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是在1G的重力环境下进化和生活的,人体各种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已经适应了1G的重力环境。当航天员进入太空后,重力环境改变,长期生活在失重的环境中,将会引起人体生理系统的明显改变。以心动过速、血压过低和偶发性站立位晕厥为特征的立位耐力降低是航天飞行后的常见问题,对几乎所有航天员都有影响。其机制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下肢静脉顺应性的改变、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功能的改变、血容量下降、体液减少、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等,不能以单一因素解释。其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但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心功能和动脉,对作为影响血容量和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的静脉在立位耐力降低中的作用还不清楚。 立位耐力降低是失重后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的主要表现,影响航天员返回地面再入时的操作、应急离开飞船的能力以及对地面1G环境的再适应能力。因此,研究有效的对抗措施预防立位耐力降低的发生是航天医学界的重要问题。目前,在航天飞行中采用的对抗措施包括锻炼、营养补充、下体负压锻炼、企鹅服等,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方法可完全阻止立位耐力降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超声评价模拟失重状态下女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血流[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2)
- [2].模拟失重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05)
- [3].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状态下房室平面运动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0)
- [4].模拟失重条件下人体出汗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5].心肌做功指数评价模拟失重对成人右心功能的影响[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05)
- [6].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2(09)
- [7].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模拟失重状态对女性颈总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20)
- [8].模拟失重环境下个体认知功能研究新进展[J]. 科学通报 2011(33)
- [9].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心血管中枢组织基因组变化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04)
- [10].模拟失重对人自然杀伤细胞毒活性的影响[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9(05)
- [11].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8(01)
- [12].中药对模拟失重大鼠骨骼-肌肉系统干预的初步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05)
- [13].模拟失重48h后血管内皮细胞长链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分析[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9(01)
- [14].回转模拟失重对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 [15].间断人工重力对模拟失重大鼠股动脉整合素αvβ3通路分子表达的影响[J]. 空军医学杂志 2016(06)
- [16].模拟失重状态下人体焦虑状况及心理状态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 2011(05)
- [17].模拟失重及再负荷对大鼠承重骨影响的研究进展[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06)
- [18].模拟失重状态对健康人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09(03)
- [19].解除模拟失重后清醒大鼠血压信号的谱分析[J]. 生理学报 2008(01)
- [20].结合模拟失重,改进大学生理学骨骼肌收缩实验[J]. 四川动物 2019(05)
- [21].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细胞骨架调控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02)
- [22].失重或模拟失重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12)
- [23].模拟失重可加重超重所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和神经细胞凋亡[J]. 医学争鸣 2010(04)
- [24].不同时长模拟失重对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8(16)
- [25].尾悬吊模拟失重对雌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04)
- [26].模拟失重环境对动物腰椎间盘Ⅰ、Ⅱ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J]. 空军医学杂志 2016(06)
- [27].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回转模拟失重成骨细胞影响的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02)
- [28].模拟失重对大鼠股骨骨髓微循环的影响[J].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9(03)
- [29].中药复方干预3周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初步研究[J]. 中国骨伤 2008(09)
- [30].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模拟失重下成骨细胞整合素亚单位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