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论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论文摘要

股份回购请求权诞生已逾百年,近年来公司商事实践和公司法的新发展深化了该领域的学术争议。该制度自诞生之初适用实效一直没有达到设计者的初衷,原因在于更新不足。如果不能应商事实践的要求不断完善,任何改革措施也只能在制度原有基础的扩张和缩减之间逡巡不前。学界关注股份回购请求权,不只注重制度理论价值的重新评估,更需要贡献才智、提出对策。本文通过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为优化设计我国相关制度献言献策。第一章对股份回购请求权与现金选择权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同现金选择权性质不同,在中国现金选择权不足以平息并购潮中受伤的股东,上市公司异议股东是最需要此项制度供给的人群。第二章通过阐述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基本理论,分析学者对制度功能的学术争议,揭示出制度功能的演变过程。除了提供股东现金退出机制等传统功能,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还新增监督关联交易、发现公平价格等现代功能。第三章通过讨论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和特拉华州对市场例外原则及其例外的规定,指出要确定公平价值,非有效市场不足以依赖。因为市场例外原则的根基在于市场能够提供公平价值的现金退出路径,股份公司才无需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复杂情势,我国应当审慎适用该项原则。第四章考察排他性规则的历史发展,对其合理性和缺陷进行分析,质疑将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作为最后一重司法救济,对异议股东是否公平。如果不在立法中规定排他性规则,股东在行权之余仍可以违反信义义务等原由要求对关联交易进行司法审查。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效率与公平间的平衡点。第五章司法评估是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重点,通过Weinberger案发生前后评估方法的发展,可以发现完全公平标准下的双重要求——公平交易和公平价格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商事实践。第六章对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在中国的适用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新公司法相关规定,分别探讨了公司法是否应当规定市场例外原则、如何强化制度设计的实际效用、加强公平交易程序控制等议题。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概述
  • 第一节 唐钢系重组的疑问
  • 一、唐钢系重组中的现金选择权
  • 二、现金选择权背后的玄机
  • 第二节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 一、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概念界定
  • 二、现金选择权的概念界定
  • 三、两种权利的比较
  • 第二章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股东间的力量博弈:从一致同意到多数同意
  • 二、公司法的合同解释:从章程修改到法律规定
  • 三、司法权的弱势保护:从推翻少数人暴政到中小股东保护
  • 第二节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功能
  • 一、从传统功能到现代功能的演变
  • 二、走出过度强调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误区
  • 第三章 行权前提:市场例外原则
  • 第一节 市场例外原则的基本理论
  • 一、市场例外原则的基本含义
  • 二、市场例外原则的理论前提——有效市场假说
  • 三、对市场例外原则的质疑
  • 第二节 市场例外原则的立法浅析
  • 一、美国市场例外原则的立法概况
  • 二、从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看市场例外原则的例外
  • 第四章 行权焦点:排他性规则
  • 第一节 排他性规则:异议股东退出的唯一路径
  • 一、排他性规则的含义及其发展
  • 二、排他性规则的合理性及缺陷
  • 第二节 排他性规则的例外
  • 一、排他性规则的经济分析
  • 二、排他性规则例外的具体规定
  • 第五章 行权难点:司法评估
  • 第一节 司法评估的焦点:寻找股票的公平价值
  • 一、司法评估困境:公平价值的真实性
  • 二、正当控制公司:少数股东折扣的合理性
  • 第二节 特拉华州大宗方法
  • 一、市值估值法
  • 二、收益估值法
  • 三、净资产估值法
  • 第三节 Weinberger案的启示
  • 一、兼容并包的评估方法
  • 二、完全公平标准(Entire Fairness Standard)
  • 第六章 对中国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思考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立法现状
  • 一、我国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原则规定
  • 二、建立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原则
  • 第二节 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实体法建议
  • 一、审慎适用市场例外原则
  • 二、实现股东类别平等
  • 三、扩大适用事项范围
  • 四、确定回购公平价格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程序法建议
  • 一、重新审视公司法的程序规定
  • 二、延迟排他性规则的入法时机
  • 三、确立股东异议的书面要求
  • 四、实现回购价款的预先支付
  • 五、倒置举证责任
  • 六、衔接证人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论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J]. 大众商务 2009(14)
    • [2].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制度的立法浅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1)
    • [3].异议股东股权收购请求权的若干法律问题[J]. 全面腐蚀控制 2017(04)
    • [4].公司增资中的异议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5(06)
    • [5].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辨证思考[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6].美国法上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2)
    • [7].异议股东股份公平价值的确定[J]. 金融法苑 2008(01)
    • [8].企业并购重组中异议股东股权(份)回购请求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法律性质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6(02)
    • [10].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之合理价格的讨论[J]. 商业会计 2010(20)
    • [11].论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收买请求权[J]. 广西社会科学 2009(10)
    • [12].股份公司回购异议股东股份定价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7)
    • [13].我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11)
    • [14].论我国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及其完善[J]. 中国商法年刊 2012(00)
    • [15].现金选择权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研究[J]. 财会月刊 2014(14)
    • [16].异议股东收买请求权的法律性质[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01)
    • [17].浅论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J]. 法制与社会 2015(31)
    • [18].美国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股价评估[J]. 商事法论集 2014(01)
    • [19].论优先股股东的异议股东股份评估权保护:美国的实践及启示[J]. 法学杂志 2018(08)
    • [20].给异议股东撑起“保护伞”[J]. 董事会 2014(12)
    • [21].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适用程序之重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S2)
    • [22].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法律制度重构[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3].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J]. 研究生法学 2008(04)
    • [24].我国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之检讨[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5].现金选择权的规则需求与功能定位[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6].要闻回顾[J]. 今日印刷 2018(03)
    • [27].论换股并购中的异议股东估价权制度[J]. 新学术 2008(03)
    • [28].浅析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的存在价值[J]. 法制博览 2018(34)
    • [29].公司治理中异议股东股份回购定价纠纷的非讼解决[J]. 财会月刊 2019(12)
    • [30].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程序问题研究[J]. 时代法学 2019(01)

    标签:;  ;  ;  

    论上市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