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战略论

人才强国战略论

论文题目: 人才强国战略论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许爱凤

导师: 杨德才

关键词: 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开发,科学人才观,培养,使用与吸引,党管人才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九十年代,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型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初露端倪。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最为重要的源泉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不是原材料、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要素,而是智力资源。九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70—80%就是依赖以智力为依托的高科技的发展。因此,如果说现阶段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那么综合国力竞争背后则是科技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概言之,今天国际竞争的基础是知识,关键是人才。所以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人才经济。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到来的,还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它是由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技术发展的超越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因此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开始纷纷调整和制定本国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各国还通过种种途径,设法吸引外来的高素质人才,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使得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流入发达国家,更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知识经济的到来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使我们面临严峻的考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并存,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的双重困难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人才开发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它破除了旧的人才观念,树立了新的、科学的人才观,并指明了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走人才强国的发展道路。 本文分五个部分对人才强国战略进行论述。其中,第一部分分析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分别探讨了人才强国战略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 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1、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

2、人才战略思想提出的国内原因

(二) 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

1、我国古代及西方人才思想精华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借鉴

2、经典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来源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人才思想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指导

(三) 人才强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选择

1、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

2、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二、科学的人才观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构成

(一)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1、人力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2、人才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性

(二) 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

1、人才的内涵及本质

2、人人可以成长为人才

3、人人可以是人才

(三) 以人为本的观念

1、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

2、以人为本是以人为资本

三、培养、使用和吸引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环节

(一) 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质是整体性人才开发战略

1、整体性人才开发的目标、规律和层次

2、人才强国战略的实质

(二) 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

2、人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重视各类人才培养

4、重视农村和西部人才的培养

(三) 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1、德才兼备是科学的人才标准

2、实践是人才选用的根本标准

3、人事工作者与选才用才

(四) 人才的吸引

1、稳住国内人才,吸纳海外人才

2、形成拴心留人,争相创新的氛围

四、党管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则

(一)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1、党管人才原则

2、从党管干部原则到党管人才原则

3、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意义

(二) 党管人才的实现途径

1、提供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2、营造“四个尊重”的良好风尚

3、提倡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

4、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三)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1、党管人才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2、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

3、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

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意义

(一)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才立国

(二)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才治政

(三)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才兴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大连市人才开发政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 孙超.大连理工大学2008
  •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法律保障研究[D]. 李琨.中国石油大学2007
  • [3].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 马腾.西南师范大学2003
  • [4].川渝人才资源建设研究[D]. 范颖.重庆大学2005
  • [5].物流人才开发战略研究[D]. 张志坚.武汉理工大学2004
  • [6].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陕西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 郭荣.陕西科技大学2017
  • [7].“入世”后我国人才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成.郑州大学2002
  • [8].德国、日本人才资源引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D]. 李佳.山西师范大学2013
  • [9].科技人才开发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王熠.中国海洋大学2013
  • [10].深圳宝安区人才开发战略研究[D]. 廖望.天津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法律保障研究[D]. 李琨.中国石油大学2007
  • [2].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 王晓羚.四川大学2007
  • [3].人才强国战略若干问题研究[D]. 宫敬.东北师范大学2006
  • [4].从战略管理角度探析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D]. 刘清.厦门大学2006
  • [5].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发展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 宋薇.河海大学2007
  • [6].新时期人才强国战略研究[D]. 冷小丰.南昌大学2005
  • [7].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关系[D]. 刘金晶.大连海事大学2006
  • [8].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与实际案例分析[D]. 刘宇瑛.河海大学2001
  • [9].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 马腾.西南师范大学2003
  • [10].人才资源开发相关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 裴保顺.华中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  

人才强国战略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