融合。至雍正、乾隆年间,这种合流在民间说书艺人那里已基本完成。书坊主看到有利可图,竞相刊刻,形成文字作品,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流正式完成。这一时期当在乾隆、嘉庆年间,至迟不会超过嘉庆三年。第四章剖析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忠义”主题的形成,并分别阐述各代表作品在“忠义”这一主题下思想的不同侧重。宋代以后,侠士的忠义观开始逐步形成,曹植《白马篇》等文人游侠诗为侠义小说“忠义”主题的形成打开了局面。在“忠义”这一共同主题下,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不同作品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倾向。《施公案》强调“功名富贵”,《三侠五义》渴望“建功立业”,《彭公案》、《永庆升平全传》“隐逸思想”有所抬头,《绿牡丹》阐述“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政治主题,《儿女英雄传》则满怀激情的歌颂“儿女真情”。第五章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典型作品《三侠五义》的思想、艺术,进行例证分析。《三侠五义》试图通过对侠义精神的整合和升华,塑造一批具有完美性格的侠客形象,他们大多具有“合乎礼法”、“恪守道德”、“择主而事”、“珍惜生命”等传统美德,这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三侠五义》所构筑的侠义世界,不仅体现为侠义英雄的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更体现为普通人的侠义胸怀和侠义行径。从文弱书生到士农工商、老弱妇孺,侠义精神无处不在。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阐述中国清官文化和侠文化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并进一步梳理清官与侠客关系的历史、文化渊源。清官与侠客有着极深的历史文化渊源。春秋战国时期刺客与其家主,卿相之侠与其门客,封建文人与弃恶向善的侠客,开国明君与从军的侠客等关系中都可看到清官与侠客关系的影子。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清官与侠客都站在了为国为民的立场上,因而有了共同的政治目标。但二者关系仍然是不对等的,清官仍居于支配地位,而侠客的奴性则大大增强。第八章至第十章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第八章论述儒、释、道等传统思想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不仅体现为儒家修齐治平、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成为其主导思想,也不仅体现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在侠客身上有清楚的烙印,更体现为侠客们的主要事迹和遭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复杂心态。清官和侠客们所表现出的“仁者”思想,家族观念,民族意识,性道德等方面都可看到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影子。而“慧眼识才”的叙事模式,则寄托着中国传统文人希望得到社会肯定的个人愿望。同样,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亦深受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一方面热衷于写侠客介入社会,另一方面又无限向往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人“少年任侠、中年入仕、晚年归隐”理想人生的真实反映,是儒、释、道思想共同影响的结果。第九章论述方术文化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受方术文化影响很深,方技中的“中医”、“房中术”、“神仙”,术数中的“五行”、“杂占”等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都有所体现,而尤以“相人术”影响最为深刻,如“风鉴识英雄”的情节设置,侠客相貌的女性化倾向,清官相貌的丑化倾向、江湖术士的骗人之术等相关描写无不深受“相人术”的影响。而且,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人物形貌描写很难跳出相术词汇和相术观念的“框架”,从而形成了小说中人物形貌描绘的类型化、程式化。第十章论述鬼神文化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充分运用小说尚奇传奇之特点,在作品中穿插大量鬼神因素,传奇人、叙异事,穿插以鬼神世界的诡秘恐怖,以达到夺魄惊魂的艺术效果,满足读者的尚奇猎奇心理。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寺庙、道观、尼姑庵多为藏污纳垢的淫秽之地,和尚、道士、尼姑中亦不乏杀人越货的巨匪惯盗,各类庙会、神佛诞辰更成为恶霸无赖欺男霸女的最佳场所,作者借鬼神表现出许多滑稽、荒唐、可笑的东西,从而造成一种浓烈的喜剧效果,达到调侃讽刺的艺术效果。第十一章为结语,论述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向武侠小说的演变过程以及演变期武侠小说的坎坷命运。二十世纪的前二十年,是侠义公案小说寻求新突破并逐步摆脱公案小说桎梏向“武侠”小说嬗变的涅槃期。《李公案》、《热血痕》、《仙侠五花剑》、《剑绮缘》等这一时期优秀的侠义小说从不同方面作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从而为武侠小说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它们开辟的具有新意的武侠小说创作之路,为其后的武侠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种探索和尝试,不容忽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的界定
  • 第二节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文学史定位
  • 第三节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述略
  • 一、侠义公案小说的综合研究
  • 二、作者、版本的考证以及故事源流的梳理
  • 第四节 论文的总体构思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总体构思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发展
  • 第一节 侠义小说的发展
  • 一、文言侠义小说的发展
  • 二、白话侠义小说的发展
  • 第二节 公案小说的发展
  • 一、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优秀的公案小说及相关记载
  • 二、唐宋文言公案小说
  • 三、宋代白话公案小说
  • 四、明清公案小说
  • 第三章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兴起、繁盛及衰弱
  • 第一节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兴起
  • 一、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的合流
  • 二、侠义小说和公案小说合流的原因
  • 第二节 侠义公案小说的繁盛
  • 一、侠义公案小说的繁盛
  • 二、侠义公案小说繁盛的原因
  • 第三节 侠义公案小说的衰弱
  • 一、侠义公案小说的演变
  • 二、侠义公案小说的衰弱
  • 第四章 “忠义”主题下的不同侧重
  • 第一节 儒对侠的改造和“忠义”主题的形成
  • 第二节 汉唐游侠诗对“忠义”主题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主题的不同侧重
  • 一、《施公案》:功名富贵乃一篇之骨
  • 二、《三侠五义》的“忠义”观与其建功立业情结
  • 三、《彭公案》、《永庆升平全传》:隐逸思想的抬头
  • 四、《绿牡丹》: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 五、《儿女英雄传》:功名富贵让位于“儿女真情”
  • 第五章 《三侠五义》思想、艺术例析
  • 第一节 侠义世界的构筑
  • 一、具有完美人格的侠客
  • 二、普通民众的侠义精神
  • 第二节 《三侠五义》的情节设置
  • 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 二、二次巧遇,成就妙文
  • 三、余波演漾,一波三折
  • 四、以极曲折之笔叙极径直之事
  • 五、禹王金锁法
  • 第六章 清官文化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一节 “清官”一词的由来及其政治品质
  • 一、普通民众心目中的“清官”:“清官”就是好官
  • 二、文人眼中的“清官”:“清官”就是不要钱的官
  • 三、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清官
  • 四、“清官”不等于好官
  • 第二节 清官的法律意识
  • 一、礼法一体:个体在法律面前的不平等
  • 二、刑政相参:道德对法律的干涉
  • 三、理、情、礼、法:古代法官判案的多重标准
  • 第三节 侠义公案小说清官形象的几个来源
  • 一、明察善断、公正廉洁-贤相循吏的影响
  • 二、待下以礼与江湖义气-司马迁、班固所谓卿相之侠
  • 三、刑政相参,严刑竣法-史书中酷吏形象的影响
  • 第四节 清官的人情味与世俗化
  • 第七章 侠文化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一节 侠义精神的形成及其复杂内涵
  • 一、道家:侠义的最高境界乃以德御剑
  • 二、墨家:公义重于私仇
  • 三、儒家:游侠的本质是“仁”与“义”
  • 第二节 “侠客”涵义的不确定性及其流动性
  • 一、先秦两汉之侠
  • 二、汉唐游侠诗:“羽林郎”成为侠客新贵
  • 三、现代人心目中的“侠”:“原侠”概念的提出
  • 第三节 清官与侠客的关系
  • 一、知遇之恩,以死报之:刺客与其家主
  • 二、士无定主,择贤而事:门客与卿相之侠
  • 三、“以利择主”与“以义择主”:汉代的宾客潮
  • 四、解职遇险,千里救难:清官与侠客关系的雏形
  • 五、感君良言,弃恶向善:文人与侠客
  • 六、联手破案,无往不胜:清官与侠客联手破案的雏形
  • 七、浪子回头、从军立功:侠客从军
  • 八、清官与侠客关系的新特点
  • 第八章 儒释道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一节 儒家思想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一、“仁”者思想是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主体精神
  • 二、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家族观念
  • 三、“夷夏之防”与侠客的民族大义
  • 四、侠客的性道德
  • 五、“慧眼识才”的叙事模式
  • 第二节 佛道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一、道之侠
  • 二、隐士
  • 三、佛之侠
  • 四、僧道犯罪
  • 第三节 “入世—出世”的情节结构模式
  • 第九章 方术文化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一节 方技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一、中医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二、房中术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三、神仙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二节 数术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一、五行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二、杂占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三、形法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三节 人物容貌的类型化
  • 一、面部类型化描写
  • 二、眉的类型化描写
  • 三、眼睛的类型化描写
  • 四、鼻的类型化描写
  • 五、口的类型化描写
  • 六、耳的类型化描写
  • 第十章 鬼神文化与清代侠义公案小说
  • 第一节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鬼神崇拜及其文化意蕴
  • 一、古人的鬼神崇拜
  • 二、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鬼神崇拜及其文化意蕴
  • 第二节 鬼神描写的动因
  • 一、增强故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
  • 二、戏谑与调侃
  • 第十一章 结语:侠义公案小说向武侠小说之嬗变
  • 第一节 侠义公案小说向武侠小说嬗变的原因
  • 一、清末民初的特殊社会背景
  • 二、“小说界革命”的影响
  • 三、侦探小说的大量译入
  • 四、侠义公案小说的自身缺陷
  • 第二节 嬗变期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表现
  • 一、《李公案》:侠义公案小说向侦探小说的转型
  • 二、《热血痕》:报国无门的悲愤之作
  • 三、初具规模的侠情小说
  • 四、《仙侠五花剑》:白话剑仙小说的滥殇
  • 第三节 嬗变期武侠小说残留的旧痕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庙堂指向[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清季中国侦探小说的形成与侠义公案小说的文体分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8)
    • [3].侠义公案小说出现的原因[J]. 大众文艺 2012(20)
    • [4].论佛教对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 [5].浅谈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繁荣的原因[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6].试论不同小说类型对侠义公案小说的影响[J]. 新余学院学报 2018(04)
    • [7].侠义公案小说中官、侠的结合及其原因——以《三侠五义》为例[J]. 学术探索 2012(01)
    • [8].侠义公案小说:武侠小说的开拓与发展[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5)
    • [9].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对《水浒传》的背逆[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0].别样的想象:《乾隆巡幸江南记》的“南巡”书写探析[J]. 明清小说研究 2016(01)
    • [11].试析清代北京通俗小说的出版与说唱业的关系——以侠义公案小说的形成为例[J]. 北京社会科学 2012(05)
    • [12].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历难不死”母题[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0(06)
    • [13].清官的“可恨”之处[J]. 淄博师专学报 2011(01)
    • [14].“劫法场”?“闯法场”![J]. 咬文嚼字 2014(02)
    • [15].谈谈《三侠五义》中的反面人物形象[J]. 文学教育(中) 2013(08)
    • [16].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夏完淳为抗清复明而死到底值不值?[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01)
    • [17].侠精神之体现——试析《三侠五义》中的义仆形象[J]. 黑河学刊 2010(12)
    • [18].浅析各代公案小说文体及作品[J]. 怀化学院学报 2011(06)
    • [19].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比武斗智”母题[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0].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起源及艺术流变[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7)
    • [21].《施公案》中绿林好汉的没落及其对清代公案侠义小说的影响[J]. 文教资料 2012(10)
    • [22].侠义公案小说的界定与源流[J]. 明清小说研究 2014(03)
    • [23].明清讽刺小说研究的艺术范畴和价值依归[J]. 明清小说研究 2008(02)
    • [24].从近代市民心理觉醒看晚清小说转变[J].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3)
    • [25].锁品人生——老银锁的人生哲学[J]. 大众文艺 2012(20)
    • [26].清官侠客合流模式的“血酬”观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7].侠义公案小说的平民文学色彩[J]. 民办教育研究 2009(08)

    标签:;  ;  ;  ;  ;  ;  ;  

    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