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需要传媒市场调研——传媒市场调研系列讲座(一)(论文文献综述)
杨赫[1](2021)在《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基数、游戏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逐渐剥去包裹在电子竞技外部饱含隐秘和禁忌色彩的坚硬外壳,使之成为富有时代特征的数字竞技项目。而作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符号,电子竞技同样引发媒介的高度关注,并且已经成为中国网络媒体传播中的“新势力”。现阶段,“电竞热”仍然在持续升温,但表面的浮华却难掩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困境,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日益增长,初期依靠资本植入的粗犷式发展已经开始后继乏力,客观上出现了传媒实践先于理论指导、平台发展与价值定位模糊不清、评价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而其症结则在于学界和业界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理论建构、影响因素和评价体系的认知与实践不足。现阶段,电子竞技和网络媒体传播分别回应了当前中国社会不断突显的竞争意识、时间性和效率思想,以及人们普遍对于身份流动、自由连通和共享叙事的渴望,两者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的统摄性娱乐装置。具体而言:一方面,随着盈余时代的到来和技术赋能的不断提升,用户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游戏表象进一步突显,趣味性、个性释放、自我选择与控制的外显表征也更加具体;另一方面,随着平台资本主义下隐性剥削机制的逐步建立,数字产消者逐渐取代“受众商品”,主导着网络传播中的商业化思维和价值攫取。换言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演变成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新秩序。本文以传播游戏理论、游戏批评理论体系和框架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理论建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为研究主线,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阐释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发生机制与内涵结构,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梳理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问题,构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评估,最终提出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优化策略。力求能够在传播学视域下,完善电竞传播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而强化其服务大众的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研究认为:(1)在传统框架理论视角下,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源自于媒介框架和受众框架之间的相互博弈。首先,在框架的背后存在网络媒体商业化趋势、电子竞技的青年亚文化特征两大“隐形推手”;其次,博弈的维度是以具身体验为基础的“认同”和因数字劳动所引发的“消费”;最后,博弈的结果则表现为经由具身体验产生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身份认同,以及在数字劳动中形成符号消费、权力消费和空间消费,并且它们分别具有形塑网络商业思维、建构网络文化关系的功能。由此可见,在网络媒体商业化、平台化,受众数字化、用户化的环境中,“体验”与“劳动”之间的相互置换成为用户的身体感知与价值生产的源动力,结合现实语境分析,两者又分别指向了游戏的经验性和资本化,并且推动了以文本变革为核心的网络电子竞技传播游戏化进程。(2)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本质上是因信息流动引起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综合影响。通过考察电子竞技网络媒体传播的游戏范式,并且询唤出用户作为玩家的主体性,从而赋予了其传播效果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即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3个维度:首先,从游戏表象的视角分析,作为具备生产复数化故事的超叙事系统,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兼具控制与规则等核心游戏元素,并且整合了游戏文本设计理念,故参照游戏批评的第一向度,将文本呈现效果(用户对于文本的感知与理解)解构为叙事叙述效果、机制创设效果、审美匹配效果和技术应用效果;其次,“双环境化”造成用户角色与行为双重性,此时符号的功能只存在于游戏之内,但是符号的感知与识别却来源于现实经验,所以用户通常在功利性或抵抗性的活动中不断寻求自我价值,故主观体验效果具体表现为情感沉浸、交互体验和自我实现;最后,用户作为游戏玩工所进行的劳动,兼具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的双重属性,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依靠数字秩序,赋予并改造了用户新的身份政治和身体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以“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为核心的价值链,并且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而在上述价值链中,前两个部分可以被概括为是劳动成果,后两个部分则分别对应价值转化效果与经验塑造效果。(3)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法,经由三级编码,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平台建设、盈利能力、责任意识和创新实践6个主范畴与其下属的24个子范畴。将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作为一个整体,其盈利能力属于目标导向性因素,责任意识属于环境制约性因素,创新实践属于竞争动力性因素,能够直接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用户差异、环境条件和平台建设则是形成上述三个主范畴的前提条件,故能够通过对于三者的作用,进而影响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播效果。通过理论对话发现,本文的影响因素模型在内涵与关系层面,能够展现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要素与特征,并且具备了解释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游戏范式的能力,客观上同第三章的理论基础形成呼应。与此同时,该模型也符合“O-S-O-R”研究模式中两次对于受众差异(两个“O”)的认知,并且与游戏化设计模型中,以“感知-意图-行为”为主线的用户体验路径关联度较高。本文以该影响因素模型为问题分析框架,从商业创收、责任履行和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分别对现阶段网络媒体电子竞技的传媒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资本植入过度、内容良莠不齐、专业性仍需强化、文化定位尚需明确、用户媒介素养和电竞形象构建有待提升等问题,进而围绕刺激用户生产、塑造文化氛围、注重文本互动三个维度,总结得出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趋势特征。(4)基于文本呈现、主观体验和价值生产的传播效果内涵结构,经由理论推导、文献分析和走访调查初拟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德尔菲法和加权平均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并且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起由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29项三级指标组成的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以游戏化传播为基础,从网络媒体的视角出发,深入考察用户参与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感知、体验与行为趋势,从而实现对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衡量与评判。本文利用该评价体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传播效果和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分别为3.5295(较好水平)和3.0238(一般水平)。进而通过对于评价结果纵向的相互比较,以及横向的综合比较,认为其基本符合现实情况,说明该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机制、审美、价值生产和负面效果等评价维度仍然需要改进。进一步分析,将该评价体系同业界的工作总结与观赛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其与现阶段网络媒体的电竞传播实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并且其所包含的用户主观评价,能够有效弥补业界算法程序评价的不足,但在过程评价、趋势预判和市场衡量等方面的精确度与适配性也有待进一步提升。(5)总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以中国“政府+产业”的电竞产业模式转型为契机,促进本土电竞文化由资本催化向文化自生转变,并且参考游戏化传播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电竞传播过程中的游戏化叙事、游戏化体验和游戏化规制;具体而言,网络媒体应不断提升文本的完整度和新颖性,进一步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加快平台化转型发展的速度,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情感输出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时间与效率;从长期发展的视角分析,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并非仅仅需要媒体平台自身的努力,而是要依靠政策的支持与政府的调控,紧密结合中国电竞产业链中的各个主体,引导优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规范化管理促进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
饶梦娜[2](2021)在《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郡县治,天下安。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并提出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媒介市场,县级媒体越来越重视自身运营模式的改善与升级,以提升基层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从而发展成为崭新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既要体现出传媒的“双重属性”,又要体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发展视野。由此本文结合县级媒体传统的运营习惯,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提炼出了适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五大要素,包括需求定位、业务系统、核心资源、营收模式与机构价值,各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其中需求定位是运营模式的基础,为县融媒的发展提供方向。本文基于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内容与服务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基层媒体目标受众呈现本土化和中老年的特征,地方受众的内容需求和服务需求呈现移动化和贴近实际生活的特征;业务系统是运营模式的核心,其中内容创造始终是媒体业务的中心环节,依托新媒体技术,县融媒全力打造基于地方受众需求的“内容采制+基层服务”一条龙生产的业务系统;核心资源为运营模式提供发展条件,包括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的资源管理与分配为县融媒的运营蓄力;多元化多渠道的营收模式是支持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新时期县融媒市场化发展视野的具体体现,县融媒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流量变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影响力与新平台的便捷使用优势完美结合;价值的实现是县融媒运营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县融媒实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地方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
代邮超[3](2021)在《新媒体时代夏众传媒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媒行业从诞生之日起,已经拥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广告投放作为公司宣传的重要方法,这推动了传媒媒介和技术的融合,延伸出传媒企业。近年来,传媒市场风生水起,市场对于传媒企业的服务品质、创新水平、作品内涵和价值等要求在不断的提升,而新媒体的发展也为传媒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传媒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认识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顾客需要的重要性,在发展过程中,传媒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进一步促进了传媒市场的优胜劣汰,传媒公司开始关注自身发展问题,寻求转型发展的路径,积极探索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策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文以夏众传媒为例,结合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夏众传媒的具体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绪论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主要阐述了市场营销策略的经典理论-4P理论。接着对夏众传媒的宏观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行业环境(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和卖方讨价还价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找到企业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适合夏众传媒和同类公司的营销策略以及市场营销策略开展的保障措施,并对传媒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袁帆[4](2020)在《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文中提出算法作为推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新闻生产和个性化新闻推送领域。但是在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算法也在领域内引发了一些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深究起来都关乎于伦理。本研究从“三视角”理论出发,以该理论作为窥探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问题的研究框架。根据该理论,需要从处境性视角即现状、规范性视角即标准、存在性视角即主体表现三方面来诠释伦理问题。于是本文依据该理论提供的“三视角”,通过第三至第五章着重阐释、分析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伦理问题。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从处境性视角来看。算法确实在当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引发并加剧了诸如信息茧房、社会价值观异化等一系列伦理失范问题,这些伦理失范问题束缚了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未来积极发展。究其原因是利益诱导与制度缺失等多方面导致。其次,从规范性视角来看。结合算法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大背景,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算法最基本要具备公正性即不歧视、预防性即要防范、尊重性即要合法、透明性即要可追溯、导向性即要负有积极舆论导向功能五大点。只有具备以上五点性质的算法,才能够辅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未来发展。再次,从存在性视角来看。本文主要将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的伦理责任主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算法的直接设计者和使用者即算法工程师,他们作为技术实践者会有意或无意的将价值观念、伦理倾向等内容渗透进算法。通过考察研究,本文发现现阶段算法工程师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比较浅薄、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改进意愿较为被动,算法伦理水平测量中专业伦理素养低等问题。第二类是算法的管理主体即产品经理等。本文以算法平台产品经理为考察对象,了解他们是如何认识算法伦理问题以及算法设计至完成阶段自我伦理定位。第三类是算法的施用主体即用户本身。作为算法的作用对象,同样作为数据的提供者,用户实质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算法完善的进程中。因此,用户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感知以及应对反映着用户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规避风险。本文的结果显示,即便用户能够感受到算法伦理风险,但为了满足需求,其仍旧会选择消极态度应对算法伦理风险。通过从处境性视角、规范性视角、存在性视角的分析,本文同样从此三视角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建议,来促成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首先从处境性视角中,以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通过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以及区块链技术予以辅助;其次从规范性视角中,参考西方经验,以外部法律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对算法行为及结果进行约束;最后从存在性视角中,以对算法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培育、用户算法伦理知识教育以及企业伦理管理三方面为切入,从主体内部涵化正确的算法伦理观、道德观。总之,对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伦理失范的分析,对算法伦理道德标准的构建,对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都是当下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当下最为缺乏的内容。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具备公正性、预防性、尊重性、透明性、导向性算法的顺利实现。
钟央[5](2015)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的裂变式发展,给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人人都是公民记者,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网络随即发布和获取第一手新闻资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构,使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传播效率大打折扣,乃至被“边缘化”。为求生存谋发展,自2007年开始,国内掀起了电视台与广播台“两台合并”浪潮,并开始了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然而,两台合并“形融而神未融”,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也不尽如意。电视新闻真正的全媒体融合迫在眉睫。必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融合模式和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真正融合后的电视新闻媒体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更具迅捷的反应能力、高效的采编播效率、丰富的受众定制服务,长久的持续发展能力。为此,作者选择了本论文命题,旨在从学术视角对媒体融合这一社会前沿问题做一点引导性探索,从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层面为后续深化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全文共分九章,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进行文献综述,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论文的基础性工作,共三章。首先,对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阐释。包括媒体传播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合作及演化博弈理论等,勾勒出这些理论与本文研究课题之间的联系,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对国内外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经验进行比较分析。这一工作得出相关启示:适度规模经营,快速与新媒体融合,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这些为后文研究提供参考。接下来,对我国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动力机制进行剖析。包括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困境、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及市场环境等。结合分析结论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了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提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基础。第三部分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共四章。首先,提出了电视与广播、报刊资源整合发展模式:所有权融合。这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一步。旨在探讨广电报如何进行实质性的全媒体融合。然后,提出了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全媒体融合模式:合作联盟。是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第二步。当然,这两步并不是严格锁定的。在进行第一步融合的同时,各传统主流媒体已在尝试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为第二步的融合奠定基础。对这两步的融合,分别运用演化及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表明,媒体融合最终能够实现“多赢”。第三,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媒体融合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无可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通过文献研读及实地调研,综合运用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权重法和乘积法等,构建了该指标体系。再以SMG为例,对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验证。第四,联系实际并结合论文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对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总结及展望。主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方法层面,对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论文创新点如下:(1)探讨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模式。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的所有权融合模式,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它给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真正一体化的管理和运作框架,以及未来与新兴媒体非产权融合的总体构架和运作框架。为后续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性参考,为业界实践提供有益借鉴。(2)建立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演化博弈及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演化博弈和合作博弈分析。包括电视与广播、报刊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以及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通过重复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机制设计推动参与融合的媒介组织实现深度合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3)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之所以能够进行全媒体融合,有其必然的动力机制。基于系统学思路建立的动力机制模型,包括引力、推力和支持力三大子系统。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根本动力。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4)构建了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媒体融合之后的绩效评价尚无经验可鉴,该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尝试。为业界和研究者对其进一步探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肖东坡[6](2014)在《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传媒业中,电视媒体的地位、作用最为突出,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播的重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初步建立了一套营销机制,取得了电视传媒市场的初步繁荣。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定程度的嵌入网络环境中。电视传媒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电视传媒企业个体层面的竞争上升为网络层面的竞争,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网络化的电视传媒市场,必须构建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才能在电视传媒市场竞争中取胜。我国电视传媒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广告为主,兼顾节目经营。但是电视传媒企业在其它营销模式尚未成熟、未成体系的情况下,过分依赖广告的模式只能取得短期效益,却不能保证长远的发展。通过提高以网络导向为驱动的网络能力,利用合作技巧和关系技巧进行一系列网络构建、网络管理等活动,有利于实现资源获取目标的能力。因此,在网络环境背景下,研究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对于增强我国的电视传媒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是指电视传媒企业通过本企业的资源利用能力和网络位置,占有和掌控网络中的资源,通过网络中的这些资源进行营销活动,最终提高营销绩效。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论文论述了我国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具体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电视传媒企业利润水平与国外电视传媒企业的利润水平有很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电视传媒企业没有重视网络能力的运用,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在详细论述了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论文对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的竞争态势及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首先针对电视传媒产品的传播特点和竞争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电视传媒传统盈利模式,然后对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的盈利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为寻求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做铺垫。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为研究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本文对于网络能力影响电视传媒企业营销绩效的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网络能力能显着提高电视传媒企业的营销绩效,更加证实了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网络体系构建。再次,在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网络体系下,通过分析营销模式创新目标与原则,研究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的动力机制,进一步构建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模型。从而使网络经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传媒产品的多平台化、跨平台化传播能够实现。最后,为对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模型的运营绩效和未来成长性进行评价,本文针对该模型建立了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电视传媒营销网络谐和度评价模型,同时对评价方法给出了说明。然后,选择了相关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对于我国电视传媒企业的有效性。
柯惠新,刘绩宏[7](2011)在《调查统计数据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意义、误区与动向》文中研究表明当调查统计数据应用于传媒行业,浮现"传媒业为什么要引入调查统计数据?""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如何?""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调查统计数据?"等常见的调查统计数据应用问题。传媒业引入调查统计数据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统计数据应用在传媒业中的关键在于需要满足"了解市场现状"、"掌握市场发展动向"、"进行广告业务扩展和管理"、"进行媒介内部管理"等需求。同时,传媒行业应用调查统计数据时,也可能存在"不指明数据采集的来源"、"简单相加求平均数"、"用平均数表示整体状况"等误解误用数据的现象,为减少对数据的误解误用,传媒行业工作者应该"学些调查统计知识"、"明确调查方法"。
吴立斌[8](2011)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中国开始重新崛起为世界性强国。但是,当代中国的崛起更多是经济等硬实力的崛起,而不是文化等软实力的崛起。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以CNN、BBC、《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它们所传播的中国声音、中国形象,以及它们传播中国声音、形象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受众关于中国舆论的视听和认知,基本上掌握了当今国际涉华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它们将中国发生的事情按照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进行报道传播,形成了涉华舆论传播的强势,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内政外交形成冲击和干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向中国提出一个紧迫性课题:发展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地对外舆论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任务。这一战略任务能否完成考验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时崛起的大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崛起的世界性强国。70年代所谓苏联的崛起(军事崛起),以及80年代所谓日本的崛起(经济崛起),都只是硬实力的崛起,都是不全面、不可持续的崛起,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解体、一个停滞”。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两个力——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媒体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媒体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介质、多层次、全方位的传媒体系。历史看,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有了相当程度地提升。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相比,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当欠缺。在国际传播力方面,中国媒体的传播基础实力、传媒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与世界传媒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尽管传播基础实力近年来有了一定改善,但是传媒产业水平、信息生产能力两方面仍相当落后。在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受众接触率、国际公信力、“走出去”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中国媒体目前面临的一种尴尬局面是:“传而不通”,中国媒体拥有与西方一流媒体相差不大的全球覆盖率,但却只拥有为数不多的国际受众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收听率、收读率;“通而不受”,在为数不多的接触率、落户率、收视率背后,更难见有实质性地中国媒体国际公信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所面临的这种“有覆盖率而没接触率,有接触率而没公信度”的情况,将长时期得到维持,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仍亟待提高。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众多交互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仔细梳理制约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深层次、根本性原因,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给出一个客观辩证的问题单。第一,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中国综合实力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还不能拿出更多的资源去发展国际传播力。第二,在当代国际传播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中国媒体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公信力地国际传播战略。第三,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媒体传播体制,明显落后于国际传播发展现实,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中国媒体的新闻生产力,制约了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活动空间。第四,当代中国媒体所走的发展路线主要还是一种内向型发展路线,而不是一种内向型与外向型并重的发展路线。第五,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缺乏敏锐的机遇意识,面对突发性地重大事件时,还不善于进行危机传播,变危机为契机。鉴于以上五方面原因,笔者认为,中国媒体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媒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必需通过两条途径:第一,大力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强化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推动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和全球视野,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经济全球化、传媒全球化、传播全球化的发展现实,适应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趋势,适应当今世界信息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潮流,依托现阶段的中国媒体格局、媒体资源分布,以核心、骨干媒体为建设重点、为有效抓手,紧紧围绕骨干媒体,调动各种政治、经济力量进行传媒资源的重新配置与重新整合,坚持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建设并重,中央媒体与非中央媒体并重,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重,坚持媒体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并重,大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基础设施水平、信息播发能力、产业经营实力、国际竞争力,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未来5-10年,构建若干个语种多、技术先进、信息量大、受众广、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跨国传媒集团,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实现我国重点媒体集团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第二,实施国际传播新战略,打造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观念、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体制和政策,提高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涉华舆论和国际重要舆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着力加强国际新闻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现场报道、首发报道、独家报道、全面报道和权威报道,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独家性、权威性和全面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实现重大国际新闻事件报道“首发有我,首发用我”,创新国际传播艺术和技巧,善用国际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和语言,把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时代风貌、价值观念融汇于国际传播内容之中,大力推进传播内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加大对对象国和本土事务的报道力度,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视角、亚洲元素、全球视野”传播力作,积极创新国际传播体制机制建设,打破束缚国际传播能力发展、国际传播能量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塑造中国媒体的灵活性、应变性和机动性,完善媒体报道机制与信息发布体制,加强媒体危机传播体制机制的持久性和柔韧性建设,为中国媒体的危机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杨娟[9](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认为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向美霞[10](2010)在《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 ——以“音乐之声”、北京音乐广播台和上海音乐广播台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转型社会带来了结构变迁,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社会转型带来社会文化的转型。媒体转型也正在这种背景下深刻的展开着。音乐广播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更是每次广播改革的先行者。音乐广播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产生的精神的需求,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广播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更是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在整个音乐广播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是内容生产,然而目前中国音乐广播内容生产领域从上游开发,中游拓展到下游延伸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国音乐广播产业的生产力还难以中国当前媒体转型期和全球化与消费结构转型背景下个体和社会对它提出的要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媒体转型期社会背景下音乐广播生态环境的不协调性,是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致的媒体价值取向的趋利性与音乐艺术的不适应,还是生产者的理念不成熟(编播人员音乐文化价值观念与音乐艺术素养造成的节目选题、制作上的偏好性),是音像制品等资料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着中国音乐在广电媒体传播的持续性,是产品交易市场的不规范,还是支持音乐广播发展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本文从音乐广播内容生产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音乐广播生产者的内部组织架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的全面分析,探究影响生产者活动的各种因素。试图通过对“音乐广播生产者的活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他们是如何进行生产应对的”等问题的分析,寻找中国音乐广播发展的症结所在。以期为我国音乐广播产业的战略发展定位以及运营模式设计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音乐广播生产,接着分析了音乐广播的现状,提出了论文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并对不同研究视域中的音乐广播生产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理论综述,同时对论文的关键词做了必要解释。第二章“中国音乐广播概况”。介绍了目前中国的音乐广播从不同的角度所进行的分类及其目前的现状,并分析了中国音乐广播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整个媒介的改革进程紧密联系的,分析出音乐广播在每次媒介的变化中都担当着开路人的角色。第三章“音乐广播生产的运作模式”。音乐广播的运做模式内容主要包括有音乐广播电台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以我国音乐广播的三类代表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音乐之声”,北京音乐广播台和上海音乐广播电台的三套音乐频率:动感101、Love Radio、经典947为例分析了音乐广播的运作模式。第四章“音乐广播生产与公共利益”。首先分析了公共利益及媒体公共利益的具体含义,从分析中外学者对媒体公共利益的内容的界定总结出媒体的公共利益所应包含的具体内容,即能全面反映受众的需要;促进多样化,避免同质化;非精英主义的实质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并分析了中国音乐广播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公共利益要求的。第五章“音乐广播与经济利益”。以地理市场作为划分依据,将中国音乐广播市场分成:国家电台——“音乐之声”的市场和地方音乐广播的市场结构,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和北京音乐广播台和上海音乐广播电台的三套音乐频率:动感101、Love Radio、经典947为例分析了音乐广播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的。第六章“音乐广播与政府规制”。首先分析了音乐广播需要规制的理论依据,再分析了音乐广播产业的规制框架,最后将目前针对中国音乐广播生产的各种规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传媒市场调研——传媒市场调研系列讲座(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为什么需要传媒市场调研——传媒市场调研系列讲座(一)(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竞技风靡世界:认可与质疑并存 |
1.1.2 电子竞技媒介传播成为新的研究议题 |
1.1.3 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是指导电竞传播实践的重要抓手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电子竞技 |
2.1.2 网络媒体 |
2.1.3 传播效果 |
2.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 |
2.2 核心理论 |
2.2.1 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 |
2.2.2 游戏批评理论体系 |
2.2.3 框架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关于电子竞技与游戏化传播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电子竞技媒介传播的研究 |
2.3.3 国内外关于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形成与结构 |
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 |
3.1.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构成要素 |
3.1.2 具身体验视域下的网络商业思维形塑 |
3.1.3 数字劳动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关系建构 |
3.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发生机制的反思与启示 |
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同游戏的范式勾连 |
3.2.1 盈余时代与电子竞技娱乐本质之间的关系建构 |
3.2.2 互联网“下半场”的受众变革与媒体转型 |
3.2.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社会性与时代思维 |
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内涵结构 |
3.3.1 文本层面:游戏表象中的文本呈现 |
3.3.2 体验层面:“双环境化”的主观体验 |
3.3.3 劳动层面:主体询唤下的价值生产 |
3.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结构与性质 |
本章小结 |
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
4.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过程 |
4.1.1 研究方法的选择——扎根理论分析法 |
4.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 |
4.1.3 访谈提纲的拟定与专家选择 |
4.1.4 访谈过程与资料整理 |
4.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三级编码结果 |
4.2.1 开放式编码 |
4.2.2 主轴编码 |
4.2.3 选择性编码 |
4.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
4.3.1 用户差异 |
4.3.2 环境条件 |
4.3.3 平台建设 |
4.3.4 盈利能力 |
4.3.5 责任意识 |
4.3.6 创新实践 |
本章小结 |
5 基于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与问题分析 |
5.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检验 |
5.1.1 同“发生机制”与“O-S-O-R”模式的理论对话 |
5.1.2 同“游戏范式”与游戏化传播模型的理论对话 |
5.1.3 同电子竞技与体育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理论对话 |
5.2 基于影响因素的中国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问题分析 |
5.2.1 商业创收层面 |
5.2.2 责任履行层面 |
5.2.3 文化创新层面 |
5.2.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实践的趋势特点 |
本章小结 |
6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体系 |
6.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
6.1.1 建构方法的选择——德尔菲法 |
6.1.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中的操作性定义 |
6.1.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
6.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
6.2.1 初拟指标体系 |
6.2.2 咨询专家基本情况 |
6.2.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与指标修正 |
6.2.4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与确定指标权重 |
6.3 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指标内涵与关系阐释 |
6.3.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 |
6.3.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指标内涵 |
6.3.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关系阐释 |
本章小结 |
7 基于评价体系的实证评估与比较研究 |
7.1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 |
7.1.1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 |
7.1.2 评价对象的介绍 |
7.1.3 相关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
7.1.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的操作步骤 |
7.2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评价结果 |
7.2.1 T体育媒体英雄联盟S10 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2 H直播平台2020CF全明星赛传播效果评价结果 |
7.2.3 评价结果的现实审视 |
7.3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3.1 硬性量化指标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
7.3.2 “玩法”的效果呈现愈发受到重视 |
7.3.3 品牌构建的能力认定关注度升级 |
7.3.4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8 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优化策略 |
8.1 观念层面:网络媒体应构建符合现实情境的电竞传播理念 |
8.1.1 摆正心态,认清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现实处境 |
8.1.2 打牢基础,理解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文化内涵 |
8.2 路径层面:网络媒体应参考游戏理论设计电竞传播思路 |
8.2.1 提升文本呈现的完整度和新颖性,保证用户认知的正向性 |
8.2.2 强化复合现实的情景体验,保证用户情感输出的积极性 |
8.2.3 坚持平台化的媒介转型,保证用户生产的时间与效率 |
8.3 要素层面:培育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的优质环境 |
8.3.1 塑造媒介文化,加强自我完善 |
8.3.2 依托政策支持,配合政府管理 |
8.3.3 加强行为监督,提升用户素养 |
8.3.4 拓展外部渠道,强化产业融合 |
8.3.5 针对现实需求,培养优质人才 |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践调查走访提纲 |
附录2:扎根理论分析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相关调查文本材料(节选) |
附录4: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1) |
附录5: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专家咨询表(R2) |
附录6: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调查问卷(样张)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习经历 |
(2)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一)县级融媒体研究综述 |
(二)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
(三)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四)运营模式研究简述 |
三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思路的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发展背景 |
一 县级媒体发展历史简介 |
二 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模型建构 |
一 运营模式概念要素分析 |
二 商业模式概念要素分析 |
三 运营模式分析模型建构 |
第二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求定位探索 |
第一节 媒体定位相关理论概述 |
一 营销学中经典的定位理论 |
二 我国媒体定位管理现状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求定位特征 |
一 县融媒受众特征:本土化、中老年 |
二 县融媒功能价值定位特征 |
第三节 县级传媒市场产品定位分析 |
一 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内容需求调查 |
二 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服务需求调查 |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系统建构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业务系统构成 |
一 业务系统内部运行流程 |
二 业务系统外部合作关系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内容业务系统优化 |
一 传统媒体内容建设分析 |
二 县融媒内容建设如何优化 |
第四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心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
一 融媒体格局下信息资源整合 |
二 县级融媒体品牌信息管理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资源管理 |
一 横向搭建县级融媒体平台矩阵 |
二 纵向嵌入省市级媒体平台 |
第三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一 县级融媒体人才管理现状 |
二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路径 |
第五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营收模式与价值评估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营收模式优化 |
一 县级融媒体营收模式基础分析 |
二 县融媒多元化营收模式拓展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传媒价值评估 |
一 传统县级媒体价值分析 |
二 新时代县域媒体价值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方传媒市场需求调查 |
致谢 |
(3)新媒体时代夏众传媒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媒体的概念 |
2.1.2 新媒体的特征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2.1 4P理论概述 |
2.2.2 STP理论概述 |
2.2.3 差异化营销理论概述 |
2.2.4 服务营销理论概述 |
2.3 市场营销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2.3.3 SWOT分析法 |
3 新媒体行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1 新媒体视角下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新媒体视角下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企业间竞争分析 |
3.2.2 新进入者威胁分析 |
3.2.3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2.4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卖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3 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
3.3.1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3.3.2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4 夏众传媒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 |
4.1 公司简介和宗旨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宗旨 |
4.2 传媒行业现状 |
4.2.1 传媒行业发展现状 |
4.2.2 传媒行业发展趋势 |
4.3 夏众传媒企业现状 |
4.3.1 企业经营现状 |
4.3.2 企业营销现状 |
4.4 夏众传媒营销的问题及原因 |
4.4.1 夏众传媒存在的问题 |
4.4.2 夏众传媒的问题根源 |
5 新媒体时代夏众传媒营销发展策略 |
5.1 STP理论指导下传媒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要点 |
5.1.1 把握顾客价值 |
5.1.2 把握发展重点 |
5.1.3 满足个性化要求 |
5.1.4 做好顾客风险评估 |
5.2 4P理论指导下传媒产品营销市场营销策略 |
5.2.1 产品营销策略 |
5.2.2 价格营销策略 |
5.2.3 渠道营销策略 |
5.2.4 促销营销策略 |
6 新媒体时代夏众传媒营销策略保障 |
6.1 策略实施规划 |
6.1.1 实施进度计划 |
6.1.2 实施效果评估 |
6.2 策略实施保障措施 |
6.2.1 组织保障 |
6.2.2 技术保障 |
6.2.3 人力资源保障 |
6.2.4 激励保障 |
6.2.5 资金保障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革命的到来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
三、传统新闻伦理规制不完善,新伦理框架尚未形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三视角”理论及核心概念 |
一、“三视角”理论阐述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及工具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应用概述 |
第一节 算法的历史变迁 |
一、作为数学实践的算法 |
二、以图灵机为载体的现代算法 |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算法应用 |
一、新闻自动化生产应用 |
二、新闻的算法推荐应用 |
三、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其他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处境性视角: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
第一节 算法的伦理关涉 |
一、“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
二、算法关涉伦理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算法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
一、算法制造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现象加剧 |
二、算法扩大新闻圈“生态失衡”,价值观异化风险增高 |
三、技术神话下算法权益侵犯频发 |
四、算法认知存在缺陷,偏见与歧视屡见不鲜 |
五、算法权力兴起,技术赋权悖论凸显 |
六、算法商业目标浓重,触及非公正传播 |
第三节 为什么算法会伦理失范 |
一、算法伦理失范的理论究因:算法介入下新闻业“合理性”的偏移 |
二、算法伦理失范的诱因:商业化诱导算法逐利 |
三、算法伦理失范的归因:缺乏系统的算法规制体系,有空可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规范性视角:合乎道德的算法标准 |
第一节 公正性:弥合信息资源差别的需要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公正 |
二、算法的不公正传播——以搜索引擎“学术竞价”现象研究为例 |
第二节 预防性:虚假新闻及恶性内容传播的防范 |
一、为什么算法需要具备预防性 |
二、算法预防性的表现 |
第三节 尊重性:算法合法运行的基本条件 |
一、算法尊重性的伦理解读 |
二、算法尊重之一:对他人智慧成果的尊重 |
三、算法尊重之二: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 |
第四节 透明性:作为新闻透明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
一、新闻客观性:作为结果的客观 |
二、新闻透明性:从结果到过程的客观 |
三、作为新闻透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透明的实现与反思 |
第五节 导向性:社会主义大众传播的必备条件 |
一、互联网时代前与后中新闻传播的导向性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导向性的内容涵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表现 |
第一节 算法设计主体: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认知考察及伦理水平测量 |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梳理 |
二、研究准备及问卷设计、发放 |
三、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数据分析 |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问题发现 |
第二节 算法管理主体:算法媒介(类)产品经理的伦理考察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四、分析 |
五、小结 |
第三节 算法施用主体:平台用户的算法伦理风险认知、感知及规避考察——以算法推荐资讯平台用户为例 |
一、研究缘起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三、研究设计 |
四、描述性结论 |
五、影响用户算法及其伦理失范风险认知的因素 |
六、影响用户算法伦理失范风险感知与规避的因素 |
七、结论与发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三视角”理论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 |
第一节 处境性视角:以技术治理技术 |
一、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 |
二、区块链:算法透明实现可能的重要技术支持 |
第二节 规范性视角:外部法律规范及职业道德体系设计 |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规范与政策设计 |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设计 |
第三节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伦理责任主体内部素养提升 |
一、算法伦理知识教育:新闻受众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 |
二、计算机专业伦理教育:算法道德代码注入的重要途径 |
三、平台伦理管理:算法伦理环境构建的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讨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
2.1 媒体传播理论 |
2.1.1 传媒的威权主义理论 |
2.1.2 传媒的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2.1.3 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 |
2.1.4 传媒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及动力 |
2.2.2 传媒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 |
2.3 产业共生理论 |
2.3.1 产业共生理论内涵 |
2.3.2 产业共生的特征 |
2.4 博弈理论 |
2.4.1 合作博弈理论 |
2.4.2 演化博弈理论 |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及启示 |
3.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经验 |
3.1.1 英国BBC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2 美国媒介综合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3 美国CNN的媒体融合的经验 |
3.1.4 法国France 24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5 日本NHK电视台的媒体融合经验 |
3.1.6 上海文广集团的媒体融合经验 |
3.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比较 |
3.2.1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相同点 |
3.2.2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不同点 |
3.3 国内外电视新闻媒体融合的启示 |
3.3.1 通过媒体融合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
3.3.2 传统主流媒体快速与新媒体融合 |
3.3.3 在媒体融合中大胆创新 |
本章小结 4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及动力机制 |
4.1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困境 |
4.1.1 全媒体环境下我国广电新闻媒体的融合进程 |
4.1.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境 |
4.2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4.2.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
4.2.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内部环境 |
4.2.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 |
4.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环境的优化方向 |
4.3 我国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 |
4.3.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 |
4.3.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
4.4 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及模式构建的基础 |
4.4.1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 |
4.4.2 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 |
本章小结 5 电视媒体与广播及报刊媒体的所有权融合模式 |
5.1 广电报媒体融合模式构建的原则、依据及思路 |
5.1.1 构建原则 |
5.1.2 构建依据 |
5.1.3 构建目标 |
5.1.4 构建思路 |
5.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构建 |
5.2.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总框架 |
5.2.2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模式的运作构架 |
5.3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的演化博弈模型及分析 |
5.3.1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过程中的共生演化 |
5.3.2 广电报媒体融合的决策 |
5.3.3 广电报媒体融合过程中的资源共享 |
5.4 广电报媒体所有权融合后的自媒体引导能力建设 |
5.4.1 提升互联网思维的新闻资讯自媒体传递能力 |
5.4.2 提升新闻媒体的自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
5.4.3 做好新闻媒体自媒体平台的舆情监测 |
5.4.4 利用新闻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为经济建设服务 |
本章小结 6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的合作联盟融合模式 |
6.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构建原则、依据及思路 |
6.1.1 构建原则 |
6.1.2 构建依据 |
6.1.3 构建目标 |
6.1.4 构建思路 |
6.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的构建 |
6.2.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合作联盟融合模式总框架 |
6.2.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模式的运作框架 |
6.3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及分析 |
6.3.1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过程分析 |
6.3.2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合作博弈模型构建及分析 |
6.4 广电报媒体集团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
6.4.1 无激励约束机制 |
6.4.2 引入激励约束机制 |
6.4.3 博弈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7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评价 |
7.1 基于BSC的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分析 |
7.1.1 BSC的核心思想 |
7.1.2 BSC在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 |
7.1.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后共生演化运作绩效的四个层面 |
7.2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目标 |
7.2.2 基于BSC四层面的绩效指标的筛选 |
7.2.3 基于BSC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确定 |
7.2.4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7.3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绩效评价案例及分析 |
7.3.1 目标案例的绩效评价 |
7.3.2 目标案例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8 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建设和完善媒体规制 |
8.2 变革和创新体制与机制 |
8.3 处理好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的关系 |
8.4 强化新闻媒体自律和职业伦理 9 总结及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第一轮) 附录二(第二轮) 附录三(第三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
(6)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网络能力 |
1.3.2 传导机制 |
1.3.3 媒介融合 |
1.3.4 网络融合关联度 |
1.3.5 价值网 |
1.4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本文创新点 |
2 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研究 |
2.1.1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在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中的应用 |
2.1.2 协同理论在电视传媒营销网络中的应用 |
2.1.3 STP理论在电视传媒企业市场定位中的应用 |
2.1.4 媒介融合理论在营销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1 传媒营销理论 |
2.2.2 网络能力理论 |
2.2.3 网络营销理论 |
2.2.4 双边市场理论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传媒营销理论 |
2.3.2 网络能力理论 |
2.3.3 网络营销理论 |
2.3.4 双边市场理论 |
3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产品竞争态势及盈利模式分析 |
3.1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产品的发展特征分析 |
3.1.1 网络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2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产品的发展特征分析 |
3.1.3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企业的网络融合需求分析 |
3.2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产品竞争力分析 |
3.2.1 电视传媒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3.2.2 电视传媒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3 电视传媒产品替代品比较 |
3.2.4 电视传媒产品供应方分析 |
3.2.5 电视传媒产品购买者分析 |
3.3 网络环境下电视传媒产品盈利模式分析 |
3.3.1 电视传媒传统盈利模式分析 |
3.3.2 网络经济对电视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
3.3.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盈利模式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绩效机制与网络体系构建 |
4.1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分析 |
4.1.1 电视传媒网络的产生 |
4.1.2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引入 |
4.1.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特点 |
4.2 网络能力影响电视传媒营销绩效的机制分析 |
4.2.1 网络能力与电视传媒营销绩效的关系分析 |
4.2.2 网络能力通过网络位置对电视传媒营销绩效的作用机制 |
4.2.3 网络能力通过资源利用能力对电视传媒营销绩效的作用机制 |
4.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网络体系构建 |
4.3.1 基于网络能力和价值搜寻的网络分析 |
4.3.2 基于网络能力和价值创造的网络构建 |
4.3.3 基于网络能力和价值传播的网络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模型构建 |
5.1 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目标与原则 |
5.1.1 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目标 |
5.1.2 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创新原则 |
5.2 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动力机制研究 |
5.2.1 电视传媒营销市场结构分析 |
5.2.2 电视传媒企业传统营销模式分析 |
5.2.3 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动因 |
5.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模型设计 |
5.3.1 电视传媒企业创新营销模式设计及分析 |
5.3.2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模型 |
5.3.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分析 |
5.3.4 电视传媒企业营销模式实施路径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绩效评价 |
6.1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 |
6.1.1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绩效评价原则 |
6.1.2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绩效评价流程 |
6.1.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企业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6.2 电视传媒企业调查问卷设计与内容 |
6.2.1 电视传媒企业调查问卷设计 |
6.2.2 电视传媒企业调研数据对称许性反应差异的应对 |
6.3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的绩效评价方法 |
6.3.1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绩效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6.3.2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绩效评价指标的处理及权重确定 |
6.3.3 电视传媒营销网络融合关联度模型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实证研究 |
7.1 实证企业的背景简介 |
7.2 实证企业传媒营销模式创新分析 |
7.2.1 实证企业传媒营销模式回顾 |
7.2.2 实证企业传媒营销模式创新过程分析 |
7.2.3 实证企业传媒营销模式创新评价流程 |
7.3 实证企业传媒营销网络融合关联度评价 |
7.3.1 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7.3.2 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7.3.3 指标数据的评价过程 |
7.3.4 传媒营销网络融合关联度评价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调查统计数据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意义、误区与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媒业为什么要引入调查统计数据?——就传媒业发展而谈 |
(一) 了解市场现状的需求 |
(二) 掌握市场的发展动向的需求 |
(三) 进行广告业务扩展及管理的需求 |
(四) 进行媒体内部管理的需求 |
(五) 制定计划、进行决策的需要 |
二、抽样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如何?——就传媒市场现实而谈 |
(一) 好的抽样调查能够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
(二) 好的抽样调查也会有误差 |
三、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调查统计数据?——就实际决策应用而谈 |
(一) 要理解调查结果, 更要明确调查方法 |
(二) 不要只盯住数据, 改进工作才是目标 |
(三) 做好本职工作以外, 最好也学习些调查统计知识 |
四、调查统计数据在传媒业的应用情况如何?未来会怎样发展?——就传媒行业变革而谈 |
(一) 国内市场/媒介调查现状 |
(二) 国外市场/媒介调查现状 |
(三) 国内市场/媒介调查的发展动向 |
(8)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文献回顾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问题 |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 |
一、时代转换:冷战结束与信息全球化 |
二、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空间的变化 |
三、国际舆论战:当代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重要形式 |
第二节 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 |
一、什么是国际话语权 |
二、国际话语权的作用 |
三、当代国际话语权格局 |
第三节 国际话语权的实现机制 |
一、国际话语权与硬实力 |
二、国际话语权与软实力 |
三、国际话语权与外交力 |
四、国际话语权与传播力 |
第二章 国际话语权与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权 |
一、国际传播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法则 |
第二节 当代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 |
一、国际传播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
二、国际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三、国际传播的商业化发展趋势 |
四、国际传播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一、当代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
二、当代跨国传媒集团出现的原因 |
三、当代国际传媒格局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 |
第一节 冷战结束后国际舆论环境发展态势 |
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
二、“中心-外围”的国际舆论态势 |
三、美国的全球舆论战略 |
第二节 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处境 |
一、中国成为国际舆论热点 |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西方媒体的塑造 |
三、中国国内舆论环境的嬗变 |
第三节 西方主流媒体涉华舆情分析 |
一、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题及态度分析 |
二、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主角及态度分析 |
三、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形象特点 |
第四节 国际舆论安全——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战略任务 |
一、什么是国际舆论安全 |
二、当代中国保障国际舆论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三、谋划国际舆论安全需要认识与处理的四大关系 |
四、中国的国际舆论战略 |
第四章 国际传播中的中国媒体 |
第一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简介 |
一、印刷媒体 |
二、国际广播媒体 |
三、电视媒体 |
四、通讯社 |
五、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
一、中国媒体与政府的机制联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媒体外交实践 |
三、当代中国媒体的对外功能及其表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三代中央领导人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一、邓小平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二、江泽民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三、胡锦涛新闻媒体与国际传播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什么是议程设置 |
一、议程设置的内涵 |
二、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议程设置的传播效果 |
四、议程设置的原则与方法 |
第二节 中国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说明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三、《中国日报》头版关于中国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中国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三节 国际新闻的议程设置 |
一、选择对象、时段选择与考察问题 |
二、《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 |
三、《中国日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分析 |
四、两报国际新闻议程设置的异同点 |
第四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议程设置的一般规律 |
二、影响中国媒体议程设置的因素 |
三、中国媒体议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变化趋势 |
第六章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第一节 国际传播力的内涵及评估指标体系 |
一、国际传播力的内涵 |
二、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模型 |
三、国际传播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评估 |
一、从传播基础角度评估媒体的国际传播力 |
二、从信息生产力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三、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评估国际传播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存在的问题 |
三、制约中国媒体国际传播力发展的原因 |
第七章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第一节 什么是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一、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内涵 |
二、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模型 |
三、媒体国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二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评估 |
一、从受众接触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二、从国际公信力角度评估媒体国际影响力 |
三、从媒体开放角度评估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
第三节 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
一、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态势 |
二、中国媒体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三、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存在问题 |
四、制约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发展的原因 |
第八章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 |
第一节 中国媒体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战略目标和任务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第二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步骤 |
一、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工作原则 |
三、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步骤 |
第三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布局 |
一、中央级媒体通过国家的力量大力扩张,形成跨国超级媒体群 |
二、非中央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形成庞大传媒集团群 |
第四节 跨国传媒集团建设的战略手段 |
一、传媒体制机制改革 |
二、传媒转变增长方式 |
三、传媒“引进来” |
四、传媒“走出去”——如何进行海外并购 |
第五节 完善政府保障服务职能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能力 |
二、加强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
四、实施人才工程 |
五、提供技术支撑 |
六、开展战略研究 |
第九章 跨国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如何增强国际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第一节 形成新的国际传播理念和思想 |
一、牢固树立以国际公信力取胜的国际传播理念 |
二、“以我为主”的传播原则与受众“针对性”相结合 |
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与中国视角的特殊性相结合 |
四、传播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趋势相结合 |
五、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相结合 |
第二节 国际传播对象、路径的选择 |
一、国际传播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二、“先国内、后周边、再国际”的国际传播路径 |
第三节 创新国际传播内容 |
一、新闻报道题材的创新 |
二、新闻报道视角的创新 |
三、新闻报道基调的创新 |
四、新闻报道形态的创新 |
五、新闻报道风格的创新 |
第四节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 |
一、首发报道、现场报道、独家报道 |
二、运动式传播与常态式传播 |
三、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 |
第五节 整合各种国际传播渠道 |
一、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相配合 |
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
三、政府媒体与市场媒体相配合 |
四、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配合 |
第六节 改革传播体制机制 |
一、加强媒体传播自主权 |
二、完善传媒报道机制 |
三、危机时期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说明 |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三、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 ——以“音乐之声”、北京音乐广播台和上海音乐广播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发展音乐广播产业的意义 |
二、音乐广播产业现状描述 |
三、音乐广播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二节、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一、研究对象:音乐广播节目的生产者 |
二、文献回顾:不同研究视域中的音乐广播节目生产 |
三、分析框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
四、研究方法—以参与观察法为核心的定性研究 |
第三节 论文各章内容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音乐广播概况 |
第一节 音乐广播的类型 |
一、以音乐的种类作为划分依据的有 |
二、以专业化程度作为依据进行的分类 |
第二节 音乐广播频率的定位类型 |
一、专业化的音乐频率 |
二、伴随性音乐频率 |
三、时尚代言人 |
四、其它类型的音乐台 |
第三节 中国音乐广播的发展历程 |
一、产业化以前的阶段 |
二、广播市场化经营的兴起阶段 |
三、广播市场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
四、广播多元化产业经营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音乐广播生产的运作模式 |
第一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的运作模式 |
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介 |
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的运作模式 |
第二节 北京音乐广播的运作模式 |
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简介 |
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SMG音乐广播的运作模式 |
一、SMG简介 |
二、上海音乐广播台的运作模式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音乐广播生产与公共利益 |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利益 |
一、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 |
二、媒体"公共利益"的概念 |
第二节 媒介公共利益具体内容的几种界定 |
一、英国对媒介公共利益内容的认定 |
二、美国对媒介公共利益内容的认定 |
三、国内对媒介公共利益内容的认定 |
第三节 音乐广播对公共利益的体现 |
一、全面反映受众的需要 |
二、促进多样化,避免同质化 |
三、非精英主义的实质与创新 |
四、公共服务平台 |
第四节 音乐广播公共性表现的缺失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音乐广播生产与经济利益 |
第一节 传媒市场的性质 |
一、传媒市场及其特点 |
二、传媒市场类型 |
三、音乐广播媒介市场的性质 |
第二节 音乐广播生产的市场结构 |
一、传媒的市场结构 |
二、国家电台——"音乐之声"的市场结构 |
三、地方音乐广播的市场结构 |
第三节 音乐广播生产的市场行为 |
一、传媒的市场行为 |
二、国家音乐电台——"音乐之声"的市场行为 |
三、地方音乐广播的市场行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音乐广播生产与政府规制 |
第一节 媒介的政府规制解析 |
一、政府介入市场的目的 |
二、广播电视规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音乐广播产业的规制框架 |
一、政府对产业规制的途径 |
二、产业的规制类型 |
三、媒介产业市场准入规制的积极影响 |
第三节 音乐广播生产的政府规制 |
一、音乐广播生产的政府规制的历史 |
二、音乐广播生产的市场准入的规制 |
三、音乐广播生产的内容规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我们为什么需要传媒市场调研——传媒市场调研系列讲座(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媒体电子竞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研究[D]. 杨赫.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D]. 饶梦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新媒体时代夏众传媒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代邮超. 重庆理工大学, 2021(02)
- [4]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D]. 袁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电视新闻全媒体融合模式及其绩效评价[D]. 钟央. 武汉大学, 2015(01)
- [6]基于网络能力的电视传媒营销模式研究[D]. 肖东坡.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7]调查统计数据在传媒行业中的应用:意义、误区与动向[J]. 柯惠新,刘绩宏.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吴立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9]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媒体转型期音乐广播生产 ——以“音乐之声”、北京音乐广播台和上海音乐广播台为例[D]. 向美霞. 复旦大学, 2010(08)