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动词的指向为切入点,研究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问题。基本思路是:从最小的聚合关系与组合关系开始考察,逐步增加参数,不断替换参数,根据新增参数在动态的组合中对代词回指产生的影响的不同,对参数进行次范畴化,各类参数的次范畴化完成了,制约代词回指的因素也就揭示出来了。采用的方法是次范畴化、格式法、替换法。动词的指向是指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或关系及于个体或个体的领域。在认知语法所谓的能性过程中,能量从施事发出,最终到达受事,从施事到受事,是能性的指向;在非能性过程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能量流,但仍有抽象的关系,它反映了实体间的一种不对称,在观察、认识过程中,从感事到对象,这是观察的指向;在影响过程中,从致事到受事,这是因果的指向;在有方向的动作中,从动作者到朝向目标,这是动作方向的指向。动词的指向投射于句法,往往形成主谓宾结构。动词所代表的动作或关系由主语所代表的主体发出,及于宾语所代表的个体或个体的领域。动词的“指向”实际上反映了动词与其它句子主干的组配矩阵。在主谓宾句中,动词一般指向宾语。如果宾语是[+独存]性NP,动词的指向往往表示主体所发出的动作作用于个体;如果宾语是[-独存]性NP/AP/VP,甚至是小句S,动词的指向往往表示主体所发出的动作作用于个体的领域。其中,个体可能就是主体自身,这时个体往往用反身代词指代;个体也可能不是主体自身,而是客体他身,这时个体往往直接用普通名词指称,也可以用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以[±指向自身][±指向他身]、[±指向自身的领域][±指向他身的领域]、[±指向自身的非领域][±指向他身的非领域]6对语义特征为标准对动词进行次范畴化,可以形成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动词的“指向”包括内容与方向两个维度。动词指向不同的内容在句法上表现为动词带不同的宾语,形成不同的格式,我们因此分出直接指向、间接指向和关涉指向三大类;动词指向不同的方向反映动作主体与动作所及客体之间的同指或异指关系,因此把动词的指向分为外向、内向、双向三大类。把动词指向的内容次类和方向次类相互进行配对,就得到了单个格式层面动词的指向的9个次类。动词的“指向”是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回指的强制约因素之一,抓住动词的指向可以解释一大部分回指问题。在动词的指向理论框架内考察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我们分别把“他”和“自己”代入格式中的X,并用以上6对语义特征对动词进行次范畴化,就得到了制约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的动词分类系统S他和S自己,从而归纳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在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回指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再以动词的指向的12对语义特征:[±指向自身他][±指向他身他]、[±指向自身自己][±指向他身自己]、[±指向自身的领域他][±指向他身的领域他]、[±指向自身的领域自己][±指向他身的领域自己]、[±指向自身的非领域他][±指向他身的非领域他]、[±指向自身的非领域自己][±指向他身的非领域自己]为纲,在多个格式层面把动词的两个子分类系统S他和S自己合起来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复杂外向动词、复杂内向动词、复杂双向动词、单纯外向动词、单纯内向动词、单纯双向动词6大类若干小类,形成动词的指向的复杂网络总系统S(S=S他US自己),最终达到给现代汉语动词系统定“向”的目的。又由于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直接反映了动词指向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根据动词的总分类系统S,可以归纳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本文共六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回顾现有代词回指的研究文献,分析它们的成就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交待动词的指向概念、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提取、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化操作流程,并得出单个格式层面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第三部分主要以格式2/3/4为例,考察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情况,得到动词的指向分类子系统S他,归纳出“他”的回指规律。第四部分主要以格式5/6/7为例,考察动词的指向对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情况,得到动词的指向分类子系统S自己,归纳出“自己”的回指规律。第五部分综合第三、四部分的考察结果,在多个格式层面形成动词指向总的分类系统S(S=S他US自己),为现代汉语动词系统定“向”,总结出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第六部分为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文的不足及今后需进一步做的工作。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图示目录表格目录1. 代词的回指研究回顾与本文的研究思路1.1 代词的回指问题1.1.1 什么是回指1.1.2 为什么要研究回指1.1.3 代词回指研究回顾1.1.3.1 国外研究概况1.1.3.1.1 句法学派的回指研究1.1.3.1.2 非句法学派的回指研究1.1.3.2 国内研究概况1.1.3.2.1 篇章回指研究概况1.1.3.2.2 句内回指研究概况1.1.3.3 国内外代词回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1.2 本文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思路1.2.1 研究对象、范围、语料来源1.2.2 理论背景:词汇语法理论1.2.3 研究思路1.2.4 研究目的、方法1.2.4.1 研究目的1.2.4.2 研究方案的论证1.2.4.2.1 次范畴化1.2.4.2.2 格式法1.2.4.2.3 替换法1.2.5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2. 现代汉语动词的指向2.1 以往的相关研究2.1.1 语义指向2.1.2 动词语义所及的方向2.2 现代汉语动词的指向2.2.1 动词的指向的界定2.2.2 动词"指向"中的两项对立2.2.2.1 "方向"的对立2.2.2.2 "内容"的对立2.2.2.3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2.2.3 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系统2.2.3.1 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2.2.3.2 动词的指向的分类系统2.2.3.3 动词的指向的句法表现2.2.3.3.1 内向动词2.2.3.3.2 双向动词2.2.3.3.3 外向动词2.2.4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Ⅰ的扩展运用2.2.4.1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的概括力2.2.4.2 领域与非领域的分界线2.2.4.3 直接指向、间接指向和关涉指向2.2.4.4 动词的指向的认知模型的递归使用2.2.5 动词的指向中的连续统2.3 小结3. 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1+V+他(的)VP/AP/NP2"中"他"的句内回指'>3.1 "NP1+V+他(的)VP/AP/NP2"中"他"的句内回指2"的次范畴化'>3.1.1 "他"后的"VP/AP/NP2"的次范畴化3.1.2 主句动词V的次范畴化2a 他中V的次范畴化'>3.1.2.1 格式2a 他中V的次范畴化2b 他中V的次范畴化'>3.1.2.2 格式2b 他中V的次范畴化2a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3.1.3 格式2a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他'>3.1.3.1 间接外向动词他他'>3.1.3.2 间接双向动词他3.1.3.3 间接内向动词2b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3.1.4 格式2b 他中"他"的回指情况他'>3.1.4.1 关涉外向动词他他'>3.1.4.2 关涉双向动词他他'>3.1.4.3 关涉内向动词他他'>3.1.4.4 无向动词他3.1.5 小结1NP2+V+他(的)VP/AP/NP3"中"他"的句内回指'>3.2 "NP1NP2+V+他(的)VP/AP/NP3"中"他"的句内回指1同标'>3.2.1 "他"能否与NP1同标2 他中次范畴系统在格式3 他中的扩展使用'>3.2.2 格式2 他中次范畴系统在格式3 他中的扩展使用3a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3.2.3 格式3a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他'>3.2.3.1 间接外向动词他他'>3.2.3.2 间接双向动词他他'>3.2.3.3 间接内向动词他3b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3.2.4 格式3b 他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情况他'>3.2.4.1 关涉外向动词他他'>3.2.4.2 关涉双向动词他他'>3.2.4.3 关涉内向动词他1+V2+他"格式中"他"的句内回指'>3.3 "NP+V1+V2+他"格式中"他"的句内回指4 他能否回指NP'>3.3.1 格式4 他能否回指NP4 他的研究缘起'>3.3.1.1 格式4 他的研究缘起4 他中PRO插入'>3.3.1.2 格式4 他中PRO插入2 他的次范畴系统在格式4 他中的扩展使用'>3.3.2 格式2 他的次范畴系统在格式4 他中的扩展使用4 他中动词小类制约"他"的回指例证'>3.3.3 格式4 他中动词小类制约"他"的回指例证他'>3.3.3.1 间接外向动词他他'>3.3.3.2 间接双向动词他他'>3.3.3.3 间接内向动词他他的进一步扩展使用'>3.4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他的进一步扩展使用他制约第三人称代词句内回指的规律'>3.5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他制约第三人称代词句内回指的规律他'>3.5.1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他3.5.2 小结:动词的指向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4. 动词的指向对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4.1 汉语反身代词的长距离约束6 自己和格式7 自己'>4.1.1 关于格式6 自己和格式7 自己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4.1.2 动词V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6 自己中动词V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4.1.2.1 格式6 自己中动词V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7 自己中动词V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4.1.2.2 格式7 自己中动词V2的指向的语义特征的抽取2的次范畴化'>4.1.3 动词V2的次范畴化6 自己中"自己"的回指'>4.1.4 格式6 自己中"自己"的回指自己'>4.1.4.1 直接外向动词自己自己'>4.1.4.2 直接双向动词自己自己'>4.1.4.3 直接内向动词自己7a自己中"自己"的回指'>4.1.5 格式7a自己中"自己"的回指自己'>4.1.5.1 间接外向动词自己自己'>4.1.5.2 间接双向动词自己自己'>4.1.5.3 间接内向动词自己7b自己中"自己"的回指'>4.1.6 格式7b自己中"自己"的回指自己'>4.1.6.1 关涉外向动词自己自己'>4.1.6.2 关涉双向动词自己自己'>4.1.6.3 关涉内向动词自己1的性质'>4.1.7 长距离约束产生的原因与动词V1的性质4.2 汉语反身代词的次统制约束4.2.1 次统制约束概念4.2.2 次统制约束的动词制约1和NP2都[+属人]'>4.2.2.1 NP1和NP2都[+属人]1[+属人]、NP2[-属人]'>4.2.2.2 NP1[+属人]、NP2[-属人]4.3 汉语反身代词的阻断效应4.3.1 阻断效应研究回顾1"与"自己2"'>4.3.2 "自己1"与"自己2"4.3.3 动词的指向对阻断效应的制约自己制约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4.4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自己制约汉语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规律自己'>4.4.1 动词的次范畴系统S自己4.4.2 小结: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句内回指规律5. 动词的指向的次范畴系统及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5.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在动词的指向认知模型中的分布5.1.1 动词指向个体5.1.1.1 动词指向简单个体5.1.1.1.1 直接外向动词5.1.1.1.2 直接双向动词5.1.1.1.3 直接内向动词5.1.1.2 动词指向个体的非领域5.1.1.2.1 关涉外向动词5.1.1.2.2 关涉双向动词5.1.1.2.3 关涉内向动词5.1.2 动词指向个体的领域5.1.2.1 间接外向动词5.1.2.2 间接双向动词5.1.2.2.1 间接双向动词5.1.2.2.2 间接双向动词5.1.2.3 间接内向动词5.2 动词的指向次范畴系统S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5.2.1 动词的指向次范畴系统及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表5.2.2 动词的指向系统制约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例证5.2.2.1 复杂外向动词5.2.2.2 单纯外向动词5.2.2.3 复杂双向动词5.2.2.4 单纯双向动词5.2.2.5 复杂内向动词5.2.2.6 单纯内向动词5.2.2.7 自向动词5.2.2.8 无向动词5.2.2.9 其它动词5.3 动词的指向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6. 结语6.1 小结6.1.1 代词的句内回指已有的研究成果6.1.2 代词的句内回指研究中存在的空缺及难以解释的问题6.1.3 动词的指向的界定6.1.3.1 动词的直接指向6.1.3.2 动词的间接指向6.1.3.3 动词的关涉指向6.1.4 动词的指向的语义特征及其在单个格式层面的分类系统6.1.5 动词的指向对过去的难题的重新解释6.1.6 动词的指向对第三人称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规律6.1.7 动词的指向对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规律6.1.8 动词的指向在多个格式层面的总分类系统及其制约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的分布规律6.1.9 动词的指向理论中的两个层面、两个维度及关涉指向在系统中的地位6.1.10 动词的指向理论的认知基础6.2 余论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6.2.2 进一步的讨论6.2.2.1 "指向"中的句法手段与词汇手段6.2.2.2 直接指向、间接指向与关涉指向之间的对称与不对称6.2.2.3 本文理论框架不能解释的一些问题6.2.2.4 "指向"以外的其它制约因素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释义调查问卷附录2: 问卷调查结果示例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 [1].泛义动词“弄”的用法分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2)
- [2].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1)
- [3].动词语义与论元结构的二语习得[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0(01)
- [4].武汉,春天里的一枚动词[J]. 金融博览 2020(03)
- [5].跨语言视角下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推导[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6].从致使动词到目的连词——海外华语中“俾”字句的来源及演变[J]. 语言科学 2020(03)
- [7].类型学视野下的朝鲜语多动词结构研究[J]. 民族语文 2020(03)
- [8].白山方言动词特殊小类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9)
- [9].从动词的角度分析“V+了”中“了”的语法意义[J]. 才智 2019(02)
- [10].藏语动词形态变化的还原研究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28)
- [11].试论形式动词、代动词和泛义动词[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 [12].俄语反身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阐释[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04)
- [13].探析补助动词“しまう”的用法转变——以江户时代到明治末期为主[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2)
- [14].试论形式动词“造成”及其词汇化[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6)
- [15].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探析[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04)
- [16].位置变化动词与结果副词共起条件及动因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1)
- [17].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交际 2017(02)
- [18].论“通顺”为感官动词翻译的主导策略[J]. 外文研究 2016(03)
- [19].英语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句法差异[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0].动词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前沿[J]. 现代外语 2017(05)
- [21].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2].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和语义语法特征[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3].动词“给”对“与”的替换[J]. 殷都学刊 2016(02)
- [24].汉译日中复合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1)
- [25].与“自己”搭配动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J]. 大众文艺 2015(03)
- [26].转述动词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04)
- [27].概念框架下毁灭类动词的变式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 [28].自他对应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 2015(03)
- [29].春天是一个动词[J]. 兴趣阅读 2019(Z6)
- [30].关于上古汉语给予动词的探讨[J]. 中华辞赋 2019(10)
标签:动词的指向论文; 第三人称代词论文; 反身代词论文; 句内回指论文; 次范畴化论文;
动词的指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句内回指的制约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